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功,而韩云华个人也被八路军授予个人一等功,可见朱老总对韩云华有多满意。
朱老总哈哈大笑道:“同志们都把手中的活放下,我们就不要再白费力气了,刚刚内蒙古军区司令员韩云华同志发来紧急电报,请求八路军总部同意他们主动出击,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塞北进行一场大规模战斗,将日军的主力彻底吸引过来,从侧面支援129师的战斗,而且人家已经将作战计划制定好了,同时部队也已经集结完毕了,只等八路军总部的同意了。”随着朱老总的话,会议室里的其他几位领导顿时炸了锅,这个韩云华也真是厉害,他们这边还没制定出个什么章程,人家那边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也怪不得朱老总那么失态了,瞌睡了有人送个枕头上来,能不高兴吗?
“哈哈哈,那敢情好,老总,那个混小子到底准备怎么做,他们的作战计划汇报到总部来了吗?我想这个家伙肯定又是大手笔,现在也只有这个家伙能让彬山元大将顾及一下了。”彭副总指挥急忙追问道,他心里有这样的预感,以韩云华的脾气以及手里掌握的部队,肯定不会小打小闹的干了。要知道那家伙为了震慑一下晋绥军便出动了近两万的部队,而且步、工、炮、骑、特战队等多种兵力相配合,更不要说这次是为了解决八路军其他部队的危局,他更是责无旁贷。要是这次规模小了,那才叫见鬼。
果不其然,朱老总刚说第一句时整个会议室便变得鸦雀无声落针可闻:“韩云华所部准备集结八万多兵力,分两路对日军发动大规模突击,第一路是由韩云华同志亲自率领整编300师由北向南全力突破日军设置在内蒙古军区外围的封锁线,将日军华北方面军同驻山西第一军之间的通道截断。第二路是由陈师长率领,辖下独立第八旅,全军近三万人由西向东全力突入冀东地区,同留在冀东地区李定国同志率领的抗日先遣队汇合,将根据地扩大到热河省腹地。同时武装部部长叶保国同志率领后续的六个步兵团以及将近两干的塞北军事学院的学兵部队充当军区预备队,而内蒙古军区政治委员左权以及政治部主任沈玉泉留在塞北主持工作。”朱总指挥的话再一次让与会的领导见识了两位老总口中的这个混小子的手笔,这是共产党历史上最有魄力的一次战斗,虽然暂时还比不上不久之后的百团大战,但是毕竟这也是空前的。
但是此时的彭总却是有些担心,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彭总是八路军以及整个共产党高级领导里面对于韩云华所部了解最多的干部,在这一方面无论是远在延安的主席以及周副主席还是八路军总部的朱总指挥都比不上他。彭总先后两次前往察哈尔视察,韩云华所部的实力他是非常清楚地。他知道经过八路军总部的几次“盘剥”之后,韩云华所部还剩下不到九万的正规部队,而内蒙古军区几乎所有的地方部队在前几次的战斗中已经死伤殆尽了,剩下的也大多数补充进了正规部队。在彭总的记忆中,韩云华所部能作战的也就这几万人,但是刚刚听朱老总说韩云华竟然调集八万多兵力同日军作战,那内蒙古军区的内部防御怎么办,要是让日军一支部队进入内蒙古军区的腹地,哪怕只是一个步兵联队,但是那后果也是灾难性的。
“老总,据我所知内蒙古军区总兵力也就不到九万人,也就说那个混小子这次是倾巢而出啊,但是那根据地怎么办,他不会认为日军不会给他来一下子吧,要知道日军的疯狂我们都是知道的,毒气、伞兵、特别杀人挺进队之类的层出不穷,所以我很担心内蒙古军区的防务问题。”像彭总这样的老行伍深知想要打人就要做好挨打的准备这个道理,虽然韩云华所部一直表现的都是很让人满意的,但是马有失蹄人有失手,很可能韩云华的一个疏忽会导致内蒙古军的一次惨败。
“嗯,这倒是一个问题,不过这么明显的疏漏我想韩云华同志不会不知道的,他这样安排部队肯定是有道理的,他既然在弱小的时候就能应对寺内寿一大将的十万围攻,现在他手里有几万精兵强将,那么我就可以认为他有对付日军二十万的能力。虽然这个等式不能运用于其他部队,但是用运在内蒙古军区却是再合适不过了。韩云华同志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官,这从内蒙古军区的崛起就可以证明,所以我们要相信他。当然了我们也不能对此没有一点表示,毕竟历次大战都是内蒙古军区在前线拼命,而我们却是事后摘桃子,这事搁谁身上谁也不好受。要不是小华子是我们这些老家伙看着长大的,多少给我们一点面子,不然以他的脾气早跟我们急了。所以,我认为这次我们总部也不能只在后面干看着不出手,这次我们也要派部队参战。”说到这里,朱总指挥停了一停,端起八仙桌上的搪瓷茶缸大大地喝了几口凉白开继续说道:“按照内蒙古军区的作战计划,他们回派一路大军由北向南进攻,虽然他没有交代具体的突破口在什么地方,但是也不外乎大同和天镇两个地方,所以我们也应该派出部队由南往北打,当然了由于总部兵力有限,况且这里距离大同等地有些远,就我们这点兵力还没打到阳泉就被梅津美治郎给收拾了。所以我们出兵,但是不是从潞城往北打。而是将部队悄悄运到晋察冀军区,让聂荣臻同志再出一部分兵力,连同我们总部派去的那些部队一起由聂荣臻同志指挥,直接出兵支援韩云华所部的战斗。大家商量商量又没有可行性,还有什么补充大家都可以提出来。”朱总指挥这一通大约说了十几分钟,提出了一个更加疯狂的计划,这样一来,在八路军总部的调动下,八路军各部几乎都参加了战斗,整个北方地区的天要变了。
“老总,这样一来,参战的战斗集团就有:八路军总部、内蒙古军区、129师、晋察冀军区,我们这边一开战,日军其他地方的部队肯定要增援,到时候115师和120是肯定也要阻敌增援,到时候就要演变成了我们八路军同日军的主力决战了,这不符合中央的游击战的精神,我们是不是请示一下中央?”彭总想的比较长远,主席三番五次重申抗日是必须的,但是要讲究方法,绝不能同日军进行没把握的主力决战,我们要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积小胜为大胜。按照八路军总部的安排,八路军同日军华北方面军进行主力决战绝难幸免,有悖于党中央的精神。最重要的是,这仗要是打胜了,大家都好过。但是一旦失败了,那后果可是灾难性的。况且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内蒙古军区部队虽然强悍,但是还不是有差点被第五师团第21旅团全歼的记录。再加上现在国民政府对于共产党八路军也是提防甚深,要是八路军再搞出什么大动作,保不准老蒋又会整出什么幺蛾子来。所以,此战不得不谨慎。
第二百四十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二)
彭总的话确实给朱老总提了个醒,八路军之所以能在众敌还饲的情况下顽强的生存下来,并且在战斗一步一步成长起来,除了党央的正确领导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充分挥了游击战运动战的精髓,在运动将敌人拖瘦拖死。正因为如此党央曾三令五申着重强调各部队切记不可于日军进行主力决战,一定要正确运用战略战术。
这次如果八路军总部的命令一下达,那么就会出现的情况不外乎两种,第一在八路军全军的努力下日军全线败退,山西、河北、热河三省的抗日形势一片大好。第二种情况日军全力反扑,华北方面军集所有兵力同八路军进行主力决战,八路军寡不敌众,遭到惨败。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国民政府哪里都不好说,老将这个人是什么脾气,作为十几年的“生死朋友”两位老总还是很清楚的,八路军如果一直潜伏在敌后,老蒋也最多说上几句“游击游击,游而不击”也就罢了,但是如果共产党八路军表现出来的实力太大的话,老蒋就要不高兴了,老将一不高兴,那共产党也不会有好日子过。以老蒋的为人,虽然做不出与日军同流合污的事情,但是给八路军找一点不自在那是肯定的。
“老彭说得对,我们确实要慎重一点,一旦我们八路军将所有的底牌都拿了出来,那老蒋和鬼子都要不高兴。鬼子高不高兴到和我们没啥关系,但是老蒋一不高兴我们准倒霉,就算不会出现什么大的伤亡,但是单单那措手不及的麻烦事也能腻味死你。不过我们也不需要太过于畏畏尾的,只要把事情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即可。这次主要是为了解决冀南地区的危局,并不需要同日军进行主力决战,所以我建议八路军总部只派出总部所属特务团(团长尹先炳,政委李志民)、炮兵团(团长武亭,政委邱创成)、随营学校(校长韦国清,政委陈卜明)参战就可以了。至于晋察冀军区也不需要派多少部队,两个步兵团足以。我想这样的规模还引不起彬山元大将的恐慌的,最多也只是把进攻冀南地区的那四个师团的主力撤回去,并不需要集多少兵力同我军决战。”朱总指挥分析的很透彻,他知道现在党内的方针政策,太过于冒险的作战计划根本不会被批准的。
很快,八路军总部的回电便到了内蒙古军区。接到电报的第一时间,韩云华便向所有的军官下达的命令,按照作战计划,韩云华将亲自率领部队南下。这次韩云华为了彻底将华北方面军的气势给压下去,特意将一直保密的机械化旅和炮兵旅也动用了。
韩云华所部的行动很快,3月3日,全军向预定的区域开进,并且在很快的时间内便对日军动了进攻。由于韩云华所部的动作实在太大,所以日军特高科很快便接到了消息,当然了从一开始韩云华也没想过保密,因为几万人的大行动根本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不过韩云华还是“狡猾”的很,步兵完全是公开的行军,尤其是整编300师的两万五千多步兵,沿路的行踪都是在日军的监视下进行的,而且日军时不时还派几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