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7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爷,大战略之事,想必您已经有了眉目,于彪的战法计长也看过,我这边的战法,与他的倒差不多少。

    既然于彪的战法三爷不满意,想必计长的战法也不入三爷的法眼,依着三爷的意思,计长猜测了一下,可是要用曾老九在安庆所用的铁桶合围?”

    虽说将制定战略的要求,说给了于彪,但于彪的战略还是以攻伐为主,以官军的战力,守城尚不济事,攻伐怕是没什么门路的。

    “你倒是省事儿,参看曾老九的战法,这话未免简单了一些!

    但意思也差不许多,而今江南可用之兵有三支,约摸八万人上下,曾左的湘楚二军六万人,合围安庆,起码需要两万余,牵制石达开在安徽的部众也差不多需要两万余,牵制江西的韦昌辉,曾涤生的两万余人却不怎么够用,安徽牵着天京、江西连着闽浙,一旦曾左的主力出了问题,安庆合围就是梦幻空花。

    庐州、安徽省府,可断石达开部与皖北的联系;滁州、与庐州相互照应,可断天京与安庆之间的联系;南昌、江西省府,可断韦昌辉部与赣西的联系;徽州、与南昌相互照应,可断安庆石达开部、天京太平军主力与江西的联系。

    庐州、滁州、南昌、徽州,这四城,可狙击几千湘勇、楚勇,辅以当地的绿营、勇营,太平军攻城,则绿营、勇营为主力守城;太平军过境,则以湘楚二军为主力,袭扰歼灭之!

    曾左的人马,下面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就是肃清这几点之外的太平军,歼灭或是将他们赶入包围圈都可以,此后,以滁州、庐州、安庆、徽州为点,临近的州县为线,断不可让太平军越雷池一步!

    这样一来,两湖与皖赣的大半,就不受兵灾所侵了。

    江苏,以泰州为支点,托明阿的江北大营残部为主力,阻太平军北进之路,连滁州围扬州,将太平军困于江南之地。

    浙江,以湖州、嘉兴为支点,连接安徽境内的宣城、徽州,阻太平军于皖东、浙北之地。

    另外,和春所领的江南大营残部,以常州为支点,上连泰州,断太平军东进之路;下连宣城、湖州,断太平军南入苏浙之路;北连无锡、苏州、嘉兴,守苏浙粮源、财税之地!

    这样一来,就可以把太平军划为两大部分,苏浙皖三省是天京的主力和石达开所部,江西就只剩韦昌辉所部了。

    若是曾涤生得力,能将韦昌辉部驱出江西,这铁桶合围之势也就成了!”

    在地图上画出了一大两小三个包围圈。杨猛的大战略。也就有了简单的路线图。但这与于彪、徐子渭筹划的地点也差不多,战略的高明之处,徐子渭并没有看出来。

    “三爷……”

    徐子渭有些欲言又止,这战略只有路线是不成的,若是再有八万湘楚那样的勇营,这事儿做的,可用了托明阿、和春,再好的路线、城池。他们也守不住呐!

    “曾左的湘楚二军,六万余;托明阿、和春的江南、江北两大营残军,四万余;皖赣苏浙四省的绿营、练勇、援军,起码在十几万上下。

    皖赣二省,有曾左坐镇,配上当地的绿营、练勇,安定皖赣不是什么难事儿!

    但苏浙的托明阿与和春就不堪大用了,用其守城、围城,还凑活,攻打太平军。怕也是连战连败的怂货!

    而今苏浙一带缺了一直勇营兵,我看林老虎的学生冯桂芬是个不错的选择。若是将水师团练的人马劈出一万,安插到苏浙一带,配合托明阿、和春构建包围圈,应当是绰绰有余的!

    各省的绿营、练勇,缺乏战斗力,剩下的一万水师团练,以五百人为一营,分为二十营,补充、训练、整顿,皖赣苏浙四省的绿营与勇营,这样战斗力也就有了。

    至于水师团练,散了之后再建就是了!”

    再散水师团练,就是杨猛铁桶合围的核心计策了,不要小看水师团练的五百人,有了这五百人,就能守住一个县城,二十队人马就是二十个州县,加上曾涤生、左季高、托明阿、和春以及各省的绿营兵,还有一个新建的水师团练,铁桶合围必成!

    “三爷高明,若是散了水师团练,各省绿营与勇营战斗力不足的弱项就没了,提拔一个冯桂芬,散去二十营水师团练,以后这江南,才真正是杨家的天下。”

    散去水师团练,是于彪和徐子渭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样的抉择,也只有杨三爷可以拍板儿,这样一来,江南的军队,就要被三爷掌控了,手里有了军队,这江南的所属,不言自喻。

    “高明是高明,但这么多人马,需要的饷粮却是不计其数的,出钱,咱们出得起,但是不敢明出,我这边想先动用一千万斤滇铜为军饷,其后由各省的协饷来补齐,不知朝廷那边会不会同意呢?”

    揣摩朝廷的心思,杨猛一个人有些力有未逮,加上徐子渭和魏五两人的分析,这边才能大略的摸准朝廷的脉门,一旦决策失当,铁桶合围就是泡影。

    “若是直接动用滇铜的话,朝廷或许不会应允,但拆借就不同了,咱们不妨先上折子拆借五百万斤滇铜,主要分给苏浙的托明阿与和春,然后让有了军饷的托明阿、和春在苏浙大举协饷,短时间之内补足了滇铜的亏空。

    这苏浙不是咱们的地盘,托明阿、和春得了咱们的军饷,协饷之时自然会不遗余力,再者协饷补充朝廷的亏空,对两人来说也是政绩,两人不可能不出死力!

    这两年苏浙本就战乱,大举协饷之后,百姓的负担必然要加重,咱们一边督促着托明阿、和春二人加紧协饷,另一面可以指派咱们的商号,联合之前的十五家商盟,在苏浙境内舍粥,收拢难民。

    这样一来,咱们就用朝廷的银子补足了朝廷的亏空,兼着还能让朝廷在苏浙二省民心尽失,托明阿、和春俱是满人,洪秀全之前在天京也提出了排满的口号,只要咱们稍加运作,本就抵制满人的江南百姓,必将更为抵制朝廷!

    而且如今的闽浙总督庆瑞、两江总督怡良,也都是满臣,只要操作得当,让托明阿、和春、庆瑞、怡良,四人搭伙大规模协饷,对于朝廷在江南的人心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这四人搭伙之后,也能给朝廷的汉员一些警示,满人搭伙,汉员就要搭伙,满汉之争也可以做一做文章的。”

    拆借滇铜,用托明阿、和春、庆瑞、怡良四人协饷,徐子渭的这个计策很不错,大是符合杨猛的脾性,这样一来,他也能借机给曾涤生、左季高一部分援助,等推起了江苏的冯桂芬之后,江南满汉对峙的局面也差不多成了。

    “嗯!谋划的相当不错,这样一来不仅启用了冯桂芬,而且可以借机把饶廷选调到冯桂芬的帐下效命,想必苏浙一带还是大有可为的。

    将这些谋划发一份电报给云南的魏先生,看看他的态度如何,若是可行的话,你们两人就拟一份折子递上去,这段时间我还是可以逗留在九江的。”

    启用林系旧部,一是沈葆桢、冯桂芬、饶廷选可用,二是为二哥拉拢一个小团体,第三可以给朝廷和朝臣一个他杨猛不仅睚眦必报,也是知恩必报的印象。

    若是谋划成功,湖南的沈葆桢、江苏的冯桂芬、饶廷选、九江的二哥杨毅,就可以形成一股不小的势力。

    “三爷,这资助军饷之事,咱们是不是再商议一下呢?与其咱们出钱出力,不如在皖赣苏浙大规模的协饷,毕竟这军费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呐!”

    军饷,动辄成百上千万,一旦广州那边的事情胶着,杨三爷又要为杨家揽上一副重担了。

    “有些事儿要适可而止,一旦过分了,就有可能将江南的百姓逼到太平军的麾下,这样一来,咱们就是舍大就小了,殊为不智呐!

    最近,也让咱们商号,密切关注一下皖赣苏浙四省的民生,不死不活就好,切不可一下就将百姓逼入绝路!”

    有些时候过犹不及,一旦协饷的力度过大,老百姓不堪重负了,就要揭竿而起,这就与杨猛的初衷大为相悖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二章 铁桶合围(下)

    铁桶合围的折子,在军机和皇帝之中,也引发了好一阵的叹息,这杨老三做事,妥帖啊!

    朝廷所虑之事,无非强悍的水师团练而已!杨老三二度解散水师团练,这若是示忠的话,未免过分了一些,两万水师团练,杨老三准备遣到苏州的一万人,除了几个把总、千总之外,副将、参将、总兵之流一个没有。

    散到各地的兵马也是以千总把总为主的,杨老三这次散去水师团练,对朝廷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解散水师团练,水师团练的精兵,杨老三留给了朝廷,一众骄悍的将官,他却留在了九江。

    有兵无将,杨老三对这两万水师团练,就没了掌控之力,虽说杨老三有再练新军的设想,但即便是有一群将官,没有一群合适的精兵,水师团练想要短时间之内有战力,也是极为费力的。

    再组水师团练,杨老三把人数定在了万人上下,如此为朝廷设想的杨老三,端的是令人敬佩的。

    在折子里,杨老三也直言不讳的提到了沈葆桢、冯桂芬、饶廷选三人,这三人是谁,军机和皇帝一问便知,这沈葆桢是林元抚的外甥兼女婿,冯桂芬是林元抚的学生,饶廷选则是林元抚之前的旧部,林系人马呐!

    杨老三与林元抚的关系,可不是如许亲密的,两人之间不仅不是故交而且多少还有些仇怨,虽说杨老三的二哥是林元抚的弟子,但杨老三前次被朝廷革职,也是林元抚密报朝廷他杨老三的狂悖之言所致。

    杨老三与林系人马之间。有怨无恩。沈葆桢、冯桂芬、饶廷选三人。都算是地方的干员,杨老三的机心如何,也能推断的出来,怕是这杨老三的所作所为,还真是为朝廷设想。

    冯桂芬不怎么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