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空英豪-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机终于从云层中钻了出来,不是从云顶钻出来,而是从云下钻出来,还没等林超回过神来,惊险的一幕使林超出了一头冷汗。
祁连山的标高在5000多米,机场的标高在1000多米,飞机上高度表的指示是以机场标高计算的。也就是说,飞机停在机场上,高度为零。飞机到了空中,高度表指示的高度也是相对于机场而言的高度。按照米格飞机的性能,特技半滚倒转的高度是4500——5000米,到了底边的高度是2000——2500米,这个高度对于祁连山来说,飞机只能从它的半山腰通过。
正常情况下,在四号空域作特技,应该避开祁连山的山峰,但是林超在作动作时,下面的地标被云层遮挡,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由于盲目动作,使飞机离祁连山的距离很近。
飞机呼啸着从祁连山的右侧方通过,尖尖的山顶,皑皑的冰雪,好像伸手可极。林超本能的向右压了一下驾驶杆,做了一个避让的动作。但他不知道,如果飞机是正对着祁连山,或者从祁连山的山顶通过,这时的任何动作都无济于事。还好,飞机只是从祁连山的侧方通过,但就是这样,也足以使林超胆战心惊。
为了抢做动作,林超冒了这么大的一次险,尽管飞行的时间还不到,但他已无心再做动作。
“四号空域有云,143退出四号。”林超报告指挥员退出空域,声音有些颤抖,只不过经过无线电的传送,颤抖声变成了杂音,指挥员没有听出来。
毕竟是违反了飞行纪律,林超想把这次飞行遇险当作秘密永远的保守,但他惊恐不安的情绪,还是被同在一个教学组的程志看了出来。经过程志再三的盘问,处于对战友的信任,林超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程志,并一再嘱咐要程志为他保密。但程志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还是告诉了教员,把自己的战友出卖了。
林超得到了中队、大队的狠狠批评,差点给了个纪律处分。
这件是对张志宏的教育也是很大的,飞行是一门科学,对科学就要按照它的规律办事,任何人违背了它的规律,就可能付出血的代价。


第五十九章 沙漠风暴(一)
更新时间2008522 10:37:40  字数:2425

 张志宏在机场的2号空域单飞高教机的最后一次特技,他现在对特技飞行越来越适应了。他很珍惜高教团的最后一次特技单飞,想乘这有限的次数好好做几个动作。
他在空域里轻松自如的操纵着飞机,左右滚转,上下翻腾,半滚倒转、筋斗、半筋斗翻转,一套动作做完,又来一套。
俗话说,六月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可是三月的沙漠天,比孩子的脸变得还快。正当张志宏连续不断的做着各种动作时,却发现东边和南边两个方向的天地线开始变得模糊不清,蔚蓝的天空也变成了灰色。天是灰蒙蒙的,地也是灰蒙蒙的,地面上的景物也变得模糊起来,好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
陈大壮和马教员在三号空域飞编队带飞,这两个空域都在机场的东边,虽然相邻,但互相之间却是看不到的,只能从无线电里得知对方的位置。
半滚倒转、筋斗、半筋斗翻转,一套动作刚做完,他发现北边的天地线也不清楚了,地面上的景物也变得模糊起来,好像蒙上了一层薄纱。
这时无线电里传来马教员的声音:
“110报告,东边方向起了沙尘暴,能见度变差,不要再往上放飞机了。”
“一号明白,你们停止动作,回来吧!”
马教员在三号空域里带飞陈大壮编队,航校为了调整好教员的带飞强度,在学员放单飞以后,都是穿插进行,有的学员带飞,有的学员去单飞。这时陈大壮飞编队的带飞,下一次就换张志宏去飞编队带飞。
听到了马教员的报告,张志宏才反应过来,原来是沙尘暴要来了。怪不得天地线不清楚了,能见度也变差了。他想到了特技理论课上讲的,天地线不清时,不要做特技动作的要求,停止了动作,因为飞行时间不到,他就在空域里转起圈来,边转圈边看下面的黄沙。
张志宏一圈还没有转完,就听见指挥员命令返场的声音:
“112,立即停止动作,返场着陆,动作要快!”
指挥员的声音急促,态度坚定,不容你有任何不同的意见。
张志宏感到情况紧急,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样的特殊情况。于是加大了油门,边下降高度,边往机场奔。
机场塔台上,气象员也向指挥员报告了沙尘暴要来的消息。根据当天的气象图,气象台早已知道有一股强气流过境,可能会形成沙尘暴,按走向和速度,应当在晚上才能到达,但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塔台上悬挂的风向袋开始强劲的飘了起来,风速开始加大。按照风向袋的状态,风速已达到了每秒六米以上,而且方向和跑道成90度夹角,也就是说是90度的侧风。
飞机的起飞和落地都是逆风的,也就是说风的来向要对着机头,很少有顺风着陆的。特殊情况下,顺风着陆的风速也不能超过每秒四米,不然飞机会刹不住车而冲出跑道。对于侧风的落地,根据机种的不同和飞行员的技术不同,也有严格的规定。
米格型的飞机,90度的侧风,风速不能超过每秒六米。而这个标准只是飞机的性能标准,对于技术相当熟练的老飞行员来说,能达到这个标准。但对于飞行学员来说,90度角度的侧风,风速通常掌握在每秒四米以下。
对着陆能见度的要求,飞行学员的标准是大与10公里。能见度太差,就可能看不到跑道,无法落地。
现在侧风角度大,风速也大,而且还有加大的趋势。随着沙尘暴的来临,地面的能见度将会变的很差。这两点,都不利于学员的着陆。这就是指挥员急速命令空中飞机快速返航的原因。
但是张志宏并不知道这种情况,他没有遇到过沙尘暴,也不知道沙尘暴对飞行的危害。为了不给飞行员造成紧张情绪,指挥员也不会告诉这些情况。
顷刻间,天空已变成灰蒙蒙的一片,明亮耀眼的太阳也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变得暗淡无光,像晚上的月亮。沉闷的空气给人以很大的压抑感,就像遇到了日食。
陈大壮和马教员已经回场,虽然侧风的角度和风速比较大,落地有些困难,但在教员的帮助下,已经顺利的落了地。张志宏虽然与陈大壮几乎是同时接到的返场命令,但由于飞机的位置离机场较远,回场的动作不如教员快,所以落在了陈大壮的后面。
空中放出去的飞机基本都已回场落地,现在就剩下张志宏的最后一架飞机了,全场的人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他的落地。
飞机终于到了机场上空,张志宏正常通过跑道,加入航线,准备着陆。
航线的前段除了能见度较差,给人已不舒服的感觉外,并没有太大的麻烦。张志宏做着陆动作也有几十次了,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了建立航线的动作。
可是进入四转弯后,麻烦就来了。按照平时进入四转弯的位置作转弯,但转弯的过程中总有进入早的感觉,虽然减小了坡度,作了修正,改出转弯时还是没有对正跑道。经过了多次修正,就是对不正跑道。
飞机好像被一种无形的手推着向跑道边飘去,很快离开了跑道,对向塔台飞去。着陆下滑,只有短短十几秒的是间,下滑的上半段方向没有修正好,到了下半段,高度有低,飞机的速度又小,不可能用大的动作量去修正方向。勉强修正,就会使飞机失速,发生坠机撞地的事故。
塔台指挥员也看到张志宏的下滑方向不好,虽然在下滑的上半段已经多次提醒注意方向,但是效果不大。指挥员也清楚,在这样大的侧风下,让一个单飞不久的学员去落地,也真是有点难为他。但是毫无办法,单座的飞机,一个人驾驶,谁也帮不上忙。
这时看到飞机向塔台冲来,如果落地后,撞上了塔台后果不堪设想。
“加油门复飞!112复飞!”指挥员果断的下达了口令。
其实张志宏发现方向不好,早已失去了着陆的信心。他还记着贺新明的教训,着陆阶段的特殊情况处理要果断、及时。在指挥员下达口令的同时,已经将油门加满,拉杆使飞机转入上升。
飞机呼啸着从塔台的上空通过,尾后产生的涡流扫过塔台的楼顶,使塔台的顶部发生了轻微的颤动。


第六十章 沙漠风暴(二)
更新时间2008523 10:28:21  字数:2523

 张志宏复飞后,收好起落架、襟翼,重新加入航线,作再次落地。在航线的第三边,他认真思考了一下刚才着陆没有成功的原因并想好了克服的办法。看来地面的侧风确实很大,这次落地要在修正侧风上下功夫。四转弯要进入晚一点,下滑的上半段要对正跑道右边,中段要用侧滑法修正……
正当张志宏考虑如何修正侧风时,无线电里也传来了指挥员的具体指挥:
“112,刚才复飞动作很好,很及时。不要紧张,好好想一下动作,第二次着陆要作好。”
今天的飞行指挥员是刘大队长,高高的个子,黝黑的皮肤,有棱有角的脸庞给人以坚定沉着的感受。他先从精神方面安慰了一番,要知道,飞行员经过一次复飞后,一般精神上都会紧张。接着进行了具体指挥:
“现在地面右侧风90度,风速六到八米,要作好修正侧风的准备。四转弯进入不要太早,改出要早一点,向右带一个角度下滑,下滑中要用侧滑修正。112听明白了吗?”
“112明白!”
张志宏回答的声音洪亮而又清晰,声音中充满了自信。
在侧风情况下着陆,飞机相对于地面来说,位置会向一边偏离,在飞行中称为“偏流”,偏离的角度,叫“偏流角”,所谓修正,就是要向偏流的反方向给飞机一个角度,这个角度就叫“修正角”。只有“修正角”等于“偏流角”时,才会制止飞机的偏离,使飞机保持在正常的下滑轨迹中下滑。
根据飞行原理介绍,修正侧风的方法有三种:位置修正法、角度修正法、侧滑修正法。
位置修正法就是将飞机的位置摆在侧风来向的一边,随着飞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