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国大皇子诞辰宴,是在浓重而又不奢华的氛围中开始,也是在热闹的气氛中结束的。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抓阄的时候压根就不会说话的皇子~周宣臣,竟然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唯独的军事上的物件感兴趣,这令帝国高层更是狂喜,大家惊呼:“帝国强大后续有人啊!”
大家如此想来,那是有理由的。因为虽然如今的中华帝国,所推行的宪法是君主立宪制,但是作为帝国军事当家人~皇家,那就是军方的直接指挥者。
假如大皇子并不喜欢军事,那对庞大的中华帝国来说,就是件相当糟糕的事情了。如今大皇子对军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岂不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吗?!
第三百六十一章:非同凡响
周宇预测的并没有错,德意志帝国确实是在酝酿着一场逆境大反攻。当约翰牛帝国把眼光投向巴士拉时,德意志已在酝酿更大规模的西线争夺战了!
九月一日清晨四时三十分,西线因德意志帝国的各种准备到位,而引起了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大战。战况最新消息,帝国欧洲情报部,实时发回国内,令帝国喜庆的气氛后又见紧张。
此次德意志帝国,动用了最大规模的部队,共计140几万养足了精神,并弹药充足的6个整编野战集团军的兵力;大笨熊坦克620辆、A7v坦克400辆;
包括周宇提供图纸的,定名为戈塔轰炸机等在内的各种飞机900余架;还有一种极为夸张的超级武器,它就是有效射击距离达到恐怖至极的,130余公里的威廉大炮。(后世称为巴黎巨炮)
按照后世的发展,这种大炮要到1918年3月才被使用到战场。由于周宇提供了德意志特种钢材配方,令这种大炮被提前制造出来。
这种巨炮的各种数据是惊人的,它的系统总重375吨(炮身加炮膛重125吨),炮管总长米,口径210毫米,最大射程:131公里(设计时推算的理论值是120公里。)
(备注:全射程需要180公斤的推进火药)
它是由艾贝哈德博士所研发设计,且得到了当时海军武器部门的,洛戈上将的支持和全力帮忙。艾贝哈德通过物理、数学等公式的运算,建立了一套炮弹、推进火药量、地球表面曲率等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威廉大炮是由大名鼎鼎的克虏伯公司制造,它有一具12层楼高的炮身。
如此特长的炮筒是不能支撑它的自重的——不论该钢材的刚性多么好,在近炮口处炮筒,都无可避免地要下垂10毫米左右。
于是艾贝哈德就用悬臂支架支撑炮筒,克服了这一难题。另外还设计了,可以沿着铁路轨道滚动有轮缘的车轮,为其提供机动性。也使得威廉大炮,能够运用铁路系统快速移转阵地。
炮筒按固定的五十度的角度升高,而射程的增加或减少,则由改变黑色火药的数量来调节。巨大的铁路旋车盘,可使炮架和大炮作水平面的旋转,以改变射击方向。
在八月底,德意志帝国军就把3门威力巨大的威廉大炮,转运到马恩河谷北岸密林中,并组装成功。同时运输来的还有6根巨炮长管,另外有上千辆坦克,也被偷偷运输到马恩河前线。
为了这次作战的时效性,鲁登道夫在马恩河北岸某高地,秘密建起了临时总指挥部。这是具有相当危险性的举动,一旦协约国联盟截获情报,极有可能会对该指挥部狂轰滥炸。
威廉巨炮虽然威力巨大,射距超远,但是它有最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它根本无法准确把握射击点,它的落弹点很不受控制。
本来德意志帝国高层把它们造出来,是为了射击巴黎用的,但是那要等到部队把战线,再向前推进数十公里才行。可为了能够达到震慑效果,它们被提前使用。
由于是对要塞防线作战,各种低于一百毫米以下的小口径火炮,便不利于在此次攻坚战中使用。于是这时候制空权、坦克和大口径火炮,就突显成为最主要的攻坚力量。
但此时德意志帝国轰炸机并不强大,最强大的轰炸机,就是周宇提供的资料,这种机型被德意志人称呼为~戈塔重型轰炸机,它的最大载弹量仅有400公斤左右。
在它的上面被安装了两挺1814A型机载机枪;它的最大航速是每小时150公里,最大升限为4500米,续航时间为4小时左右。
这和协约国联盟同类机型,都有一定差距,跟中华帝国的重型轰炸机相比,就更加落后。
9月1日凌晨4点30,三门威廉大炮同时开火,奏响了德意志帝国军蓄力已久的攻势。
“嘭嘭嘭”三声震耳欲聋的咋响声响起,就见三门巨炮几乎同时咋响,巨炮的炮头空间蹿出一道橘红色烈焰,紧接着就是浓浓的大片黑烟笼罩,炮弹带着尖利的呼啸声,飞向天际。
黑火药的巨大推力,使三枚炮弹穿透了平流层,它在极高的同温层中几乎没有什么阻力地猛冲,然后借助引力向着南岸的,协约国联盟要塞急速下坠。
由于南岸协约国工事实在太多,有一枚炮弹失去目标,而另外两枚却砸中协约国防御工事范围内。其中有一枚正好砸在环形工事群深处的,一个大型要塞顶层。
125公斤的炮弹,从40多公里以上的高空中快速坠落,其打击力度是大的吓人,10几米厚度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异常牢固的要塞顶层,被炮弹如同切豆腐似的,砸出10几米的大洞。
而且爆炸还造成了顶层的塌陷,数以吨级的顶层物体,向着工事内层狠狠砸去。这个巨大的工事内,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逃生的,不是被砸成肉泥,就是被巨大的震动震碎内脏。
第二枚砸在另一处工事边缘,那里被炸出一个10几米的大坑。虽然没有直接命中目标,但是巨大的震动,也震碎了附近工事内数十人的内脏,这些人被震得七窍流血而死。
第三枚没有击中任何目标,而是远远落在工事后方的灌木丛中,燃起了大火,经久方息。
威廉大炮的第二发炮弹还没来得及发射,德意志的轰炸机、攻击机集群的护送下,就已经光临南岸阵地上空,成吨的炮弹向着下方倾泻。
而在后方的重炮阵地,也是万炮齐鸣,向着协约国防线倾泻暴雨般的弹药。
接二连三的爆炸,和飞机的轰鸣声,令协约国联盟阵地上骚动起来,防空炮声开始轰鸣。而在阵地后方的各机场,各式各样的攻击机、轰炸机开始陆续起飞。
第三百六十二章:重头戏
战斗在黎明时分前正式打响,德意志重炮主要拔除,协约国阵地后方的重火力阵地。
没有敌人重火力的有效支援,地面进攻将会更加顺畅。轰炸机成群结队地俯冲着,呼啸而至摧毁着,协约国暴露出来的每一个火炮阵地,扫射着每一个肉眼可见的敌人。
协约国联盟为了不暴露目标,他们除了还击,就连探照灯都没有开启,他们想要依靠黑暗的掩护,来逃避各种各样的炮火轰炸。
可惜他们的算盘最终落空,因为德意志帝国军已经配备了,来自中华帝国的曳光、照明弹。飞机首先扔下的不是炸弹,而是曳光、照明弹,由于它们的出现,令协约国阵地亮如白昼。
攻击机除了担当护航的重任,另外还为重炮阵地提供~敌人的各个火力点坐标。不过好景不长,很快它们将面对第一批赶来的,敌人攻击机的打击。
协约国阵地上,那些隐藏的防空炮齐声轰鸣,一条条橘红火舌疯狂的向着天空喷射。它们并不是没有战果,天空中偶尔有火团眩耀,表明有德意志的飞机被它们击毁而爆炸。
不过由于德意志飞机提供坐标,很快这些防空炮阵地,就迎来了大批德意志重炮的光临。没有被击中的防空炮,再次转移阵地,重新开始射击,然后再转移,这个动作一直在重复着。
第一批数十架的协约国机群终于赶到,天空中因为它们的出现,而引起了小规模的空战。这对协约国攻击机来说,是非常吃亏的事情,因为它们往往是一架和对手无数架作战。
因此协约国首批的攻击机,基本落得个被全歼的下场。直到协约国后面数百架飞机的到来,德意志帝国的空战优势,才被逐渐削弱。
天空中是黑压压的战斗机群,几乎每时每刻都有飞机掉落。渐渐的随着协约国飞机的增多,德意志帝国飞机被驱离阵地上空。
可这样一来,本来因为己方机群的缘由,已停止射击的威廉大炮,又一次开始怒吼起来。此时鲁登道夫把临时总指挥部,转移到最前线的决定,才显得多么的英明。
临时指挥部发挥着太大的协调作用,各种火力、兵力、军种总是会出现在,它们最应该出现的地方。根本就不像德意志前指挥法金汉,和协约国现指挥霞飞那样居于后方,指挥不畅。
不过也有机灵的协约国飞行员,他们利用高度的优势,飞临德意志帝国军的防线上空,偷偷观察德意志帝国军的火力点,同样为己方提供射击坐标。
一直稳如泰山万炮齐鸣的,德意志帝国军重火力阵地,也因而迎来了,大批协约国联盟的弹雨光临。时有重炮和人员被击中,此种情况被汇总到临时指挥部。
鲁登道夫立即意识到,敌人有侦察机光临己方阵地上空,于是他马上命令攻击机驱赶地方的飞机,数十架德意志攻击机找到了敌人的飞机,小规模空战在德意志帝国防线上空打响。
虽然在飞机升限上协约国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德意志帝国军飞机,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优势,它们的优势是中华帝国所提供的,1814A型机载机枪。
这种机载机枪采用新型射击装置,它几乎是全角度扫射,而且还不担心射击到己方的螺旋桨,这种技术比射击同步器技术要先进太多。
其实说白了它也不是太过高深的技术,它有些类似于在高角电磁炮座基下,另设个电子装置而已。它们有两个方面的技术,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其一是精密电焊,其二是精密电子。
有很多协约国飞机,就是伤命于此枪下。其实协约国并不是没有此装备,这种技术的枪械,全部在约翰牛的手里,约翰牛帝国从中华帝国购置而来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