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袭时自保的能力都没有,那不是相当于灭族么?
为了向盈伯有个交待,我也得把这些族人交给少昊或少昊的分支族人。
可是赢羽对这件事明显不感冒,一听我想把莱夷人交给他们,立马摇头:“莒族不愿意跟莱夷人有什么来往,要消除祸患,还是送到少昊去吧!”
只有在少昊神山,莱夷族人才不会动粗。
看来莱夷人在少昊内动手是出了名的。
将这些人留给哪一个族,多半就会被莱夷族认为是站在大元一边对付他们,那还不得株连族人,遗祸莒族啊!
赢羽的不快写在脸上,我也能够理解,连盈伯都不可以控制的分支,莒族又哪里招惹得起。从数量上看,也是莱夷人的分支最多,战斗力最强,动不动就兼并其他小族以壮大自己。所以少昊族内愿意招惹莱夷人的也的确不多。
可是我真的不想再带这么多人到少昊神山——那意味着还有一个半月的路啊!风氏好歹还有一定的自保能力,莱夷人则全靠大元骑兵保驾了,想想这一路走来的艰苦,我都有点头大。
谁知十天休整以后,这个问题以一种我意想不到的方式解决了。
我通知所有莱夷人、风氏族人在有穷城的宗庙广场集中,重新组合的300名骑兵和400匹马也已经作好准备。
可是我在无可奈何地宣布出发时,所有的莱夷族人在长老们的带领下,面向大元宗庙跪下,坚决不肯起来。
我只得下马,走过去扶跪在最前面的那几位长老。
“元齐族长。过去数年内,我族劳苦奔波,只是为了完成少昊先祖留下的遗命,要消灭当年追杀少昊始祖的太昊风氏。如今太昊与少昊已经和解,我们的使命也不复存在。莱夷族人实在经不起再这样继续跋涉了。”
“这是最后一次,我保证。”我说。
“少昊盈伯族长要我保护莱夷血脉,不得斩尽杀绝。跟我到少昊神山去吧,盈伯一定会给莱夷族一片无人侵犯的草原安身。少昊族一定会保护莱夷族人的平安!”
“不!”另一位长老大叫起来“莱夷族从来就不得少昊宗族庇护,多年来只是我们在完成先祖使命,从未有少昊族人给过我们支持。在有穷城大元宗庙,我们莱夷族人才第一次得享丰足。求元齐族长允我部莱夷族人留下。我们愿意与大元族人共生共存!”言毕大哭起来。
我不由有些为难。
留下这些人,对有穷城实际上很快就会变成有用的资源,但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莱夷族与大元爆发冲突的新理由?
现在少昊族内一致认为我们是太昊族后人。这个理由已经够充分的了,还需要再增加一个吗?
但想到带上这三百多人走上一个半月的艰辛,不能不说这个方案其实有些吸引力。
我犹豫了一阵。对莱夷族所有族人大声宣布:
“莱夷族与我大元族之间,本无仇恨。只是因为莱鹰杀我族人,才逼得大元反击。现在太昊与少昊已经是兄弟之族,再不会有战斗,莱夷族人可以在草原任何地方立足,大元族和太昊族都不会侵犯你们。”
“但现在这支族人已经多历艰辛,难以再长途跋涉,我允许你们暂住有穷城,但需服从我大元族管辖,到明年春天,你们将参加有穷城的农耕,秋天将分得应有的粟米,你们的牲畜也将单独建立畜栏,等你们得以恢复后,得到你们的粟米和牲畜,再决定你们的去留吧!”
“哗!”
莱夷人开始狂热地欢呼起来!
跪在前排的莱夷族长老们相互搀扶着站起来,老泪,泣不成声。
他们终于争取到了一个给族人休养生息的机会。
木穷知机地叫人重新安排莱夷族人的住处,同时开始建立新的畜栏。
我则走到几名莱夷族长老中间,小声向他们交待:“如果哪一天你们莱夷族的其他分支以你们为由向大元开战,你们就得离开!”
几位长老忧喜参半,我也懒得理他们,带着等得不耐烦的风氏族人上路了。
对风氏来讲,不可能有莱夷族人饱暖大如天地想法——因为他们有更高的目标:毕竟20余代没有回过太昊神山了,何况风氏还是公认的太昊宗族!
由于得到我们的帮助,风氏的损伤尽管也很大,但根本还在,比莱夷族的伤害轻微多了。
所以我们得以继续向西南方向进发。
一路上风氏长老们以风余为首,也偶尔向我打听太昊现在的情况,当听到太昊族为了族长之争,多年来实力大损,不由得痛恨不已。
但风氏一族在太昊族人心中的巩固地位还是让他们感到出乎意料的兴奋。
我相信这也是风氏一族急于赶回去的重要原因。
经过近一个月的跋涉,我们终于接近了少昊族神山所在地,这一次,我也不能擦边掠过,我让大队停留了一天。我还得去向盈伯汇报莱夷人与风氏相争的情况,以及大元族介入的结果。
既然许了诺,就得兑现。
可就是因为耽误了这一天,却给我的行程带来了新的麻烦。
莱夷族又出现了!
第八十三章 … 王者归来
距离少昊神山还有大约15里的时候,我让大队全部停下,只带了木驼他们几个前往神山,拜见少昊族长盈伯。/
盈伯听我汇报完对莱夷族的处置情况,微微一笑:“就让那些族人留在大元吧,好战的莱夷族决不会给他们安定的生活。”
“我却顾虑将来会成为与莱夷再度冲突的理由。”我解释道。
“我会约束其他部族不得介入大元与莱夷之争,元齐能收留莱夷族人,对我少昊各族,也有百利而无一害!”
靠!有害那也是我大元背着,谁知道山上还有多少莱夷分支?
可我没有想到的是,莱夷人来得比我想像的要快得多!
我告别盈伯返回大队时,看见的却是一幅对峙场面:
200骑围成一圈,将风氏族人护在中间,另90余骑列成一排,正对着100多个敌人。
什么人敢在离少昊神山如此之近的地方动武?
我们快马加鞭赶到现场,留守的骑兵告诉我们,来犯的又是莱夷人的一个分支!
我驱马走到莱夷人面前,找到一位看起来比较高大的战士,估计他就是这个小族的村长。
“少昊族长盈伯已经答应让太昊风氏族人通过,你们是什么部族,敢在这里阻拦我们?”我问道。
“风氏是我少昊大仇!盈伯为什么不顾先祖遗训,肯放过他们?我赢鸠绝不答应!”这名汉子看起来脸容扭曲,声嘶力竭地叫道。
“报仇!报仇!”赢鸠后面的战士们鼓噪起来。
“旧仇已经过去了百多年。少昊与风氏本为兄弟之族,先辈的血不能继续让后人来流。盈伯已经让我和太昊成为少昊的兄弟。我不想太多杀戳——你们回去吧!”
“杀!杀!报仇!”
“杀了大元人!”
“元齐也是莱夷的仇人!”
“元齐是太昊族人!”
“杀了他!”
我不禁哑然,这100多人怎么敢在我300骑战士面前发出这样狂妄地喊叫?
经过木驼身边时,我只说了两个字:“射脚!”
莱夷人等不及,一拥而上。
我背对战场。只听见一阵弓弦响,然后是莱夷人的惨叫声不绝于耳。
几分钟之后,四十余名莱夷人倒在地上。抱着腿脚号叫,其他的逃走了。我派木驼通知盈伯来收拾这些伤者,带着风氏族人匆匆上路了。
夜长梦多,谁知道再呆下去会有什么结果。
七天以后,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出现在我们面前。
从先祖的传说中,风氏族人知道已经回到太昊的地面了。
风余率所有族人,向无边的大草原跪伏了下去,族中500多人齐趴在地上,所有的成年人都知道神山不远。哭泣声不绝如缕。
连风氏人所带的牲畜都在如此宽广的草原面前撒起欢来。
这几个月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
长老们相顾而泣,在草原上缓步而行。
这是先祖们生息的大地啊!飘泊百多年的游子终于又要祭祀太昊的祖神了!
大元骑兵们也被这悲喜交加的情绪所感染,毕竟他们也伴随了这一路的艰辛。
但太昊的神山毕竟还是很远。又过了近半个月,才终于遥遥在望。
我开始有点懂得后世那些步行一年,三步一叩。前往布达拉宫的藏人,在历尽艰辛后终于见到布达拉宫那华丽的屋脊时的心情。
连我都抑不住心中的激动。
这一刻。在我心中,居然冒出了身为太昊族人的错觉。
风余等长老的情绪开始失控,放声号哭中一步三叩,难以成行。
尽管离神山还有10里左右,但还是有放牧的太昊人碰见了我们,急忙前往告知各族长老。
等我们到达距离神山时,天已薄暮,但所有的部族长老们都聚在神山石壁前,道旁站满了各部族人。
风氏族人在跪叩中缓慢前行,一路哭声。
木驼持墨龙,表情凝重,缓缓走在最前面导路。墨龙旗所经之处,太昊族人纷纷下跪。今天的墨龙旗与上一次来时的含意完全不同,不再是大元人的图腾标志,而是导引太昊族最古老宗族的回归标志。
(王者归来——我想起这句话)
甚至所有的部族长老也不例外,当风余率族人跪叩至石台前时,他们也全都跪了下来。
风余跪在石壁前,大声地号叫:“太昊祖神庇佑!风氏一族又回到神山侍奉祖神了!”
“太昊万岁!”
“太昊万岁!”
不管平时各族如何勾心斗角,如何争论不休,但在回归的风氏族人面前,太昊的部族都喜形于色。
有风氏一族作为核心,太昊将不再是一盘散沙的局面,从此中兴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