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山军-第5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再说吧,否则就没有退路了’王大声叱道,‘哪里还有什么退路!’……掌灯时分,洪先生起草了文稿,找我看,说他写不了,文思一下子都枯竭了,总也想不出词语来。我看过后发现他写错了两个字,当即改过来。对他说,不过就是一个通电,又不是考状元,把该说的话说了就是。当时封、王已离去,司令部只有参谋长守在作战科,洪先生颤抖着对我说,‘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历史’我陡然明白,我竟然见证了一段最为重要的历史过程……秋大姐闻讯跑来,问我干了吗?我说已经行动了,她大叫数声,然后又大哭起来……盖因曾历生死,心有所感也。直到次日凌晨,广州传来消息,已经顺利接管,参谋长笑着对我说,又该搬家啦,咱们回城去!”
  许思日记里的“王”自然就是王明远,秋大姐自是秋瑾无疑。梁俊山时任总参谋部通讯处处长。
  许思谈到了见证历史。这是很有意思的一段话。当时王明远三十四岁,与龙谦同庚。封国柱三十三岁,司徒均三十二岁,洪粤诚三十一岁,对于建国后走上仕途的官员,这个年纪能做到县长已经是奇迹了,但就是这样年纪的几个人,一手策动了广州首义。而蒙山军之主要对手北洋系,年纪在三十至四十岁的文臣武将极多,这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
  许思日记精确地记录了广州首义四功臣的神态。司徒均之沉稳,封国柱之跳脱,王明远之坚定,以及洪粤诚之犹豫彷徨。还有秋瑾的感慨激动。
  洪粤诚作为共和国开国元勋,留给后人的刚正严厉的形象在许思日记披露后轰然倒塌。唯其如此,才显得真实可信。
  令研究者发笑的是,四人里只有洪粤诚事后不止一次撰写文章描述广州首义,其形象高大庄严,令人景仰。但更有资格讲述此重大事件的王明远司徒均却在回忆录里无一字记录决定举义前在司令部的一幕,只是说奉龙谦之名,研究分工指挥了广州举义。大概因为首义虽然意义重大,但对于日后的连番恶战,似乎不值一提,所以就一笔带过了。
  7月28日上午九时,蒙山军总部以龙谦的名义通电全国反清举义,该日按照电报韵目为“堪”,所以,该电被称为“勘电”。
  “自甲午以来,金瓯残缺,割地赔款,租界遍设,国已不国!外政既失,内政亦不修,水旱频发,人民流离失所,赋税累加,民生困顿之极,皆为政者之过!
  “数十年来,无数之志士仁人痛感国力之衰弱,文化之沦丧,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寻求救国之道。清廷囿于一族之私利,无视亿兆国民之幸福,漠视民众改良政治之呼声,视万民为刍狗,一味采取武力镇压之野蛮途径。我军自蒙山建军,即以维护国家独立,谋求人民幸福为己任。出于维护国家统一与安宁之良好愿望,认为内乱既起,兵火交加,损害者乃全国同胞之利益,获利者乃图谋奴役剥削中华之某些外族势力,所以平湘赣粤之乱,力求国内之和平稳定。企盼清廷当道诸公,认清大势,以亿兆民众之福祉为念,切实改良政治,顺应民心。但清廷不应历史潮流,反而密谋举兵进攻山东,进而消灭蒙山军,维系其腐朽统治至千秋万载,我蒙山军全体官兵至为失望。为我中华文明之延续和人民之幸福计,决意顺应民意,举兵反清,推翻独裁之帝制,建立民主共和之新中国!
  “中华乃四兆国人之中华,非一家一姓之天下。龙谦以为,权力即是责任。蒙山军反清,所求者乃救国救民,兴共和之国体,团结我中华四万万同胞,同心戮力,复兴我泱泱中华,非狭隘之民族报复,诛灭满族之数百万同胞。满清朝廷应认清大势,顺应潮流,公开退位,经民主而生之共和政府,当妥善安置之。所有政治派别与军队,只要拥护蒙山军主张,即为同道。待革命成功,当诚邀国内外一切致力于中华民族复兴之人士,商谈成立合法之中央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
  通电天下之时,乃广州军政府成立之日,新的中央政府成立之前,由广州军政府代行职权!”
  通电的落款是蒙山军总司令龙谦。
  “勘电”一出,当日,山东、吉林两省巨变,驻军占领省府,通电响应广东,宣布接受蒙山军总司令部及广州军政府领导。
  瞬息之间,广东、山东、吉林宣布光复。全国立即沸腾!世界为之震惊!
  
  第十一节动员 动员
  
  7月28日,济南,山东军司令部。
  陈淑已经焦虑了许多日子了。至少有两个月没有接到丈夫的来信,最近二十天连广东方面的电文也极少了。
  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不安。
  父亲的山东布政使被朝廷命令免去后,她知道,跟朝廷最后摊牌的时候快到了。
  被免掉官职的父亲似乎更忙了,自接过了山东军动员重任后,有时候连续数日不回家。虽然她知道父亲大部分时候就在前院的大楼里,但隔了好远的距离。
  造反只是男人们的事吗?她常这样问母亲,妹妹,也问自己。
  陈娴也处于极度的焦虑不安中。出任山东军第六师师长的叶延冰十几日前回过一趟济南,在司令部大楼开了一下午的会,在启程连夜赶回德州第六师师部前回了趟后院,看望了妻儿、岳母以及妻姐。陈淑发现,一向极为重视衣着打扮的妹夫形容憔悴,至少有三天没刮胡子了。当陈娴指出他这点时,叶延冰摸出下巴苦笑了下,“哪里顾得上嘛。六师是山东主力,七师尚未组建完成,北洋攻上来,全得靠我顶住,鲁北一马平川,济南又决不能放弃……”
  他只吃了一碗粥就走了,甚至来不及亲吻下刚出生的女儿。
  济南当然不能放弃的!陈淑很清楚。丢了济南,山东军的军火就断了来源。已经几个月了,华源的军工厂从来就不休息。连陈志他们这些放假在家的一部分大学生都被招进了工厂做工!陈淑受母亲的要求,去厂子里看望了一次住在工厂的陈志,弟弟瘦了,但精神很好,“大姐你放心,我好着呢。同学们都盼着跟满清开仗,你是没有见,如山的炮弹呀,一批批生产出来,装箱运走。沂州那边的原料都快供不上了……”
  从那次起。弟弟一直没有回家。
  干脆早些打吧!就这样耗着,什么时候是个头?但她知道,开战的命令在南方,在广州。在自己的丈夫手里掌握着。
  “化国为家。化国为家……”她最近总琢磨这句叔父常说的话。
  有一次父亲竟然开了自己的玩笑。“如果他一举成功,你就是皇后娘娘啦,要不要我给你磕头啊?”
  “叔。你老人家咋能这样说嘛。”
  “就是,怎么跟淑儿开这样的玩笑?”尤氏也埋怨丈夫玩笑过了头。
  “哈哈,高兴嘛。十年!十年卧薪尝胆,搞出了如此局面!这一次,即使丢了山东,最差不过划江而治,有胜无败喽。”
  “今天咋这样高兴?”
  “告诉你们吧。龙谦在广东正式成立蒙山军总司令部,咱山东兵马编为山东军,宁时俊为司令官,延冰为第六师师长,下辖三个旅九个团!加上炮骑工辎部队,总兵力将超过三万人!三万人马啊!”
  “怎么是第六师?”
  “广东为一、二、三师,山东为六、七师,东北为九、十师,所缺番号大概是为了以后扩编吧。你听听,什么局面?想想十年前他们几百人打郑经的情形,谁能想到呢?不过十年啊!第五镇南征,大家都担心反对,也就是两年多的时间嘛,他就扩出了整整两个师!时来天地皆同力……”陈超收了口,因为下一句却很不吉利。
  七个师!进过军营的陈淑想象不出七个师是多大一支军队!
  这是一个多月前的事。那日的激动欢乐宛如昨日。现在为什么担心呢?陈淑突然问自己,打不过北洋吗?打不赢朝廷吗?叔父不是说了嘛,实在不行就往南退,退过长江与蒙山军主力会合,划江而治……
  “要将山东丢给北洋军吗?鲁南还有自己的老家呢。”最近陈淑总能梦到陈家崖的小院,在那里,她度过了无忧无虑的青春岁月。
  “是担心他做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吗?”陈淑的心沉下来。
  “夫人,夫人,打起来了,打起来了!”张嫂小跑着从前院回来,手里捏着一张沾着油墨的号外!
  “谁和谁打起来了?德州吗?”陈娴抱着刚两个月的女儿从西屋冲出来。这段时间,德州是她每日必看的地点,知道丈夫就在那儿守着山东的北大门。
  “不是德州,是广州!”张嫂将号外交给陈淑。
  那是蒙山军总部的反清通电!
  “……商谈成立合法之中央政府……实现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陈淑读到这里,泪水浸湿了眼眶,他不称帝!他不做皇帝的!
  民主共和究竟是什么东西她并说不清楚,但他不称帝就好,就不会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啊啊,姐夫真是大英雄!哈哈,真是太好了!”陈娴的叫声惊着了女儿,孩子大哭起来。
  动员!动员!广州一发动,山东再无顾忌!立即以最快的速度行动起来,关键是兵员的集结和物资的调配,齐鲁大地随着山东军司令部一声令下,飞速行动起来,动员!动员!
  7月28日,山东在收到广东通电后,方声远立即起草了响应电,通电全国,接受蒙山军总部指挥。山东之通电以第二号号外用最快速度印制出来散发全城。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通电尚未发出,关外鲁山通电已至,山东更是一片欢腾!
  当日傍晚,山东军首脑齐聚司令部,再次明确了分工,方声远出任山东军政府都督,负责宣传及政府运作,宁时俊为山东军司令官专司军事,陈超为军政府副都督负责动员及后勤。
  第三、第四、第五号号外陆续出台,通报吉林独立,宣布山东进入战时状态,宣布济南戒严。宣布军事管制华源及中兴集团,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