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嫔莆牟牛丶鲇诟富剩芙庥镆欢!�
李渊闻言道:“薛道衡之女,薛道衡与朕乃是故交,故人之女……”
李世民笑道:“父皇正是故人之女,才能知故人心意啊,世上美女易得,但才女难得,更难得是才貌双全,有这样女子在身边,人生方不寂寞。”
李渊闻言欣慰大笑道:“好一番大论,大丈夫当本色,不过不是朕不本色,而是年纪大了心有余力不足了,不过既是吾儿一番心意,朕就在这骊山会一会这佳人吧。薛道衡当年名满天下,他的女儿必不会差到哪里。”
李世民垂下头当下道:“父皇有命,儿臣立即去办。”
李世民走后,一旁李渊将手里喝了一半的粥放下,抚须不语。一旁一名老宦官走出。这名老宦官正是当初去虎牢关,传李渊圣旨让李世民班师的人,众人都称他为郑公公。
“陛下,这薛道衡还有一子,名为薛收,正在秦王府内为记室参军。”
李渊听郑公公这么说道:“很好啊,妹侍父,兄臣子,世民这孩子还是有心的。”
说到这里,李渊与郑公公都是一笑。
郑公公想了下道:“陛下,请恕老臣多嘴,不觉得秦王从洛阳回来后,一直尽力奉承于陛下你吗?”
李渊道:“世民是我自小养大的,他的性子我清楚,凡不能被弯曲的,就只能被折断,这道理他懂的。若是三娘的性子,也能像他兄长一般就好了。”
说到这里,李渊脸上露出唏嘘之色。
“陛下,我从长安那听到一些公主的消息?”
李渊抬起头露出了笑意道:“慢慢说来,朕要仔细听……”
骊山下,李世民骑着马,伴在一辆丽车旁,缓缓而行。
丽车上帘子轻挑,露出一位二八佳人的脸庞来,她看向李世民道:“殿下,周幽王当年为博美人一笑,在这骊山点燃烽火。”
李世民按缰看着前方骊山宫道沉默了一会道:“我想褒姒若真倾心于幽王,就算幽王不点烽火,美人笑靥常在的。”
佳人浅浅一笑道:“秦王说的好,那你也知送我此去骊山,我终身也不会有笑靥的。”
李世民道:“人生终于许多无可奈何,为了薛家,为了天下,还请你忍耐,到了父皇百年之后,我答允还你自由。”
“不,我此去骊山,不为薛家,不为天下,却只为了殿下。”
李世民神情微动却没有说话。
佳人幽幽地长叹道:“殿下,你能看我一眼吗?我比你眼中的天下好看。”
第六百二十八章月下名花
骊山离宫之中,夜幕已是降临。
“秦王殿下,陛下对薛家之女十分满意,连夜已是传旨晋为婕妤,以后宫里又多了一位薛婕妤了。”
李世民听了,对下首薛收,薛元敬兄弟二人道:“你们之妹深得父皇之心,孤听了也十分为你们高兴。”
薛收拱手道:“一切都是为了陛下和秦王。今后妹妹在宫内,不仅可以帮殿下在陛下说话,也可以免得让尹德妃和张婕妤二人专宠。”
薛元敬则是低下头露出一丝黯然之色。
李世民却听得尹德妃和张婕妤二人的名字,双目微眯,此二人在李渊面前,多次为中伤自己。譬如这一次出兵洛阳,张婕妤竟在李渊面前揭发自己私授几十顷田给李神通之事。
李世民岔开话题道:“今日父皇与我谈及,长安粮价一直不下,所以要将除了北衙府兵之外,各王府护军都要削一削,以减长安之负。”
薛收讶然道:“殿下,陛下此举恐怕别有深意啊。”
李世民道:“不错,一石二鸟罢了。这数月,孤一直甚为恭谦,但父皇对孤的疑心始终不能消除。而回到长安后,太子,齐王二人也是有意无意打压我,或者指示御史,弹劾我天策府的人。”
薛收道:“殿下不必忧心,只要李重九仍在河北厉兵秣马,陛下早晚还是会再启用殿下的。陛下乃明君,是懂得制衡之道的,所以殿下要忍住气,现在不争,是为了将来争。”
“伯褒。说的对。”
李世民与薛收相谈了一阵,却见薛元敬一直不说话道:“子诚为什么一直不说话?”
薛元敬一愣道:“殿下,卑职失礼了。”
李世民知薛元敬不如他堂弟薛收那般热衷功名,且锋芒毕露,所以在府中处事淡泊。而且人缘也极好,这也是李世民欣赏他的地方。
李世民笑着道:“子诚还是老样子啊。”
当下三人又谈了一阵,薛家兄弟二人一并告辞。薛收大步已走在前头,薛元静放慢了脚步,李世民问道:“子诚有什么话要单独与孤说吗?”
薛元敬垂下头道:“舍妹临走前,托我有一物赠给秦王陛下。”说完薛元敬从袖中取出一红绳结的剑穗。交在李世民手中。
李世民微微一愣,不由叹了口气。薛元敬低下头道:“舍妹一直与我交好,更胜于与他亲兄,故而才托我亲手转交给秦王。虽说舍妹侍奉陛下是我薛家的荣耀,卑职不才也没有兄长的眼光,但舍妹对殿下却是真的一番心意。但希望秦王偶尔之时,能念及舍妹一二。”
说到这里薛元敬抽身大步离去,李世民没有说话,这时帷幕后,杜如晦走出身来笑着道:“陛下,美人情意,实难消受啊。”
李世民看了手中的剑穗。摇了摇头道:“薛婕妤聪明解语,对孤又是一番情意,孤怎么不知,不过也只有这样冰雪聪明的女子,方能打动陛下,否则不能动摇张,尹二人的固宠。”
李世民转过身来看向杜如晦道:“克明是不是觉得孤太凉薄了些?”
杜如晦连忙道:“卑职不敢。”
李世民叹道:“美女佳人又如何,除了真正喜欢的女人,再绝色的红颜,处不过两三月也就厌倦了……”
“殿下。指得是王妃吗?”
李世民点点头道:“那是自然。”
杜如晦露出赞赏之色道:“殿下真是情重之人。”
李世民笑了笑,目光却悠然看向东面,那是洛阳的方向。
洛阳。
洛阳有佛都之称,这时虽未到盂兰盆法会之时,但无论百姓还是僧人。都已是筹备起来。听闻盂兰盆法会盛况,杨娥皇动了几分一睹此景的心思。李重九听了也有意微服去民间,于是同意杨娥皇的决定。
李重九,杨娥皇携李鹰微服从洛阳宫出宫,一路从往东市而去,但见东市之中,为了盂兰盆法会之事,不少商贩已是开始贩卖僧具。
李鹰离了宫中,来到繁华之处,顿时显露了顽皮本性,奔到一家卖面具的铺子前扯起一鬼面,十分爱不释手。
李重九与杨娥皇驻足于铺前,铺子的老板见李重九,杨娥皇衣裳不俗,身旁还有随从跟随,心底断然是大富之家。于是店家当下上前推销道:“这位客官,你可真有眼光,这是大傩时童子所戴鬼面,可庇佑家中小孩平平安安的。一个只要十文钱。”
李重九看了笑了笑道:“物件好是好,但十文钱,倒有几分贵了,能便宜点吗?”
“客官看你说的?最低八文不能再少了。”店家搓了搓手。
杨娥皇看了李重九身为帝王之尊,居然也和商贩讨价还价起来,一扯李重九衣裳道:“小九,讨个喜气何必计较。”
李重九看向杨娥皇,笑着道:“你真是不当家不知粮米贵,好吧,十文就十文,买两个,另一个给妞妞。”
杨娥皇听李重九还惦记采薇,顿时甜甜一笑,不由嘴里还道:“什么不当家不知粮米贵。”
小贩得了生意的,当下十分高兴,一面取了两个面具,一面道:“看客官您说,二十文钱算什么,看您这位娘子美若天仙,这是万贯家财也买不回来的福气啊。”
杨娥皇听了喜滋滋的,看了李重九一眼,哼了一声分明是说,你听到人家说的没。
李重九只能不断点点头道:“是,是。”
而李鹰接过鬼面,兴高采烈地戴着头上,一溜朝人群中挤去。
“鹰儿别乱跑。”杨娥皇吩咐一声,一旁李重九两名侍卫就立即跟着李鹰去了。
说话间但听前方人潮涌动,十分热闹。李重九问道:“这是怎么了?”
店家道:“客官,你刚来洛阳不知道啊,月下名花又重开了,连曲大家都回来了,故而大家这都是慕名而去。这洛阳真是许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曲大家?”杨娥皇一愣。
李重九想到洛阳郊外与曲嫣然那一番话,佳人面容不由又浮现在自己面前。
“小九,我们不如去月下名花了,我已是好久没见到曲姐姐了。”
李重九听了杨娥皇这么说,点点头道:“好吧。”
第六百二十九章你还不配问
月下名花重新开业,自是引得人山人海,车水马龙。
李重九忆得当初与杨暕齐来月下名花时,自己尚为李家镖局上下在洛阳的生存奔波。李重九替杨暕剽诗泡妞把妹,而眼下时过境迁,杨暕已成为了自己的妻兄。而现在的杨暕,已是赵国的渔阳王,他的妻子王氏,出自太原王氏,也是被封为韩国夫人。
杨暕晋为王爵后,李重九也不好意思再让这位妻兄,在地方担任七品县官。于是李重九一道诏令,将杨暕提为秘书省秘书监一职,从三品,位居大员。
秘书省主要是掌经籍图书修纂之事,还兼署史馆。李重九主要让杨暕负责整理经籍图书,并辅助修史之事。修史之事乃是为前朝盖棺定论,也是新朝鼎立后,要作的第一件事,一般表示着历史上过去一页已是翻过,新的一页正在展开。
在李唐方面,李渊已是令令狐德棻修纂梁,陈,北齐,北周,隋五朝史书,除了令狐德棻外,还有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辅助修撰,其中颜师古,孔颖达都可谓是当世大儒。
李渊对于修隋书之事,十分重视,对于他而言,这乃是抢占道德制高点的机会,用来粉饰己方,并指责前朝,再给李重九的大赵泼脏水。
而李重九让杨暕修史,用意也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