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有,小的十几岁,老的六十多岁,这些人虽然战斗力低下,而且几乎没有战术更不用说是配合了。但是这些人悍不畏死,而且动不动就搞同归于尽,因此盟军的伤亡很大。
这种情况令韩云华想到了几十年后发生在中国和越南的那场战争,战争,本来是该让女人离得远远的,然而有一个国家却不是这么做的,这个国家就是越南,在近代的几场战争中,不管是对付谁,这个国家在前面冲锋陷阵的身影中总少不了女人,当然也少不了老人和儿童。在那场战争中,越南将卑鄙进行到底,让妇女儿童拿着枪支偷袭中国军队,给中国军队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现在日本人所用的这种战术倒是和几十年后越南人使用的战术如出一辙,都是妇女儿童冲在前面,不要命地希望以自己的死亡给盟军造成一定的伤亡,日本人的疯狂令韩云华感到震惊,仅仅一天的战斗,盟军推进不过35公里,但是却击毙日本拿着武器的老幼18000余人,很多人都自动停了下来,他们是战士,不是杀人机器,打仗这么多年,没见过如此杀人的,要是以这种速度打下去,就算是拿下了整个九州岛,恐怕岛上也不会剩下几个人了,要知道岛上有近800万日本人,要是将这800万人都杀掉这是不现实的,尽管盟军有这个实力,但是不管是史密斯还是韩云华都下不了这个手。
尽管日本人在南京上演过一次兽行,屠杀了中国南京30多万无辜的老百姓,但是中国军人是人而不是向日军那样的野兽,所以韩云华下不了这个手。
部队停止下来并不是说韩云华和史密斯就拿日本人没有办法了,韩云华身子日本人的秉性,用美国前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的话说:“日本人是有史以来我见过的最卑鄙、最无耻的民族。”法国总统戴高乐评价日本:“日本,这是一个阴险与狡诈的残忍民族,这个民族非常势利,其疯狂嗜血程度类似于欧洲中世纪的吸血鬼德库拉,你一旦被他看到弱点,喉管立即会被它咬破,毫无生还可能。”所谓的大和民族在韩云华的眼里就是一个满眼杀戮但是有自私自利的民族,这个民族的共同特性就是趋炎附势崇拜强者,他们是不会同情弱者的,如同他们对待中国一样,中日一衣带水,日本向中国学习了上千年,但是一旦中国国力衰弱,日本人就像见了血的狼一样冲了上来,一次咬的比一次狠,从一开始要点战争赔款到后来的割地,再到后来的全面侵华,日本人将他们这种性格展示的淋漓尽致。
韩云华清楚,要是这样一路推到东京的话,那么他带出来的这45万部队能活着回到中国的不会超过20万,但是并不等于说没有办法对付日本人了,日本人能想出以华制华的办法,那么韩云华就能想出以日制日的办法。早在一年前他就开始着力组建日本反战同盟军了,这个所谓的日本反战同盟军就是在被俘的日本俘虏中挑选出一直比较弱,而且被军官国主义思想毒害不是太深的一批人,进行反战宣传以及相关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日本侵华的罪行,让他们转过来帮助中国人进行反日活动。
原本这种转化日军俘虏为我所用的做法是八路军最先提出来的,而且进行了实践。抗战期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正义斗争,博得了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的广泛同情与支持。“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就是其中一支特殊的国际主义队伍,他们被中国老百姓称为“日本八路”。
1939年1月2日,山西省武乡县王家峪村,在由八路军前线司令部召开的庆祝元旦集会上,3名日军俘虏杉本一夫、小林武夫、冈田义雄走上舞台,当场宣布要参加八路军。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走上台,和他们紧紧握手。他们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俘虏政策感召下,产生的第一批“日本八路”。随后由杉本一夫在山西省辽县(现为左权县)麻田镇发起建立了华北日本士兵觉醒联盟。这是中国战场上,日本俘虏转变立场后成立的第一个日本人反战组织。此后,反战组织陆续建立,遍及敌后抗日战场。其中,在日共中央代表野坂参三直接领导下成立的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延安支部,实际上起到了整个敌后战场日人反战组织总部的作用。
这支反战日本队伍发展很快,到战争结束的时候共发展建立了2个地方协议会、4个地区协议会、20个支部,盟员达1000余人,而韩云华的反战同盟军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第六百七十章 :扬刀跃马入东京(四)
由于韩云华所部在过去几年的对日作战中俘虏了大量的日军,上到中将师团长下到普通士兵应有尽有,尤其是到了战争后期,日军成千上万的士兵投降给韩云华所部送来了大量的免费劳动力,截止1944年6月,被韩云华所部执行强制劳动的日本俘虏就有49万人之多,其中还包括25万的日本武装侨民。
战俘多了,管理这些战俘就成了一个重大任务,数十万日本俘虏可不能草率地管理,那样会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再加上韩云华所部的这些俘虏绝大多数都来自野战部队,战术修养很高,和那些二流的守备部队还是有一定去别的,这些野战部队的俘虏只要给一点机会就有可能造成问题,因此韩云华只好将他们解除武装之后送到需山工厂林场进行强制劳动,并且还得派大量的士兵看押他们。
国共双方对待俘虏的政策是不一样,而在共产党领导的几支部队中的俘虏工作也是不尽相同的,1937年7月25日,中共就在《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指出:“我们仍然把被俘的日本士兵和某些被迫作战的下级干部以宽大待遇,不加侮辱,不加责骂。向他们说明两国人民利益的一致,释放他们回去。”
同年9月25日,中共中央相继发表了《中共中央告日本海陆空军士兵宣言》和《八路军告日本士兵书》两份文件,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宽待日军俘虏的诚意,在八路军告日本士兵书中。中国共产党明确表示:“我们决不虐待你们,决不乱杀你们,如果你们自愿到我们这边来,一样是我们自己的弟兄,中国人民的朋友。”1937年10月25日。《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命令——对日军俘虏政策问题》发布了优待俘虏的四项命令:第一,对于被我俘虏之日军,不许杀掉,并须优待之。第二,对于自动过来者,务须确保其生命之安全。第三,在火线上负伤者。
但是这种优待俘虏的做法在韩云华所部是执行不下去的,因为韩云华所部的俘虏实在太多,而塞北地区又是地广人稀,缺乏劳动力,总部所制定的这6条原则韩云华也进行了详细研究,最终认为塞北地区情况特殊,首先他们所面对的日军绝大多数都是日军的野战部队,是精锐。更明确直白的说是日军当中的顽固分子,所以绝对不能将这些人放回去,更不能发放路费。因此从一开始韩云华所部就有一套自己的俘虏管理体系,那就是韩云华湣账樟源站驳墓芾戆旆ā恐评投�
强制劳动一方面可以为部队创造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大量消耗日军俘虏的精力,使他们没精力搞暴动搞逃跑,是一举两得的办法。
但是强制劳动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日本俘虏很不愿意接受这种管理办法,积怨很深,所以韩云华就想出了以日制日的策略,从哪些被军国主义毒还不太深而且还有明显反战思想的士兵中挑选出一部分成立日本反战同盟军,平时同盟军不做训练,主要是负责协助中国看守管理战俘。
由于同盟军士兵都是经过长期思想改造的,所以会在人生自由方面有很大的自主,这样就在日本战俘当中形成了区别对待,再加上同盟军士兵不需要接受强制劳动,因此很多人参加了反战同盟军。到1944年6月,共有3万6千余名日本士兵参加了发展同盟军。
现在日军准备同盟军玉石俱焚,韩云华认为是时候让这些反战同盟军亮一亮相了,只要这些反战同盟军出现在了日本,那么日本国民就会有很大一部分人受到影响,不会再为日本军国主义卖命。
同盟军的作用并不是在于作战,而是在于宣传,只要这3万多人都走上街头宣传反战的话,日本国民这种疯狂绝对会大大降低,谁不愿意活着,只要有希望谁都不愿意去死。只要让日本民众知道,盟军虽然登陆了日本列岛,但是并不是说就要彻底灭亡所有的日本人,盟军所要对付的不过是日本军国主义的领导者和顽固分子。普通日本市民是不会受到迫害的,他们的绝大部分的权益还是会被受到尊重的。
盟军现在受到最大的阻击并不是来自于日军,而是来自于那些普通民众,虽然他们的战斗力并不强,但是那种悍不畏死的精神却令人动容,而且屠杀普通民众并不是一支军队的所为,军人的对手永远只能是对等的军人,连战俘都算不上,更不要说那些普通民众了。
日本反战同盟军总司令叫做冈田义雄,是韩云华特意从八路军总部调来的,这次对日作战韩云华只带了2000反战同盟军的士兵。主要是需要他们帮助部队喊个话指个路什么的,并没打算让他们作战。但是现在看来,也许他们就是盟军不与日本普通民众正面冲突的最后的撒手锏了。
冈田义雄其实内心深处是纠结的,他很清楚日本人在中国都干了些什么。正因为知道这些所以他才会毅然加入反战同盟军的,帮助中国军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他也知道中国军队是不会让他们同自己国家的部队正面作战的,做一些辅助工作来赎罪是所有同盟军士兵们的心声。
但是这次却不一样,主战场已经不是中国了,而是他的祖国日本人。冈田义雄很担心中国军队会报复日本,尤其是报复那些手无寸铁的日本平民。尽管以他对中国军队的了解,这种可能性并不大,但是谁让日本人在中国的缺德事干了那么多。保不准还真的会出现,这种是谁都说不准。
听到卫兵说韩云华司令员要见他,冈田义雄立即起身正了正自己的军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