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9'的条款极为高明。德国人没有占领太多领土,他们所做的,是指明俄国西部和高加索地区的各民族现在可以自由地宣布独立。这一结果使当时划定的边界与今天各国的边界十分相似。巴尔干半岛各国和高加索地区各国(还包括芬兰)都在阴影笼罩下诞生了。从中欧延伸到伏尔加河的最重大的问题是乌克兰。这里拥有4 000万人口和沙皇俄国3/4的煤铁资源。在布列斯特,德国人就是和乌克兰的代表们(一些不修边幅的大学毕业生和一两个投机银行家,他们不说乌克兰语,而且正如福楼拜对这类人的评价那样,被人家卖了还帮人家数钱)于2月9日签署了那份被拍摄下来的和约,布尔什维克的代表随后于3月3日也在该和约上签字。拥有乌克兰,俄罗斯就像美国;而没了乌克兰,它就像加拿大——大部分地区都是冰雪而已。《布列斯特和约》提到的那些国家,在苏联解体的时候又都重新获得了独立。在1918年时,它们是德国的卫星国,乌拉赫(Urach)公爵'10'成为了立陶宛的“大公明道加斯二世(Mindaugas II)'11'”;而黑森伯爵当时也准备前往芬兰出任国王。在今天,德国在所有这些国家中都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但与“一战”时相比,却存在巨大不同:回想那个时候,德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世界帝国;可现在,它却没有展现出那样的意愿。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要使德国自信地承担起它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倒是有些困难。如今,通用的语言是英语,而非德语。但是在1918年,每个人都理所当然地不得不讲德语。现代欧洲是《布列斯特和约》的人性尊严的再现,虽然我们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英美对德国的占领后才实现了这一切。
对于欧洲的德国时代,有许多重要事情要加以说明。1871年,在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德国打败法国,崛起成为最强大的霸权国家,并把法国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在1914年,柏林成为了当时的雅典,成为了一个可以在那里学到任何重要东西的地方,比如物理学、哲学、音乐和工程学(那个时代具有纪念价值的所有单位术语“赫兹”、“伦琴”、“马赫”和“狄塞尔”等,以及筑造起现代世界的那些发现,都出自德国)。1914年宣布参战的英国内阁中有3名成员曾在德国的大学读书,其中的陆军大臣还曾翻译过叔本华的作品。在《布列斯特和约》谈判的前前后后,德国人遇到的许多俄籍犹太裔布尔什维克的情况也是一样。德国化学家和工程师的巧思妙想可谓无穷无尽,就在那到处都是崎岖山路的意大利战线上'12',同盟国的军队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费迪南德·保时捷'13'发明了四轮驱动的汽车,同盟国的军队因而能够应对不平的山路。1914年,工业发达的萨克森王国,也就是鲁尔区,烟囱林立,与过去英国的一些城市,特别是曼彻斯特一模一样。当然,正像丘吉尔所承认的那样,德国确实创造了惊人的战争成果,由于取得了像1917年进攻意军的卡波雷托战役(Battle of Caporetto)'14'、1918年进攻英军的三月攻势(March Offensive)'15'这样的胜利,它所展现出的精气神,是协约国方面步履沉重的士兵们完全无法拥有的。
从实际情况来看,欧洲的德国时代这个概念也是合情合理的。而且相比“一战”前,今天的欧洲再一次出现了惊人的相似之处,相似得令人感到怪异和害怕。欧洲的经济主要依赖瑞典和法国的矿石、德国的煤炭和钢铁,甚至包括北非甚至是巴格达的石油。当时,石油已变得非常重要,所有人都想去开采——德国要避免英美竞争这些资源。在1915年,最开明的德国人之一,弗里德里希·瑙曼(Friedrich Naumann)就写过一本名为“中欧”的畅销书。他在书中呼吁,与其追求一个德意志主导下的帝国,不如建立一个基于日耳曼语族的共和国。柏林应该引领境外东南部的众多较小民族的发展,做它们的榜样。况且,德国境内也有许多小的民族。历史上3个有名的帝国,奥匈帝国、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曾先后瓜分和吞并了这些民族,而波兰人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民族,德国就有数百万波兰人的后裔。民族主义运动大多出现在这些被吞并的民族之中,并已威胁到了奥匈帝国和土耳其的生存。总的来说,在德国政府看来,不能听任这些非日耳曼民族耗掉过多资财。奥匈帝国已经花费巨资试图收买那些民族主义者,却徒劳无功,反倒没有了足够的资金来提高实力——尤其是奥匈的军队预算要远远少于英国军队,仅为后者的1/10。如果注入一点儿普鲁士的效率,严格地管理奥匈帝国,那么,白花钱且无力提升军力的问题就不存在了。在这本倡导日耳曼语族的《中欧》一书中,瑙曼的思路大体是:这些较小的民族,它们的文化归根结底多半都来源于德国,它们定会跟从德国的。自1879年以来,德奥同盟已经形成,瑙曼的意思是要赋予这个同盟有效的经济手段,而其他德国人想到的则是一种更强有力的方法。
随着德国工业的突飞猛进,这些德国人的信心也日渐爆棚,成功令他们骄傲自大,头脑发昏。俾斯麦一直是清醒审慎的——他能够预见到,一个地处欧洲中心的强大德国,可能会使邻国团结起来对抗它。但是,新一代的统治者正冉冉升起,而且踌躇满志。他们的头号代表人物就是1889年登基的新德皇,年轻的威廉二世。这位德国皇帝效仿的榜样是英国。英国极为富庶,而且拥有庞大的海外帝国。从制度方面来说,英国无疑十分保守,这个国家的特点是凡事都有历史渊源。但与此同时,它也在引领时代,这里的工业品占世界贸易的大部分份额。而庞大的海军则保障了它包揽一切的地位。那为什么德国就不能获取一个能与英国匹敌的海外帝国呢?这样,在威廉二世的领导下,德国的霸权追求和对霸权追求的轻率表达,就成为了一个“特殊的”欧洲问题。
在欧洲大陆,法德之间早已存在对抗的关系。从短期来看,法德对抗的结果使俾斯麦在1871年取得了伟大胜利,新德国兼并了东部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但从历史的角度,即从回溯到17世纪来看,这两个国家之间对抗的结果则是法国支配了欧洲,并永久性地把德国分裂为众多彼此争吵不休的大小邦国。在“一战”前夕,法德对抗又多了另外一层紧张关系。俾斯麦一直小心翼翼不去疏远俄国,柏林和圣彼得堡之间彼此了解颇深,部分是因为君主之间总体上比较团结,另外双方在波兰也有共同利益,而波兰可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但在19世纪后期,由于土耳其帝国在欧洲变得虚弱不堪,德俄关系出现了一个新的因素。德国的盟友奥匈帝国对巴尔干半岛各国有着强烈的兴趣,俄国也是一样。面对奥俄之间的冲突,俾斯麦平衡两方的策略就变得顾此失彼了。俄国人在寻求德国支持方面遭受了挫折,转而指望法国的帮助,因为至少法国能抽出资金在国外投资,而德国人的资金都留在了国内1。到了1894年,法国与俄国正式结盟。这样,当德国公开宣布寻求世界霸权和建立强大海军之时,问题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在1900年,欧洲以外的世界似乎都处在分崩离析之中。印度和非洲已成为欧洲人的囊中之物;中国和土耳其看上去越来越有可能被解体,德国人渴望在那里分到好处。当时,德国人在完全错误的道路上推进他们的政策,所以1890年前后长大成熟的一代人要对此负大部分责任。也是在那时,德国人需要解决的最后一件事情是与英国的关系。可是当德国建造了一支旨在进攻英国的海军时,这个国家就犯下了20世纪最大的错误!建立一支强大海军,在某种程度上把德国境内最优秀的人物团结在了一起。马克思·韦伯(Max Weber)是最受尊重的社会学家之一,他天赋非凡,涉猎广泛,对语言、法律、历史、哲学,甚至对统计波兰农民购买普鲁士土地都有精深的研究。1895年,他被任命为弗莱堡大学(Freiburg University)政治经济学教授,那时他做了一次广受关注的就职讲演。得到这一教职时,韦伯还相当年轻,刚刚30岁出头。这位教授(他于1899年退出泛德意志联盟'16',理由是这个组织没有达到民族主义的要求)讲的一些话,在现在看来有点儿莫名其妙,要比希特勒所说的还不讲理。他说道:“英国没有社会问题,是因为它非常富有。它非常富有,是因为它拥有一个帝国。它能够把那些不良分子——爱尔兰人、无产者等——运走,是因为它已对殖民地进行了归类,把澳洲划为安置他们的地方,而且英国能够从澳洲获得廉价的原材料和一个消费市场。因此,英国拥有便宜的食品,不存在失业。而英国能够拥有它的帝国,是因为它有一支远比其他国家强大的海军。德国也有一些不良分子——波兰人、无产者等——因此,德国也必须把这些人渣倾倒到殖民地。这样,拥有一支海军就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了。如果在一次战斗中,德国海军的规模大到在全军覆没之前还能对英国海军造成严重损害,那么英国就会承认德国的帝国身份。而且,这意味着英国海军在接下去的战斗中就不会再有充足的舰船,从而会被法国人或俄国人击沉。”韦伯的这次讲演,博得了听众的欢呼。这是一个聪明人整理出来的最愚蠢的理论之一,甚至都不值得奚落和嘲弄。他论证的每一步都是错误的,因为他以假设英国人有很少的社会问题开始,如果没有维持帝国运转的成本,那问题可能会更少。在20世纪70年代,即欧洲帝国主义走到尽头之际,欧洲大陆最贫困的国家是葡萄牙,但是当时它控制着庞大的非洲帝国;最富庶的国家是瑞典,它很早以前就放弃了它唯一的一块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而瑞士,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