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云台-第5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你二人未来之前,孤倒是有意先隐忍一段时间,毕竟我江东的实力不足,又处在荆州和曹操两方势力的相邻之处,却是最好不要随意的勾动那一方的敌意,毕竟那样的话,才能保有我江东的安危,继而能够从中取利”
“不过现在孤在听取了两位的言辞之后,倒是另有了一番计议,且看如何”孙权却是将他的意思告知周瑜和鲁肃两个人,让他们为孙权的这个想法筹划一番,然后两人却是便都离开了吴侯府。
周瑜和鲁肃两个人自是江东的重臣,尽管两个人都是时常不在建业城中留守,可是在江东上下,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这两个人对于江东的重要性。
“外事不明问周瑜”这句话可是当年孙策弥留之际,作为遗嘱交托给继位的孙权的,单单这句话就足以说明了周瑜在江东的地位如何了。而这些年中,江东的军事大权,虽然很多的地方,周瑜也是自谦,随着孙权的威势日重,将他手中的大都督之权也都渐渐的归政于孙权之手,毕竟由周瑜所主导的进攻荆州和突袭交州的战事,都没有取得他原本计议好的结果,对于这些周瑜除了甘领罪罚之外,却是将军权渐渐的向孙权上缴。
毕竟周瑜并不是蠢笨之人,作为孙策的义兄弟,虽说如今的孙权当年也是以兄待之,不过他终归是不姓孙,而且孙权毕竟不是孙策,为人臣,却是必须明白自身的本分的。
当然这些事情并不会太过影响周瑜在江东的名望的,孙权对于善解人意,而又有真才实学的周瑜,自然不会不予以重用,虽说江东大都督的权力被周瑜主动的上缴了不少,可是孙权却也投桃报李的,发还了不少,而让周瑜继续统领江东的水军,于鄱阳湖领军便是明证。
至于说鲁肃,从鲁肃入仕江东以来,对于鲁肃的大才,孙权便是一直重用,作为给孙权指明了将来发展的道路,并身体力行为江东的发展不辞辛苦,往来奔走的鲁子敬,孙权却是在内心中要比周瑜还更为重视一点。这倒不是因为鲁肃和周瑜两个人之间有什么高下之分,仅仅只是因为孙权是孙权,孙策是孙策罢了,对于臣下的忠诚,孙权也是希望能够有一批单单只对他有效忠之意的臣属罢了。
而今这两个人,却是周瑜掌握着江东的军事大权,而鲁肃自是一方面管着作为江东最大财源的海盐之事,却又兼理着夷州以及沿海诸地的防御之事,两个人的防区加起来的话,已经近乎整个江东的边界了。
所以此时在建业城中,人人都谈论着让孙权进位为王的时候,周瑜和鲁肃的回归,自是会引来江东上下臣属的关注的。
毕竟能够入了江东的这些人中,自然不会有什么脑残之人,称王一事却也不单单只是江东他们自家的内部事宜,而今两人的回归,当然表明他们的主公会在称王这件事情上给以他们一个答复,人群中的机灵之人自然便去拜见周瑜和鲁肃,希望能够得到些消息,不过可惜的是,不管是谁,都没有能够从周瑜和鲁肃那里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不过,可以看到的是,周瑜和鲁肃两个人并没有待在建业城太久,和孙权相见了数次之后,他们却是又离开了建业城。
至于他们的主公那里,却是迟迟不见进一步的动静,这样以来,当然让许多人都是有些急切,可惜他们也只能在心中迷惑,为何没有结果呢?

第三卷 第七十二章 又是一番光景


都说是秋高气爽的光景,本该是人人神清气明的时候,不过于当今的天下间的诸侯们,尤其是靠近北疆的三方势力每年在这个时候都会有些繁难。
之所以如此,不过每到这个时候,那些塞外的异族之人,总是会自觉不自觉的南下来找些麻烦的。
毕竟每年隆冬之际的,这诸多异族之人总是需要维持他们的生存的。可惜的是,没有了草料为这些游牧之人的牲畜为食,他们本身的性命却也需要不少的食材的。
这几年中,雍凉之境,靠近北疆的地方,还算是安逸,毕竟有马超,马岱等原先的一帮马家军的尽心守边,加上,在之前的鲜卑,还有那些匈奴人联合的进伐凉州的时候,确实已经深深的为凉州所创,故而到了如今得了刘备这一方势力,统合的大汉这一方天地,倒也没有太过艰险的日子。
当然,毕竟是人都不会希望自家的性命有伤,在不能强攻从雍凉这里得到他们希望的劫掠之物,以为他们过冬之需,这些人倒也不会那么死板,却也变化了他们的作为,虽然不服气如今的这座近乎残破的大汉朝廷,已经没有了什么巍巍大汉的威仪,然而此时占据了这一方天地的大汉英雄,确实并没有让大汉的名声有所损伤。
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今的鲜卑们确实已经被马超他们的威势打得有些受不住了,故而不再只求强行的劫掠自足之道,而是也变得向大汉他们不得不奉承些,希冀可以从雍州,凉州这些地方以他们自家的战马,来换些粮食以为救济。
这自然是这几年间的惯有做法,即便是如西部鲜卑这些大势力的异族之人,虽然不忿又或者不服气,总归是形势如此,使人不得不如此。
不过似乎今年的情势,有些与往年不同。
襄阳城中的荆州百姓们,此时还大多是沉浸在之前的那场规模浩大的称王大典上。已经为荆州之主多年的刘备,在这片土地上,自然是早就俘获了不知多少人的敬畏和感恩之心。
如今见到这位名满天下的仁义长者,确实更进了一步,这些并不怎么关心太多政治上的归属的市井百姓们,自然更是对于那些与他们有恩的一众人得利喜闻乐见了。
在经过了诸葛亮的领衔之下,荆州上下的通力合作之后,并被许靖为主持的刘备的进位称王大典自是圆满结束。
刘备自称汉宁王,自是利益规制齐全,当然汉宁王之王印当然不会是刘备得天子所赠的传国玉玺,当然这王印也不是没有来历的,却是当年张鲁于汉中之时,偶得的一方玉印,而其上自有汉宁之印的镌刻,倒也有些凑巧了。
刘备为汉宁王,作为刘备的独子的刘禅,当然便是王世子,而刘禅的生母甘夫人,母以子贵,也被册封为汉宁王妃,至于自糜夫人以下的其余刘备身边的后来人,当然也是各有封赏的。
当然刘备称王,其下的武将如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等人,自然也都是各有封赏,像诸葛亮,庞统,徐庶,这些跟着刘备一路行来的谋臣之属也都是各有增益,不过像他们这些人,可都是深知刘备心意的人物,对于将来的事情,当然有着更多的希冀。
虽然如此,眼下的封赏,倒也让荆州上下的新附之人,都是对于他们将来的前程有了更多的盼头。
一时之间,自然荆州一系,无论是市民官绅,还是士农工商,都是笑容满面。
当然此时的邓瀚自然也是与有荣焉。虽然此时的他在官位上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进步,不过他的还不大的儿子,倒是有了个官身。而他的父亲邓羲,倒是从原先的荆州别驾的位置上转任到了雍州别驾,还兼了一个长安太守的职司。
眼下的荆州虽然还是刘备的驻跸之地,不过像邓瀚这些人自然都能看得出,作为大汉的故都长安城,终究是要比襄阳更为重要一些,毕竟单说从地理形胜,以及王朝的传承这些方面来说,襄阳城自是不必长安的。
而今已经称了王的刘备,在众人的预料中,这下一步的目标当然就是不言而喻的了,而到了那个时候,明显的刘备当然不会将襄阳城作为他将来的帝都之选的。
此时的邓瀚对于这次称王之事而给他带来的好处,倒也没有太过的看重,毕竟有时候,一味地上进,获得官位上的提升,并不一定就是好事的。而且以邓瀚如今的情况和他对于将来的筹划而言,继续待在中司马府的话,确实他的最佳选择。
当然刘备的这次称王,作为当事人的刘备对于荆州的众人也都是秉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态度,加以赏赐,即便是荀彧这样的身份,刘备即便是不好在这个时候予以名位上的施恩,却也在钱财上给以了不小的补偿。
如今的荆州自是天下群雄间最为豪富之属,即便是此时的江东凭借这海盐之利收获颇丰,可是荆州尽管没有在这盐利上获得和江东相近的利益,可是荆州所产的其他物事确实将江东的很多财富都给吸纳了过来。
除了已经开始向全国渗透的蜀锦以及江陵的绸缎之外,像襄阳的公子纸,荆州的瓷器,益州的漆器,却都是荆州敛财的大头。
故而这个时候的荀彧,作为后来之人,却是于内心深处,更是对于如今荆州的实力感到心惊。原本他在许都的时候,自然是早就耳闻,这些年中,荆州的势力强绝天下,荆州的发展快速惊人,而今作为一个近处之人,荀彧不由得感慨,虽说争天下,并不是说有钱有势的那一方便一定能够成事,可是有了如此雄厚的财务支撑,再有荆州属下这些不输于其他任何一方诸侯的人才储备,自然可以想见,荆州的大势依然是有些无法阻挡了。
不过见到了这些,荀彧倒是没有对于故主曹操或者其他诸侯那里有什么抱歉的,作为已经死过一次的他来说,对于太多的事情自然是看的更为平淡了些,虽说此时他的心中从当年便生出的维护大汉的纲常承继的心思,倒也没有太多的变化,当然对于如今还算秉承着大汉的余音的刘备这一方势力来说,作为最为强势的一方,只有荆州这里快速的统一了天下,才能够让这些原本已经经历了不知道多少苦难的大汉亿兆黎庶们早日过些安泰的生活。
当然除了这样的心思之外,荀彧倒也还有着另外的一些想法,而这些想法,他确实已经将之说与了邓瀚听。至于这么以来的结果,会变化成如何的一番模样,荀彧倒是自忖,或许到时候他不一定能够看到了。
此时的邓瀚,倒是并没有太多的沉浸在这些事情当中,即便是当时在鹿门山中荀彧曾经提及的对他的希望,于此时的邓瀚并没有太多明显的影响,毕竟有些事情,要做终归也只能一步步的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