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战旗-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是,北伐结束后,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部和阎锡山、冯玉祥的分歧较大,说不定蒋公连上位的机会都没有。

“敬之太无能,让阎某人步步走在前。一招错,步步错,现在一个危局,华北各方势力已经错综复杂,抗日的抗日,**的**。俨然成了多方诸侯共管的局面,反而中央政府的影响力越来越小……”蒋公伤神的揉着脑门,他就不明白了,红军怎么又和阎锡山走到了一起。

蒋公对于中央军在正面战场确实很失望,17军的进攻不但没有压制住关东军第八师团的进攻,反而一味防御,以至于南天门失守,平津门户大开。

不过蒋公倒是不担心,任他一个师团,两万人的兵力,要攻克平津也是痴心妄想。

陈诚看着蒋公劳累的样子,心里也是直嘀咕,三十万大军,又有长城天险。东起燕山、西连阴山。

为什么被三万多日军给逼到这个份上?陈诚想不明白,不过何应钦的作战部署,确实给了他答案。处处回防,处处布防,就是处处挨打。

虽然心中不以为然,可何应钦毕竟是南京政府的二号人物,不能怠慢。只好硬着头皮说:“何部长还在外面等着,委座是否让他当面呈词,或许何部长另有苦衷。”

“娘希匹,他有苦衷,他的苦衷就是去天津找日本人?”蒋公早就被何应钦的一系列不明智的举动给弄火了,而且这也是私下场合,没有顾及。

陈诚当然知道,蒋公发火的原因,根本不是何应钦的问题。而是阎锡山给他上眼药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承认地方军阀,这是蒋公心中一直的隐痛。不管山西的阎锡山,还是广西的李宗仁,都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可就是这么两个人,他蒋某人却是土狗斗刺猬,有种无从下嘴的无奈。

“委座,既然何部长无法和武藤信义一较长短,让何部长到北平主持华北军政似乎……”陈诚话刚说了一半,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自从他江西惨败,失去权力,对于权力的渴望更是露骨。

蒋公笔直的坐在的长椅上,不动声色的看了眼陈诚,心说,辞修还是太嫩,和何应钦比起来,能力上绝对够,就是性格比较刚直,变通上不足。

蒋公将一个到处割据,占山为王的乱政,逐步让他的南京政府渗入各方势力,最后完成一个名义上统一的国家。他玩的就是权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神通,可不是一般人能学的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北伐初期,他的实力是最小的,才短短几年,一些和他争过权力的人都被他狠狠的踩在了脚下。唐生智、李宗仁、阎锡山,最倒霉的还是冯玉祥,连地盘带枪都没有了,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蒋公看到的,不仅仅是何应钦在北平的不作为,而是张学良并不能让他放心。

政治,没有永远的敌人,蒋公可是深知其中真味。

张学良和阎锡山有仇恨,这不假,但是当一个他们共同的敌人出现在了他们面前。联合将是一种必然,而且这种联合,比蒋公用大义来引诱张学良更有用。

张学良的地盘,是东北军参加中原大战后,从阎锡山、冯玉祥手中夺来的,和蒋公根本就没有关系。

虽然此时的东北军失去了东北的控制权,但华北并不比东北差多少。

又有天津工业基地,在不久的将来,建成一个类似于奉天兵工厂规模的军工企业根本就不难。

这也是蒋公不希望看到的,张学良的三十万东北军也就成了他的心腹大患。他当然不相信,把一个海陆空三军副总司令的头衔给张,对方就会感恩涕零,为他蒋某人看家护院。

之所以派何应钦过来,一个是打击东北军在热河的懦弱表现,让张下台,背这个黑锅无可厚非。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何应钦打胜仗不行,但打败仗拿手,而且对上日本人,尤其是日军精锐,何应钦又有心里阴影,多消耗点东北军才是正道。

从这几点来说,何应钦的表现,是在蒋公的意料之中。

让蒋公千算万算,没有想到的是阎锡山跳了出来。并和红军曾一阳部取得了一致的谅解,并低调出兵察哈尔。红军出人,晋绥军出物资,这种摆明了晋绥军占便宜的事情,曾一阳会答应就够让他蒋某人想不明白的了。

西北三省和日本人和没有战略上的冲突,给阎锡山当打手。如果是他蒋某人,就绝对不会答应的。

或许,这些还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曾一阳在南蒙打了日本人一记漂亮的闷棍,一个骑兵第三旅团全军覆灭,再加上,关东军航空兵大队被红军伏击,这样一来,曾一阳倒是成了全国英雄。

以至于,民主党派也开始堂而皇之的关注红军的问题,这才是蒋公最担心的。

何应钦外表文弱,带着金丝边的眼睛,中等的个子,怎么看都是个读书人胜过一个军人。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民**界缔造了一个传奇,几乎从来没有打过像样的仗。却一直将军政部长的实权拦在手中,这不可谓不是黄埔军的悲哀,更是军队的悲哀。

听着蒋公在房间内的雷霆之怒,他有点动摇,似乎不应该这个时候来见蒋公,可是他有紧急军务要禀报,实在是一个两难的境地。

突然,门一开,一个侍从室的少校联络官,匆匆走了出去。

不一会儿,带着形色匆忙的戴笠又进了房间,而何应钦这个党国要员,堂堂华北党政一把手,却被晾在一边,只有干瞪眼的份。

蒋公若有所思的看着桌子上的一把指挥刀,华丽的修饰,黄金镶嵌的刀鞘上金光闪闪。拿起刀,‘沧嚷嚷’拔刀,雪白的刀面上微微露出一丝丝雨滴纹。

“好刀……”蒋公忍不住感叹,这或许是中日几次大战时候,缴获的最贵重的战利品。

当时的日军指挥刀,还是学着西方的样式,是有护手的长刀,不适合下级指挥官冲锋时肉搏。但高级指挥官使用家传武士刀是日军的传统,这把刀正是后者。

戴笠轻手轻脚的走到蒋公身后,低声说:“校长,全部歼灭日军骑兵旅团的是红军原四十军,指挥这此战役的是该部原副军长陈光。”

“陈光?”蒋公心说,这么名字很陌生。

其实,一提起红四十军,蒋公的心就紧的一缩,他对曾一阳的影响实在是太深了。

“曾一阳呢?他在哪里,为什么全歼一个旅团这么大的仗,他这个军长不指挥,而让一个名不经传的陈光指挥?”

不仅蒋公,连陈诚都将曾一阳当成了头号大敌。尤其是,在江西,曾一阳更是别出心裁的,在蒋公都没有悬赏曾一阳的人头的时候,就广发传单。一百万现大洋,卖蒋某人的人头,而这笔钱就是陈诚在江西被红四十军截获的军费。这是蒋公在入主南京后,第一次他的脑袋被标价,出价的还是穷的叮当响的红军。

戴笠犹豫着,是否觉得有必要将手中的消息,和他的个人分析告诉蒋公。

蒋公看出了戴笠心中的犹豫,一摆手大度的说:“雨农,尽管说,不要有顾虑。”

“校长……”戴笠刹那间,就感觉气氛紧张了很多,抖抖索索的掏出手绢,往脑门上擦了擦。

“校长,以学生得到的消息,曾一阳此刻正在多伦附近,而西北军的吉鸿昌也达到了曾部,陪同的就有**的宣陕父,不知有何密谋。学生还探听到,曾一阳这次动用围歼日军骑兵旅团的部队只有一个师多一点的兵力,其主力还在多伦附近布防……”

“什么,娘希匹,他到底要干什么?”此时蒋公才明白,西北军的余孽,要和红军合作。连冯玉祥都跳出来了,蒋公才明白事态的严重。

关东军的这次进攻华北,让南京政府在华北的势力顿时岌岌可危起来。

蒋公恼怒之间,将野鸠家族的传家武士刀拔出,就见一道银光划过,这张原来属于张学良的红木办公桌的一角,如切豆腐般干脆,一块三角形的木头在地上跳滚了几下……

戴笠,和陈诚都是异常紧张的盯着蒋公,说起来蒋公性格暴躁,平时戴笠是被打惯了的,也感觉无所谓。但真要是蒋公拿刀砍他,不逃他就是傻子。

哎——

冲动过后,蒋公深深的叹了口气,拉着脸,不耐烦的说:“你们说,曾一阳的战役目的到底是哪里?”

 第二十章 换将

第二十章换将

戴笠苦笑着看这陈诚,正好陈诚的目光正好也看向戴笠。//  //

四目相对,戴笠做了个请的姿势。他深知自己这辈子就是当特务头子的命,妄言战事,就是他想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相反,陈诚这个蒋公的便宜女婿,确实受到蒋公的青睐,虽然江西大败,让他暂时远离了权力中心。但日后重用那是必然的,把透了蒋公脾气的戴笠所以才有如此举动。

陈诚沉吟一阵,才不太肯定的说:“我觉得很可能红军想要谋求关东军决战,所以才处处激怒关东军。消灭骑兵第三旅团不是开始,而是一个爆发点。早在成功伏击关东军航空兵大队,就可以发现曾一阳的目的,不仅仅是想在察哈尔让关东军退兵那么简单。**在华北三十五万大军,确实可以和关东军一决高下。”

蒋公微微点头,对于政治他是玩的得心印手,可军事上,确实不如其政治能力出众。

做了让陈诚继续的手势,然后笔直的坐在了椅子上,微微闭起双目,若有所思的听着。

陈诚不敢怠慢,只好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委座,我猜测,曾一阳的目标是关东军的主力,更是日军的精锐——第六师团。”

“什么?”蒋公坐不住了,就想是一下子做到了一块烧红的烙铁上,腾的一下子跳了起来。

没错,蒋公是被吓着了,日军常设师团,哪里说是想打就能打的。看看第八师团在燕山一带的表现,就可以知道,中央军精锐17军,两个师接连被第八师团的一个旅团击败。

不苟言笑的蒋公,也不由的笑了,但陈诚看不出到底是为何而笑,是笑曾一阳的不自量力,还是笑陈诚的胡乱猜测,更是笑被自己视为精锐的中央军。种种滋味涌上心头,看不出蒋公是喜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