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辣欠追字械觯皇O率苌说暮L囟雷砸蝗颂咏嗣缮苷颍阍谝凰裾凇�3日晚。美军开始在蒙绍镇大举搜查,毫无抵抗能力的海特把自己的银质伞兵突击奖章送给了镇里的一个小男孩,让他给美军带口信说自己准备投降。当天中午,美军前来将海特上校带走。至此,二战德国伞兵的最后一次空降作战“鹰”行动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4月30日,德军出动1000架飞机,轰炸盟军阵地和机场,炸毁盟军飞机260架。而西线的盟军则是利用这段时间迅速集结兵力,到5月初。美、英军已有24个师60万人参战。天气转晴后,占极大优势的美英空军发挥了重大作用,南部交通枢纽巴斯托涅城解围之后。第21集团军群和布雷德利指挥的第12集团军群于1944年5月初实施全线反突击,5日在乌法利兹会师。东线苏军也提前发动强大攻势,配合美英军行动。由于德军兵力不足,指挥失当,加之油料供应不上,不得不向东撤退。
5月7日,德军退回边境,阿登反攻计划遭破产。在此次战役中德军损失12万人,死伤及失踪人数达8。2万人,损失坦克、强击火炮600辆、飞机1600架、其它车辆6000辆。盟军损失7。7万人。德军的这次反攻虽使美军遭受重大损失,但严重削弱了它在西线的防御力量和东线的机动兵力,加速了德国的失败。
阿登战役后,德军士气更加低落,彻底丧失了反攻能力,盟军从此牢牢掌握了西欧战场主动权。希特勒企图在西欧取得决定性军事胜利,迫使盟军妥协的企图彻底破产。不久,东、西对进的苏、美军队在易北河会师。
盟军在易北河会师之后迅速向德国首都柏林开进,猖狂不可一世的第三帝国已经到了覆灭前的最后时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进入了倒计时。
盟军在欧洲战场取得辉煌胜利的同一时间,中国军队南下中南半岛,前锋已经逼近河内,而中国远征军总司令杜聿明将军也指挥大军解放了柬埔寨和马来西亚半岛,寺内寿一的南方军被打的节节败退,日军历史上规模最大最精锐的陆军集团已经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5月15日,就在前线部队准备着同日军的最后一战的时候,北方归绥也一片忙碌,在韩云华的建议下,中共中共中央决定将办公地点由归绥搬迁到北平,同时由主席牵头组建建国委员会,正式筹划建国大业。
建国是伟业也是大业,建国可不能马虎,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事先筹备妥当。现在是5月份,中央认为对日战争9月份就应该可以结束,当然这只是指日本本土范围之外的战争,对日本土作战应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中央决定在9月底或者10月初举行开国大典。
在开国大典之前,中央必须确定中央人民政府的成员。在刚刚过去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在主席等人的一至力挺之下,原国民党高级官员以终于得票通过半数,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员。
5月20日,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选出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深、张济、高桥、何应钦、李宗仁、阎西山,委员有陈诚、贺龙、李立三、韩云华、林伯渠、叶剑英、何香凝等56人。当日下午6时,全体代表利用统计选票时间在中央广场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尔后回到会场才宣布上述结果。简短隆重的闭幕式,由毛泽东主持,朱德,5月25日,中国国内的南下的大军与中国远征军一起将日本南方军包围在了印度支那南部的几座小城内,日军22万多残兵处于包围圈之中,中国军队总指挥官彭德怀在河内与盟军亚洲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中将会面,商讨中对日作战的最后细节。
26日,盟军给日军最高指挥官寺内寿一元帅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日军立即放下武器投降,盟军将会给予日军俘虏战俘的待遇,否则城破之日鸡犬不留,当然了对于这份血腥味极重的最后通牒史迪威将军是有异议的。因为在美国人的价值观念中,俘虏就是俘虏,就是应该按照国际公约中对战俘的规定给予善待,肆意残杀战俘在美军中是不被允许的。
但是史迪威也清楚,现在整个中南半岛上美中英三国,中国人的实力最强,前后共有80万中国军队驻扎在印度支那即中南半岛,而且一个个都是精锐。美国人在这里的只有8000余人的一个步兵旅。英国军队倒是不少,整整6个步兵师8万余人,但是实际战斗力却弱的很,史迪威估计,凭借杜聿明手中的一个步兵师就能彻底击溃那6个印缅师。没有实力就没有话语权,这是国际社会的公约,在什么时候这一点都是真理。
寺内寿一现在心神不宁地在自己的指挥部里踱来踱去,自从华北惨败之后。寺内寿一以为自己的军事生涯已经画上了句号,但是由于战事紧急。尤其是对美英作战缺乏有经验的高级军官,最主要是缺乏最高指挥官,再加上自己从中的一些活动,最终使自己坐上了南方军司令官的位置。
南方军高歌猛进也使得自己的职位高歌猛进,帝国陆军元帅,想想自己的军衔寺内寿一就是一阵苦笑。南方军如此精锐集团被自己打成了这样,愧对天皇陛下的信任。现在部队被包围,突围无望,而且整只部队给养奇缺,弹药也不足,要是盟军发动进攻恐怕连一个星期也支撑不了,现在大日本帝国全面溃退,海军已经名存实亡,根本没有了发动进攻的能力。给养和援兵也运不上来,空军也被盟军拖住了,所以他的这支部队是真正的弹尽粮绝人无援。
但是要他投降却是万万不能的,只有战死的寺内寿一,没有投降的寺内寿一,哪怕是拉上数十万士兵陪葬他也要给美国佬和支那人一点颜色瞧瞧。
韩云华了解寺内寿一这个人,在华北韩云华就曾经同这个昭和军阀打了整整两年,而寺内寿一也是唯一一个同韩云华交手之后全身而退的日军高级军官,不管是多田骏还是冈村宁次再或者是彬山元都没有善终,倒是这个寺内寿一倒是一直活得好好的,反而军衔被晋升为了陆军元帅,可见此人确实有几分本领。
韩云华虽然正忙着筹备开国大典的相关事宜,由于他是中共方面唯一有过指挥阅兵仪式的高级军官,因此中央将开国大典的阅兵总指挥的任务交给了他。但是接到南方部队的战报之后,韩云华还是立即给彭老总发了一封紧急电报,在电报中韩云华就寺内寿一的性格和行事作风做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指出寺内寿一是绝对不会投降的,反而是烟俊六倒是有这个可能,因此想要尽快解决中南半岛的战斗就必须先解决掉寺内寿一。
彭老总认为韩云华分析的很有道理,因此命令部队在28日做了一次试探性进攻,遭到日军的顽强反击,这更加使得彭老总认同了韩云华的分析。
29日,盟军向日军发动了最后的总攻,但是由于日军接到的是司令部的死命令,所以绝大多数的日军都是死战不退,尽管在盟军的强大火力的打击下日军损失惨重,但是却坚决阻击盟军向前推进,整整两天的战斗,盟军虽然占领了日军几个阵地,但是自身的伤亡也不小,这使得印缅师总指挥威廉上将很是恼火,强烈要求中国军队派特种部队参战,最好是能将寺内寿一悄悄干掉。
第六百六十二章 :开国大典
发生在中南半岛上的战斗是可以以预料得到的,日军的高级军官中不乏有牛岛满与藤田进这样识时务者,尽管他们也不愿意向中国军队投降,但是形势所迫,他们可以为手下的士兵的生命考虑,宁愿自己背负骂名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数万跟随自己作战的士兵被全部击杀。但是日本陆军的高级军官中更不缺像寺内寿一这样的铁杆军国主义者,他们是日本军国主义上百年来的最终结果,是固执是自私的最高诠释,因此发生在中南半岛的这场最后的恶战韩云华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日军虽然给养奇缺,弹药更是的不到补充,但是数十万日军所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还是很厉害的,正所谓哀兵必胜。中国军队已经将日军打到了最后的绝境,再往下走就是恶魔深渊死亡的绝路,因此没一个日本士兵都已经清楚自己所面临的困境,因此面对盟军的进攻,他们表现得极为疯狂,动辄就是同归于尽,动辄就是自杀性反击,短短两天的战斗盟军就损失了8000余人,而且绝大多数都是被日军的自杀式反击所打死打伤的。至于史迪威将军提出的让特战队出击的战术韩云华并不看好,寺内寿一是什么人,那可是原华北方面军的最高指挥官,对于韩云华的了解恐怕没有人能比得过他了,那是一个从华北打到中南半岛的难缠的对手,偷袭明显对他不起作用。
韩云华虽然预料到特战队到中南半岛可能无用武之地,但是他也没有反对,一支小部队中国绝对不会吝啬的,况且大批的特战队现在就在香港。因此韩云华立即让魏鹏给7号发报,命令他的小队立即赶往中南半岛,接受彭老总的指挥。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步伐的明显加快,中国战场的基本结束,中国的建国大业准备的步伐也明显加快。
1944年5月25日,斯大林与罗斯福联名给中共方面发来电报,希望中央高级领导于7月10到苏联的雅尔塔参加会议,商讨战后的世界的发展。如果说开罗会议的时候,美苏是因为迫于当时的形势不得不邀请国民政府参加的话,那么现在邀请中央参加雅尔塔会议完全是因为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所展现出来的实力完全令美苏等国侧目,中国陆军海军在战争中的表现已经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尤其是那一支支活跃在各个战场上的中国特战队更是成为了中国崛起的象征,不管是在苏联的东线战场还是在美军为主的太平洋战场都有他们的身影,更重要的是中国现在已经独立承担起了很多地区的反击任务,收复香港、合围中南半岛、进攻朝鲜半岛,中国已经以一种大国的形象强势出现在了世界舞台上。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那位战略战术像魔鬼一样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