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太宗-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靖大军碛口大捷的消息传入京城,李世民闻讯喜动颜色,对众大臣说道:“颉利势衰被灭,那是迟早的事儿。李药师此战,仅用一万骑直捣巢穴,可谓以少胜多,足见其军机功夫。国内各地正忙于农事,若倾国力与敌打仗,将使我们君臣的数年努力毁于一旦。李药师深谙此理,未损国力而获完胜,为将为帅者能有这份胸怀,委实不容易。”此后,李世民下诏因克定东突厥之事,大赦天下,举国为之欢庆,自不必说。

消息传入大安宫,那李渊日常在宫中百无聊赖,闻此捷报不禁雀跃。宫人见他年已老迈,却显童稚之趣,不免诧异万分。李渊遥望北方,张开双臂舒展身体,赞扬李世民道:“昔汉高祖困于白登,终身不能报仇。我受辱多年,屈身东突厥之下为臣,二郎今日将其灭之。二郎是我托付的人,有子如此,复何忧哉。”言讫,他令人入太极宫,让李世民在凌烟阁置酒,召来十余名老臣共同宴饮庆贺。

李世民依令照办,让人按李渊提出的名单去通知他们按时到场,其中有萧瑀、陈叔达、于志宁、颜师古、苏世长、温大雅、刘政会等人。

凌烟阁始建于北周,其建筑初衷为喜庆节日之时,皇帝召大臣宴饮之地。因该阁并未建于皇城之内,皇帝及百官来此宴饮,推窗即见街景,有“与民同乐”之意。

今晚的阁内香烟缭绕,明烛劲烧,一帮乐工隐于帷后,奏起了轻快的音乐。按照礼仪规制,萧瑀等人最先来到,迎接李世民入阁,过了片刻,李渊乘坐一抬暖舆,入了阁门方才下地,李世民带领众人向他行礼。

今日的李渊看来确实高兴,他兴冲冲在主席上坐下,然后挥手道:“二郎,众爱卿,可入座。孤今日高兴,不要有那么多的虚礼,大家坐下后马上开席。对了,今晚不要饮葡萄酒,要饮军中爱喝的‘土窖春’,大家可以开怀畅饮,尽欢达旦。”

李世民道:“父皇已上春秋,须饮酒有度,不能坏了身子。”

李渊笑道:“二郎,你不要扫我的兴。孔子言‘朝闻道,夕死可矣’,你灭了东突厥,搬掉为父心中多年的一块石头,多饮些酒又算什么?来,上酒,上酒。”

萧瑀凑趣道:“陛下,难得太上皇如此高兴,臣等愿随太上皇孟浪一回。”

李世民微笑点头,说道:“父皇,将作监近日呈来一件妙物,很是别致,今日就依此行令饮酒如何?”

“什么妙物?赶快拿上来让大家开开眼。”

一名宫女用托盘送上来一物,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件酒令用具。该物底座为一鎏金龟,上负一银筹筒,筒上写有“论语玉烛”。李世民伸手打开银筹筒,从中取出数枚酒令银筹,说道:“此物今日第一次使用,其座为鎏金龟,其意祝太上皇万岁长寿之意。这些酒筹很有意思,筒上有名为‘论语玉烛’,筒内共有筹五十枚,每枚筹正面上刻有字,上为《论语》中的辞句,下为饮酒之例。”

李渊大喜,伸手取过酒令旗,将此放在自己面前,说道:“如此,孤先当令主,马上开令了。”说完,他从筒内取出一枚银筹,身后的宫女将此筹接过来,然后轻启玉唇念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自饮十分。”原来唐人行酒方式有饮、劝、处、放四种,“饮”为自斟,“劝”为敬酒,“处”为罚酒,“放”为重新下筹。李渊抽得此筹,要将面前之满盏酒饮尽。

苏世长在一旁赞道:“太上皇取得此筹,果然大有深意。颉利为非作歹多年,今日被灭,终是老天有眼。”

李渊端盏一饮而尽,说道:“非也。要想成一事,非唯天时,亦须人谋。颉利被灭,终究是二郎及群臣的功劳。嗯,闲话少说,孤要行令了。”

此筹名为:“与尔邻里乡党乎。上下各七分。”李渊的左手为李世民,右手为萧瑀,两人依言端盏饮至七分。

此后酒令花样百出,“四海之内,皆为兄弟。任劝十分。”“乘肥马,衣轻裘。衣服鲜好处七分。”“择不处人,焉得智。上下各五分。”“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末座两人十分。”酒令层出不穷被抽出来,饮酒方式虽文雅,然酒却入肚不少。

众人渐渐都饮得醺醺然起来,李渊这时面赤耳热,大声说道:“今日仅仅依令行酒,场面终久太闷。众爱卿,且让孤与二郎为你们助兴一回。”他目视李世民道:“二郎,为父这些日子将琵琶练得纯熟,我轻抚一曲,你仗剑为舞如何?”

李世民已喝了不少酒,渐渐被热闹的场面给感染起来,慨然道:“父皇有令,儿子定当遵从。取琵琶和剑来。”

李渊老来学艺,让乐工教其演奏琵琶技艺,今日也是第一次当众显露新学来的本事。在座众人闻听太上皇要亲自操琵琶,皇上仗剑起舞,这是多么新鲜的事儿,各自虽酒醉八分,兀自张大着嘴巴发呆,也不敢张狂乱讲。

李渊起身离座,伸手接过琵琶,到前方空阔处的一张椅子上坐定,只见他五指轻捻,一曲《剑器》从其手中发出。该曲刚健雄强,节奏明快,似回雪飘摇,如箭射长空,动如雷霆,静如凝光。众人一品,觉得李渊的演奏技艺有相当火候,不由得齐喝了一声彩。

那边的李世民持剑下场,其依琵琶乐声节奏起舞。只见那柄利剑似龙游翔,时而划剑成圆,时而剑势如虹。他在场中左右游走,左旋右抽,忽然掷剑向上,那剑到达阁顶后向下垂落,如电光下射,李世民执剑鞘承之,利剑毫厘不爽直入鞘中。众人叹为观止,掌声雷动。

是夜众人尽欢而罢,到了第二日,李渊弹琵琶、李世民舞剑的消息传了出去,人们惊叹之余又有一丝儿艳羡,觉得未亲眼目睹如此场面,为极大的憾事。

李世民因平定东突厥,心中欢喜数日难抑。然天公与人欢喜,往往极短,转眼间就会乐极生悲。房玄龄这日匆匆求见李世民,奏道:“陛下,臣看如晦的光景越来越差,其最后的日子也许就在这两日。”

李世民大惊,问道:“这群该死的太医,竟然如此不中用,那么多人,连一个如晦都医不好?”

李世民让太医署倾尽全力医治杜如晦,太医署不敢怠慢,太医令、太医丞带人一拨一拨入杜如晦宅中问诊,又召各地的名医入京,调八方奇珍药材。那些日子,往杜如晦宅中去的医者相望于道,源源不断。

房玄龄道:“太医署此次对如晦的病可谓尽心尽力,然无可奈何,也是没有法子的事儿,请陛下勿责。”

李世民见房玄龄一脸悲凄之容,知道他和杜如晦心意互通,如同一人,起身道:“玄龄,你同我一起去看看如晦。”说完让太监立刻备马。

李世民到了杜如晦的宅中,见躺在榻上的杜如晦形容枯槁,仅剩下个皮包骨头,与未休病之前宛如两人。杜如晦的神志很清醒,眼光很明亮,见到李世民作势要起,被李世民伸手止住。

杜如晦的眼中滚出两行清泪,许是他太瘦弱,只觉他那泪珠儿也似乎瘦了一圈。他微欠了一下身,气喘吁吁说道:“陛下,臣一病不起,不能再为皇上办事。唉,这身子真是不争气。”

李世民顿时哽咽道:“如晦,你为我尽力如此,有病了就该好好养着,不要再起别的念头。”

杜如晦伸出枯瘦的手,将眼上的泪珠揩净。他忽然绽颜一笑,说道:“臣这些日子躺在病榻之上,每日的疼痛将臣折磨得难以入睡。这样整日整夜瞪着房顶苦思冥想,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儿。”

李世民看到他露出了笑容,心里多少有些好受。以前杜如晦每次定计之后,方露出一笑,现在的笑容中依稀有原来的影子,让他感觉很熟悉。

杜如晦接着说道:“臣自从跟随皇上,蒙陛下不弃,视臣以亲近,才有了这样一番轰轰烈烈的经历。人生来到世上,多少人都是庸庸碌碌一生,又有谁有臣与玄龄这样的际遇?有了这样的经历,别说已经跟随陛下十余年时间,就是仅有一年,此生亦已足矣。当然,人的欲望无穷无尽,臣自知将死,犹奢望继续为陛下办事,不免为臣的憾事。”

房玄龄在一旁也流下了眼泪,他不忍让杜如晦看到,遂转头轻轻抹去。

李世民见杜如晦说话之时,其神色很是轻松,知道他已经看破了生死,虽对生有着无尽的留恋,然对死并不畏惧。想起杜如晦将不久于人世,又让他忆起以往的岁月。每临大事乃至危急关头,是眼前的这两人与自己一起倾力排解。杜如晦若撒手西归,无疑失去一臂,李世民心中实在无法接受。他伸手去握杜如晦那双消瘦的手掌,触手处只觉其皮肤已失去弹性,骨节尽显,流泪道:“如晦怎能说这般话?眼下天下刚刚有一些起色,李靖又新将东突厥灭掉,正是你和玄龄一起大展宏图的时候,你难道真想舍我而去吗?”

“陛下不用安慰,臣心明如镜,知道去日不远,这是没法子的事儿。陛下手下能臣云集,就是离了如晦,也一样能取得天下大治。臣今后在九泉之下,也日日盼望这个日子。”

李世民心头更悲,扭头唤道:“玄龄,你看如晦心硬如铁,真要舍我而去啊。”

房玄龄见李世民发乎真情,眼泪不绝地涌出,打湿了胸前衣襟,竟然有些神志不清,上前轻轻移开李世民之手,将他扶了起来,说道:“陛下,如晦现在休养要紧,我们似可离去了。吉人自有天相,如晦也许静养数日,身子会慢慢好起来,亦未可知。”

李世民最终在房玄龄的劝说之下返回宫中。到了第二日午时,杜如晦油尽灯枯,阖目长逝。

噩耗传入宫中,李世民闻讯大哭,对房玄龄说道:“你与如晦随我多年,立下了多少功劳,然你们并不言功。这几年,朝中的台阁规模,典章文物,皆是你们所定,可谓重权在握。然你们能从善如流,不见权威痕迹。魏征、王珪善谏诤,而你们能让其贤,李靖、李世善将兵,你们能发挥其所长。今如晦逝去,我失一臂矣。”

李世民因为杜如晦逝去,决定废朝五日。赠杜如晦为开府仪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