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战旗-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一阳的能力根本就不需要蒋介石去估量,要是14师团挡不住40军,是否到时候就要承认河北也姓‘共’了?

不行,即便损失些钱财,也不能将地方让出去。

蒋介石故作镇定的说道:“40军的努力我是看在眼里的,当然川军也不差。我决定,给予40军50万银元的军费,以补足其军费。川军122师军费30万,124师军费25万,45军军费25万,47军军费20万……”

一下子花出去一百多万,蒋介石也是无奈,战役还未开始,他手上的钱倒是少了不少。

孙震倒是很激动,一下子就拿到100万的军费,二十二集团军现在人少,也能解决不少问题。

孙震至少不用担心涣散的军心了。

而曾一阳却表现出失望的神情,看在蒋介石眼中,顿时让他得意了不少。原来这下子却是想的要地盘,没要到地盘,自然会失望了。河南乃中原腹地,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得中原者,得天下,这话也不是随便说说的。

其实曾一阳根本就是装的,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开一场会,就有50万军费拿,这等好事,要是错过了,曾一阳还不垂首顿足般的懊恼。

随后的作战会议,一直在围绕着日军南下的这个话题。

津浦线上桥梁被破坏多处,日军想要顺着铁路南下至少要等到桥梁修复以后才能执行,而黄河沿岸,尤其是地处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和鲁西,水流平缓,浅滩很多。

要是日军强行渡河,在几百公里长的黄河河堤上,无法全线布置重兵防御。

所以,日军强行渡河已经被蒋介石的军事参谋们认同,但要如何防御渡河日军,将渡河的日军歼灭在豫东、鲁西一线,就成了一战区的主要作战任务。

自从日军第8旅团西进后,日军南下已经提上了日程。

蒋介石也感觉,日军第8旅团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打通黄河沿岸的布防,为日军主力接引部队。但实际上,第8旅团根本就没有往黄河沿岸进攻,反而一改常态,正在向陇海线进攻,试图切断陇海线,打通津浦线、平汉线、陇海线,将第五战区,第一战区东线部队,全部围拢在这一区域,然后重兵集结围歼中国主力部队。

虽然,日军已经就此战略展开布置,但光靠一个第8旅团,根本无法牵制整个一战区的**精锐。

就薛岳麾下,14个师的部队,就已经能将日军第8旅团淹没在人海之中。

豫中黄河段的防御,自然由薛岳的第一军团当仁不让,但来自鲁西的威胁,也不能不考虑。

此时,在鲁西的作战部队,要么是第三集团军的残部,要士气没士气,要武器没武器,只能担当保安团的角色,保卫乡里。

二十二集团军虽然一直是气势如虹,但毕竟武器老旧,战斗力不足。唯一的变数就是曾一阳的40军,大致的人员,在军统方面也有侦察,一万人上下。

蒋介石心里虽然一百个不愿意让曾一阳指挥鲁西的作战,但40军确实是该区域的最强战力。

其实让胡宗南去指挥也行,但是有中央军吞并地方军的嫌疑。加上第五战区杂牌众多,蒋介石也不敢冒险将指挥权给胡宗南。

“东路军总指挥就由曾一阳将军担任……”

正在神游天外的曾一阳忽然被这么一嗓子喊了回来,虎躯一震,从位置上站起来,郑重道:“有我40军在,断然不会让日军威胁陇海线一步……”

“希望你说的是真的……”黄杰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

曾一阳自然不会跟这些人置气,钱要到了,指挥权也拿到了,这下子,真实通体神达的时候,境界自然要提升不少。

 第九十五章 带刺的第八旅团

第九十五章带刺的第八旅团

让孙震欣喜不已的是,他拿到了一笔巨款,省着点花,这笔前足够支撑三四个月的。

加上在河南,部队的驻地也将被解决。按照战时条令,他可以从地方上抽取税收,来解决部队的粮饷问题。

关键是,已经被打残的41军,将有有能力补充兵源,和获得休整的时间。

4月5日,在鲁西折腾了半个多月的日军第8旅团在兰封被围,三个军,8个师的兵力死死的围住了兰封。

这种结果,让薛岳的脸面大为受损,按照预定作战计划,薛岳准备将这股日军围困在鲁西和豫东的交界处东阳一带,这样一来,损失了一些重火力的第8旅团,根本就不是74军和8军的对手。

在短时间内围歼这股流窜的日军,也不困难。

但结果是,矶谷廉介不但带着近8000日军,跳出了薛岳准备好的包围圈,还一举攻占了陇海线上的重镇——兰封。

矶谷廉介根本就没想过要挪窝,赖在兰封城内摆明了就是一副死守待援的样子。

等到74军赶到兰封城外的时候,日军已经将兰封周围近一公里左右的房屋都拆除,宽阔的视野很适合重机枪的火力封锁。

加上一个个隆起的堡垒,从军十几年的俞济时从望眼镜里看到这幅场景的时候,也是倒吸一口冷气。

“没想到矶谷廉介在短短的两天之内,就将兰封建成一座铁堡,这仗难打了。”俞济时叹气道,他所说的困难不是兰封打不下来,而是参与围攻兰封的部队太多,反而会让各个部队的指挥官存着保存实力的想法。

在以往的作战中,日军一直扮演进攻者的角色,而**一直都是防御者,忽然间的转变,不适用的反而是中央军。

王耀武担心道:“如此一来,围攻兰封的我军越多,其发挥的战斗力就越差,但只安排一个军,或者两个军围攻兰封又无法在短时间内拿下城池……”

“强攻扫清城外的日军阵地,至少需要付出日军伤亡三倍以上的兵力,就这一项,就足以让参战的各方都为难了。”李天霞刚刚晋升旅长,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

但一看兰封城外的情景,心直打退堂鼓。

日军死守,即便武器装备在中央军中属于一流的74军,全部扑上去,打光了也不见得拿得下城池。

李天霞暗骂了一句:“老狐狸。”矶谷廉介显然是准备让攻城部队付出巨大的伤亡,才能够重新占领兰封,但这么大的伤亡,即便是一个军,也是承担不起的。

矶谷廉介的做法,显然是分化一战区的参战部队,将看似强大的一军团,分化成了一支庞大,但貌合神离的乌合之众。然后让矶谷廉介在14师团援兵抵达后,获得可乘之机。

不得不说,矶谷廉介的这一手弄得是极其漂亮。薛岳明知道日军的想法,但兰封之战还是不得不进行。

接下来的几天内,让很多人都大跌眼镜。

战斗的规模越来越大,主要是中央军在攻城不利的情况下,不断的增兵。一场围绕着兰封城,及其周边的一些集镇展开。

前期进攻的第8军连外围阵地都突破不了,丢尽了中央军精锐的脸,接着74军两个师投入战斗,仅仅在五天内,兰封周围就聚集了12个师的兵力,各部队轮番猛攻,结果就是,兰封城巍然不动,而交战的中央军略有损失。

投入12个师都无法拿下兰封,这让薛岳也大为恼火,一再强硬的要求前线部队猛攻,一面还要面对蒋介石的质问声。

豫东的作用在徐州战役发动时候不为明显,主要还是没有交战,日军也没有这么多的兵力,一下子投入两个战场。

但随着濑谷支队的残余兵力的突围成功,从枣庄撤退,三四千人的溃军,竟然一路从对其包围的几个军中,成功的突围了出来,这让担任外围进攻的汤恩伯一下子就成了李宗仁指责的对象。

五个军围攻一个日军旅团,在日军失去了大部分的重武器,只凭借机枪和迫击炮,就突破了两个军的防御。

这仗打得邪乎,也让准备一口吃掉日军一个精锐旅团的李宗仁,全力一拳打在了空处,闪了腰。

逃走的日军不过是残兵,但日军的濑谷支队并没有被全歼,其旅团部还在,就成了一根刺。心情激动的李宗仁甚至想到,汤恩伯的故意放水,是受到了蒋介石的首肯。

任谁看,李宗仁的第五战区太分光了一些,一旦大获全胜,李宗仁势必在军中的地位直线上升,本来只有在东南才有影响力的桂系,将和蒋介石代表的中央军争夺军权。

如此一来,在台儿庄战役结束后第二天,李宗仁根本就没有休息,反而从第五战区的司令部内,发出了一份要求汤恩伯为濑谷支队突围,担负责任的电报,要求重责汤恩伯。

但蒋介石的注意力早就不在徐州,随着兰封的作战进一步僵持,他发现了一个让他困扰不已的现象。

中央军要是跟其他杂牌军配合,没有一次能够让他放心的。

军队之间的互相拆台,保存实力和种种猜忌,让一场轰轰烈烈的歼灭战,变成了一场闹剧。

就像是一口吞下了一只全身带刺的刺猬,把第一战区最具战斗力的一军团,全部拖在了兰封周围。

4月14日,僵持了一周的豫东战场,发生了一件大事。

日军14师团在古城,台前段强渡黄河,该防区内只有一个乙等团的兵力,根本无法阻挡第14师团两万多兵力的疯狂进攻。几乎是一击就垮,14师团在下午,就占抢占了黑虎庙,其先头部队两万多人,突然出现在了鲁西。并在当天就拿下了梁山,主力向山东郓城运动。

郓城本来就是一座空城,在半个多月前,被日军第8旅团攻克过一次,随着日军的退兵,其逃走的保安团绕了一个圈子,又一次回到了郓城内。

说是光复,其实不过是自欺欺人,日军兵力不足,无法对其占领的城池驻扎足够的兵力。

只能在不断的运动,寻求第一战区的主力部队,在野战中解决其对手。

这才让郓城又一次回到了国民政府的麾下,但随着黄河沿岸的炮火声再一次想起,郓城的保安团,又一次开始了他们的避免行动。

主力拉到附近的梁山等地,反正这些连好一些的公路都没有,鬼子进攻一般首选铁路沿线,接着才是公路。而小路对日军的汽车的限制很大,所以,日军对道路不便,又没有战略意义的小城,根本就不屑一顾。

这反而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