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百多号人人有马,只有杨猛一个步将,这是出去抢劫不是游玩,板车自然不能坐了,不去他又不放心,万一出了岔子,会影响老爷子的威名。

    无奈的他只能跟在马队后面吃灰了,好在原先的杨猛,常年钻山林子出身,脚力不比滇马差多少。这支马队,也与想象中的不一样,没有飞马驰骋,只是慢慢的在赶路,遇上的其他马帮也是一样,几乎没有骑马飞奔的。

    马队足足走了一天一夜,除了吃饭,歇马,别的什么也没干,全花在走路上了。

    这条山路,是条隐秘的小道,没有官府的关卡,这也是走私各种货物到昆明以北的必经之路,天明时分,杨猛他们遇上了第一波马队。

    这支就是目标马队之一,由于杨猛他们在开阔处,而这支马队,在山路上,依照规矩,杨猛他们需要等待,持刀戒备也是应该的,这就为杨猛伏击他们,创造了条件。

    来的这支马队人数不多,只有五十多人,二十几个走马帮的,二十几个带刀的护卫,他们也一样在戒备着。

    杨猛这支马队人数众多,正好将山道夹在了中间,两支马队互相打了招呼,他们也慢慢的准备通过。

    对于杨猛这支马队的出现,他们没什么怀疑,这条路虽说隐秘,可知道的不少,为了多挣些钱,很多人也愿意走这条山路。

    “杀!”

    当马队被围住的时候,杨猛率先出了手,接连捅死了身旁的三个护卫,其他刀手也纷纷扑上前去,不过十几分钟,五十多人的马队,死的只剩了马匹和货物。

    “埋尸!”

    没有时间管其他的,先把尸体埋了再说,一通忙活下来,伏击的痕迹也被打扫干净了。

    “丁叔,让你的人带着马队回武庄,咱们继续等。”

    杨猛检查了一下伤亡,出手的全是他的人,这几天的训练效果不错,一个也没死,只是伤了五六个,伤的大都不重,最重的一个被马踹断了腿,其他的全是皮肉伤。

    将断腿的那位,和马队一起送走,杨猛他们也跟着回身,来到远处埋伏,等待着第二支马队的到来。

    结果却出了变化,傍晚赶来的是一支将近二百人的马队,这个数量,超出了丁保钧侦察的数量将近一倍,这支马队劫不劫,成了一个大问题。

    “三爷,怎么办?这是两支马队合在了一起,他们人多,咱们还是让一让吧!”

    杨猛也在心里盘算着,袭击这支马队,自己这边一定会有死伤,可为了赶紧开工,顾不上这么多了。再说自己的这批手下,要想真正的成为好手,这样以少胜多的差事,也不能少干,既然吃的是这碗饭,就得玩命去拼。

    “干了!还如刚才一样,贴身战,这次让弟兄们,带好长刀,这是苦战,弄不好就会丢命,都给我小心一些。”

    杨猛决定了,这次还是由自己手下的五十多人动手,实在不行丁保钧再上,丁保钧带的那些刀手,大多是雇佣来的,不像杨猛的手下,已经算是半个杨家人了。

    没想到对面这支马队,也打算黑吃黑,两支马队擦身而过的时候,双方同时发起了突袭。

    杨猛的人手,强在刀好手狠,那批人在人数上占优势,五十多刀手,对上一百多刀手,杨猛这边一点也没落下风。

    杨猛手中的两把匕首,这一仗杀了十五六个,跟在他身后的唐梅依也小有斩获,刀手解决了,剩下的马帮,更好解决,七八十人的马帮,杨猛交给了丁保钧的人手。

    这下几乎所有人的手上都占了人命,回去想反水也不可能了,杀人偿命,谁也不会不明白,这事烂在肚子里最好。

    埋人、清扫战场,杨猛的人死了十二个,重伤四个,其他的也几乎人人带伤,五十干一百,死伤十六人,也算是大获全胜了。

    将死的刀手,伪装好装在马上,一行人趁着夜色,匆匆的往武庄赶去,好在这条山路,杨家的人手比较熟悉,要不然晚上赶山路就危险了。休息了一个白天,众人第二天黎明时分,才赶回了武庄。

    重伤的在路上又死了两个,其他两人也算是废了,死的一人给了两百鹰洋的抚恤,残废的给了一百五,参加劫掠的人人有份都给了五十,单单善后就花了将近两万鹰洋,不知道收获怎么样。

    丁保钧去估算货物了,而杨猛却在检查着一具具尸体,伤大多是在胸腹的位置,脖子上挨刀的只有一个,其他全部是被捅死的。

    看来应该给自己的刀手,配上胸甲了,要是有了这玩意,起码能少死十多人,对手的刀,大多不是很锋利,只要能防住刺来的一刀,自己的人手,不会损失这么多。

    抚恤、安葬、清理货物,花了一天的时间。这次的收获不错,总共抢了上等云土五十担,共计五千斤,按市价算的话,一担上等云土值五百两左右,共计两万五千两。

    中等云土,七十担,共七千斤,价值两万一千两,极品印度烟膏五担,价值一万五千两。

    另有银锭三万两,鹰洋八千多块,散碎金银千两,滇马二百七十匹,马刀、腰刀共二百把,新式洋枪三把,子弹火药若干。

    最好的收获就是三把新式洋枪了,这不是大清的鸟铳、抬枪,而是洋鬼子用的洋枪,好在这些是货物,不然杨猛这边的伤亡还会增加的。

    杨猛没时间处理这些东西,现在还是要安抚一下自己的那些刀手,别因为死了人,让他们士气低落,这样会影响下次行动的。

    结果却让他出乎意料,自己的这些手下出奇的兴奋,一个哥哥死了的,也没有表现出多少悲伤,这个结果让杨猛既高兴,又觉得有些怪异。

    “韦驼子,过来一下。”

    作为带头厮杀的刀手头目,韦驼子得了两百鹰洋,挣了大钱的他,红光满面的来到了杨猛跟前。

    “三爷,有什么吩咐?经过这次,韦驼子这条命就是你的了。”

    “韦驼子,这次杀了这么多人你们就不害怕,还有那个彝家汉子,不是死了哥哥吗?为啥不见一丝悲伤呢?”

    自己手下这些人,彝族汉子最多,其他也多是壮族的,这些人不是一个寨子的,就是互相认识,死了同伴,不该这个样子的。

    “三爷,您是不知道我们的苦楚,这些人大多是活不下去才出来当刀手的,一个人死了,全家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比全家都饿死,要强的太多,我们为什么要悲伤呢?我们不死,饿死的就是弟弟妹妹,或者是父母双亲,我们死了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不白死!其实我们最应该感谢的还是三爷,要不是您带着我们,哪有家里人的好日子过。”

    听了这话,杨猛却高兴不起来,这大清是个什么朝廷,竟然能让这些山民笑对死亡,这些山民以前又是何等的悲苦,为了区区百十个冷冰冰的银元,连自己的性命都豪不顾惜。

    “唉……什么世道!”

 第二十四章 护甲

    杨猛的叹息,却引来了韦驼子一笑,自家这位三爷杀起人来眼都不眨,但对自己人心肠有些软了,为什么要顾惜这些穷苦的山民呢?

    “三爷何必叹息,我们都不悲伤,你又心痛个什么?咱们山民人多,只要你们杨家需要,咱们就愿意为杨家卖命,不说咱们手里的鹰洋,单单杨佛爷的名号,就值得咱们卖命。”

    韦驼子说的是真心话,他也是受过杨士勤恩惠的,当年若不是杨士勤的粮食,他们一家子早死在山林里了。

    “说什么屁话!回去好好练刀法,想想该如何抵挡,当胸刺来的一刀,死的十六个弟兄,就一个是脖子中的刀,其余的全部伤在胸腹之间。好好休息一下,放你们三天的假,处理完家事,回来就琢磨如何才能挡住那一刀。”

    三天时间不错了,大多数弟兄还没有媳妇,有了这次的收获,正好趁机回家娶上个媳妇,他韦驼子也是一条光棍,这次回家一定要娶上一门亲事。

    不管兴致勃勃的韦驼子,杨猛找来了做鞋的皮匠和铜匠。

    “做一件能护住胸腹的皮甲,不要太重,但起码要能挡住铁刀的刺击,回去试制吧!做好了一人赏你们五十银元。”

    杨猛找来三把杨家的铁刀,能挡住杨家的铁刀,其他的刀,也就大都能挡住了,以后这样的买卖,不会少做了,能少死一个算一个,皮甲能值多少银子,为了几百块鹰洋丢命,实在是不值得。

    处理完这些,杨猛又去找了老爹杨士勤,将此行的伤亡,和制作皮甲的事情说了。

    “老三,这些山民不错,善待他们也好,我在想,咱们可不可以多收拢一些刀手,反正我还挂着昆明团总的名头,不用就浪费了。”

    杨士勤也有自己的想法,大清的官吏过于贪财,杨家的钱财很可能会被盯上,只要自己手里的刀子锋利,量他们不敢随意打杨家的主意。

    “可以!把武庄附近的田产,全部买下来,让各族山民,就在附近耕种,不收他们的地租,但要接受杨家的训练,保护武庄。万一朝廷要对付我们,也要考虑一下这周围的山民,加上您老在云南的名声,借他们个胆子!”

    无论在那个朝代做官,最怕的就是民乱,有了这些山民的存在,杨家就可以要挟朝廷官吏了,一旦他们逼得急了,杨家鱼死网破,谁也没有好下场,维持好了这个平衡,杨家就会安然无恙。

    “嗯!这个主意不错,听说你得了三支洋枪,会用吗?”

    洋枪这玩意,杨士勤以前见过,可没有用过,都说这玩意犀利无比,好奇心让杨士勤想玩玩洋枪了。

    “不会,咱们可以试试。”

    爷俩拿来了三把洋枪,做工不错,枪管是钢制的,这个杨猛可以看得出来,可装火药的枪械,他还真不会玩,该装多少火药,怎么个装法,他也是一头雾水。

    老爹杨士勤,也不比自己强多少,拿着洋枪,也不知道怎么玩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