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山军-第5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对外蒙用兵,除了俄国,没有人会站出来干涉。而且,英国顾忌俄国在远东的扩张,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是印度,为了将阿富汗作为隔绝俄国与印度的无人地带,打了两场阿富汗战争,1864年,俄国夺取了土耳其斯坦的塔什干,但是受制于英俄协定,再难前进一步了。日本更忌惮俄国的扩张,为此不惜借巨债打了一场日俄战争。美国注定置身局外,他们没有干涉的理由,更没有实力。法国的势力在南方,与我国的矛盾也在南方,对外蒙即使有想法也鞭长莫及,德国和奥国巴不得削弱俄国呢。所以,总统的自信是对的。
  俄国会不会出兵支持外蒙分裂势力呢?外务局认为不会。因为俄国目前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都很糟糕。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使得俄国实力受到极大损失,不止是军事上的,更为严重的政治局势,日俄战争最大的后果就是俄国的目光重新转回了欧洲,继续在巴尔干事务上发挥积极主导作用,并且加大着与奥匈帝国的矛盾。1908年,也就是前年,俄奥两国外交大臣计划召集一次国际会议,俄国同意奥国对波斯尼亚的兼并,由此换来博斯普鲁斯海峡及达达尼尔海峡的通行权。但奥国竟然等不到会议的召开便宣布兼并波斯尼亚,于是激怒了认为波斯尼亚是自己领土的塞尔维亚人。接下来,保加利亚和克里特岛宣布与奥斯曼帝国断交,世界上多了一个独立的国家保加利亚。而俄国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外交大臣曾有与奥匈帝国的密约,认为他们的斯拉夫小兄弟塞尔维亚被奥匈帝国所侮辱了,引发了对沙皇政权的不满。总之,1905年俄国爆发的国内革命虽然遭到了失败,沙皇帝制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内部问题重重,又受到欧洲敌对国家牵制的情况下,大规模出兵中国的可能性极小,只有一种情况,我们的军事行动遭遇了失败,那将引发不可预测的变局!反过来,假如军事行动极为迅猛果决,在极短的时间内平息外蒙局势,那么,最多引来外交上的抗议,比如损害了俄国商人的利益要求赔偿,对于我们在外蒙的军事行动,俄国人只好接受。
  外交局的结论是军事行动可以展开,不会有不能承受的外交后果。但前提是速战速决,不能拖延。
  “这很好嘛。”龙谦点点头,“你们的报告尽快报上来并抄报军务局。总参全力做好军事计划,随时准备发动。”
  “是。那我就提前告退了。我哪里还有一大摊子事呢。”司徒均站起来。他知道,今天的会议基本确定了出兵外蒙了,剩下的就是细节了。
  “唔,中午我要留王月蝉吃饭,你们如果有时间的话就陪一陪。”
  “实在抱歉。”唐绍仪也站起身来,说自己事情多,不留了。但江云没有走,他还需要向龙谦详细汇报国安总局组建以来的工作情况。
  “那好吧。月蝉你先上楼找陈淑吧。她听说你要来,高兴的很呢。”
  王月蝉没想到龙谦会留她吃饭,以龙谦现在的地位,这可是极大的意外,“谢谢司令,我也早想见夫人了。那我就先去了。”外面已经听见了陈淑欣喜的声音,王月蝉推门出去了。
  “你说说吧,早就想了解国安总局的组建以来的工作了。”
  “是。”江云开始汇报。
  
  第三节司徒均二
  
  在即将成立的共和国权力体系中,国安总局的办公室主任似乎算不上大人物,但军委会军务局长、国防军总参谋长绝对是。离开海晏堂步行回西八所的路上,几处固定位置的警卫看到军容整肃的总参谋长走过来,纷纷立正敬礼。
  十年前只身回国闯荡,十年的时间见证了新中华的诞生,柏林军事学院的同学们还在少校中校阶级上苦熬的时候,自己竟然坐上了有军队大脑之称的国防军总参谋长的宝座,一向淡薄权势的司徒均不禁生出几分自豪来。
  司徒均无疑是国防军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人物。但他跟鲁山、王明远、冯国柱、叶延冰等统兵大将不同,他在军队中并无私人势力,军队的大多数高级将领将其视为龙谦的幕僚长。这位深受最高统帅信任的幕僚长似乎刻意保持着与各位统兵大将的距离,彼此绝无私交。不仅如此,这位目前显然是除了龙谦之外的军队第一人生活极其简朴,至今保持着独身,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几乎没有个人的任何欲望。
  要问在他人看来简直简朴简单到了极处的总参谋长有没有隐秘的欲望,答案是有的。是人就有欲望,怎么能没有呢?民族意识极强的司徒均的欲望不在于金钱女色,不在于华物美食,更鄙视金钱如粪土。他的欲望说起来极其高尚——建立一支超越德国陆军的强大陆军!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国战中纵横决荡,一洗国耻。重现强汉盛唐的荣光!
  而实现这个理想的前提是建立类似于德军总参谋部的具有绝对权威的军队指挥机构。司徒均认为,建立一个具有绝对权威并且高效的总参谋部是建立一支可以与西方列强近代化军队相抗衡的前提。
  现代德国脱胎于普鲁士王国,而普鲁士具有独特的军事传统,曾有人这样描述普鲁士,别的国家有一支军队,普鲁士军队有一个国家。由此可见普鲁士好武的传统。1870年普法战争证明了普军比曾经纵横欧洲所向无敌的法军更优秀,而战争的胜利原因在普鲁士人看来是因为他们创建了比所有国家都先进的总参谋部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军官具有令人惊异的共同思维,在司徒均看来。这是保证建立一支强军并战胜一切敌人的关键。
  他已经坐上了总参谋长的位子。他关于打造一个高效的、具有绝对权威的总参谋部的建议获得了最高执政者的赞同并已经获得了重组总参谋部的绝对权力。
  司徒均承认,蒙山军已经是中国最强大的武装,快速取得反清战争胜利是预料中事,尽管过程之迅捷出乎了司徒均的意料(司徒均高估了满清政权的稳定性。没有料到战争后期各派武力的纷纷倒戈)。在北洋主力猛攻德州之际。司徒均坚定地认为山东军可以守住德州。这种自信不是建立在山东军拥有了不弱于对手的武器装备。而是建立在蒙山军已经成型的制度及训练水平上,换句话说,对北洋军有着较深了解的司徒均认为龙谦创立的蒙山军比北洋更具制度优势。在跟随龙谦的近十年里。司徒均已经折服于自己的统帅了,承认他具有比自己更为犀利的眼光,比如在武器配备,部队编组,小分队战术,军官培训等方面,特别是新技术的运用山,具有超越自己的眼光。当初费力采购自美国的无线电台便在反清战争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司徒均认为龙谦在总参谋部制度上建立和使用上仍然存在很多缺陷,现在好了,龙谦将重组完善总参谋部的任务完全交给了自己。
  司徒均自率总参机关进京后,将总参设于颐年堂和勤政殿之间的西八所,这是一大片平房建筑群,虽然有些破败,甚至一些房屋漏雨和门窗损坏,但足够安置总参各机关了。一向奉行军人务必在生活上简朴再简朴理念的司徒均批评了商凤春占据勤政殿并大规模修缮西八所的建议,不是出于为龙谦省钱,而是有悖于他治军的理念——一旦总参机关陷入物质上的享受,这个机关的锐气就终结了。冬天不好过?野战部队冬天都有取暖设备吗?北方军当初冒着零下三十度的严寒剿匪带着煤炉吗?司徒均的诘问令出身北方军现今担任副总参谋长的商凤春极为尴尬。
  司徒均进京后,根据龙谦的授权,一面指导、组织、协调各大军区、各新建师的组建与调动,一面拟定各大战略区军事行动指导计划,报龙谦批准后监督各军区执行。东南军区战火已经平息,但西北军区向西北各省的进军以及西南军区向四川的进军仍然发生着规模不大的战斗,期间更涉及到对地方势力的处置政策,牵扯了司徒均的很大精力。
  司徒均承认,他对于政治比较厌恶,也比较迟钝。但是,反清战争以及蒙山军更早的建军发展史早已证明,在中国,如果不懂政治而治军简直就是笑话。
  回到自己那所简陋到极点的办公室,司徒均立即召来副总参谋长兼作战部长商凤春,通报了刚才关于外蒙局势的研究结论,指示商凤春立即起草指令下达给北方军区。然后专心修改完善那份编制局上报的关于陆军编制草案。这份厚达110页的报告已经在司徒均案头七天了,仍未定稿。
  司徒均进京后虽然不能向过去一样跟龙谦朝夕相处无所顾忌地探讨一切军事问题了(主要是因为龙谦的时间被别人占用了),但俩人还是好几次谈起国防军首脑机关的组建。龙谦早已确定的分设军政及军令两大系统的设想正在实施中,这既是各国基本成熟的做法,也符合他一贯的分权制约思想。为司徒均完全拥护。
  承担军政重任的国防部尚未组建,但军令系统要先走一步。目前已经成立的三总部中,运转最为正规的是军令系统的核心——总参谋部。其余两部,总政治部及总联勤部虽然成立并有自己的首长,但由于蒙山军当时分割于三块互不联系的战略区,实际上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比如,宋晋国作为总联勤部长,并不负责南方军的后勤保障,只负责山东军全部及北方军的部分军火供应,南方军是连树鹏具体负责的。总政治部主任当时是方声远。但方声远却基本没有进入角色。南方军是曹敏忠管这块,山东军及北方军干脆就是司令官宁时俊亲自管。而且,他们的精力主要在练兵打仗,一切人事、稽核、奖惩等划归总政的职能都不太正规。
  龙谦等司徒均率总参机关进京后。将筹划共和国武装力量统帅机关的重任交给了司徒均。龙谦对他说。你不要等政府机构的建立了。先拿出一个总体的方案来。一些原则我已经跟你谈过了,你照我定的原则设计出国防军统帅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