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战旗-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介石的出现并没有打断宋子文看雨景,喝红茶的雅致。

气氛有些尴尬。

戴笠站起身对着蒋介石,看戴笠的眼神,蒋介石知道有大事发生。难道北方又打起来了?

“校长……”

“这里说吧,没有外人。”蒋介石无奈的看了一眼宋子文惬意的背影。

“曾一阳在保定被刺。”

“死了没有?”蒋介石对曾一阳可是又恨又怕,从曾一阳出现,到扬名全国,不过用了短短一年多。手下更是三万多精锐,硬是吃掉了日军一个师团。还有陕西的数万降卒,除了暗骂曾一阳妖孽之外,他什么事情也干不了。

“没有。”

“可惜了。”蒋介石失望道。

哈哈哈——,宋子文像是看到了一个好笑的笑话,大声笑着。“手握雄兵百万的蒋总司令,也会忌惮一个毛头小子。”

蒋介石脸色铁青,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不是往他脸上抽大嘴巴子吗?其中,更紧张的是戴笠,根据以往的经历,蒋介石很有可能把从宋子文身上受的气,都撒在他身上。

当然,蒋介石不问,戴笠也不会当着宋子文的面,将冯玉祥和曾一阳会面的事情说出来。

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

“告诉陈诚,如果曾一阳去北平治疗,一定要用最好的医生,更是要注意警卫其安全。”蒋介石明白,冯玉祥不会在这个时候黯然离去,反而是将事情闹大。

对于这个结拜大哥,蒋介石颇为忌惮,既然曾一阳遇刺,他这个国家元首,也决定了趟这场浑水。

“雨农,军政部马上有个会,你准备一下跟我一起去。”蒋介石煞有其事道。一上车,蒋介石就吩咐道:“去小红山别院。”

随着蒋介石的小车,消失在雨中,宋子文喃喃道:“何应钦,孔祥熙都不在南京,他跟谁去开会?”

想明白了,原来是躲自己,宋子文在别墅的屋檐下,大怒道:“躲,我看你躲到什么时候。”

蒋介石躺在小车后座松软的座椅上,想着,是否要去北平一趟?

显然,有冯玉祥护着曾一阳,即便在北平街头被发现,除了日本人之外,其他势力根本就不敢动手。

是时候,再去会会这个老对手了,蒋介石暗自下决定。

促使他下这个决定的,不但是曾一阳的名声,其实对于他来说,一个手握数万雄兵的将军,还不能威胁到他的地位。关键是,南京政府准备派遣一部分少壮派军官,去德国交流学习。

而德国的回复,希望曾一阳在这个代表团内,而且是希特勒点名要他参加,这一来,蒋介石也为难了,不过曾一阳受伤确实是一个机会,借着治疗去德国也未尝不可。

蒋介石的理解,只要把曾一阳脱离出**的军队,那么曾一阳的威胁将不复存在。

军事交流不过是一个幌子,更重要的是军备采购,和军事图纸的购买。其他都好说,单这一项军事图纸,尤其是几种机枪图纸,才是关键。

国内部队的武装很多都是国产,但标准不一,很难统一起来,质量上并不能让人满意。打个比方说,zb26轻机枪是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国营兵工厂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研制的一种轻机枪,在中**中被称为捷克式,在其他国家并不是太欢迎,但在中国,已经成了班用火力的最佳选择。

但是即便部件都是一样的,也无法通用。太原兵工厂,江南制造局,汉阳工厂生产的尺寸都不同。要是有图纸,不但能提高质量,更能够统一尺寸,对于部队的整编有着莫大的意义。

而曾一阳和克虏伯洋行的关系,已经不是秘密。

能利用的当然要好好利用,即便是敌人也不要紧。蒋介石更是决定,如果曾一阳接受到北平治疗,他还要亲自去探望他。

要拉来一个人才不容易,曾一阳的能力,值得蒋介石冒险。

 第七十三章 各方涌动(下)

第七十三章各方涌动(下)

曾一阳的受伤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一切都是在保密下,相信知道的几方大佬,也不会没事找事,把这颗炸药给扔出去。

蒋介石知道,那是蓝衣社在河北的实力不弱,而宋哲元也是他们需要密切关注的对象。

加上,宋哲元也没有准备拦着对方,黄埔骄子,都是蒋介石的嫡系学生,如果他还想掌军的话,就不会选择得罪他们。

张学良在上海,准备乘坐游轮去国外考察,考察为虚,躲避才是真。但是他改变了行程,一直呆在上海,迟迟没有动身。三月热河丢失全境,蒋介石到保定,指明要张学良想见,当时就说过,热河的失利,就是东北军的失责,只能有他这个东北军总司令担负。

当时,他就明白,他要为汤玉麟的无知负责,这个责任很不好负,很有可能东北军在此事过后,分崩离析,从此瓦解。四月初来的上海,在租界一住下,就没准备要走。

相反,他对各方的动态更是担心不已。没有了东北军,或许他给人们留下的仅仅只有一个称号,民国四大公子之首。在这个以实力为尊的时代,他决不能容忍,父子两代人的努力,成为他人的嫁衣。

“幺九,你怎么来了?”张学良诧异的问道。孙铭九是张学良的机要参谋,现在张学良是待罪之身,而且是准备去国外。当然不会多带人,孙铭九留在河北那是在平常不过的了。

“谢谢,四小姐。”孙铭九感激道。

赵四小姐给孙铭九端来一杯清茶,然后虚掩房门退了出去。

“少帅,保定出事了。”孙铭九立刻就把冯玉祥突然出现在保定,然后宋哲元在保定城中境界,说了出来。

张学良打量了一会儿窗外,这段日子的闲居,他颇有感触:“华北的事,我管不了,别说冯玉祥了。就是冯玉祥当年的几个心腹,我也耐不得他们多少,反而要陪着小心对待他们。”

张学良的话不是无的放矢,别说宋哲元、韩复榘这些傲将,在北方这些人都是隐患。讲究派系出生的军界,任何一方大佬,都希望自己手下的将领都是从一开始跟随自己的部下,而不是改投过来的。

宋哲元,他不放心,给了五十万大洋的军费,一个察哈尔省的主席。不过是看中了他手下的两万精锐,挡在塞外,给关东军南下一点障碍而已。

张学良明白,除了老东北军,其他势力的人都不会真心拥护他:“还有其他事吗?”

“汤玉麟死了,死在天津日租界里。我亲自去看过,汤多年积攒的存款不翼而飞,看上去像是杀人越货。但有一点疑惑的是,在重兵把手的日租界,汤玉麟的安全应该是不用担心的,除非日本人想对他动手。”孙铭九说出自己的推断,一边还看着张学良的表情。

汤玉麟投靠日本人,这在东北军中不是秘密,但张学良就是因为一时心软,以为张作相等人能够说服汤玉麟,才没有在大战前,撤换对方的热河省主席的职位。

“日本人没理由杀他啊!”张学良不信道,随即又说:“他对于东北军来说是毒瘤,但对日本人还是很有用的。”

“没有。”孙铭九摇头道:“但我手下混到日本医院的停尸房看过,确认是汤玉麟。就这样死,真是便宜他了,真该把他抓起来,好好拷打一番。”

“你不会为了这些小事,专门从保定到上海来跟我说吧!这些事,在电报里说也是一样的,蒋介石害怕我东北军坐大,时刻钳制东北军的发展,不放过一个打压东北军的机会。但他不至于对我的部下,向我报告消息横加制止。”张学良对于这次又背黑锅,显得很是不满。

但他确实毫无办法,华北没有了军工厂,天津制造局在奉系撤会东北时,将其大部分机器都拆送到了东北。好不容易奉天兵工厂的产量也有了,质量也是稳步提升。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转手送给了日本人。

九一八当天,王以哲正好是在北大营驻守,还是他张学良一再强令下,才撤退出北大营,致使奉天失守,随后连张学良都不明白,日本人的胃口竟然这么大。

大到想要一口吞下整个东北。等到他明白的时候,什么都已经完了,日本人完成了从朝鲜的增兵,而东北军也在失去大部分军火库后,失去了和关东军对抗的资本。

“少帅,因为事关重大,我不得不来。因为冯玉祥接见的人,我想你一定有兴趣的。”孙铭九忧虑的说道,这个人的出现,让华北的时局更是扑朔迷离。

“是谁?”

“曾一阳,抗日先遣纵队司令。”孙铭九脱口道。

“是他?”张学良再也坐不住了,他突然站起身,想到这里是上海,他的参谋都不在身边,颓然的重新做到了沙发上。

“你先住下,这件事情关系很大,我要想想。”张学良不想再猜了,政治历来都是凶险万分,自从他父亲,张作霖死后,他一直在失败中挣扎。

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他和蒋介石在中原大战中联手,打败了阎锡山和冯玉祥的五十万联军。可是,他明白,实际上他是失败了。败在了蒋介石的算计中,冯玉祥和阎锡山手下都是将星云集,雄兵数十万,可以说任何一方都有和东北军相抗的实力。

他一下子得罪了两个,而且都成了死敌,让他怎么能够安心呢?

后来,确实印证了张学良的担心,他的东北军成了孤家寡人。

张学良在犹豫,是否有必要违抗蒋介石的意愿,出现在北平,将士气低落的东北军从新整顿成一支强军。

可是钱呢?

要想训练成一直强大有力的军队,没有打量的金钱,怎么能行?

二十八万大军,光一个月的军饷就足足三百多万。还有其他费用,连这些钱,他都是多方筹借,才能卖钱凑齐。武器军械,都是需要大笔资金的,他那里拿得出来。

不知不觉间,房间的光线暗了下来。张学良浑然不知的坐在沙发上,想着往事发呆。

“汉卿,国家的事我不懂,但我知道,东北军现在不能没有你,华北也不能没有东北军。”赵一荻仅仅是一句宽慰的话,让张学良心中,顿时恢复了不少信心。

惊醒过来的张学良,转而温柔的说道:“你先去睡,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