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9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猛是不会投入这么巨大的代价的。

    至于新式钢材,这就是坩埚炼钢的好处了,试验的成本极低,通过在炼钢过程中,准确的添加各种矿物,西山那边钢材的种类,也是有几十种的,虽说从性能上区分,只有几种钢材,但根据配料的不同,同种钢材之间,在成本、性能上也是有不小差距的。

    这些钢材的配方也是杨猛手中的武器之一,试想欧美的大型炼钢厂,用超出成本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配料,炼制廉价的钢材,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卖专利也是有很大的利益区间的!

    “至于说英法俄三国错误与否,以后的战局会证明的,如今他们在我大清的西北挑起了属国的叛乱,这样的叛乱,已经被镇压了,因为英俄两国的挑唆,这场战争,我大清与我大清的属国,死伤几十万人。

    他们拙劣的伎俩,已经玩砸了,大清的怒火不会因为投降而平息,有些事情,做了就要付出惨重的!极为惨重的代价!

    当然,诺贝儿先生或是你手下的科学家,若是不想参与军械的研究,本公是不勉强的,毕竟这是东西方之间的战争,在感情上有些事儿,大清会充分的体谅你们的!”

    为了稳住诺贝尔,杨猛也在划定战争的性质,侵略战争,尤其是东方发起的侵略战争,对于西方人来说是不太好理解的,作为皇家科学院的首任院长,诺贝尔必须知道一些事情,用来压制欧洲科学家的情绪。

    英俄两国玩砸了,西北的战事,恐怕大半年之后,就要传遍世界的,皇家科学院的这批专家们,最好在思想上有个预备,不然将来的舆论会让他们进退两难的。

    “公爵大人,我明白您的愤怒,我会做一些事情的!”

    虽说东西方的文化不同,但沙俄却是一个异类,它的官场文化,与大清多少有些关联,混过沙俄的诺贝尔,可以准确的把握杨猛话里的意思。

    “这样最好!刚刚本公给你看的东西还是要保密的,若是泄密,这批枪械就会提早加入战场的,这样会有许多无辜的人死去!”(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一章 沙俄参战

    站在海船之上,看着清国不知死活的在战争之中大兴土木,或许这种可笑的行为,是英俄两国的指挥官和公使们,需求自我安慰的唯一办法了。

    杨猛回到津口之后,皇家科学院工地海面上的英俄战舰也越来越多,他们没有动手的迹象,只是每天都有许多人,站在甲板上拿着单筒望远镜瞭望这边的工地。

    “唉……成也电报败也电报!或许这些人得到西北的战况之后,哭都找不着调门吧?

    尽情享受如今的居高临下吧!以后这种时间,不会有了!

    知会西北,加快速度收拾阿富汗的英军,派出三汗国的人去策反哈萨克,全力准备与沙俄开战,告诉左季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准备车驾,回京!”

    若是英俄的指挥官们知道西北的战况,或许就不会如此悠哉的看戏了,电报对于战争的作用有多大,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会知道的,克里米亚战争之中虽然运用了电报,但是,英法俄三国都没有杨猛这么清楚实时战报的好处。

    左季高收拾西北四汗国的速度,绝对是世界第一的速度,等沙俄发现不妙之时,恐怕战火就要烧到本土了,与沙俄作战,杨猛从来也没想过一战功成,三到五年的灭国大战,只是最低限度的预测,弄不好这场战争就要持续十年以上。

    针对沙俄的战争,可以说是穷兵黩武,接下来的几年。大清的百姓们就要遭殃了。支撑一场几百万人的战争。即使杨猛用了许多心思在粮食之上,接下来的几年,大清的百姓依旧要在饥饿线上挣扎。

    大清与沙俄的国力是差不多的,虽说杨猛手里的现金银足以支撑这样的战争,可这样的战争对于金银的需求是很小的,粮食、物资、补给,要比金银有用的多。

    与沙俄全面开战,英法在背后支撑沙俄。是预料之中的事情,等西北的战报到了津口之后,英吉利低头也是必然的,大清与英法联军的战争,最终被拖入泥潭的不是英法两国而是沙俄这个倒霉蛋儿。

    拼人口、拼国力、拼消耗,就是这场战争的主题,根本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筹备战争维护大清的江山社稷,就是杨猛接下来的任务。

    百姓对于战争的耐受度是有限的,前线人马几百万。后方人马数千万都要为战争服务,而大清没有足够的国力。杨猛也不想单独负担这样的额战争,枪械、物资,杨猛可以出力,但庞大的军饷还是需要朝廷出钱的,而朝廷的财源就是征税,这场战争虽说对金银的需求不大,但是需要的军费也是不小,十数亿或是数十亿两白银左右吧?

    虽说这些银两都是在大清国内流通,但总要有人出不是?杨猛没有延续大清国祚的任务,从根本上毁灭大清才是他的任务,但是,近期维护大清的国祚,让大清朝廷背起割裂沙俄的重担,也是必须的,新国度绝不能背上侵略的恶名!

    杨猛针对沙俄的大概谋划,左骡子那边很清楚,虽说对于大清与沙俄之间的国战不怎么支持,但西北的左骡子,是根本无法左右大局的。

    不说杨老三在军队之中的脉络,但是一个杜家老二就不是左骡子能随便处理的人物,中亚三汗国,很好征服,基本上军队走到哪,哪里就要臣服,杀得人有限,阿富汗那边也是差不许多,英吉利驻扎在阿富汗的人马,连带着英吉利本土以及阿富汗的当地军队也不过数万,派一支五万人的军队,轻轻松松就能重整阿富汗的政局,如今左骡子要面对的抉择是如何对付哈萨克。

    哈萨克虽说是大清的属国,但也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如今的哈萨克可是沙俄正经的国土,一旦西北军先一步进入哈萨克,就要落人口实了,师出无名,这可是兵家大忌呢!

    好在沙俄那边,给了左骡子运作的空间,对于哈萨克的统治,沙俄那边也是以剥削为主,哈萨克多半的人口都以游牧为生,游牧所获并不是很富足,这段时间沙俄那边也是频频开战,税赋的沉重,也让许多哈萨克的百忍无可忍,收买哈萨克的百姓,让他们叛逃,惹的沙俄军队率先进入中亚三汗国,就是左骡子所谋求的师出有名,一旦沙俄的军队,进入中亚三汗国的过境之内,国战就要开始了。

    屯兵于哈萨克周边策动哈萨克国内的实力东进、叛乱,就是左骡子最近在谋划的大事,这哈萨克与蒙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左骡子这边许出一个中亚汗王的位置,也是有这个权力的。

    钱权迷人眼,有了大清总督的许诺,哈萨克国内的贵族们也是很给力的,作为之前的属国,对于大清,哈萨克的贵族多少有些失望,但并不绝望,甘陕总督左季高,一月之内灭中亚三汗国,大军挺进阿富汗,这样的消息,虽说没有传到津口,但在哈萨克还是有许多人知晓的。

    作为边民,哪个强就倒向哪一个也是正儿八经的选择,如今大清国几十万人马屯扎在哈萨克边境,即使没有左骡子的策反,没有沙俄的沉重税赋,许多人也是会倒向大清的。

    哈萨克的异动,很快就引起了沙俄的反扑,沙俄是个对外扩张的国家,对于领土很是重视,不需要等国内的允许,沙俄的西伯利亚总督,直接就派兵开始镇压哈萨克的叛乱,阻拦哈萨克的人口向东迁移。

    人随地走,是沙俄针对大清的一个侵略政策,人口越多,税赋的收入也就越多,乾隆年间的土尔扈特部不堪压迫东归大清,对沙俄来说也是耻辱,阻拦哈萨克的人口东迁,对于沙俄的西伯利亚总督来说。远比镇压叛乱来的重要。

    想要阻止哈萨克部族的东迁。镇压叛乱只是其一。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清国驻扎在中亚三汗国的军队,对哈萨克动手,属于沙俄的内政,西伯利亚总督有决断的权力,而对中亚三汗国的清军动手,就需要国内的应允了。

    所谓成也电报败也电报,沙俄国内还是有电报专线的,国内快速的情报传输。国外缓慢的情报传输,让沙俄国内,对局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远东到欧洲的情报,法兰西的优势最大,一个月的时间,英吉利一个半月左右,而沙俄要获得津口前线的战报,两个月仅仅是最短的时限,稍一拖延,三个月也不算很慢。

    法兰西退出战争。英吉利独力难撑,情报显示如今正是沙俄在远东谋取最大利益的好时机。雪中送炭,虽说欧洲没有这样的谚语,但大致意思差不多的东西还是有的。

    沙俄对于大清的伊犁和蒙古早已虎视眈眈,如今大清寻衅在先,对他们来说,这也是再好不过的机会了,一个可以快速扩张领土的机会。

    西伯利亚总督的战报到了,沙俄国内的反应也极为迅速,宣战、出兵,三天的时间就全部办妥了。

    对大清宣战,沙俄这边匆忙的很,借口也没有利用微妙的中亚局势,而是利用了在津口参战的沙俄佣兵损失惨重的借口。

    对大清开战,本该递交战书的,但时间上来不及,沙俄仅仅在欧洲的报纸上宣扬了一下之后,就将全部的注意力,转向了中亚一带。

    对于津口的战局,如今沙俄国内还是两个月之前的情报,英俄联军与清军处于对峙之中,若是按着这个情报,沙俄大军挺进中亚或是伊犁,无疑是对津口前线极为有利的支援,弄不好清国政府就会签订城下之盟,到时候,沙俄获取的就不只是清国西北的土地了,蒙古、东北易主,都在预料之中呐!

    战争的爆发,从来都不是根据正义与否的,没有一定的利益,傻子才会匆匆的开战呢!在中亚开战,如今对沙俄来说,可以利益最大化,所以不需要津口前线的战报,快速在中亚开战,已经成了沙俄上下的共识。

    西伯利亚的骑兵部队,挺进的速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