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法子,我只得让土鲁试制一批铜钟,大小从十厘米高到50厘米高都有,但形状要求极为简单,基本上按后世编钟的形状,底部做了一个半月弧缺口。但我要求土鲁严格控制表面质量。钟的厚度也要求严格一致。

    这是太昊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铜器制作,耗铜近两吨。让铜匠坊一时间竟然没有人手可以做其他的器具。初期铸出来的钟悬挂上去以后,我用一个石槌轻敲每一个铜钟,尝试按后世地七阶音对这些钟进行分类,把符合音阶地钟保留下来,不合格的钟送去重铸。若是音太高了,就减小钟地尺寸,相反,音太低的就加大尺寸,一番筛选下来。七成的钟都得重铸,而高音部分的钟严重不足,最后铸出来的最小地钟才四五厘米大小,所有的钟加起来有五十六个,挂了两个大木架子。

    在铜匠坊挂好所有的钟之后,木驼让我告诉他,这东西是做什么用的。这让铜匠坊的族人成为第一批听到真正地“音乐”的原始人。

    一曲“义勇军进行曲”演奏完,铜钟余音仍在坊内鸣响,匠人和土鲁都目瞪口呆,我却扔下手中的石槌,站在那里泪满双颊。

    音乐!这才是真正的音乐!

    相信来到这世间的第一曲音乐,会在这座铜匠坊里“绕梁三日”吧!

    土鲁无法用语言向宗庙的其他长老说明铜钟的妙处,只得在风极他们地催促下,花了两天的时间,把所有的铜钟都重新在宗庙大殿内摆好。然后请族长亲自示范。

    这一次我把“义勇军进行曲”、“梁祝”、“垄上行”等后世的曲子一次性地演奏了十余首,等我腰酸背痛地回过头一看。宗庙的长老们跪了满满一地!

    “族长,这是什么东西?”风极颤声问道。

    “这个么,这叫‘音乐’!以后的太昊大祭,我们得演奏一曲,音乐,以悦祖神!知道了么?!”

    “是!是!是是是!”

    “这件事情不能总是由我来做,让太昊学校那边选几个手臂长一点的孩子,我会教他们演奏音乐!风林,这件事情由你去做,好么?”

    “是!”

    一时间还没有办法来记载音乐,我只能让几名学徒跟我一起,一遍遍地“照葫芦画瓢”,反复练习同一曲调的演奏,只是在两到三个孩子的合作下,三个月时间后,居然能够节奏分明地演奏一曲“义勇军进行曲”了,而我则只需要在一旁用一面鼓为他们伴奏低音部分和鼓乐部分,听起来有了一点打击乐队地意思。而这已经是第二年的春祭时候了,大年祭时,仍只有我一个人单独演奏这一曲“太昊乐”。

    太昊13年地大年祭由我来主持,风林仍只是预备族长,真正的权力交接还得等到六月底。

    大年前我最大的乐事却不是制成了这些钟,让太昊进入了“钟鸣鼎食”的阶段,而是元方从北方带回来的好消息:他和那位公孙姑娘经过长达两个月的接触,已经达成了结婚的一致意愿,只是公孙氏那边的长辈们有些舍不得姑娘远行,所以在公孙氏多呆了一些时间,到大年前才带上公孙氏女孩子到太昊来。

    “爸、妈,这就是公孙诎!”元方向我们介绍躲在他背后的新娘,梅梅早已经迫不及待地冲了上去,把新娘子从他背后拖了出来。

    呵呵,这女孩不错嘛,虽然也就是后世的村姑样,但好歹比太昊和大楚的绝大多数姑娘看上去顺眼多了,最主的是,高度不低于梓桦的水平,虽然在我看来,梓桦并没有真正我和她妈妈的基因优势,但毕竟也有一米六左右,这女孩居然比梓桦似乎还高出一点点,难怪元方不舍得放手。

    “这是我姐姐,梓桦!”元方看公孙诎苦着脸,被梓桦围着转***的看,同样苦着脸向她介绍。

    “爸、妈、姐姐好!”公孙诎颇为知礼地向我们躬身一礼。

    “好!好!好!”梅梅一点做婆婆的样子都没有“这孩子乖,梓桦,看看,以后还得跟咱元方的媳妇多学学,你那样子,像什么女孩子,以后还是生个男孩子好了,免得生个女孩又像你,让你爸有得说!”

    “妈!可别说我!我是谁的女儿呢?”梓桦不客气地回敬,考虑到她才是蜂房的“董事长”,而梅梅不过是打工的,这妈当得是越来越没地位了,连梓桦这么顶撞,她也不会见气!

    “不过元方,我可是快让你当舅舅了,什么时候让我当一下姑妈?”梓桦紧接着向元方发难,让公孙诎在一边紧张不已。

    看到元方的窘样,我和梅梅都是一乐。

    不过也是,梓桦快要出世的小宝宝,让我和梅梅都很期待。

    “风林,想好没有?”晚餐的时候,当着新媳妇的面,梅梅催促风林:“你那小子起个什么名字?”

    “这个?”风林犹豫了一下“我想让爸爸给起一个名字呢!”

    这小子,把皮球踢给我了。

 第三百六十五章 … 隗王使团

    太昊14年3月16日,梓桦的孩子呱呱坠地,是一个有些超重的小男孩,我给他起名“风越”,希望他能够超越他的父辈和祖辈。

    尽管我还在族长任上,族中事务仍然不能完全交给风林他们,但孩子还没有出世之前的一个月,就已经成为我的生活重心,与当年完全依*族中妇女们给梅梅接生不同,这一次我和太昊医馆的专职接生婆一起,负责了小家伙出世的全过程,在卫生和产后护理方面完全按照后世的标准,除了条件实在达不到的以外。

    小家伙的生活条件在太昊是一流的,布麻尿片洗净之后还得在我的监督下蒸过消毒,第一个月里,甚至洗澡都得由我亲自指导完成。不过小家伙也跟我颇为投缘,只要我抱着他,就安安静静,他外婆——梅梅就没有这个福气,小家伙只要落到她手里,多半就哇哇大叫。梓桦的体质还不错,一个星期以后就能够自如地活动了,加上又是顺产,恢复得快,奶水也足,小孩怎么也吃不完。

    也就是这期间,梓桦完全放下宗庙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哺育,天然的母性让她不再是太昊的管家长老和女强人,现在的梓桦,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母亲,孩子是她生命的中心乃至一切。

    风林整天笑得合不拢嘴,每天只要宗庙的晚餐铜钟一响,就会飞奔回家,父子天性,小孩子到了他手里也乖乖地,让梅梅颇为不平——为什么外婆就要受歧视呢?

    我则更加盼望着六月的族长工作接交仪式,好早日从太昊事务中解脱出来,多花些时间陪风越。现在每天的工作几乎要花掉我整个上午。每天早上两个小时的讲课,两个小时处理族务。中午以后才能够回到家中,小风越让我牵肠挂肚,在宗庙也不能够集中精神。后人说的“隔辈亲”,是不是就这个道理?想起来我才四十出头,后世的许多父母在这个年纪时。小孩子也才上小学吧,我却已经是外公了!

    元方从大楚送来了许多礼物,让梓桦开始感叹房子修小了,我不禁失笑:近300平米地占地面积,在城中虽然不算是最大地。但相对于后世百多平米的公寓,这已经是不得了地大户型了,居然还说小了!不过元方也实在有些过份,他是一族之长,随便送点东西过来,就得花一间屋子堆放,咱们家可不像宗庙。有大量的库房,总共也就几间屋,还真不够风越他舅舅的礼物堆放的。

    何况这么小的孩子,送他一具犀牛皮甲做什么?一块胸甲就已经足够让风越放平了睡在上面了,难道还得等风越小子十五岁以后穿着参加军事训练?这年代地硝皮工艺不过关,一般的兽皮几年就坏掉了,等风越长大,这皮甲应该早就不在了吧,也不知道元方怎么想的。

    元方的婚礼是按庸族的规矩办地。据说新娘在婚礼上还得亲手杀一只羊,并在当天做出羊肉汤来。不过这一切都是在大楚城内举办,总不成大楚族长的婚礼放到太昊来办吧,所以我也只有遥遥祝他们夫妻幸福,若不是风越出世这阵与婚礼冲突,我还真想去看看持续了三天的婚礼是怎么举办的,婚礼上有太昊的长老代表我们去了,公孙氏自不用说,公孙崎差点亲自出马,后来还是公孙涂说服了他,也是派遣的长老代表团出席,作为娘家人,他们的代表规模是我们地四倍。

    5月11日,我已经下了班,在家里逗风越笑,这小子还不到两个月,有时候怪怪的表情像是在笑,虽然我也知道不过是无意的,却已经足以让我和梅梅开颜。风极急匆匆地跑到我家里,连坐也没坐,就把我拉出门外。

    “怎么回事?大长老急成这样子?”

    我看到风极脸色都跟平日不一样了,本来他就比我大两岁,加上这一阵急跑,更显得憔悴。

    “族长,北方来了个代表团!”风极喘口气道。

    “北方?姜氏还是公孙氏?”我问他。

    “都不是,是隗王的人!”

    这就有意思了。

    几年前的大战,据说隗王那边是伤了元气的,加上去年大雪灾之后,隗王的日子应该不怎么好过,南方很少再见到零散的翟族骑兵,隗王这时候派遣代表过来,是什么意思呢?

    下个月就该把族长之位交给风林了,但遇到这样的大事,风极还是知道应该找我,即使是风林接过了族长之位,大约也会通知我参加与隗王代表地交流吧。

    进了宗庙会客用的接待殿,座中一望而知,北方应该来了不下20人。由于我地身高太过显眼,不需要特别介绍,客人们全都站了起来,按大河诸部族的规矩,向我躬身行礼。

    可是落座之后,我才发现,这些翟族人中,绝大多数都听不懂我们的话。

    “太昊族长,我们的长老说,这一次奉新任的隗王之命,特地来向太昊学习。”一名翟族人翻译他们的带队长老的话,这句话倒说得很是清晰,只是带着点公孙氏那边的口音。

    “你在大夏城还是有狐城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