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众山贼们被肥羊反击,自己身负重伤。李重九记得,当时劫掠的是一辆马车,车上不包括马夫,‘肥羊’只有三人,两男一女。
对方见自己一方人多,以言语挤兑住,作一对一的单挑。
当时李重九精虫上脑,看见对方那女子,乃是他生平所未见过的绝色,于是答允了此请求。
结果两人放对之下,李重九一招败北,被那名女子打得是体无完肤,最后重伤倒地。
众山贼们见肥羊扎手,于是一拥而上,结果二十多人皆被对方打跑。
临去时,众山贼们居然没有人拉他一把,就留着他孤零零地拉在原地。
狼狈之下,李重九生出急智,躺在地上装死。
那马车上的男子也不检查,临去之时还说了一句:“三娘子,这群蟊贼,连我们唐国公府也招惹,这不是自取其辱么?”
三娘,唐国公府。
不会是这么巧合吧。
唐高祖李渊,李叔德,世袭唐国公,后以名爵为国号。
所以唐国公府上,就是李渊府上。
而打伤自己的那个女子,李三娘很可能,就是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
至于坐在车上,另外两个男子,只希望不会是李建成,李世民。
竟然得罪了未来天子一家,李重九自嘲地一笑。换作他人会有几分惶恐,但是对于李重九也是笑了笑罢了。
现在大业七年,隋炀帝来年就要第一次征伐高句丽,而这时李渊还未担当晋阳留守,坐镇太原郡。
而距唐开国,还是老远着,就算真到了那时,几个天家子弟,哪里还会将此事,放在心上。
弄清楚这一切的事情后,李重九只觉得兴致索然起来。
说实话,对于山贼这样一个有着远大前途的职业,他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隋末十八条好汉,三十六路反王,最后还不是给李家得了天下。
南北朝,隋唐是一个世族门阀的时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山贼,胥史出身的反王们,能蹦达一时,却终究不如世家门阀的底子深厚。
李重九眯着眼睛,盘算起自己前途来了,若不是得罪了李三娘子,那么这时提前去抱李阀大腿,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李渊眼下虽不是李阀第一流的人物,但是投资起点低,乃是长线回报。
不过李渊,李世民或许是个好老板,可惜是李重九,重生一世,不想劳力于人,况且封王拜爵一途来得太过于艰辛。
既然如此,该如何处置呢?望着远方白云氤氲,千奇万变之状,李重九心底已有了答案,既然重活一次,何必如上辈子般劳心劳力,就如这白云般,随心所至吧。
管他将来是帝王将相,还是一介布衣,人最重要的,就是活在当下!
第三章卧虎藏龙
李重九站起身来,深深地呼气吐气,呼吸了一番这个时代没有任何污染的清新空气。
不过山顶雾重,湿寒却是不易再多留。
他举头而望,四面皆是山峦起伏,似一眼看不到尽头。
山寨的所在之地名叫七千寨山,现属于太原郡石艾县治下。
太原这个地名,对于千年之后的李重九来说,再熟悉不过。
现在太原郡的治所在晋阳。
在过去晋阳一度为并州,太原郡治所交替。
在大业三年,恢复秦朝郡县之制,此地由并州治所,改由太原郡治所。
至于石艾县距离太原郡,有数百里之遥。
李重九大步顺着山坡向山下走出,一路下山,走了半个小时左右,正当李重九微微出了一身汗以后,下到七千寨的山坳,已到了一线天的所在。
这一线天,乃是进入山寨的必经之路。
道路仿佛如巨石从中被人一剑避开,分作两半,中间只留一条不可并行二人山道向上。
山道被修葺了一番,上面被劈出石阶来。
几名手持着猎弓的山贼,正在蹲在石上戒备,一看李重九,便打招呼言道:“少当家!”
“少当家!”
李重九微微点头。
他看得出来,这些山贼言语上招呼,但是动作仍是懒洋洋的,对于他显然没什么恭敬。
甚至目光之中,有几分嘲讽之色。显然自己被一介女人打得重伤,险死的事情,传入山寨中,让人对他颇有几分看待不起。
没有多想,李重九已到了山寨墙下。
这山寨周近是用两丈高,两人抱圆巨木,一根根的码下,深插在土里。
山寨里没有大门,凭日里就靠着两个吊篮出入。
吊篮乃用结实的山木所制,面积不小,就是一匹马亦可以装得进。
城头上两名山贼,奋力地转动着绞盘,咕噜咕噜之声在李重九头顶上响起。
李重九不仅觉得有些好笑,每日做电梯上班的人,乘坐这原始电梯,别一番感觉。
随着绞盘的转动,粗绳一寸一寸的拉高,七千寨的景色,亦揽在眼底。
若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好一座恶山!
飞鸟尚不得过,猿猴愁攀越。
而在山下,山寨朝南背山而立,身后一大排高耸入云的峭壁,这乃是七千寨大山的主峰。
若是有人攀爬必然摔死。
在外周则是,方才所见用巨大山木对垒的外墙,将进出之路堵死。
而外墙以及山壁的数亩之内,才是山寨核心居所。
有此山势所在,以及山寨之坚固,足以抵挡万人大军的来攻。
才想的,李重九的父亲,依靠此山寨,立足此地十几年,不纳绢不缴粮。
当地官府在打点了一番后,对此不服王化的存在,亦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重九可是知道,现在可是大业年间。
隋炀帝好大喜功,为了征伐高丽,横征暴敛,弄得北方民不聊生,乃是一方惨剧。
这时候那个自称知世郎的男子,应已在山东高唱着,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莫向辽东去,迢迢去路长,聚集百姓,成为隋朝首义,跻身反王之列。而这七千寨,眼下生活虽是贫困,但是在这天下如沸的年代,已是犹如小桃源一般的所在。
这里就是李重九的家!
李重九,以及他父亲,七千寨大当家李虎,以及数百名七千寨的兄弟们,皆生活在此。
与世无争谈不上,但是却不受官吏欺压。
没有所谓的近乡情更怯。
李重九从摇篮上跳下,下了扶梯,朝山寨中走去。
山寨的格局虽小,但分布却是错落有致。
在靠着山背绝壁的地方,乃是山寨中心聚义厅的所在。
而聚义厅前空了一大块空地作为演武场的用途。
聚义厅四周有放置兵器的武库,囤积的粮仓。
其余山贼的屋子,皆是围着聚义厅排了一圈。
由内至外,层层堆叠,每家的大门皆是朝北,朝南的一侧皆是修葺有一堵夯土所筑的土墙。
这样的建筑,居然是为了巷战设计。
李重九走到土墙边上,随意用指甲一挂,只有一道白印,如此夯土夯筑之土墙,竟也是坚固。
这区区一个小山寨,其防御力度,简直不逊色于边郡的城寨。
李重九一路行来,所遇见的山贼。
以及男女老幼,见了李重九之后,皆是退避到一旁,或是转面就走。
方才一路上山的情况,这显然十分不友好。
怎么说李重九也是山寨的少当家,如此对待,显然是山寨之中,发生了什么不利于己的事情。
李重九想了下,当下走到一户门外,隔着篱笆向内问道:“李二叔,借一步说话。”
这张二叔,正是李重九穿越后,在家里所见那名老人。
此人原是山寨里的老兄弟了,一次出差失了风,被衙门了抓了去,穿了琵琶骨后,硬是不肯招出同伙。
之后七千寨上下打通衙门关节,将李二叔救了出来。
因为李二叔已是被官府打残,故而七千寨上下不仅将他供养着,并敬重他的义气,上下皆是好酒好肉招待着。
每一次出差遣得钱,皆是有他的肉好。
而这一次李重九病重,他的父亲,山寨李虎去县城收购老山参时,李重九一直由他的照料。
这三天来,李重九在这李二叔口里,套到了不少消息。
李二叔抬头看了李重九一眼,当下走近一步,将手掩着口言道:“少当家的不好了。”
“怎么了?”李重九问道。
“二当家这一次动了怒,要将这一次随少当家出差遣,逃回来的众弟兄们都拿去,吊在树上穿花!”
披甲,穿花乃是山寨之中,对山贼内部实行最严厉的刑法。
分别乃是不同季节使用。
“挂甲”在冬天使用,先把人的衣服全部脱光,绑在树上,然后向他身上泼凉水,太原郡冬天气温极低,只一夜的工夫,那人就冻成了雪白的冰条。
“穿花”则正是在夏季使用。也是把人衣服脱光,绑在野外大树上。到了晚上山区里,各种蚊子、小虫、瞎虻特多,一到黄昏,象雾气一样,成群飞来,糊在这人身上,一宿间就把人的血吸干。
这两等刑法,都是来惩处山贼中犯了大错的人,方才如此。
而这一次李重九,被李三娘打得吐血倒地,身旁的山贼见此情况弃之而逃,实是一种没有义气的行为。
进入山寨,众人皆是盟过誓,喝过酒的,说要一道患难与共。
贪生怕死,弃兄弟而逃,皆是被认为毫无义气,故而在此情况下,往往要杀一儆百。
李重九从李二叔口中,闻得消息,当下一愣,心想这七千寨内部为了严肃纪律,一口气就要杀十多人,还是因为自己之缘故。
这就可以解释为何山贼们,看见自己的神情如此古怪的缘故了。
因为他们的家人,以及同伴都因为自己的缘故,而要遭到灭顶之灾。
所以他们看见自己,才心有不满。
当然这十几人一旦被处死了,他们的家人朋友,虽不敢明面表示什么,但定然也会因此而怨怼李重九。
以后李重九在山寨之中,就难以立足了。
李重九问道:“那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