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易的蛮人还很宽容,没有特别的歧视或敌意的行为。
元方是个活跃分子,早早就窜到集市上,跟做生意的苗族人和蛮人都不停地打招呼。苗族人对他都很热情这我不意外,居然还有几个蛮人跟他也处得来,就让我有点吃惊了。在一个陶器摊前,一名年老的蛮人驮着几张兽皮,指着一件陶器,求助地望着元方,嘴里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元方竟然直点头,然后用兽皮和那个苗族人交换了陶器。那蛮人高兴之下,从一块兽皮里取出几块不知道是什么植物的根茎,递给元方,而元方就在那里嚼得眉开眼笑地,和蛮人们混得很开心。
难怪那些蛮人会给他狼牙链了。
不过最后让我最感到意外的是,元方竟然学会了笼络蛮人,我看到他从皮囊里取出一个小小的麻布袋,解开缠在上面的绳子。撮了一点东西放在蛮人嘴里,那蛮人砸了砸嘴,突然高声大叫起来,让集市上的其他蛮人都好奇地看过来。我知道,袋里装的一定是盐,结果元方把这袋盐交给了那个蛮人。让他如视珍宝地收藏好,然后三步一回头地看着元方,逐步远去。
不行,元方一定不能留在这里——要是再过一段时间,让他和苗人、蛮人都先后成了好朋友,再想带走可就难了。
我看着不时出现在元方身边的老年蛮人,不觉有点失笑。元方的身高也大约有1米45了,而那些老年的蛮人只有1米2、3左右。在元方的娃娃脸面前,感觉就像一个后世的少年进了传说中的小人国,而那些瘦小的蛮人更给人像是“精灵”的感觉。
元方像是很适合这里的环境和氛围,而这里的环境也似乎很接受他。
“我们该离开了,元方。”散集的时候,我拍着元方的脑袋,轻轻地对他说,这世上,只有不多的几个人能以这个角度抚摸元方的头。
“爸——我喜欢这里!——”元方知道我的意思,有些恋恋不舍。
“等你长大了,等你不需要爸妈担心的时候,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到这里来!”我安慰元方。
多年以后,我为这句后悔了很久。
第二天,我带着元方和10骑战士离开了苗族,看得出,不仅是元方,连那些长老们对他也是颇为不舍。
还有20骑留在了苗族。
“你们指导苗族人建城,同时负责保护他们的牲畜和族人,不久我会派遣其他的人来替代你们!”我对那些骑兵交待。
不过这话没有完全兑现,等我派遣另一批骑兵来时,已经是这一年秋后的事情了。
看到我和元方平安回来,风极老怀大慰,梅梅也眉飞色舞,听元方讲蛮人的故事,这小子居然又拿出另一条链子送给了梅梅,让她合不拢嘴,没口子地称赞儿子孝顺。
真是个长不大的妈!
“等到苗人的城建好以后,在那边建一个盐仓,派遣骑兵送盐去交易!”我跟风极交待任务,说白了,从此我们在苗人那里又置了一个“军事基地”,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有用地,总比我们自己建城成本低吧。
“还有——元方既然不想留在太昊城,就让他留在大方城!不过从今天起一切得听风极的话,骑兵一律不得听元方指挥!元方不得擅离大方城,否则我会给你们好看!”元方在一旁耷下了头。
“还有你——”我转向梅梅“你是跟我回太昊,还是留下来陪你儿子?”
梅梅看了看我和元方,元方很紧张地样子,结果梅梅从座位上跳起来,站到儿子身后——她还是选择了支持儿子。
“耶!——”母子俩高兴地击了一记掌。
我摇摇头,叹息着“教不严,母之过”无奈地决定一个人离开大方城。不过最后随我上路的还有10骑太昊骑兵。
2月下旬,已经在准备春耕事务的时候,我终于回到了太昊城。
“什么?姜由和鬼族开战了?”从斟戈氏那边过来回报情况的战士们带来了一个让我吃惊的消息。按道理应该是斟戈氏和鬼族人的战斗来得更自然些,谁知道姜由会率先动手!
不仅已经爆发了战斗,而且意图已经很明显——姜由的战士已经进入了盐湖区,与鬼族人直接面对面交上了手。而斟戈氏外面的鬼族人早已经逃回了鬼族的聚居区。现在,所有的鬼族人已经有了一个共同的强大对手,更大规模的战斗已经在所难免。
“姜由请族长率全体太昊骑兵参与作战,以后与太昊平分盐湖!”骑兵带来姜由的口信。
我去是不去?
第二百一十四章 … 太昊标准
“姜由跟鬼族的战况如何?”我很好奇,以姜由的牛骑兵的实力,遇到实力也不弱的鬼族骑兵,应该有得一拼,谁会占上风呢?
“这个——据说姜由族长并不顺利,起码折损了两三千头牛,还有上百名战士,但鬼族人损失很小,不过近百匹马,还有数十名战士,但姜由族长步步进逼,一直让鬼族人退回到了盐湖东边,现在姜氏战士们在盐湖西边驻营。 ”
这个有点不妙!
以姜氏的机动能力,跟鬼族打运动战,则追击不成,只能被动挨打。若扎营对峙,不主动进逼,则会被鬼族不断骚扰,恐怕不得安身!
骑马的部族怎么说也要占便宜些。
“姜由族长只是要求我太昊骑兵参加战斗么?还有没有别的要求?”我问带信的骑兵。
“这个——姜由族长好像说,让您去确定对鬼族一战的打法,他拿不定主意——”
打法?
这是个问题!
从姜由步步进逼来看,打阵地战是不在选项内的——鬼族的步步后退说明,只要不伤到鬼族的根本,只是逼退鬼族骑兵,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像目前这样,姜由只能抱头苦忍鬼族骑兵的袭扰,却无法与鬼族人决战。
牛的速度总归比不上马!
所以我的判断是——姜由吃了败仗!只是由于步步进逼,败得好看一点而已。等姜由一粒盐也带不走,或抱着几块盐仓皇逃走时,就是鬼族人反败为胜的时候!
所以他迫切地希望太昊骑兵参加战斗!以先进的骑兵对付落后的骑兵,才有胜算!
不过我看了看太昊城外训练的骑兵。知道时间还不够,此时贸然参加战斗,只能将战局搞坏。
不打无把握之仗!
后世地伟人们一定是有道理的,我不能轻易带着这些半生不熟的“骑兵”上阵!
“带我的命令去,让木驼带原来的老骑兵们先支援姜由,斟戈氏那边的太昊骑兵也去支援,太昊城这边先去100骑,其他的等新骑兵训练好了再去。告诉姜由——我没有到之前,让他先忍着!太昊骑兵会给他缓解一下压力,决战还得等一下!”
结果不出所料,木驼听到消息,如风般就赶到了姜氏的军营,只留了少量骑兵负责训练他那边地100名新骑兵。
我却要等一段时间,骑兵训练期间,另有两件大事要等我完成。
一是算盘的制作。
梓桦在宗庙的精算司里当负责人,也是计算能力最强的一个。已经由她在教太昊学校的教师和精算司里的同事们用乘法计算了,但太昊账目的快速增长还是让她头痛不已,毕竟还不到13岁的孩子,精力相当有限,有时我在家看她算着算着就趴在桌上睡着了。
不行,我得支持一下她的工作。现在地太昊宗庙内,她也算是一根顶粱柱了,小小年纪就倒下了可不行!
怎么办?我想到了算盘。对于后世的财会人员来说,这可是运用了数千年的利器啊。直到全面进入会计电算化阶段,也还有相当一部分“老会计”不能够完全抛开算盘!
由于对木材深加工能力的有限,所以第一把算盘我很自然地想到了用青铜铸算子,但其他的部分对于木工而言就显得很轻松了,有了弓弦钻孔法,在木条上钻点孔是简单的事情,细木棍也很好加工。
可是最后当用铜钱作地算子算盘出现时。我却为教会梓桦使用伤透了脑筋——她怎么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中间的横梁下方四颗子,还没有上方的一颗子多!
痛苦万分地解释了两天之后,我想起,这其实已经有了“代数”的概念——罢了,还是接受事实:梓桦其实也是一个原始人,只不过作为我女儿,比其他原始人学得多一点罢了!
最后我地解决办法是,在横梁下方的四个子上,每个子铸一个小圆圈纹样。而在横粱上方的那个子,就铸得特别大,上面铸五个小圆纹!
这下子总算让梓桦接受了算盘的进位方法。
整个三月份,我就在教梓桦使用算盘,同时协助她处理太昊的账务,在她看来难得不得了的计算量,我几天之内就摆平了,让梓桦佩服不已。
开玩笑,老爸在后世好歹是学工科的么!
在月底,当太昊七年地春耕已经如火如荼,梓桦总算能用算盘进行简单的帐目处理了,在我看来,这已经是一个不得了的成绩,虽然这个月我才是太昊实际上的会计!
骑兵也训练得有了一个基本的模样,姜由那边开始有点着急地催我出兵了。
可还有一件大事也得赶快做:制订度量衡!
参照后世的“国标”制订方法,我根据后世的“米”和“斤”的大致量,制作了一个“标准太昊米”长度,整体是用一个青铜铸的V形槽,里面有两道刻度,相距大约一米,这个东西供在宗庙的专门地偏殿内,放在一边的还有一个“标准太昊斤”——一块比较硬的青铜。
土鲁在我的指点下,学会了如何利用“标准米”制作“太昊铜尺”,并仿制了多把,每一把太昊铜尺的长度都是一米多长,上面有细分成100份的刻度,分别规定了“太昊分”和“太昊厘”的长度。
另一方面,我也要求土鲁将太昊城所有的秤都收起来,按“标准斤”的重量重新为这些秤纠正刻度,或干脆重新做。
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