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把剑,可是大有来历的,据说它就是传世十大名剑之一,名字叫承影。

《列子。汤问》里面对承影有描述:“孔周曰:‘吾有三剑,惟子所择。……二曰承影,味爽之交,日夕昏有之际,北面察之,淡炎焉若有物存,莫有其状。其触物也,窃然有声,经物而物不见’。”

承影是一把精致优雅之剑。其锻造工艺,绝对是超级的。虽然其铸造材料并不算太好,远远比不上曾炩特别冶炼出来的特种合金钢,但是在考虑到它的铸造工艺之后,这把剑的威力并不比曾炩自己用的紫电剑和戴霜用的青霜剑差,至少差的也不多。在曾炩看来,这把剑位居中国十大传世名剑,绝对是名副其实的。

这把剑,是曾炩在张角身上得到的。张角在巨鹿战死之后,他的这把佩剑就落到了曾炩的手里。

而那张精致的小弓,也是不凡。不过,他是曾炩自己鼓捣出来的,也是用特种合金钢铸造的。这张弓,看上去只有一般弓的一半大小,但是它却是一张实实在在的强弓,是一张两石之弓。古时弓力以“石”为计算单位(1石=94斤)。两石就是一百八十八斤,九十四千克。这样的弓,可不是一般人能拉开的。

而那第三本书,书页上写着两个字:政论。

这本书其实也是曾炩自己整理出来的。这些年里面,他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已经记忆中后世的经验,写出了这本书。这本书,在这个时代来说,绝对是超越时代的东西,是无价的瑰宝。

曾炩先将孙权叫到面前,将《政论》递给了他。曾炩正色说道:“小弟,这本书是大哥近二十年的心血的结晶,它的价值,我不能给出一个合适的估计。大哥知道,你不喜欢习武,也不喜欢兵器。所以,现在,我把他交给你。你一定要认真的对待他。”

孙坚他们本来对这本书没什么重视,但是他们看见曾炩的郑重,知道曾炩非常重视这本书,也就吩咐孙权好好的将这本书收藏起来。

其实,曾炩也很矛盾。很明显,孙坚他们也是志在天下的,后面,孙家必定是曾炩在战场上的大敌。而这本《政论》,要是孙权能够全部理解,那绝对能将其实力提高一个档次不止。所以,曾炩此时的作为,完全是在资敌。

说到曾炩送给孙家父子的礼物,按价值来说,孙坚、孙策和孙尚香得到的礼物的价值,就是绑一块儿也赶不上这本书。毕竟,这完全是超越了时代的政治观念,要是理解了,绝对是能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其价值,绝对是无穷大的。而其它几件礼物,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价值已经是确定了的。

曾炩再次拿起那把剑,对孙尚香说道:“香香,这把剑,名字叫‘承影’,是大哥在一次意外的机会中得到的……”

什么?承影?孙家几父子不是孤陋寡闻之辈,对承影这样的名剑,自然不会陌生。

孙坚连连说道:“贤弟,这礼物太贵重了,你还是先收起来吧。”

曾炩很无语,承影剑,对他曾炩来说,真的算不上什么。他最重视的还是送给孙权的那本书,可是,孙家父子好像没有意识到那本书的真实价值啊!

孙尚香也说道:“是啊,大哥哥,你经常在战场之上,这样的宝剑,还是你用好一些。我一个女孩子,虽然喜欢刀刀枪枪的,但是并没有机会上战场,拿这样的神兵利器完全是浪费。”

曾炩笑道:“香香,大哥送你的礼物,你就安心的收下吧。再说,承影剑并不适合大哥用,而且大哥已经拥有一把并不比它逊色的宝剑。”

孙尚香将信将疑的问道:“真的吗?”

曾炩笑笑,说道:“当然是真的。”

孙尚香这才高高兴兴的将承影剑收了起来。

曾炩又拿起那张小弓,说道:“香香,大哥知道,你最喜欢弓箭,所以,大哥将早年使用的这张弓也送给你。”

孙尚香笑了笑,说道:“大哥哥,你不会是送香香一张玩具弓吧?”

曾炩苦笑,这样的两石之弓,居然被人当成是玩具弓。

曾炩说道:“是不是玩具弓,香香你自己来试试不就知道了?”

孙尚香走上前,拿起小弓,不是太重,和普通的弓的重量差不多。

孙尚香开始重视起这张弓了。它虽然比一般的弓小了近半,但是分量并没有轻多少,肯定不是一张平常的弓。

孙尚香用力拉了拉,居然一点没有动静。她惊呆了,那些一般的军中用的弓,她只需要这样轻轻一拉,绝对是拉得像是满月一样。可是,这张弓,她却是一点也没有拉动。

孙坚几人也很是惊奇。他们很清楚孙尚香的力量的,这张弓,真的很有门道啊。

对孙尚香不能拉动这张弓,曾炩是早有预料的。孙尚香不过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子,想拉动这张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孙尚香双脚开裂,摆出一个弓字步,大喝一声:“嗨!”

顿时,那张弓被她拉动了。她逐渐加力,那张弓先是被拉开,再慢慢的被完全的拉满了。不过,此时的孙尚香看上去已经很是吃力了。

孙尚香收了力量,将小弓抱在怀里,宝贝儿的不得了。

曾炩很是意外,他虽然知道孙尚香喜欢弓,但是也不应该这样吧!刚才给她承影剑,她也就是那么稍微高兴了一下,也没有见到这样的场景啊。

孙尚香高兴的对曾炩说道:“大哥哥,你给香香的这件礼物,实在是太好了。”

的确,这张弓很是适合她。首先,这张弓很是小巧,携带方便;其次,这张弓足够强,对她来说,拉开这张弓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对于爱弓之人,的确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情。

曾炩笑道:“小妹喜欢就好,大哥还担心你不会喜欢这张弓呢。”

孙尚香笑嘻嘻的说道:“怎么可能?这样的好弓,香香最喜欢了。”

这时候,孙坚问道:“贤弟,明天你就要南下了,不知你可有什么打算?”

这之前的军事会议上,曾炩提出他将从南面包抄洛阳。而其他的诸侯,则是大军一起向汜水关开进,攻打虎牢关。

其他的人考虑到曾炩带来的军队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强,要是曾炩和他们在一起,他们绝对抢不到什么功劳。而曾炩要是单独一路,一来可以分散董卓的防守军队,毕竟董卓只有那么二十万军队。董卓很是清楚曾炩麾下军队的战力,要防守曾炩,必定至少得抽调十万大军才可以。这样一来,董卓就是将他其余的大军都派到虎牢关,也不过最多十万军队。而诸侯则是达到了四十多万军队。这样悬赏的比例,他们不愁攻不下虎牢关。

第三卷 北地风云 第七十一章 孙坚诱敌

本来,诸侯们正在担心正面虎牢关的董卓的守军太多,难以攻下虎牢关。

正在这个时候,曾炩居然主动提出单独南下,牵制董卓的军队,这正是人想睡觉的时候,人家给了他一张软床一般,如何让他们不高兴。于是,大家很快就同意了曾炩的要求。就连曾炩要求袁术全力供给他粮草的事情,袁术也是一口答应了,并给了曾炩一个特殊的令符,可以优先调用南阳郡的粮草。

袁术很清楚,曾炩不过是只有五万骑兵,就是让他们全部去搬运粮草,他们也带不走多少,所以这才爽爽快快的答应。

曾炩南下,也是有他自己的打算的。当然,这些打算,他不可能对别人说。

曾炩见孙坚问起,笑道:“也没有什么打算,现在小弟也不清楚董卓在洛阳南方的防守情况,只有到时候打探清楚了再做定夺了。”

孙坚一想,也是,曾炩虽然实力雄厚,但是他也是远道而来,对司隶的情况肯定也不熟悉,现在问,的确也问不出什么来。

曾炩说道:“文台兄此番作为大军的先锋,前去虎牢关挑战,还是应该小心为妙。我听说董卓麾下有一猛将,名字叫华雄。文台兄遇到此人,绝对不能和他硬拼,而是应该采取智取的方法。我想,以文台兄的智谋,华雄绝对不是对手。”

孙坚很是不以为然,一直以来,他就是以自己的勇武自傲。

曾炩见孙坚不以为然的样子,知道他听不进去,也就不再说了。

曾炩站起身来,告辞道:“文台兄,明天你就要前去虎牢关,而小弟也将率军南下。我们就此分别,祝文台兄德立奇功,咱们洛阳再会!”

孙坚笑道:“行,愚兄这里感谢贤弟吉言了。咱们洛阳再见。”

第二天一早,曾炩就拔营南下,向阳翟方向去了。

而在曾炩率大军出发的同时,孙坚也率领本部人马,向虎牢关方向行去。

虎牢关,属古成皋县,公元598年隋朝改成皋县为汜水县,唐朝以后称为汜水关。又名虎关、武牢关、成皋关、古崤关,位于河南省荥阳市区西北部18公里的汜水镇,因传闻周穆王曾将进献的猛虎圈养于此而名虎牢。这里秦置关、汉置县,以后的封建王朝,无不在此设防。虎牢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秦置关、汉置县,以后的封建王朝,无不在此设防。虎牢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三英战吕布更使其名声大震。

历史上许多军事活动均发生于此。春秋鲁隐公五年(前718年)郑败燕师于此;鲁襄公二年(前571年)晋悼王会诸侯于戚以谋郑,用孟献子“请城虎牢以逼郑”之计,开始在此筑城;楚汉争霸时(前203年),刘邦、项羽在此争城夺关,特别是东汉末年,吕布在此大战刘、关、张,更使虎牢关威名大震;唐代李世民大战窦建德、宋代岳飞大破金兵于竹芦渡,一直到元、明、清仍是鏖战纷繁,时闻杀声。

不过,现在三英战吕布的事情是不会再次发生了,因为吕布、关羽和张飞都在曾炩麾下了。

董卓听说诸侯大军向虎牢关开进,连忙派遣大将郭汜、徐荣和华雄率领大军十万到虎牢关迎敌。

郭汜、徐荣和华雄到达虎牢关的时候,孙坚刚刚到达酸枣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