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太宗-第3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也顿首曰:“陛下多年来为臣等心中寄托所在,若陛下不顾身体,即是不顾臣下,望陛下三思。”

李治早吓得脸色苍白,泣道:“父皇,母后已离儿臣而去,您若再走,儿臣在世上就成了孤苦之人。父皇,您要这样,还是先把儿子杀了吧。”

李治言出率真,使李世民闻言动容。一旁的长孙无忌满意地向李治投去赞赏的眼光,认为他说出这等话来非常得体。

李世民眼望众人,心态渐渐平复,唤众人都起来说话。看到李治依然在那里啜泣不已,心中晃过长孙嘉敏的身影,一股怜惜之情涌上心底,说道:“治儿,别哭了。来,到我跟前坐下。你说得对,你母后走得早,你今年才十五岁,我不能让你成为孤独之人,不能负了你母后。”

众人见李世民这样说话,知道他已改换了心意,遂在心里长舒了一口气。

长孙无忌奏道:“陛下,如今太子之位虚悬,若日久必生变数,臣以为须早定之。”

李世民又看了一眼李治,缓缓说道:“我想好了,就立治儿为太子吧。”

在场之人基本上都偏向立李治为储君。房遗爱虽为魏王之党,那是他们私下交好,却与房玄龄无涉。李世民此言一出,他们皆喜形于色,长孙无忌当即说道:“臣等谨奉诏:若有异议者,臣请斩之!”其急色之状,溢于言表。

李治得知自己果然成了太子,也是喜出望外,当即跪倒,叩首道:“儿臣年龄尚小,太子之位重于千钧,乞父皇慎思之。儿臣上面还有皇兄,父皇最好在其中择贤者居之。”

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显然非其所愿,主要还是应长孙无忌等重臣之请,以及权衡形势不得已而为之。他一生英雄,根本不喜李治那副懦弱的性格。他知道,人的性格为天成,李治如此性格,充其量为守成之君,难如自己这样取得如此功业。然他又想,李治性格懦弱,决定了他是一个守规矩之人,若立其为太子,再选重臣辅佐,他肯定能延续自己的治国方略,不至于出格。那时,依李世民对长孙嘉敏的感情,他不可能选后妃之子为储君。那么李承乾已废,李泰受重臣反对,选择李治为储君为唯一之路。他感触万千看着李治叩首的样儿,心想你还在这里谦让,若非阴差阳错,焉有你的位置?想到这里,李世民说了一句实话:“治儿,你不用拜我。立你为太子,是你舅为你力争,还有这几位重臣亦持同议,你须拜谢他们。”

李治非常听话,急忙起身向长孙无忌他们逐个拜谢。

李世民还在那里犹豫,又问长孙无忌道:“你们已同意我意,未知外议如何呢?”

长孙无忌现在成了拥立李治的急先锋,其躬身答道:“陛下,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乞陛下召问百官,有不同意者,为臣负陛下!”

李世民点头同意,决定后日大朝会时召六品以上文武官员问询。

此后二日,长孙无忌与褚遂良等人非常忙碌,他们暗中联络相熟的文武百官,让他们支持立李治为太子。这日净鞭三响,六品以上文武官员鱼贯进入太极殿。少顷,李世民乘舆入殿升至御座。今天因是议立太子,李世民不让李泰及李治等亲王参加朝议。

群臣拜毕,李世民唤其平身,然后说道:“今日朝议,主要是议立太子。诸爱卿,太子承乾失德被废,使太子之位虚悬,由此引起物议,今日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将所荐之人说出来供大家评议。”

李世民见群臣默然,遂又说道:“承乾失德悖逆不可立,还有一人,即魏王李泰亦不可立。朕之家事即是国事,魏王泰为何不可立,朕不妨将其行为告诉大家。其行事阴险,近一段日子经营太子之位,下了不少工夫,甚至不惜使出卑劣手段。朕即位以来,崇尚清明政治,希冀君臣之间、臣臣之间以及臣民之间,不得以阴险鬼蜮之行待人。若选魏王泰为储君,其身不正,又如何能推清明之风?仅此一点,朕坚决不立魏王泰为储。”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近日来尽力鼓吹李治,然有些人犹半信半疑。事情很明白,昔日李承乾为太子时,皇上宠爱魏王,意欲易储,此为公开的秘密。现在李承乾被废除,李泰作为嫡次子理所当然进居太子之位。更有一些与李泰亲近之人,打算今日朝议中力荐李泰。李世民今日当众说李泰阴险,不宜立为太子,彻底地打消了这些人的幻想。

长孙无忌今日作为力荐李治的急先锋,并不忙着说话。只见左、右仆射房玄龄和高士廉率先出班,齐声奏道:“陛下,晋王仁孝,宜立为嗣。”

褚遂良作为谏议大夫,掌握着朝中的动议权,此时自然不甘寂寞,也急忙出班道:“陛下,臣遍视皇子之行,以为立晋王为太子最好。”

李世民对重臣们的心思还算有数,此前岑文本、刘洎提名李泰为太子,他们与李泰平时没有什么私情,至多是听到了自己欲许李泰为储的风声罢了。现在自己首先说李泰不宜为储,他们自然会转立李治。然其他官员呢?李世民的目光在殿内绕了数圈,说道:“嗯,这是你们的想法。你们呢?你们想立何人为太子?”

百官们的想法现在非常一致,因为嫡子三人中,已有二人出局,那么李治即为唯一的选择。这时,长孙无忌出班奏道:“陛下,臣愿立晋王。”长孙无忌此时在朝中,隐然是首辅的角色。百官见长孙无忌发话,心中再没有任何犹豫,躬身齐声呼道:“晋王仁孝,当立太子。”

李世民见百官无异议,心中甚喜,不禁悦色上脸。他待众人声歇,唤出马周道:“马卿,可从百官之意立晋王治为皇太子。你今日就拟旨一道,明发天下。另大赦天下,赐酺三日。朕明日驾临承天门楼,与庶民同乐。”

马周躬身领旨。百官此时见大事已定,遂拜伏在地,向李世民拜贺,三呼万岁。

李泰此时尚不知朝中有这些变故,觉得父皇既然已经面许,那么太子之位已是囊中之物。想是长孙无忌串联百官时,未曾惊动李泰。他今日欲出城游历,早膳之后,即与房遗爱、柴令武等人一起,在百余骑的前呼后拥下,奋蹄向城外奔去。

李泰行至永安门,就见大门紧闭。一人甲胄全身背门而立,其左右更有二百余骑环卫。观其服饰颜色,李泰识得这帮人正是宫中宿卫,那名领头之人,正是父皇的贴身将军常何。

李泰心中未想其他,驰到常何面前昂然问道:“常将军,青天白日,为何将城门紧闭?快点打开,我要赶往城外。”

常何不回答,将手一挥,二十余人将李泰、柴令武、房遗爱围成一圈,剩余之人挥动枪槊对准这帮人,大声喝道:“抛下武器,下马蹲在地上!”

这帮人不明所以,然看到这群如狼似虎的宿卫,不敢妄动,乖觉地解除武器,然后下马蹲在地上,并以手护头。

李泰见状大怒,喝道:“常何,你莫非想谋反吗?你这样做,到底是仗了谁的势?”

常何依旧不理他,向其手下喝道:“把他们带下去看管起来。”

这帮宿卫毕竟训练有素,他们让李泰从人紧抱起头,站立起来排成纵队,后面之人将马儿连起,将其驱往北军驻地。须臾,永安门前变得空荡荡。

李泰“当”一声拔出佩剑,向常何挥舞道:“常何,你到底是何居心?若想谋反,我第一个饶不了你!”

常何此时方来照顾李泰,他脸色泰然,说道:“魏王殿下,我常何有何胆子在京城谋反?我今日所为,皆是奉旨行事。皇上有旨,命将殿下带入北苑问话。二位驸马,你们既然跟随殿下至此,不用再劳我到别处寻你们,一同走吧。”

李泰心思暗转,知道父皇待自己如此,定有非常变故,然他颜色不改,喝道:“你说奉旨而行,可有父皇的圣旨在手?”

常何道:“殿下难道不知道我久在皇上身侧,皇上有旨多是口谕吗?走吧,你见了皇上,若我果是矫诏而行,这颗头颅就任殿下砍去。”

李泰心有不甘,然在宿卫相逼下无计可施,只好还剑入鞘,乖乖地跟随常何入肃章门进入北苑。

李泰从此再未见过李世民,当日午后,岑文本带人前来向李泰宣读了两道诏令。第一道诏令是立李治为皇太子诏。

李泰闻之,脸如死灰,知道自己多年的努力尽付东流。多年来,为了争得太子之位,李泰把注意力皆放在邀宠父皇和排挤李承乾之事上,压根儿就没有把李治放在眼里。谁知到头来,自己落了个鸡飞蛋打,李治却得来全不费工夫。他愤愤不平,起身骂道:“什么‘才唯明哲,至性仁孝,淑质惠和’?什么‘好礼无倦,强学不怠’?一个无知小儿,怎么就忽然土鸡变成了凤凰?我忙碌多时,不料竟便宜了这个小子!”

岑文本劝道:“殿下,你知书达理,应该知道皇上的诏令不可评论。你若如此,皇上知道了定会降罪!”

李泰知道岑文本曾与刘洎联名举荐过自己,对其还算礼貌,流泪道:“岑侍郎,事情本来好好的,怎么忽然变成这样了?你说,那李治哪一点能比上我?他怎么就能当了太子?”

岑文本道:“皇上高瞻远瞩,他这样定下晋王为太子,又得群臣拥戴,那是不会错的。殿下,这里还有一道诏令,是专下给你的,皇上在其中还是说了你的不少好话。”

“又有什么好话?父皇既立李治为太子,我因想过这个位置,即是大罪,不将我赶尽杀绝才怪,又有什么好话了?”

岑文本不再接腔,展开圣旨,大声念了一遍。

朕闻生育品物,莫大乎天地;爱敬罔极,莫重乎君亲。是故为臣贵于尽忠,亏之者有罚;为子在于行孝,违之者必诛。大则肆诸市朝,小则终贻黜辱。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侯大将军魏王泰,朕之爱子,实所钟心。幼而聪令,颇好文学。恩遇极于隆重,爵位穷于宠章。不思圣哲之戒,自构骄僭之咎,惑谗谀之言,信离间之说。以承乾虽居长嫡,久缠疴恙,潜有代立之望,靡遵义方之则。承乾惧其凌夺,泰亦日增猜沮,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