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雪耻-第7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他们的后勤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苏军则刚刚相反,一连串的胜利已经极大地激发了苏联士兵们的士气,开战的时候你们用机枪逼着士兵上战场,但是现在还需要吗,显然不需要了,因为他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他们现在需要的建功立业的机会,在他们眼里德国人就等于是功勋。苏军士气高涨,预备队充足,所以进行连续战略进攻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我认为你们苏联最高统帅部应该在今年抓紧时间实施一系列迅猛突击,不给德国佬任何休整补充的机会,迅速肃清在苏联境内的德军,并把他们打回德国本土。”
“至于你们所说的作战计划本身的问题我只给你们解释一个,剩下的你们自己分析吧,听好了,作战计划你们都已经看过了,我就不多说了,我们就以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为例,不久前伟大的苏联红军虽然在突破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可并没有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威胁,列宁格勒随时都有再被围困的危险,这一点各位将军都应该清楚。要知道以德军机械化部队的速度,调集20万部队只不过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而且德国在贵国的西部地区还驻扎有大量的航空部队,随时都可以对列宁格勒造成致命的威胁。此外,列宁格勒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德军如果不想他们全线被动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彻底将列宁格勒拿下来,最次也要保住现有的地盘不丢失,因此我判断德军统帅部一定会命令“北方”集团军群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地区,以保障德国舰队在波罗的海的自由行动以及同瑞典芬兰的畅通,保持德军对列宁格勒和苏军北翼的威胁。关于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实力我不是太清楚,那位将军能说一说这个北方集团军群,顺便也让其他将军认识一下德国的这个庞大步兵集群。”韩云华的声音很高亢,他很自豪作为一个中国人站在苏联最核心的克里姆林宫为这些一向眼睛张在脑袋顶上的苏联将军讲话。
“韩将军,我是朱可夫,你所说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群是纳粹德国第二大军事集团,拥有大约48个步兵师,共74。1万人,10000门左右火炮迫击炮,38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70架飞机。”回答韩云华的是朱可夫将军,虽然朱可夫的大名韩云华早有耳闻,但是对于其人却是并不认识。
“很好,各位将军应该清楚70万纳粹德国的精锐步兵是个什么概念,要是我们不将其彻底消灭的话,对于苏联的威胁那是致命地。另外,如果我是德军的指挥官的话,我一定会在这个时候命令部队立即加固防御工事,做好长期坚守的准备,只要将贵国北方集团拖在列宁格勒就是一场胜利,不知各位将军认为我说的对不对。”韩云华继续道。
这个时候斯大林发话了:“诸位将军,不久前刚刚得到前线传来的消息,德军已经开始在列宁格勒前线修筑坚固的阵地,目的不言而喻,所以我本人还是很认可韩云华同志的判断的。”
斯大林的话任何人都不敢怀疑,既然伟大的领袖都这样说了,那前线的情况肯定是这样的,所有的苏军军官都这样想道,不过也有那不死心地。瓦图京是铁了心要给韩云华难堪,虽然斯大林这样说,但是他依然开口问道:“那韩将军打算这样对邪恶的德国人进行攻击,正如你所说,德国人可是有整整70多万精锐。”
“我想各位应该知道,德军利用围困列宁格勒27个月的时间构筑了大纵深的防御工事,目的是长期坚守。为了彻底解决威胁列宁格勒的德军并歼灭北翼德军集团,我打算让贵军的3个方面军在波罗的海舰队和远程航空兵的支援下,对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展开了强大的进攻,采用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战术逐步推进,决不能轻言冒进。”韩云华侃侃而谈,将自己的战略战术思想阐述的淋漓尽致,那风采那风度连斯大林都忍不住赞叹。
“那韩云华同志你想达到什么样的战略目的呢,战争的时间又将会持续多长时间?”斯大林问道。
“不会太长,最多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出动三个方面军,最少也要歼灭敌人35个步兵师,将战线推到波兰境内,彻底解决德军北方集群的威胁。”这场战斗最后的结果韩云华是知道的,历史上苏军经过经过1个多月的激战,歼灭德军3个师,重创23个师,同时苏军向西推进近300公里。彻底解除列宁格勒的危险,为进一步解放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和消灭卡累利阿地峡和斯维尔河地区的芬兰军队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在苏联军队远比历史上的条件要好,不但部队人数要多出很多,而且武器装备以及其他战略物资也比较充足,所以韩云华希望部队一举将战线推入波兰境内。
这次会议开了整整一天,除了中午的时候大家伙凑合着吃了一点饭之外,一直到晚上八点多才直了一顿正式的晚饭。晚饭是在克里姆林宫的宴会大厅里进行的,由于晚上德国空军一般很少来空袭,所以斯大林特意命令厨子们做了一桌地地道道的苏联菜来招待韩云华。
斯大林对于今天的会议很是满意,他没有想到韩云华竟然能将所有的高级军官都说服,一开始倒是所有的军官在询问韩云华,到了最后却是成了韩云华个人的表演秀。韩云华一个人站在主席台上说着自己对局势的判断以及苏联在这场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那句:“作为一个有担当的大国,苏联应该和中国一样,不管敌人多么强大,我们都应该勇往直前风雨兼程,那将是斯拉夫民族的精神所在”深的斯大林的喜欢。
在晚宴期间韩云华还建议斯大林,盟国必须在近段时间召开一个联合性的军政会议,所有盟国都必须参加,一方面是讨论今后对法西斯国家的战争,另一方面是商讨战后的政治格局。同时还正式提出,由中美苏三国牵头在埃及的开罗召开会议。
尽管斯大林认为现在就商讨战后的政治格局似乎有些为时过早,但是斯大林也认为现在有必要进行一场大型会议了,第二次时间大战已经打了将近3年了,但是中美苏英等国还真没有坐到一起好好谈一谈。况且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还真离不开美英等国的支持,是时候谈一谈了。
当晚斯大林给罗斯福和丘吉尔以及蒋介石发报,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而罗斯福总统其实早有此意,几方那是一拍即合,于是决定一个月后在埃及开罗召开会议,同时这次罗斯福和斯大林作为主要发起人,郑重要求中共派代表参加。
莫斯科之行韩云华只待了两天不到就回来了,不过韩云华此行的收获是巨大的,为了感谢韩云华以及中共,斯大林特意给韩云华批了250辆坦克的援助,同时还答应援建中国东北地区,尤其是同意将西伯利亚铁路同东北境内的铁路连接起来,为内蒙古军区运输物资。
韩云华并没有直接返回东北前线,而是回到了归绥。此时的归绥已经大变了样子,中共中央以及边区政府已经有部分搬迁到了归绥,连主席等人也住进了军区司令部大院,城中的警卫部队也全部撤换成了中央警卫部队,机场以及重要设施也全部由中央方面接管了,搞得韩云华一时间还真有些不适应。
听说韩云华回到了归绥,主席等人很高兴,主席还特意让厨房做了一桌好菜来招待韩云华,另外还将刚刚被调回归绥的李雨涵也请了过来,好让他们夫妻团聚。
见到雨涵的第一时间韩云华惊呆了,从延安分开已经4个多月的时间了,不想那是假的,不过两个人都是共产党员,又都是干部,所以再想念也都忍了,韩云华和李雨涵都没有想到他们竟然会在这里见面。由于李雨涵的级别有限,所以他并不知道韩云华前几天竟然去了苏联,她一直以为韩云华在东北前线指挥作战呢。
饭间韩云华向主席详细说了一遍这次莫斯科之行的经过,同时也说了苏联政府对中共的新一轮的援助项目,当然也说了开罗会议的相关事情,让主席很是满意。
听完韩云华的述说之后,对于韩云华这次代表中共中央访问苏联,主席等人都是极其满意,大声称赞韩云华年轻有为有勇有谋,而一旁的李雨涵则是一脸幸福滴看着韩云华。不过主席也说了这段时间中央的事情,同时说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和韩云华商量商量。

第六百二十七章 :大休整

中央自从接受韩云华的建议之后就开始逐批次地将行政机关以及军工企业开始往塞北方向搬迁,到现在除了部分规模比较大的兵工厂尚在延安以外,绝大多数的部门都已经搬迁到了塞北。经中央调整决定,将归绥、包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等地从内蒙古军区的辖区内划分出去,连同内蒙古军区塞北军分区也划归中央直辖。
不过这只是中央的一个初步设想,并没有公布出去,一方面是由于中央刚刚到达归绥,对于塞北的情况还不是很了解,尤其塞北地区多是少数民族,而且内蒙古军区的部队中也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中央担心贸然将塞北地区从内蒙古军区的辖区内划分出去会引起少数民族的不安。此外中央还的顾及包括韩云华在内的所有内蒙古军区高级干部以及战士们的感受,毕竟整个军分区数十万部队一下子调出老部队有闲人心里肯定不舒服,所以主席还是决定先同韩云华商量一下,征求一下他本人的意见,只要韩云华本人没有什么意见的话,那么以他在塞北地区以及内蒙古军区的威望,一切都就好办的多了。
听完主席的话韩云华陷入了沉思,其实在他邀请中央北迁的时候他就有了这样的准备,毕竟现在内蒙古军区实在太庞大了,以一个军区的实力拥占数省,再加上不久前内蒙古军区又从日本人手中收复了东北地区,那么内蒙古军区的实力不但翻了几番,最重要的是内蒙古军区又增加3个省的地盘,在中共方面完全是一家独大,中央拆分内蒙古军区已经是可以预料到的事情。
韩云华想了一会便同意了中央的决定,韩云华不是一个野心家阴谋家,塞北虽然是他一手打下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