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妖才-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日,一早,杨彪就早早来到了皇宫,在刘协的寝宫外跪着。
“陛下。”刘公公见刘协刚刚起来,就上前试探。
“刘公公?你怎么来了,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外面为何如此吵闹?”刘协摸了摸自己的头,还有点晕,最近的事情给自己打击太大了。
“陛下,杨大人来了,一早就来了,跪在您的寝宫外面,您看,是不是。”刘公公也不敢确定,是不是刘协要见杨彪。
“杨彪?让老大人进来吧!”刘协无奈地说了一句,杨彪在朝堂上不保董贵人反而落井下石,刘协是很生气,但是他知道,杨彪一定有这么做的道理。
“老臣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获得了刘协的恩准,杨彪进入寝宫,就跪了下来。
“老爱卿,请起吧!”
“臣未能保天家血脉,死罪,请陛下恕罪!”杨彪依然跪着不肯起身。
“老大人起来吧,朕知道老大人有苦衷,起来和朕说说吧!”刘协挥了挥手,示意杨彪可以起来。
“谢陛下!”
“赐坐!”
“老大人,为何要反对孔融之建议?”杨彪已落座,刘协就开问了。
“陛下,此乃曹孟德之毒计,留下董贵人,威胁陛下,铲除支持陛下之人。”
“此话何解?”
“启禀陛下,若留下董贵人,那么董承之谋反案就没有结束,曹操可以借董贵人,挖出更多的谋反之人,就算没有,依靠酷吏的整治,污蔑一个人,也是很容易,到时候,又是一场大的杀戮!”杨彪站了起来,给刘协分析。
“哎!还是老大人看得深远,此事是朕鲁莽了,差点中了曹操的奸计。”刘协明白了杨彪的用意,心中苦恼,但是也毫无办法,只有安慰杨彪,表示自己不怪他,要杨彪继续为自己效力。
“陛下英明!”
“老大人为大汉劳心劳力,才是辛苦,希望老大人保重身体,好好为大汉效力。”
“臣生是大汉之人,死是大汉之鬼,誓死效忠陛下!”
“好,老大人,一早前来,也累了,去领些补品,回家休息吧!”
“臣谢陛下之隆恩!”刘协也无力和杨彪唠叨,毕竟自己的骨肉还没有出生,就要死了,任何一个父亲都受不了。杨彪也很识趣,谢了恩,就回府了。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今日是董承事件后,刘协第一次上朝,董承案基本就定性了,和历史一样,该死的人都会死!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众爱卿有何要事?”
“臣程昱有事启奏。”
“程爱卿请说。”刘协抬了一下手,示意程昱可以说了。
“陛下,董承谋反,朝中不少大臣平乱有功,理应封赏,其中有司空曹操………。”随后程昱说了一堆有功之人。
“此事就交给程爱卿办好了,为朝廷立功,理应封赏!”
“是,陛下!”既然都给董承定性了,表面的工作还是要做,曹操的人,都要封赏。
“臣杨修有事启奏!”程昱刚刚说完,杨修就站了出来。
“杨爱卿有何要事?”
“臣下认为程大人遗忘了一个功臣!”
“哦?不知杨爱卿所指何人?”
“齐侯吕睿!吕睿在平定董承之乱中也有建树,而且吕睿自幼跟随司空大人,从侍奉先帝,到奉迎陛下都有功劳,虽未冠礼,但是对朝廷有功,理应封官!”
杨修此言一出,朝臣哗然,纷纷议论起来。杨修也太会说了,从侍奉先帝起,就有功劳?送春药也有功劳?
“臣等附议杨大人之建议,若是因侯爷年纪尚小,不封官,只给赏赐,有失公允。”杨彪的门生纷纷站了出来,附和杨修。
“这?可是,吕睿并未成年,封爵可以,但是封官,吕睿如何处理政务?”在古代,冠礼是个人成人的表现,冠礼了,才可以离开家,处理成人的事情,否则还是一个不能自立之人。
“启禀陛下,此事不碍!”
“伏爱卿有何高见?”吕睿一看,为自己讲话的居然是伏完,皇后的老爹,这个国丈没有董承有骨气,软骨头,自己女儿下密诏给自己,自己居然害怕曹操,不敢行动,后面东窗事发,家里被一锅端!现在看来,果然是个墙头草!
“启禀陛下,冠礼乃大汉礼法,但是并未规定二十者方可冠礼,二十者冠礼只是俗成而已。古有甘罗十二拜相,就算是如今,王侯之子弟,也有不满二十而冠礼者,所以,只要司空大人愿意,小侯爷可以随时冠礼,陛下先封官职,侯爷冠礼后上任,并无不妥。”
“爱卿言之有理,不知曹爱卿有何看法?”
“陛下英明,老臣无异议!”多不容易的事情,杨彪居然让杨修给吕睿求官,这个情要领!曹操不是笨人,很快就想通了缘由,当然欣然接受。
“好,既然如此,杨爱卿,依照吕爱卿的功绩,杨爱卿认为封什么官位适合?”刘协见大家都达成一致了,也不反对,封赏有功之人,是皇帝必做之事。
“臣下认为,侯爷治理范县有功,善于农事,陛下可封侯爷为典农中郎将,负责许都的屯田事宜。”杨修拱了拱手,回答刘协。
“典农中郎将!”听到杨修的建议,朝臣都愣了一下,这个可是一个品级不高,但是有实权的中郎将,堪比一方郡守。
典农中郎将,是曹操恢复的一个官职,本来是负责农事与屯田的。和平时期,是没有典农中郎将的,只是大司农手下的副手负责。但是战争时期,曹操恢复了这个官职,中郎将,很好理解,是个带兵的官职。典农只是负责内容而已。若是边疆的典农中郎将,控制了屯田士兵,太守都要滚蛋!
“典农中郎将?杨彪好大的手笔!”曹操在下面自言自语道。典农中郎将,具体就是负责统领某地的屯田士兵,现在的屯田士兵,基本就是各地的守备力量了。杨修的意思是让吕睿当许都的典农中郎将,许都的农事与屯田,基本都是在城外,杨修是要将许都城外的守备兵权都交给吕睿。大礼,绝对是大礼!
曹操马上示意自己人行动,郭嘉,荀攸等马上站了出来附议。
“好,既然如此,朕就封吕睿为典农中郎将,至于在何地领兵,就由司空曹操决定吧!”
“是陛下!”
“臣吕睿多谢陛下!”给自己封官了,当然要站出来谢谢刘协了。
“臣启陛下,臣还有要事启奏!”杨修下去,杨彪就开始行动了。
“老爱卿有何要事!”
“臣下启奏之事有关于传国玉玺和陛下金印。”杨彪不紧不慢地说。
曹操还没有退回列队,听到杨彪的话,稳了稳身形,果然是一个蜜枣,一个大棒,杨彪不是好惹的,马上就要反击了。居然打起了传国玉玺与金印的主意!一件利器又要作废了!
吕睿一听,奶奶的,老狐狸你能不能不那么聪明,我的利器要没有了!!!!
 
第三十四章:吕睿冠礼,字不凡!
“老爱卿?玉玺有何问题?”刘协疑惑地问。
“启奏陛下,传国玉玺乃帝王之象征,朝廷颁诏之物,但是当初董卓乱政之时,传国玉玺曾遗失,后天佑大汉,玉玺从逆贼袁术手中夺回。玉玺离开朝廷之日,先帝少帝与陛下曾打造金印代替玉玺,颁布诏令,现玉玺已回,陛下应该宣告天下,废除金印!”杨彪拱了拱手,向刘协禀报。
众人一听,明白了,当初袁绍带兵杀宦官的时候,传国玉玺就遗失了,一直到讨伐完袁术,传国玉玺才回到了朝廷。没了玉玺怎么办?造金印代替,少帝刘辩有一颗,刘协也有一颗。现在传国玉玺回来了,当然要回归正统。
杨彪看了曹操与吕睿一眼,别当我笨蛋,我也知道你们是怎么回事!吕睿在董承谋反时拿出了刘辩的诏书,杨彪就明白了,董卓之乱,刘辩的金印就不在了,不是曹操意外获得了金印,就是伪造了一颗!这个可是一个利器,毕竟刘协身份不是汉灵帝传的,是董卓立的,名不正言不顺,恐怕现在刘辩的金印比刘协的管用很多!
刘协一听,马上知道其中的厉害,杨彪这是要为自己正名,毕竟自己的帝位确实有点不合礼法,但是有了传国玉玺,加上自己的身份,那就可以正名了。毕竟帝位受命于天!
“杨爱卿言之有理,传国玉玺乃天赐之物,朝廷诏令之印证。若是有等同之物,甚是不妥,朕同意杨爱卿之建议,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刘协用锐利的眼光扫视群臣一眼,这是刘协自董承事件后,第一次发狠,传国玉玺关系自己的名声。
“臣等附议!”曹操带头附议杨彪的建议,毕竟这里的朝臣表面上都是支持刘协的人,当然不会反对,纷纷出列附议。
“好,居然如此,就由老太尉领头,负责颁布诏令!”
“老臣遵旨!”
“众爱卿还有何要事?”
群臣都没有说话,刘协点了头说:“好,今天的朝会就到这里,众位爱卿退下吧!”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下朝后,曹操看到杨彪慢慢地走来,曹操上前拱了拱手说:“老太尉智谋让操佩服!”
“司空大人客气了,老朽还想用此有用之身为朝廷效力。”
曹操笑了笑,就离开了皇宫。
夜里,曹操与郭嘉,吕睿在司空府上的院子里喝酒。
曹操看着手中的少帝金印,把玩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说:“可惜了,可惜了,如此好的东西,就要没有用了。”
此颗正是在追击董卓的时候,无意获得的一颗金印,他可是曹操集团手中的一个利器,无刘协在手的时候兖州的不少政令都是用此颗金印伪造的,现在杨彪的计策让这颗金印失效了。
“主公不必烦恼,传国玉玺在陛下手中,陛下在我军手中,大汉诏令始终是在我军的控制之下,此物,主公随意处理就好了。”
郭嘉的意思很明白了,此物不能再留在司空府上了,要是哪一天被发现,曹操可不好说,毕竟刘协就在许都。
“奉孝不必多言,本司空知道其中厉害。”曹操喝了一口酒,将金印放下。
曹操瞟了一眼吕睿,说:“睿儿冠礼后,就是典农中郎将了,此物送与睿儿,让睿儿立功如何?”
“啊?”吕睿愣了一下,送这个金印给自己?
“主公英明!睿儿,还不多谢主公,此乃你立功之机会。献上少帝金印,可是很大的功劳。”郭嘉喝了一口葫芦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