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朱重八-第4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人杰大喜过望:“快,带我去!”

众头领听说还真有一个阴平,忍不住都有点动容,《三国演义》中描述过的地方,多多少少还是让他们有点神往的。尤其是许人杰这个打仗爱好者,听到这种地方,哪有不想去一探究竟的道理。

王二也在旁边嚷嚷道:“剑门关这里易守难攻,朱八哥肯定不愿意攻打这里。我不想留在这里,也要去阴平玩玩。”

朱元璋仔细考虑了一下,也认同了王二的话,剑门关这里易守难攻,确实不是一个强攻的好地方,若是在这里糟到太大的损失,兵力白白损耗,在攻打成都时就更困难了。

当下,朱元璋将军队分配了一下,派出孟家三兄弟继续寻找剑门关旁边的山里有没有可以偷偷翻过去的山道。朱元璋自领一万陕西兵做为幌子。吸引剑门关守军的注意力,让他们以为朱军打算强攻剑门关。而许人杰则和王二、映山红一起,率领三千黑杆兵,加上五千普通的陕西兵。共八千人。用羌人领路。去阴平古道看看,如果那边有机会翻越,就直接翻过去。直插剑门关的后面,两面一夹,剑门关守兵必然不战自溃。

青川县,山中!

走过了一山又一山,翻过了一岭又一岭,许人杰的脸色已经有点发黑,双腿不由自主地颤抖,满头大汗淋漓而下,气喘吁吁呼吸不畅。

平时行军,他都是骑在马上,从未觉得如此劳累,但是走进青川县之后,他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蜀道!这里的山势之险,比起当年从汉中入川,在广元山中摸爬滚打时更加险峻,因为汉中至广元那条道路虽险,却经常有人走动,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有路就不会太过艰难。

但青川县的山中根本就没有路,许人杰麾下的黑杆兵不停地砍树开路,这些开出来的险路走人还行,走马是完全没戏,许人杰只好下了马,和普通士兵一样步行,这对于他这位商人出身的大老爷来说,就真有的点痛苦了,好在阴平古道对他的吸引力近乎于无穷,这才使得他咬着牙关,坚强地向前走。大有一种,不到阴平誓不还的架势。

一路上居然碰到了两个羌人聚居的小山村,负责领路的羌兵进村去说了几句话,便有羌迷nzhǔ动迎出来,给许人杰他们端茶送水,许人杰便用一些汉族人的小玩意儿回馈他们,羌民们自然是十分欢喜。

但是他们路过回族、苗族、土家族的村落时,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回族、苗族、土家族的人只要一看到朱军,便全都逃出村子,躲到附近的深山里去,让他们连找个人讨口水喝都没戏。而且据说苗人擅用毒物,因此朱军连苗人村子里的水井都不敢碰。

许人杰不由得仰天长叹,为啥朱军就只和羌民成了朋友,没有把回族、苗族、土家族什么的也变成朋友呢?看来这事儿得抓紧,回去之后想个办法和这些少数民族也搭上线,否则在四川这地方行动也太不方便了。

经过四五天艰难的跋涉,又在当地的羌民帮助之下,朱军费尽精力,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阴平古道。

这里的海拔极高,足足有两千七百多米海拔,许人杰只觉得呼吸不畅,后脑有轻微的刺痛感,这也就是所谓的高原反应了。高原反应这种东西因人而异,与体质无关,有的膘形大汉也会有高原反应,但有的体弱多病的人,却不会有,这主要是因不同的人的呼吸系统而定,当然,自小生活在高原上的人,则早已习惯,都不会有高原反应。

许人杰看到前方有一座高岭,心中不由得一动,向羌人问道:“那就是《三国演义》中的摩天岭吧?”

羌民笑道:“正是!”

许人杰心中一阵激动:“听说诸葛孔明在摩天岭上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说的就是邓艾与钟会,现在这块碑还能看到吗?”

羌民不由得摇头道:“这是《三国演义》胡写的,诸葛孔明哪有这般神?这片山上从来都没有过石碑……倒是有一块石壁,上面有邓艾留下的四个字:邓艾过此。”

许人杰先是一阵失望,因为看不到诸葛孔明立的碑,接着又是一阵兴奋,因为可以看到邓艾留的字,他赶紧催促道:“快带我去看那石壁。”

羌民笑着打算领路,便在这时,那羌民突然笑容一凝,脸色变得严肃了起来,指着摩天岭道:“这山……不对劲。咱们别靠近过去。”

许人杰奇道:“有什么不对劲?”

羌民道:“我也说不上来,但总之它和普通的山有点不同……感觉它安静得古怪。”

许人杰侧耳一听,果然,这匹山上居然听不到任何鸟叫虫鸣,他心中一惊,毕竟是打了十来年仗的将军了,几乎在一瞬间就判断出来是怎么回事,惊道:“山上有伏兵。”

朱军本来正要登岭,许人杰急叫了一声有伏兵,前面的士兵赶紧向后退。后面的士兵也赶紧让出道路来。朱军平时里训练有素。此时退得极快,哗啦啦一下,原本走上了山道的几百黑杆兵眨间就退回到了山脚。

这一急退,倒是把山顶上的伏兵给吓了一跳。他们本来埋伏得好好的。想等着朱军大部份士兵上了山道。就将石头砸下来,打朱军一个措手不及,却没料到朱军反应如此之快。一退就退得没了影儿,现在想扔石头,已经是不可能了。

伏兵的领军大将知道自己这只伏兵已经被发现了,便也不再隐藏,呼哨一声,山顶上开始刷刷刷地冒出许多人脑袋来,不一会儿,人脑袋就布满了半个摩天岭。

许人杰仰头看着摩天岭上不停的冒人出来,不由得认真打量,只见这些冒出来的人并不是官兵,至少他们没有穿着官兵统一的鸳鸯战袄。他们身上穿的分明是一种少数民族的独有服装,看起来有点像苗族,又像壮族,许人杰对这些少数民族的衣服不甚了解,倒也认不出来。

给他们带路的羌民却一眼就认出来了,他惊叫道:“是土家族的人!”

许人杰微微一惊:“土家族?一路上我们也碰到过好几个土家族的村子,他们都只是逃走,并没有和我们发生冲突,怎么突然又在这里布下埋伏了?”

羌民沉声道:“我们碰上碰到的都是土家族的普通百姓,他们见到军队自然要逃,但是现在出现在摩天岭上的,却是土家族的军队……”

许人杰听了这话,心中又是一惊:“土家族的军队?莫非是……白杆兵?”

果然,许人杰刚刚想到这里,便看到山顶上冒出来的人脑袋们也竖起了他们的兵器,长长的白杆枪,枪尖有一个勾镰,枪尾有一个圆环,他们的白杆枪与许人杰麾下的黑杆兵们用的黑杆枪几乎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一边枪杆是白的,一边枪杆是黑的,黑白分明,远远对峙,看上去是如此的诡异。

许人杰忍不住就倒抽了一口凉气:还真是白杆兵啊?乖乖我的妈,居然这里碰上了……难不成,我马上就要和名将秦良玉交手了?不是吧……我打得过她吗?

许人杰忍不住用激动的声音对着山岭上吼道:“来的是土家族总帅秦良玉将军吗?”

吼声过后,山顶上的白杆兵阵中突然跳出来一个男性将军,这名将军倒不像别的士兵那样穿着土家族的民族服装,而是穿了一件大明朝廷武官最爱穿的鱼鳞甲,甲片全是亮银色的,显得银光灿灿,十分耀眼。细看他的脸,只见他大约三十来岁,身材壮硕,虎威赫赫,相貌也十分英俊,可惜的是瞎了一只左眼,唯剩下一只右眼,影响了他那英俊的相貌。

这男人对着山下大声喝道:“谁敢直呼我母亲大人的名字?对付尔等贼寇,何需我母亲亲自出手,有我马祥麟在便足够了。”

许人杰歪了歪头,向旁边的羌人问道:“马祥麟是谁?”

那羌人抹了一把汗,身子居然向着许人杰的背后缩了缩,看样子有点害怕,他低声道:“那是秦良玉的儿子,马祥麟!因为武艺高强,人又长得英俊,因此军中有个外号,叫做小马超。后来在辽东抗击满清鞑子的浑河之战中,他中了鞑子的流矢,射瞎一只眼,因此军中又称他为独眼马,此人无比厉害……将军还是小心为上。”

听说是参加过浑河之战的人,许人杰倒还真是吓了一跳,浑河之战在大明朝是鼎鼎大名的一战,这一战发生在天启元年,当时八旗军将明军包围,明军落在下风,战况紧急。戚继光的侄儿戚金,率领着天下闻名的戚家军,与川中白杆兵并肩作战,与满清八旗兵相抗。

当时的满清八旗军在面对明军的战斗中,还从来没吃过败仗,也没有陷入过苦战,但碰上戚家军和白杆兵,却感觉到打得异常艰难,戚家军和白杆兵仅仅以万人之众,便力敌数万满清鞑子,打得八旗军上下震惊。

最后,因为叛徒的出卖,戚家军全军覆没,闻名天下的戚家军就此消失于历史舞台,而白杆兵也伤亡惨重,秦良玉的哥哥秦邦屏战死、弟弟秦民屏重伤,儿子马祥麟失去了一只眼睛。

在史书的记载中,清人谷应泰写的《明史记事本末》里如下感慨:“是役,明以万余人当我数万众,虽力屈而覆,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

五零八、白杆兵与黑杆兵

山下山下,两只军队怒目而视。一边拿着白杆枪,一边拿着黑杆枪。许人杰麾下的黑杆枪兵们看了看对方的武器,便知道自己碰上了正主儿了,当初朱元璋教他们黑杆枪的战术时,便曾经告诉他们,这种战术乃是习自川中白杆兵,如今看到对方的兵器,黑杆兵们就知道自已碰上了自己曾经效仿的对像。

敌人的强大是无须置疑的,黑杆兵们只感觉到整个人都进入了一种亢奋的状态,他们真想用自己手里的黑杆枪与对面的白杆枪过上两招,看看谁更厉害。

而山顶上的白杆兵们看到黑枪兵的武器,却有发点楞,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居然有一只军队使用与自己一模一样的武器,那枪尖下的弯勾与枪尾的圆环,简直与他们手里的白杆枪一模一样,依稀恍惚之中,他们仿佛碰上多年失散的兄弟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