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战旗-第6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心里揣的比谁都清楚,怎么着,想要考考我?”谢维俊根本就不吃这一套,猜来猜去的多麻烦,有时候,直接问少了中间的猜忌,把问题直接摊开来,一摆,什么都弄明白了。

那里用得着想这些。

曾一阳也不在意,低声笑了几声,显得有些狼狈。

任何时候,一个指挥官被当成保护对象,本来就是一种不正常的情况。更何况,部队是在进攻,而因为最高指挥官距离前线太近,而让前线的指战员心有余悸,这怎么行?

“看来天镇是去不了,需要合计一下,将指挥部放在那里?”见久久没有下文,谢维俊开门见山道。

“直罗镇怎样?”曾一阳脱口而出。

这本来是一个预先的方案,前线部队一旦打响,电台静默就没有大的意义。直罗镇靠近小兴安岭南麓,周边林地很多,只要在一处林子里搭建好帐篷,建好伪装,即便是白天,也不怕日军的飞机侦察。

距离前线也不远,可以保证小功率电台都能传达到整个战场。

“直罗镇!好,这个地方好,背后就是我们的根据地,3纵队前移动之后,这里就成了我军的占领区,排查日伪留下的特务也已经接近尾声,这两天驻进各项工作都能剩下不少时间。而且,该镇地理环境优越,只要1天急行军,指挥部就能抵达前线,一旦绥化的战斗结束,部队西进,指挥部也能赶得上主力部队,而接下来,我军的主要作战方式将由阵地战,改成长途奔袭作战。部队和部队之间,空隙不能太大,不然对侧翼的防卫将是一个巨大的疏漏。”谢维俊诚恳道。

曾一阳沉默的点了点头,指挥部的事算是定下来了。但在巴彦境内的日军小股部队,还是不能让其成为一个个钉子,在1纵身后威胁后勤补给。必须要一个不拉的都消灭掉。

“肖参谋!”

曾一阳想到这里,立刻叫来了大管家肖龙,吩咐道:“派人马上去警卫旅联系上闵中原,让他从手里抽调3个营的兵力,肃清周围的日军小据点,让闵中原记住,只有后方稳定了,进攻才能打的实诚,让他一定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日军小股部队,不能让这些日军成为部队进攻的绊脚石。”

“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见曾一阳似乎还在想事,谢维俊很快就看出来了。他还以为,曾一阳大概想到了指挥部设在直罗镇,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或许是日军故意放弃的控制区域,是一个圈套。

曾一阳倒是没忘这处想,日军兵力的布置,很容易看出来。就是集中兵力,往中心城镇靠拢,将一些重要的城市作为堡垒来使用,这样一来,不但能够解决北满的兵力不足的问题,节节消耗曾一阳的主力部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日军的援军有没有?

张吉海的南满游击纵队,说起来不过组建才半个月都不到。

即便打下了额穆县城,但是就张吉海手中的一千多主力部队,很快就会被关东军发起其兵力不足的缺点。

因为明摆着的,关东军是想要依托在北满的重点城市重点布防。从而遏制曾一阳和陈光两股主力部队会师的机会。一方面,大量消耗抗日军民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将战场吸引至松嫩平原,将决战的战场转移至松嫩平原。

会不会是关东军故意布置的一个铁桶阵。

想到这里,曾一阳突然有了一些担心,要是关东军突然在其身后渡江,只要一个装备精良的旅团,就能截断其退路。而从奉天出发,经过姚南过江之后的日军增援部队就一定会步步紧逼,通过中东路铁路的控制权在手中,沿着铁路往南推进,将抗日部队一再往松花江边上逼,最后在外围重兵集结,形成一个大的包围圈,中心区域,重兵进攻,就有可能被分割包围,形成一个圈套小圈的必死局面来。

这个战术或许可行,可一旦成功实施,那么最后对于东北的抗日局势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在松嫩平原上,野司直属部队至少有4万大军。而陈光兵团也有三万多部队,这七万人将是整个东北抗日的中流砥柱,一旦倒塌,那么好不容易形成的东北抗日局势,将又一次进入最艰难的时期。

就想当初的抗联,成立之初轰轰烈烈,但仅仅两三年时间。

各地的抗联部队,就只剩下架子,已经没有和日军一搏的实力。最后只能一直走下坡路,直到退守苏联休整。

毒计!

是梅津美治郎故意为之,还是巧合,曾一阳想不透。因为炸毁哈尔滨铁路大桥,对于曾一阳来说,是一个进攻的保证。

只要哈尔滨松花江铁路大桥,在***人的手中。

主力部队一旦越过绥化之后,就要面临着侧翼随时被截断的可能。这也限制了东线部队,往西推进的可能性。等待陈光的,最后也是强渡嫩江,而嫩江也不是拉林河,即便在枯水期,也不是涉水就能渡过的。

建造木筏,收集船只,一旦完成了渡河准备,还要经历抢摊登陆的凶险。

在作战中,抢摊登陆是最危险的作战,即便像是***、美国这样的海军强国,面对有坚固工事的滩涂,也要付出天大的代价。而对于连一艘铁皮小船都没有的西线兵团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赌命的游戏。

最后,赌胜了,也是一场惨胜。

而且,一旦强渡嫩江,陈光很有可能将丢掉大部分的重武器,轻装上阵。这样一来,渡过嫩江,陈光也无法摆脱关东军骑兵集群的攻击。一旦被咬上,失去了重武器的部队,对上骑兵,绝无胜利的希望。

可以说,是一个必败的局面。

曾一阳将想到的这些,刚告诉谢维俊,谢维俊的脑袋嗡的一下,懵了一阵。

良久,谢维俊才反应过来,皱着眉头,可见情况并没有预期的那么乐观。

曾一阳的忧虑并不是没有道理,尤其是,日军控制着姚安等地的铁路,在松花江以南的关东军主力部队,能够很容易的通过铁路,在一天之内抵达的松嫩平原,转车中东路铁路,可以直插滨江腹地,两军之间的联系。

此时的谢维俊,脑子里也是两个念头。

是关东军故意为之?

还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前者,对于曾一阳和陈光来说,都将非常危险。一旦是有预谋的,那么关东军方面肯定已经做完了参战的部队的战前动员,后勤等物资也已经筹备完整。

一旦东线部队进入松嫩平原腹地,迎接他们的将是关东军一系列的阴谋。

是老鬼子梅津美治郎故意为之,那就安全起见,曾一阳也不能将东线主力部队,往关东军布好的口袋中钻,这是冒险。而且后果是,曾一阳也承担不起的覆灭。

如果是后者,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局面。这就容易理解了,松花江铁路桥是在两天前夜里被炸断的,修复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而失去了两路平行推进的关东军,忽然之间发现,原来靠着一路增援,也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比预期的结果还要好。

那么可以肯定一点的是,关东军确实没有准备好,从姚南发动攻势,在松嫩平原上决战。

一旦关东军方面看出了其中的破绽,那么对于梅津美治郎来说,急是急不来的。这不是派遣一个联队就能解决的战斗,少说,梅津美治郎至少要准备好两个师团以上的兵力,加上后勤和辅助部队,总兵力至少不能少于七万人。

再加上在北满的关东军2个师团,六万大军。

才能将包围圈围住,不然兵力少了,根本就围不住,决战也不过成了参谋们在纸上的点点画画,成不了现实。

 第三零零章 肃清残余

第三零零章肃清残余

“警卫旅,闵中原奉命报道。  //”

司令部刚刚在直罗镇安顿下来,闵中原就马不停蹄的赶来司令部。

面对小股日军的作战,警卫旅的作战非常顺利,虽然日军在覆灭之前,做了顽强的抵抗,但在优势兵力和绝对实力面前,日军的抵抗也不过是暂时的。

“小李,去给闵旅长倒杯水。”

这大热天,小半天没喝上一口水,人的肺都会有种火辣辣的刺痛。像是喝了一口辣椒油似地,闵中原的脸也因为暑气,涨得通红,汗水随着脸颊,混合着在路上的尘土,变成了两道黑灰色的汗渍。

“曾总,我不渴。”虽然嘴巴上这么说,但闵中原还是将小李倒好的一茶缸水喝了个底朝天。

“我这里可不兴假客气。”曾一阳用铅笔在庆安的周围画上了一个圈。才抬起头,笑着对闵中原开着玩笑:“说说巴彦的情况,日军有后撤迹象,司令部找到了当地的老百姓,也了解到了一些情况,跟我们的估计基本相符。”

“首长,警卫旅,在对周边的日军据点发起进攻之后,发现,很多日军小据点根本就没人。留下的也大部分都是伪军,有的据点甚至换上了伪警察,几乎是枪一响,就投降的也不少。”

闵中原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容易的仗,几乎是部队一进入那些据点周围,就能远远的看见,跑楼上举起白旗,投降的伪军和伪警察。

这在以往的作战中,几乎是看不到的。

除了少数的几个据点,组织了有些像样的抵抗之外。大部分,伪军和伪警察驻扎的据点,都是一战自溃,顺利之极。

“哦!这小鬼子到底是葫芦里买的什么药?以往,关东军队皇协军都是防贼一样,看的死死的。一旦有作战行动,伪军的弹药只不过能坚持一两个小时。”

这也是由伪军的作战方式决定的。按理说,一个伪军步兵,每个人在战前发40发子弹,甚至更少一些30发左右的弹药。

但是,在不同的部队中,却能够发挥出不一样的战斗力。

红军时期,一般战斗,红军战士配备的弹药在5发之内,除非是特等射手,才能够获得10发以上的子弹。战斗基本以伏击为主,一旦打响,两轮排枪之后,就会发起冲锋。

而在东北的皇协军,大部分都是原先东北军投诚部队。作战时,士兵在战壕中放枪,准度,精度都不行。加上,投靠关东军之后,很少有皇协军的士气会高涨,成为精锐的,一般部队,战斗力都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