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六石弓,当世可能只有齐郡丞张须陀能开得动。
此外唐国公李渊,亦是难得的神射手,但能不能开六石弓,却不知道。
最后王君廓讲到是九石弓。
李重九心道,天下能开六石弓的已是一代猛将了,难道还有九石的不成,那可是千斤神力,对于正常人而言,就算是想一想也觉得是天荒夜谈。
可是王君廓当时郑重其色地告诉自己。
世上之事自己想象不到,不等于没有,只是运道不够,没有遇见。
能开九石弓这样的好汉,历朝历代只不过一二人罢了。
李重九将这些听了一遍后,决定还是放眼当下。
他回到房间内后,从皮囊子里,将这三石弓取下,搁在手里掂量了一下。
之后,李重九双臂贯力,左右手一紧,用尽气力推弓。
“呼!”
李重九放下这三石弓,果真还是力道不济,只能开得一小半。
这三石弓,能将弓拉得如同满月的人,在整个七千寨之中,亦只有王君廓一人拉得动。
可惜王君廓不爱用弓,故而不用。
所以李虎将此弓就给李重九,当然亦不是李重九能开这三石弓的意思,只是作为激励的作用更大,一番望子成龙的心意。
反正山寨之中,亦无人用得此弓,故而就暂时搁在李重九那了。
这数年来,事实上有着这把三石弓,以及王君廓讲的弓马封王拜将的激励,对于李重九而言还是大收成效的。
虽说山贼没有野望的。穿越前的少当家李重九,整日是一根筋的打熬气力,并且苦练射术。
到了现在,李重九继承了这个身体,开得是二石弓,至于射术,虽只算上山寨之中一般水平,亦可达到十不离六七的程度。
这对于李重九而言,是相当惊喜的。
要知道穿越前,他能够挽起一石弓,就差不多了,而弓箭之术却更是不知从何谈起。
总算是一个大收获。
而最难能的,据说李重九居然能够左右手都能射箭,即左右开弓的天赋。
注1:隋兵制,校尉辖三百人。旅帅,辖一百人。队正辖五十人,火长辖五人
第七章游猎
左右开弓之技,乃是骑射之道。
即便最擅长马上作战的突厥人,亦很少有人可以左右开弓的。
这绝对是难能的本事。
到了这一步,李重九才暗暗叫屈。
如此想来,当初败给李三娘亦是不冤枉了,这李重九原本主要练的就是弓术。
要一个弓箭手与人肉搏,这不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吗?
不过想可以这么想,话却不能这么说。
因为当时北地的燕赵男儿,是弓术与近身肉搏,皆需掌握的。
怎么说,看看古代唐军。
背负箭囊,腰挎长弓,手捉横刀,远战能张弓,近身敢争先,这才是横扫天下的精锐。
唐军士兵皆是每人一弓。
《兵车行》开头就是,车磷磷,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这就是唐军出战的阵势。
故而李重九即便有一手好射术,但是败给李三娘,就是败了,毫无疑问。
如若狡辩太多,只是给自己找借口而已。
不过眼下三石弓,李重九亦只能开个一小半,勉强可以射之,但是却不能发挥起最大威力。
更别说,一口连珠箭了。
李重九惋惜地将这三石弓收入皮囊之内,转而去取了自己日常惯用的二石弓。
这张弓自己用老了,平日皆是用此弓来练习,上面的丝麻绞线亦有几分失去弹性。
不过无论如何,这亦是穿越前李重九,最适合的兵器。
当下李重九将这弓掂量在手中,心道穿越之后,只是继承了这身体,不知那先前练下的箭术,还有几分。
于是李重九不由动了一试自己弓术的念头。
李重九想到就做,背上半壶箭,并取了一柄短刀防身,就一个人下山去了。
七千寨的大山之中,参天大树,比目皆是。
往西南而望,那犹如苍龙一般的太行山山脉,延袤千里,百岭互连,隔断了东西交通。
莽莽大山之中,天穹笼罩,这才刚刚是清晨。此时正值盛夏,鸟鸣虫叫。地上青草刚刚没过脚腕,晨间的露珠顺着压低的草叶,渗入裤管,浸得满脚皆是湿漉。
拨草上山,负着长弓的李重九眼前皆是一片原始的景色。
山间隐然有樵夫,猎户出没,放歌的山号子,不时飘荡在山间。
李重九一路走来,开始还有一条附近樵夫踩踏而成的草径,但随着入山已深,草径早已是不见。
山间多有山兔跳脱,期间还有一二野猪穿梭其中。
马上进入秋季,山间的活物,都在积攒肥膘,准备过冬,若是打一只回去,肯定能够大饱口福。
待见到眼前一只脱兔,从面前跳纵。
李重九看准了目标,当下解开弓囊。
他并未直接将二石弓取出,而是先取出一个铜扳指戴上。
此铜扳指,乃是坡形,后露出指盖(注1)。
扳指是为了射箭时保护拇指所用,古代扳指还有弦槽。
当时的控弦之法分中国法及胡法(注2)。
中国法,乃是拇指勾弓弦之控弦之术。
中国法因以大拇指勾住弓弦,徒手施射容易受伤,故而皆必须戴上扳指。
当下李重九,从背后的箭壶里取出一支箭来挂弦。
恍然之间,以往从未操过弓箭的李重九,在这一刻却对弓箭,感觉分外熟悉。
这一刻的感觉,就犹如久别重逢的初恋情人一般,熟悉又陌生。
只见李重九三指捻箭,加于弓,左手指受之。
而李重九整个人,正是端身如干,直臂如枝,其肘可措杯水。
李重九看准脱兔之后,弓弦在他手中徐徐推出,一时拉得满弦,却并不十分吃力,可见其臂力之强。
嗦地一声,箭羽脱弦而出。
却射在了那头脱兔的一步之外,而脱兔受此惊吓,跑得更快,一溜烟没草丛不见了。
李重九摇了摇头,见此一箭射偏,他并不讶异,意识乃是千年后的意识,箭术乃是这个时代的身体,两者的融合并非轻易。
自己是不可能一步登天,这其中的融合,需要一个过程。
当下李重九将箭头从草泥之中拔出之后,将之收入箭壶继续上山。
一路跋涉,又翻过一个山头。
李重九路遇了数只山羊,决定追猎。
追猎有几分慌不择路之感。
李重九取了一根枯木代作为长杖,一边走一边用长杖抽到两旁的野草。
因为深入山林,身上脚上不免被草割到,刺刺生疼,山石羁绊,路遇山溪,还需跋涉而过。
不过李重九却觉得乐在其中,这其中乐趣,甚至比以往,在电脑前,手指动动,赚个几百万还来得高兴。
穿行至正午,日头正好深到最高处。
不知不觉一路不断穿山爬山,渐渐已远离了山寨甚远。
李重九一路跋涉,额头身上皆是汗如泥浆,紧紧地贴着身上的衣服上。
深入山林之中,山风袭来,李重九湿衣却是感觉一片凉快。
待他举头四望,眼前哗哗的流水声,一道山泉直挂于前,尽头却是一面高耸入云的峭壁。
只见山泉水清澈,流淌而过,李重九显然已将猎物追丢。
不过他本意不在于捕猎,而是用过游猎这样的手段,尽快锻炼自己的身体,早日熟悉箭术,以融入这个时代。眼见泉水甚浅,李重九当下脱去衣服裤子,一头钻进了山泉里面,大搓身上老泥。
这一番沐浴,顿觉得痛快淋漓,虽没有追猎成功,亦是不负此行。
十分不利索地束扎上发髻后,李重九穿上衣服,突闻到一阵轻歌笑语。
只见三名二八年华的少女,手端着一盆子衣物,来到山泉边上。
只见这三名少女,上穿短襦,下着长裙,虽没有什么艳丽的美色,却皆有一股朴素之意。
她们显然是本地乡里的女子,来这里浆洗衣服,陡然见到自己时,脸上皆抹过一丝羞色,低垂下头,一时难以进退。
李重九当下哈哈一笑,向几名少女一抱拳。
而这三名少女见李重九笑得坦荡,身材挺拔,亦纷纷腼腆的还礼。
有一名少女脸颊晕红,见李重九似大有好感,大胆相询,言道:“这位大哥哪里人,为何从未见过?”
李重九回答言道:“附近之人,进山射猎。”
对方轻轻哦地一声。
当下李重九向他们告辞,背上长弓箭袋,开始返程。
身后那几名少女看着李重九的背影,耳语了一番,发出了银铃一般的笑声。
那名向李重九相询的少女,显然被两名女伴狭促了一番。
来时匆匆,返程却是轻松多了。
他辨路的本领,还是不错,沿途别草刻树做了记号,并且通过以往学来一些野外求生的知识辨识方向。
而返回的沿途之上,更是继续锻炼箭术。
李重九向野兔,狍子,山鸡,飞鸟,接连放空了十余箭,全部未中。
眼见射术如此,至于半路碰上的野山猪,李崇还是暂时不去招惹,躲避为上。
穿梭在大山之中,李重九突然想起,他在书上看过所有人的祖先都是猎人,猎人是人类在这世界上扮演的第一个角色,也是扮演时间最长的一个角色。
游猎,既是远古人探寻自己生存空间的过程,又是搏杀求生存的一个本能,为人类千古传承。李重九手持一张弓箭,于山中飞奔行猎。
行到半途,李重九突然发现了目标,正是方才他追丢的那群山羊。
现在这五六只山羊,将李重九兜了一圈戏耍了一番后,正在一个山谷里,伏下快速地吃着草。
山羊是一种警惕多疑的动物,方才李重九早有领教。
现在他所处的距离山羊有八十步远的距离,高半个山坡,山羊贪恋这一片的嫩草没有抬头,故而李重九挨近了亦没有察觉。
八十步正是二石弓的杀伤射程之内。
此刻正值无风,李重九调匀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