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空英豪-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检阅开始了,东长安街上的方队开始向天安门城楼前进,走在前面的是陆、海、空三军方队,戴白手套的将士们双手紧握钢枪,枪刺闪着刺眼的寒光,一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队列整齐有序,步伐统一有力,显示了训练有素的中国军人的素质。每个方队行进到天安门城楼东侧墙角时,在“向右——看”口令的指挥下,队列改为正步前进,每个人手中的钢枪向前刺出,形成一排排闪亮的利剑,一百人的方队,“唰唰”的摆臂声,“咚咚”的双脚落地声,雄壮有力,气震山河。三军过后,后面的工、农、学各界的方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在接近天安门城楼时,方队中的每个成员右手摆动鲜花或《毛主席语录》小红本,和着前进脚步的节拍呼喊“毛主席万岁!万岁,万岁,万岁!”,形成花的海洋,人的浪潮,山呼海啸,波澜壮阔。广场上人海组成的图案,随着检阅的进程,不断变化,时而变成“毛主席万岁”的标语,时而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标语,时而组成巨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张志宏此时由于前面人员手中的花朵挡住了视线,已看不清天安门城楼上的任何动静,只有盯住灯杆上的信号,变换手中的花束,耳朵听着长安街上队无前进的动静。一个个精力集中,没有语言议论,没有其他动作,只有一个心思,不能出错。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长安街上的方队终于过完了。此时,广场上的数千名小朋友放出了自己手中的气球和鸽子,一时间天安门广场上空五彩缤纷,群鸽飞舞,鸽哨发出阅耳的声音,天地轰鸣。广场上几万名群众欢声雷动,使检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欢腾的气氛持续了很长时间,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人退出了天安门城楼,广场上热烈的气氛逐渐冷了下来。正当人们准备退场时,靠近长安街的人群突然呼喊起来:
“毛主席出来了!”
听到喊声,平静的人群又一次动荡起了,人流向金水桥涌去,金水桥是架在天安门前护城河上的汉白玉石桥,紧靠天安门城楼。没有了队伍,没有了秩序。人流就像决了堤的洪水,后浪推前浪,势不可挡。张志宏他们随着人流被动前进,好不容易接近了长安街,想清楚地看一看毛主席,毛主席却又一次走下了天安门城楼。人群逐渐遗憾地散去,张志宏他们也整理队伍退场,这时张志宏看到,广场上遍地是踩掉的鞋子。


第二十一章:大风大浪(二)
更新时间2008414 10:06:20  字数:2472

 按照统一安排,张志宏他们空军预备学校的队伍被带到了东长安街,准备参加晚上的国庆焰火晚会。已经到了中午了,回到驻地就餐已是不可能了,一是离驻地远,乘车回去又受到戒严的限制,不可能有车,只好在现场等待。他们席地而坐,每个人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干粮,就着军用水壶中的晾开水,对付一顿中午饭。大家吃着面包、煮鸡蛋,喝着军用水壶里的晾开水,虽然简陋,但心情却不一般。
“班长,怎么给我们安排了这么一个位置,离天安门那么远,根本没有看见毛主席。”陈大壮耐不住寂寞,无不遗憾地对吴奇说。
“我们是军人嘛,就得服从命令听指挥,能让你来就不错了,要求还那么高。想见毛主席,等你将来当了英雄,肯定会见到。”班长吴奇解答陈大壮的问题,也给大家提出了今后的要求。
“听说晚上毛主席要和大家共度国庆之夜,一起观看焰火,所以还有机会见到。”家在北京程志见多识广,他的话又给大家带来了希望。
“王明海,你说你参加这么一次检阅,不是晕倒,就是老举错花,害得我老提醒你,你怎么啦?”林超调侃着王明海。
“人家是紧张嘛,越想作好就越出错。”王明海红着脸回答。
“现在就紧张,将来飞行怎么办?”
“飞行时再慢慢锻炼嘛。”
大家边吃边议论,站了整整一上午的疲劳逐渐恢复。张志宏和符军在谈论着一天的见闻,他们都来自农村,看到什么东西都是新鲜的。
“张志宏,你说我们今天举花摆图案,都是什么图?我们也看不见,一定非常壮观。”
“我也不知道。将来看电影‘新闻简报’就知道了。”
“电影上能不能看到我们?”
“人肯定是看不到,但我们的方队一定能看到。”
“晚上的焰火是什么样的?”
“我也没见过,到时候你就会看到。”
“北京真大啊,你看天安门真雄伟。来北京真是开眼界了。”
“我也是。以前只在小学课本上读到过‘天安门红墙黄瓦,高大美丽’,在电影上看到过,今天看到了实物真是另有一番体会。几百年前建成的皇宫,到现在依然这么美丽,可以看出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平时活拨好动的李中原却一言不发,默默地吃着东西,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吃饱了肚子,唠够了见闻,剩下的就是等待。离天黑还有几个小时的时间,按照纪律要求,除了上厕所外,不能远离队伍,有的干脆打起盹来。这就是年轻人的特点,能吃能睡,不管什么条件。
太阳慢慢地向西落去,天安门在夕阳的照耀下,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霞衣,显出了另一番美丽景象。突然天空中传来一阵阵爆响,把大家从梦中惊醒,抬头仰望,礼炮声声春雷动,天女携手撒花来,天空中出现了一片片金箔纸花,在夕阳的照射下,银光点点,五光十色,漫天飞舞,飘飘荡荡,徐徐降落,好一派壮观景象。彩花中还夹杂着一具具小型降落伞,上面带着布条,像是标语。人们沉静的情绪又一次被调动起来。小降落伞向广场上的人群飘去,人群纷纷举着双手,争抢着头顶的小降落伞,张志宏他们多么希望也能有幸捡到一具小降落伞,拿回去作纪念,但是一具也没有飘向他们的头顶,只有遗憾地看着。
礼炮时放时停,断断续续,持续了很长时间。广场上人们的情绪也是随着礼炮的放、停时高时低,此起彼伏。
夜幕降临,天安门广场华灯初放,燃放烟火的时刻到来了,远处传来了阵阵的鞭炮声,首都北京全城已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这时摆放在天安门广场四周的高射炮将一发发烟花弹射向空中,随着烟花弹的爆炸,天安门广场上空顿时绚丽多彩,耀眼夺目,有的似百花绽放,争芳斗艳;有的如群鸟飞翔,鸣叫有声;有的像游鱼戏水,活龙活现;有的像喷泉四射,光芒万丈。小小的弹丸,炸出万千的变化,人们惊叹着首都夜空的美景,惊叹着礼花制造者的无穷创造力。
张志宏看呆了,长时间的仰望,脖子酸了不觉得,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丽的景象。
“程志和李中原哪儿去了?”长时间听不到他们的声音,班长向他们所坐的位置寻找,果然不见了,遂向他们座位旁边的林超询问。
“上厕所了吧。”林超回答。
“不对啊,上厕所这么长时间还不回来?”班长不放心起来,“到厕所去找找他们,别出什么事情。”
林超和符军出去找了一圈,回来了,却没有找见。大家为他们担心起来,并非为他们俩的安全担忧,而是焰火晚会快要结束了,队伍要撤离时,他们俩还回不来该咋办。但是也毫无办法,这么大的天安门广场,能上哪儿去找呢,只好等他们回来。过了很长时间,见他们俩有点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你们俩上哪儿去了?出去也不请假,这么长时间也不回来,一个军人这么无组织无纪律!回去后要好好做检讨。”班长见他们俩回来,很生气地批评他们。
“我们俩确实是去上厕所了,在厕所里听老百姓说,毛主席就坐在金水桥上看焰火,就想去看一看毛主席,结果还没有走到金水桥,就被便衣警察拦了回来,毛主席也没有见到。还违犯了纪律,真倒霉。”李中原稚气的脸上满是委屈,总觉得去见毛主席也不算什么,何必这么小题大做。
“你们别不服气,我们现在是军人了,军人是有纪律的,如果都像你们那样,军队还是个军队吗?好好想想吧。”班长从他们的脸上看出了他们的心理,再一次提醒他们要提高认识。
王明海直吐舌头,他是个胆小怕事的人,张志宏等也受到了一次纪律的教育。
北京的检阅结束了,虽然大家都没有见到毛主席,但还是感到无限的幸运,无限的光荣。特别是张志宏,这个从农村出来的穷孩子,参军出来就赶上了这么大的事,真是连做梦都没有想到。他要把这一切写信告诉爷爷奶奶,告诉父亲母亲,告诉家乡的父老乡亲,我到了北京,参加了天安门广场的检阅,毛主席亲自检阅了我们。当然还有点遗憾,没有亲眼看到毛主席,但是自己有决心,要在部队好好干,要争取当英雄去见毛主席。


第二十二章:大风大浪(三)
更新时间2008415 10:23:58  字数:2478

 从北京检阅回来后,学校领导对参加检阅的人员的表现很满意,破例放了两天假,让大家好好休息一下,处理一下个人问题。
离开家已经快两个月了,张志宏利用休息时间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同时也给高中的几个要好的同学写了信,特别给郑萍写了一封长信。讲述了到部队后近两个月的感受,附带将在北京天安门照的相片每封信里装了一张。相片上的人很精神,整齐的军装,佩带着红领章、红帽徽,昂首挺胸,显得自信和自豪,背景是雄伟的天安门。遗憾的是照片不是彩色的,体现不出绚丽多彩的景象。其他同志也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情,有的在写家信,有的在洗衣服。从下火车到现在,基本上没有好好休息过,为了准备到北京的检阅,星期天也加班训练。
“班长,你说我们下一步干什么?”陈大壮边往信封里装写好的信,边向班长打探消息。
“按照以往的惯例,新兵训练结束后,就要学习飞行理论了,但是现在是特殊事情,就说不好了。”班长回答着陈大壮的问话:
“你们看中队值班室门口小黑板上的通知就知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