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心里已经认同了韩云华的判断。蒋介石一边调兵遣将迅速回援江西,另一方面希望盟军方面能将中国远征军调回国内参战。
但是盟军以缅甸会战正酣,无瑕抽调兵力回国为由拒绝了蒋介石。蒋介石也清楚他和盟军亚洲战区的总参谋长史迪威之间的关系,知道自己是不可能说服那个倔强的美国佬的,因此无奈之下的蒋介石只好从云南、四川等地调兵东进。
现在最得意的莫过于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西尾寿造大将以及原侵华日军总司令烟俊六了,事实上,从1937年至1938年起,日本人一直在为他们在中国的最大军事进攻做准备。自1941年以来,这一战役即以某种状态受阻于绘图板上。其主要目的是打通一条起自朝鲜直达河内的南北走廊,以提供一条替代海上航道的陆上通路,因为在海上航道上能把重要原料运往本岛的日本船只实际上已被扫清。第二个目的是摧毁中国东南部的美国空军基地,因为有迹象表明,美国已经同蒋介石政府达成了某种协议,美军在中国大陆上不但有北方的十几个空军基地,在南方也似乎有了自己的空军基地。
况且被日本军部以及天皇寄予厚望的日本海空军,这时候已经在太平洋地区遭到美军猛烈的打击,扩张与反击已经是不可能了。由中国塞北基地起飞的盟国轰炸机甚至已经攻击到了日本本土,而华南地区不时出现的盟军飞机更对日本绝对国防圈之运输通路造成重创,特别是陈纳德指挥以华南为基地的美军第十四航空队,与中国空军密切合作,非常有效的攻击日本由南洋经台湾海峡到其本土之航线的战略运输船队,造成日本运输船队每年高达一百万吨以上的损失。在这种状况之下,日本的军备与工业生产,由于缺乏原料与能源的供应而面临全面停工之危机。这是威胁日本绝对国防圈安全运作,最为严重的问题。日本的整个作战武器军火的生产,以及民生必需品,供应上都开始发生严重的困难,因此日本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一威胁。
第六百三十八章 :方先觉VS横山勇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岛国,同英国一样,日本人极其看重本土的安全,所以整个日本上到天皇下到平民百姓都竭力支持国家发展海军。而且日本还在整个环太平洋地区设置了以日本为中心的绝对国防圈,之前日军高歌猛进,一路向西向南打的中美两国毫无还手之力,所以这个绝对国防圈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威胁,就算是美国的军舰也就很少触及这一区域。
但是现在这个绝对国防圈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尤其在伪满洲国被韩云华的大军踏灭之后更显得这个绝对国防圈的重要。现在不单单强势崛起的内蒙古军区有能力空袭日本本土,美国的机群也时不时出现在日本领空,这段时间对于日本天皇以及普通民众而言绝对是最黑暗的一段时间,是不是拉响的防空警报让所有的人工作时都紧张兮兮的,都担心从天而降的炸弹掉到自己的脑袋上,尤其是当日本媒体报道了两枚炸弹在皇宫爆炸之后,这种恐慌的情绪更是蔓延开来。
因此大本营决定提前执行大陆交通线战役,此战的主战场在中国以及缅甸战区,日本打算在这两个战场同步进行孤注一掷的大反扑作战,作战核心的目标,就是消灭中国战区内的战略空军基地及补给线,以确保日本绝对国防圈的安全。在缅甸战区的攻势,是要切断驼峰运输的通路;而在中国战区的攻势,则是彻底破坏中国华南地区的盟国空军基地。
原本按照之前烟俊六制定的“一号作战计划”是打算从郑州和洛阳之间开始出击,然后沿平汉铁路穿过河南向南推进。但是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由于韩云华所部强势崛起,国民政府深深感觉到了威胁,如果让共产党进入河南的话,按照以往的经验,国民政府很快将会失去对这一区域的控制权。塞北如此、河北如此、京津地区如此,连东北地区也莫不如是。所以国民政府爆发出了120的战斗力,以汤恩伯的第二十军团为主力,再配合大量的地方部队终于收复了整个河南地区。因此日军的作战计划不得不做出修改,河南地区的作战由重点变成了牵制,而最先开始的便是原先一号作战计划的第二阶段。
很快日军的最新的调动被国民政府的间谍机构侦察了出来,日军大军西进到南昌之后迅速南下,而日军的目标竟然是长沙。正当蒋介石庆幸自己在长沙依然留有足够的兵力进行抵抗的时候,前线又传来消息称,日军4个师团两个独立混成旅团从安徽进入河南地区,驻守河南的国民党暂编第二军的第一道防线根本没起到任何作用就被日军击破,一个步兵师被击溃,被日军俘虏的国军士兵多达4500余人。
另外在武汉地区,日军第11集团军司令官横山勇指挥8个师、1个飞行团和海军一部,共29余万人迅速向武汉扑来,加上之前在武汉地区的十余万部队,整个武汉前线日军的总兵力一下子飙升到了近40万,可以说在兵力上国民政府已经没有多大的优势了。
4月7日,武汉前线的日军进行了大规模反击,第一天就将战线向国民政府方向推进了15公里,国民政府的两个步兵师被迫后退。蒋介石急忙从重庆和四川方向调兵增援武汉,现在国民政府也不想怎样占领武汉了,能不能保住前一段时间的战果还是一个未知数。
而且从4月6日开始,日军在长江以南的1400架战机以一种极其霸道的方式对重庆衡阳等地进行了战略轰炸,期间不但使用了燃烧弹、重磅航弹等常规武器,甚至于还对衡阳试用了毒气弹,造成衡阳8000多人中毒,死亡人数也首次突破了3000人,重庆的情况略好一点,但是也超过了2000人死亡。甚至于连老蒋的公馆也遭到了日本人的重点轰炸,一枚重磅高爆燃烧弹直接命中了老蒋的公馆,并且还穿透了地下两层地下室,在地下室工作的十几个工作人员以及一个排的警卫人员全部罹难。
日军高层刺杀蒋介石的意图极为明显,今天正好老蒋由于前线战事不利而在办公室大发雷霆,并没有按照习惯这个时候返回公馆,要是搁在其他时间恐怕老蒋也难逃此劫。
接到蒋夫人传来得消息后,蒋介石大惊失色之余也是极为愤怒,小鬼子这是真的想要他老蒋的命。要知道双方自开战以来虽然打得不可开交,但是却很少进行如此下作的事情,尤其是在近卫文磨上台之后,国民政府和日军甚至还在某些问题上达成了某种默契。但是这段时间以来老将明显感觉到日本人对国民政府完全是准备彻底消灭,反而对于北方的中共倒是有意避让。要不是中共打起小鬼子那叫一个秋风扫落叶,那个狠辣劲让他都感到心颤,否则的话蒋介石还以为中共和小日本有什么猫腻。
既然小鬼子摆出了这个架势,他蒋介石也不是吃素的,更不能退让,因为这个时候被国人在背后戳脊梁骨是一回事,弄不好真的会被小鬼子来一个身死国灭的。蒋介石没有立即返回蒋公馆,既然那个地方已经被小鬼子知道了,那么安全性就要受到质疑了,所以老蒋命令戴笠立即再重新给他找一个住所。
而日军的行动彻底激怒了蒋介石,我们的这位蒋委员长别的本事没有,但是睚眦必报的性格倒是十足,小鬼子寂然想要置他于死地,那么他也不会就这样坐以待毙的,蒋介石立即命令陈诚同何应钦、白崇禧一起商讨对策,制定反击计划,最终决定将薛岳从武汉前线调到长沙,武汉前线的战事交给李宗仁指挥,毕竟薛岳指挥过三次长沙会战,对长沙的地形还是比较熟悉的,可以以最快的时间上手。
前三次长沙会战小鬼子确实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尤其是第三次长沙会战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大败仗。但是这次小鬼子卷土重来却不同凡响,一出手就给了国民政府一个响亮的耳光。薛岳人未到,但是命令却很快就下达到了长沙前线的守军司令部了,薛岳是一个杰出的指挥官,他判断日军这次似乎有那么一点破釜沉舟的意思,因此极为谨慎。但是与之相反的是,湖南前线的部队并不清楚日军增加了大量的部队,而且在作战指导思想上也有麻痹轻敌思想,认为不过又是前三次会战的重演,以致铸成大错。当薛岳到达长沙的之后才知道,到目前为止长沙附近的国军只有18万人,而且大多是一些刚从后方召集起来的新兵,而且整个长沙在前一段时间被摧毁的工事还没有修补完毕,城里的各项物资都很匮乏,尤其是弹药,情况极为糟糕。
与国民政府方面方相反,日军吸取上次由东面进攻遭到岳麓山炮兵轰击的教训,此次兵分三路,东线经浏阳直窜长沙城南;西线经益阳、宁乡进犯岳麓山;中路经捞刀河疯狂南下。另外日军不但从国内调集了大量的兵力增援部队作战,同时还从国内调集了大量战略物资支持这场战争,另外还从汪伪政府那里抽调了40多万伪军参战,聚集在长沙前线的日军竟然达到了65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增加之中。
4月9日,日军分为三路,避开中国军队的侧翼迂回,分途向长沙外围发起攻势。中路日军以第三师团为先锋,率先向长沙发动了攻击,第四次长沙会战拉开帷幕。11日,进攻长沙城的一部分日军还由长沙下游曾口渡过湘江,配合西线日军迂回到岳麓山后面,向岳麓山发起猛攻,而我炮兵阵地在岳麓山前面,未能发挥作用,尽管守军顽强抵抗,但由于兵力部署上的失误,中国军队主力未能适时退守岳麓山阵地,部队隔江分阵,力不能支,日军以优势兵力攻破岳麓山阵地。14日,长沙城内守军被迫突围,15日长沙沦陷。
短短一个多星期,长沙便被日军占领,这是战前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得知消息的蒋介石大发雷霆,将长沙前线的国军将领挨个骂了个遍,连薛岳这个他本人钦点的指挥官也被骂了个狗血喷头。
占领长沙之后日军继续向预定的目标推进,大军直扑衡阳而来。另外在河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