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空英豪-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志宏强忍着心中的悲痛,装出一副轻松的样子,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符合领导的要求,才能让自己参加飞行,不然,让领导看出有思想包袱,是不让参加飞行的。在政治工作的术语中,叫“不带思想问题上天”。
“好,这才像个共产党员,像个人民的飞行员。”
看来,祝政委对于做通了张志宏的思想工作很满意。
政委谈话以后,在飞行中,张志宏要表现出应有的坚强,可是在不飞行的闲暇时,不免还是时时想起奶奶,不知道情况如何。为了排除头脑中的忧伤,向来反对陈大壮抽烟的他也买来一包烟,晚上和陈大壮一起吞云吐雾。陈大壮也看了他家的电报,也知道他的心情,有时也安慰几句,但此时的任何安慰都是那样的苍白。
家里,奶奶在绝望中离开了人间,一声声呼唤,没有唤回远方的孙子,临终前,老人手里还紧紧握着孙子的照片,睁着无光的眼睛。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工作,奶奶去世的消息,家里始终瞒着张志宏,每次写信都说病好了,很好。
张志宏的心里有了些许的安慰。


第七十五章 百尺高竿(九)
更新时间200867 20:35:16  字数:2376

 冬天到了,这是张志宏他们到东北后的第一个冬天。在学校上学时,看《林海雪原》的小说,就知道东北的冬天很冷,冰天雪地。现在到了冬天,才知道果不其然。
1971年的元旦刚过,一天下午,乌云沉重地压向地面,笼盖了苍茫的田野、道路和村庄。使原本明朗的大地立刻暗淡下来。
开始下雪了,先是小朵小朵的雪花,柳絮般的飘扬,继而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天而降,像漫天飞舞的白蝴蝶,顷刻间天地一色,风雪弥漫了整个原野。
大雪不停的下着,地上的雪层越积越厚,就像遍地铺晒的棉花。
半夜,起风了。凛冽的寒风打着尖利的呼啸,把雪原上平展展的积雪,吹成一条条巨龙,贴着雪地滚动,搬到低洼的沟豁处。
大风把大片的雪团拍打在房屋窗户的玻璃上,发出糁人的啪啪声。
暴风雪的来临,给空军部队的指战员带来了新的任务。按照上级的要求,机场要保持24小时的良好状态,大雪会使机场封闭,所以什么时候雪停了,就要立即去清理跑道上的积雪,恢复跑道的良好。
大家和衣而卧,时刻准备出发。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好大的雪啊!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都笼罩上了一层白茫茫的厚雪。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看近处,低矮的树丛全被埋在厚厚的积雪中,只露出几根细细的枝条,在寒风中摇晃。
早饭后,C团全体到机场去扫雪。
从营区到机场,有三公里的路程,平时坐车只需十多分钟的时间。但现在半米多深的积雪已将道路封闭,汽车根本无法通行,大家只好步行去机场。
飞行员们都全副武装,身着棉飞行服,脚穿长筒的棉飞行靴,头戴绵帽,在没膝深的积雪中艰难跋涉。
冰雪的世界,白茫茫的一片,已经分不清那是路,那是田地,只能根据两行有规律的树木来判断。有一个小村庄,几间民房建在河道旁,由于地势比较低,暴风雪过后,积雪已将房子埋住了一多半,只露出少半个窗户,屋里的人正在往外挖通道,深深的通道就像战场上的战壕。
罕见的大雪,使“十八棵青松”大开了眼界,特别是从广西来的林超和四川来的陈大壮连雪都很少见过,更不要说这么大的雪了。一路上,两人打打闹闹,你把雪放进我的脖子,我把雪放进你的脖子,会儿两人抱在一起,在洁白的雪地上打滚,简直是乐不可支。
张志宏虽然生在北方,家乡的冬天也常下雪,但常常只是薄薄的一层,有时连地上的黄土都盖不住,也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雪。他想起毛主席说过的话,“经风雨,见世面”,要不是出来当兵,那能看到沙漠的大风,东北的大雪,真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
大家深一脚浅一脚的前进,靴筒里灌进了白雪,身上冒出了热汗,三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了机场。
入冬以来,也扫过几次雪,但那只是薄薄的一层,用推雪板往跑道两边一推,再用竹扫帚扫一遍就行了。但是这一次,这些工具根本派不上用场。推雪板是用木板和木条钉成的“口”字形的工具,下面是一块30公分宽、一米多长的木板,两头钉有两根木条,顶端再横一根木条,木板的两端有两条绳子。推雪时,一人双手扶在顶端的横木上,将推雪板摆成30度左右角度,两人在前面拉绳子,一推一拉,就能把雪清出跑道。
现在推雪板插进雪中,就一被深深的埋在里面,根本拉不动,大家只好用铁锹一锹一锹的往外端。虽然蓬松的雪粉不是很重,但是铁锹的面积有限,一次只能端出一小点,再加上雪深,路不好走,几十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上午的时间,也只铲出了十几平方米的一小块。照这样的进度,几万平方米的跑道,何时才能清扫出来。
更要命的是,风还在不停的刮,刚清扫出的地方,一会儿功夫,就被狂风带来的别的地方的雪掩埋了,大家算是白干了。
没有别的办法,为了战备,只好向人民群众求援。
当地政府得知子弟兵有困难,立即伸出了援助的手。第二天,浩浩荡荡的援助大军开进了机场。当地政府动员了近万名的扫雪队伍,男女老少齐上阵,他们带来了各种可以利用的工具,牛车、马车、手推车,大筐、小篓、铁锹,一场扫雪的人民战争打响了。
机场跑道上人山人海,驴欢马叫。挑担的,抬筐的,推车的,赶车的,人来人往。大家把跑道上的积雪一趟一趟的搬到外面,堆积在远处的田地上。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有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他们放下了自家门前的清雪工作,来援助亲人解放军。清理出的地方,被大风刮来的雪埋住了,继续往外清,直到清理干净为止。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的搏斗,不屈不铙精神,百折不回的意志,显示了军民团结的力量。
经过近一星期的清扫,跑道上的积雪才总算清理干净,长长的跑道露出了本来面目。两侧的积雪像两道墙,把跑道夹在中间。为了不使飞机在起飞着陆中因方向不好而刮到雪墙,部队有用拖拉机的履带进行了碾压。
大雪过后,天地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部队的训练也在按部就班的进行。复杂气象的训练,由于抓得紧,不放过一个可飞的天气,按照计划已接近尾声。单机穿云图的飞行的带飞和单飞已经全部结束,每个新飞行员只剩下几架次的双机穿云飞行了。
因为C团是部队的训练团,编队穿云不是训练的重点,只是让大家感受一下编队穿云的特点就可以了,所以对天气的要求,是越简单越好。只要有一块云,能完成云下分开,云上集合,到穿云下降点,双机解散着陆就算完成了一次。
雪后,在太阳的照射下,积雪慢慢溶化,空气的湿度相对比较大,天空中经常会出现大片大片的对流云,这正是双机穿云的好天气。部队及时抓住了这些天气,使复杂气象的训练暂时告一段落。


第七十六章 百尺高竿(十)
更新时间200868 9:56:21  字数:2460

 春节快到了,本来,军人只记公历,不记农历,是不知道年节来临的,但是营房周围的农户却传递了这一信息。家家户户杀猪时的猪叫声,路上行人手中的窗花、对联等年货都告诉人们,中国人的最大节日——春节快要到了。
张志宏他们已经在部队过了四个春节了,第一个春节还有点新鲜感,大家在一起会餐,放假休息,年轻人在一起,打打闹闹,觉得很快活。后面的几个,也就再没有特别之处了。又是一个春节到了,这已经是第五个春节了。
节前的最后一个飞行日,飞行结束后,大队政委突然把张志宏叫到自己的房间,告诉他可以回家探亲。由于张志宏前一段家里来过电报,奶奶病危,所以安排在第一批。时间很紧,准备好了就可以走,在家的时间是六天,路程时间另算。
得知这一消息的张志宏幸喜若狂,回到房间,翻开日历一看,离大年三十就剩了五天的时间。还有什么可准备的,赶快走吧,再晚了,就赶不上过年了。
军人的生活,已经使张志宏养成了快速的反应能力。从银行取出所有的积蓄,一共200多元钱,带上几件换洗的衣服,再到财务股借点路费,立即赶往火车站。
节前外出的人比较多,张志宏排了很长时间的对,才买到了一张火车票,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火车快速的在铁轨上奔驰,车轮和铁轨的撞击发出悦耳的响声,张志宏的心里也在和着这种声音,默默的喊着“快快,快快”!他已经是归心似箭,恨不得飞回家,马上看到爷爷奶奶、父亲母亲,看到久别的家乡。
经过20多个小时的行驶,列车终于到了北京。张志宏利用等待换乘的时间,到商店买了点糖果、点心,算是给家里的礼物。
晚上,又乘上了西去的列车,向家乡的车站奔去。这条路,张志宏已经往返了多次,此时他已无心思看外面的景物。火车已经行驶了一天一夜了,长时间的坐在那里,使他感到很疲劳,但却没有丝毫的睡意,满脑子都是到家后的情景。
母亲会高兴的流泪,奶奶会乐得合不拢嘴,全家人终于能在一起过一个团圆年,都会高兴。他还想着如果时间来得及,再去看看郑萍,虽然两人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系,但是几年不见了,人都说“女大十八变”,不知道现在变成什么样了。
列车一路西行,随着在各个车站的停靠,车上的乘客越来越少,到了最后,每节车厢只剩下几个人了。
“快去餐车吃饭,今晚吃饺子,而且免费。”有位乘客兴冲冲的告诉大家好消息。
“今天为什么供应饺子?”另一个乘客不解的问。
“你忘了,今天是大年三十啊!列车员要让大家吃个团圆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