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越王勾践-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有人将王孙雄在称山夺粮杀人的事通报越王。越王闻听称山村出事,黑子一家三口被杀,带着范蠡骑快马火速赶到了称山,及见到黑子家的石室外三具尸体,勾践滚下马背,跌跌撞撞过去,刚近石室,抱住黑子的尸体哀嚎痛哭道:

“小黑子,当初和你在田里劳作,你说你家都饿肚子,是孤听你言后,才教这称山恢复祖业,伐木烧炭以度生计,那时你多高兴,孤以为这下你家不会再饿肚子,谁知横祸天降,是孤无能,未能照拂好你,遂使你惨遭吴人杀害,都是孤之过啊……”转过身,又看到横陈地上的老人,勾践泪流满面地说:

“两位老人家,你们省下一点点粮食,用以祭禹,不料惨遭杀害。老者不得终老,均因国家弱小,任人宰割,如今那恶贼又怎善甘罢休,眼看大祸就要临头,宗庙社稷难以保全,孤成千古罪人……”

说罢,放声大哭。正哭得涕泪滂沱间,诸发走向勾践大声道:

“大王,有啥好哭的,两位老人并不怕死,黑子也是好样的,他也不怕死,我们称山人都不怕死!”

越王蓦地鹰目如电,直勾勾地望定诸发说:

“你不怕死?”

“我不怕死!”

“你们都不怕死?”

“我们都不怕死!”

称山男女老少的响亮回答令勾践怦然心动,勾践将目光扫视了一匝,对范蠡说:

“范蠡大夫,越民都不怕死就好了!”

范蠡跨前一步,大声道:

“大王,吴王北上会盟,所有粮秣叫越国供给,而越国百姓已山穷水尽,不缴粮也是死,缴粮也是死,有道是绝处可逢生,趁王孙雄还在越国,不如此时将他抓起来,然后进攻吴城,来个先下手为上!”

勾践似觉不妥,道:

“打仗难免流血,倒不如委屈孤一人,去吴国请罪吧。”

称山人一听,顿时哗然,诸发手一挥大家才静下来,诸发对勾践说:

“大王,范蠡大夫说得对,横竖是死,先下手为强,抓住王孙雄血祭死者然后进攻吴城,大王莫要犹豫了。”

勾践见诸发很有点号召力,问道:

“你是称山的里正?叫何名字?”

“是里正,叫诸发。”

“诸发,你是一条不怕死的好汉,称山人都不怕死。孤很欣慰。然而国中二十八邑的人是不是也像你一样,个个肯舍生忘死?”

勾践说罢,朝三具尸体拜了数拜道:“死者入土为安,黑子好好去吧,你的母亲和二个幼妹孤会照顾好的,你与你爷爷奶奶安息。”说罢命人将黑子等入殓安葬。

蓦地,有人一声尖叫,众人一看原来是黑子娘,此刻她突然如发疯一般,扶着尸体大哭道:

“不,不能下葬!黑子口眼未闭,大王若不发兵报仇,我这就死在你的面前!”

“你……”勾践望着跪在地上痛哭的黑子娘和一双幼儿,不由仰天长叹:“孤何尝不想报仇雪恨,难道孤甘愿为奴为仆,低声下气地乞求哀怜的嘛,孤是怕小小越国难抗强吴啊……”

第118节:绝命姑苏山(14)


称山人都跪了下来,请求越王发兵,越王却执意不从,非得将尸体埋葬。此时范蠡走向诸发,悄悄与之说了几句,连连点头。但见诸发忽地跳上石蹬,大叫道:

“众位乡里听着。”诸发振臂一呼,称山人都安静下来,那诸发高叫道:“众位乡里,大王的苦楚我们难道不知道吗,他为奴为仆情愿自己受苦受难,还不是为了咱们百姓能活下来,他不肯出兵是怕称山有更多人被杀害,我有个好办法叫大王改变主意。”

“说出来听听!”

“现在,我们将黑子连同两位老人的尸体抬到大越城渐台上去,让越民都知道吴人是怎样杀害我们的!只要证明我们越国百姓万众一心,大王还会有后顾之忧吗?”

称山人欢呼响应。早有人抬过三块门板,将三具尸体搬了上去,大家簇拥着黑子母亲和二小向大越城而去。

望着黑簇簇的一群称山人驾着木船渐从水路向大越城驶去,

勾践和范蠡也骑上马向大越城陆道进发,路上,范蠡十分自信地对越王说:

“大王,这次王孙雄是必死无疑的了,不过,他至死也想不到会死于‘怒战’中。”

越王冷笑地说: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他咎由自取。从兵法而论,‘怒战’是激励士气的上上之策。黑子和他的家人也真惨,孤一定要为他们报仇雪恨,要用王孙雄的血祭他。”说罢,策马向大越城疾驰而去,范蠡拍马紧紧跟上。

“怒战”,兵家奇略,在对敌作战前夕,激励将士,使之怒发冲冠,杀敌心切时再出兵进攻敌军是怒战精髓,吴强而越弱,越国百姓一直恐惧吴兵,为扭转局面,使士兵奋勇杀敌,范蠡用“怒战”奇略激励国人对敌仇恨,而扑杀王孙雄则是越国对吴作战中“怒战”第一步。

诚如勾践所料,王孙雄并未离开越国,他尚在大越城四周掳掠,越军逮他并不困难,他是在稀里糊涂中被抓获的。

“箭在弦上,不可不发!大王,三天来百姓聚集在渐台不肯离去,受难者的尸体未曾下葬,该是您露面的时候了。”

听得文种一声禀报,勾践抬起了那颗疲倦的头颅,他已三天未曾合眼,与将士们在会稽山的燕山石室谋划对吴作战计划。此刻他点点头,揉了揉布满血丝的鹰眼,干咳一声说:

“兵分三路进攻吴城,中军利用王孙雄这一人质,引出其子王孙弥庸出战,诸稽郢右军去夺吴国粮秣军需,左军作为主力,诱逼太子友王子地出城,围而攻之,不过……”勾践略作停顿说:“太子友与兴夷太子感情弥笃,不要伤他们的性命,免得兴夷知道,病情更重!”

接着,勾践命范蠡决定于祭禹后五天的丙子日(即六月十一日)进攻吴国。

越王一声令下,渐台下的越民万众欢腾。称山村的村民被编入了陈音的左军,陈铎统领的一万“君子军”被编入了范蠡的中军,右军将领诸稽郢的三千兵士个个是“吴国通”,毋须动用全部兵力,成功的把握十有八九。尽管越民人人甘愿付出性命,但还是被越王好言劝阻,人们只好噙着眼泪和越王一起将三位死者安葬,越夫人将黑子母亲和她的一双幼女接进宫中,看到亲人得到隆重的葬礼,一双幼女又不至于挨饿受冻,黑子的母亲感戴不尽,她要求在宫中负责照料患病的兴夷,越夫人自然一口答应。

再说太子友闻报说越兵进犯吴国,心下纳闷,对王子地、王子山说:

“父王远在北边,守国仅留老弱残兵,万一有损失,我怎向父王交待,还是不去应战的好。”

王子地听兄长一说,点头道:

“太子哥说得有理,再说越国有我们的好兄弟兴夷,谁胜谁败于我们兄弟间都不是个滋味。”

王子山觉得也有理,兄弟仨人决定闭城不出。

兄弟们正在东宫议论间,忽然王孙弥庸气急败坏地闯进宫来,一见太子友便大声说:

“太子殿下,大事不好,越兵已围住吴城呢!”

太子友一摆手说:

“弥庸将军,命将士紧闭城门,严加把守,无论何种情况,都不得出城应战。”

王孙弥庸一听大急,道:

“殿下,怎能不出战,我父亲在越军阵中。”

太子友一听说王孙雄在越军阵中,吃了一惊,急问道:

“什么,王孙雄大将军怎会在越军阵中?”

王孙弥庸双手擂头,极其烦躁地说:

“他们将我父亲绑在战车上,我在城上都看见了。殿下,求求你快开城迎战,救救我父亲。”

太子友一听事情复杂,劝慰道:

“王孙雄大将军是多年驻越国的公使,怎会让他们绑了,应该先弄清情况,然后审时度势,决定战与不战!”

王孙弥庸一听大怒道:

“你怎能如此对待我父,你不战,我去!”说罢愤然离去,太子友等急欲相拦,可是无法追回。
第119节:绝命姑苏山(15)


王孙弥庸中计,不到几个回合,便被越军擒住,父子俩被绑在同一车上。越军围城百般谩骂,说太子友是胆小鬼,龟缩城里不敢出来,连吴国的大臣被擒也不敢营救,太子友逼得忍无可忍,命王子山、王子地守城,自己则开城迎敌,结果遇到越国精兵“君子军”,自然又中计被擒。而诸稽郢所率的三千越兵,则夺得粮秣财物和吴王乘坐的余皇大舟。三路军马凯旋而归。

勾践未曾亲自统兵去攻打吴国,只天天在卧薪楼焦灼地等候探马的回报。

夜,不眠的夜,他似觉隐隐闻到了战场上的厮杀声,还闻到了血腥味,而在那遥远的北方,夫差的会盟又会如何,窗外繁星满天,夜风浩荡……

半月后,越国由诸稽郢统领的右军押解着战俘和大批战利品回来了,而范蠡统帅的主力军仍屯兵吴越国界,严阵以待。这一战,越兵也有不少死伤,所以大批死难战士的尸体也从吴国运回等待安葬。英雄,是用骷髅堆砌起来的,一将成名万骨枯,英雄,是杀了无数同类才被认定的,多么惨痛!望着一穴穴新坟和伏在地上哭泣的死者家属,勾践眉心那个结拧得紧紧的。

勾践将为国捐躯的越国将士安葬于冢山后,回转越王宫而去。沿途,阵阵凄惶的哭声萦绕耳际,他感到心中如灌铅般的沉重,他想跟人聊聊,抒发一下内心的感受,于是便来到了越夫人的织造宫。

“大王,你脸色不好。”越夫人不安地说。

“是么?看到那么多的尸体直想呕吐。”越王捂着胸口说:

“是啊,打仗必定死人。”越夫人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道:“臣妾有话正要对大王说呢。”

“你说吧,孤听着。”

“太子友被俘,。”

“是的。”

“大王准备如何处置他。”

“想听听夫人你的。”

越夫人迟疑了一下,说:“兴夷在病中,常常叫着太子友的名字,兴夷如此记挂太子友,这太子友一定是个有品行之人,臣妾的意思是,不要去难为太子友,我们一代的仇恨不要牵扯到下一代身上。”

越王沉思片刻,说:“是啊,兴夷被释放回来仰仗太子友,如今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