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那些事儿·诸子争霸-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不厌诈,这是战争!

吴王夫差正在指挥部等待好消息,突然他的侦察连长脸色苍白地冲进帐来,大喊:“大王,不好,不好了……”

“慌什么,打仗最重要的就是保持镇静,真没出息!”

“大王,原来越国那两支渡河的部队并非越军主力,咱们上当了!”

“那又怎么样,管它是不是主力,将他们击退就好了!”

“不是,越军的真正主力已经趁着我们不注意渡江了,他们现在离我们不到三里!”

“什么!”夫差全身一震,跳起来冲到帐外,只见漆黑的夜色中,远处黑影曈曈,密密麻麻,也不知有多少敌人。

夫差一把抓住侦察连长的衣领,歇斯底里地喊:“你这个侦察连长是怎么当的,越军渡江了这么久,你才发现!!”

侦察连长慌得晕头转向,心里暗道,你怎么能怪我,这么长的江面,我哪能什么地方都关照到。

夫差一把推开侦察连长:“现在没工夫,迟些再收拾你!”又转身对王孙雒道:“现在我们这儿还有多少人?”

王孙雒道:“不到一万。”

“那还不赶快叫左右两军回来支援!快,组织反击,咱们一定要撑到跟左右两军会合才行!”

数千吴军立刻开始展开迎击,双方在夜色中互相对射,然后短兵相交。

越女阿青和陈音的训练成果开始发挥效用了。句践的这六千君子,装备是越军中最先进的,他们身着轻甲,后背长剑,手持劲弩,先用弩连发三射攻击敌军,边射边靠近敌人,待到敌人被射得不敢抬头,再迅速杀上,长剑出鞘,连砍带刺,所至之处,吴军大片大片倒下。

这六千君子军,剑弩全能,能对敌人同时实施近身和远程攻击,其杀伤力之大,也只能用特种部队来形容了。

从前在艾陵之战对齐军实施过毁灭性打击的吴国中军、从前在黄池之会吓得晋国人屁滚尿流的白色恶魔、从前吴王夫差引以为傲的虎狼之师,在越国的六千君子军面前,统统变成了披着狼皮的羊,被任意屠戮。

夫差开始发抖,止不住地发抖:自己十几年前犯的错误,终于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恶果,这些曾在自己王座下匍匐战栗的奴隶,现在已经彻底进化成了可怕的远古恶兽,它们将会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全部吞没……

完了,寡人完了,吴国完了,全完了!

与此同时,吴国左右两军接到夫差命令,开始回撤,朝吴中军靠拢。

越国左右两军趁势渡江,从后掩杀而来,吴中军受到重创,指挥混乱,再加上夜色之中三军无法协同,顿时全面崩溃,大败而逃。句践大喜,率三军追在吴国人屁股后面打,接连在没(今江苏苏州南)、郊(今江苏苏州南郊)又两次击败吴军。吴国名将王子姑曹、胥门巢相继战死,夫差带着一万多残兵退入都城据守。至此,吴国的老本已经快输光光了。

老虎终于将主人逼到了死角,张开血红的大口扑面而来。

这一战,越军第一次使用了诱敌、佯攻、夜袭等高段位战术,一步接一步,一环套一环,每一个时机都抓得恰到好处。作为中国战争史上第一个成功的渡江进攻战的指挥者,范蠡不愧为春秋时期数一数二的军事大家,其使用战术之妙、把握战局之精、拿捏战机之准,简直可以和当年的孙武媲美。范蠡也有一部《范蠡兵法》传世。可怜的夫差,虽然也是个能兵之人,却堪堪遇上了这样一个可怕的对手,惨败也是没话说了,谁叫他当年杀了吴国唯一的顶梁柱伍子胥呢?

贰 吴殇

句践在姑苏郊外攻灭吴军主力后,并没有急着攻进城去,而是在姑苏外围一边扫荡吴军的地方部队,一边全面控制吴国水陆粮道。

各个击破,慢慢蚕食,这才是大蟒吞象最好也最保险的方法,毕竟,吴国虽败,但地盘比越国大、人口比越国多,要是一口气吞下来的话,会撑着的。

与此同时,楚国也在吴国北面攻灭了吴国最后一个小弟——陈国。看来,现在楚越两国都紧紧地盯住了吴国这块大肥肉。到底是瓜分,还是独食,这是悬挂在全天下人面前的一个大问号。

两年后,公元前476年春,越王句践突然出兵,攻打楚国,楚国还击,越军退,楚国大夫公子庆、公孙宽追赶越军,到达冥地(今安徽广德东南七十里的苦岭关与浙江长兴西南的泗安镇之间),没有追上,就撤兵回去了。

是年夏,楚沈诸梁(沈尹戌之子)为报复越国,又率军攻打越国的小弟三夷(古代居住在浙江东南沿海宁波、台州、温州一带的三个部族,是百越的一支)。三夷人投降,双方讲和。

奇怪了,楚越两国都是吴国的敌人,双方不是战略同盟么,现在怎么自己打起来了?

原因有两种可能:第一,吴国败亡在即,双方在利益分配上产生了矛盾,所以起内讧了;第二,这其实是双方唱的一出双簧,目的是为了迷惑吴国,让夫差放松警惕。

从后续事态的发展来看,第二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果然,夫差以为句践没有一心一意吞灭吴国的战略决心,遂放松戒备,开始花天酒地,享受人生最后的疯狂。

这时候大臣中又跳出了一个不怕死的家伙,名字叫做公子庆忌。应该不是被要离杀死的那个庆忌,或许二人同名,不知道,史书有时候也记载得很混乱。

公子庆忌劝夫差说:“不要玩了,国家都要亡了,还玩!”

夫差大怒,将公子庆忌驱逐出境,庆忌于是逃到了艾地(今江西修水),又逃到楚国,四处流浪。

第二年,公元前475年11月,越王句践屈指一算,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今天正好是会稽之耻二十周年纪念日(会稽之耻发生在公元前494年),本王就选择今年让吴国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吧!

是月,越军大举侵吴,一路高奏凯歌,直逼姑苏城下。这次句践又不忙开打,毕竟姑苏城是江东第一大都会,城高池固,强攻损失太大,所以他先筑工事,自吴淞江北开渠至横山东北,又在胥门外筑起一座小城,就地取食,以战养战,俨然要在吴国的腹心地带生儿育女、安家落户了。

这一围,就是足足三年之久。

当年句践为奴入吴,是三年;现在句践筑城围吴,也是三年;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天意的安排,没有人知道。

这三年,吴王夫差所受的苦楚,一点儿不比当年越王句践为奴少。

在围城的初期,夫差还抱有一丝希望,经常出来向越军挑战,甚至一天来回五次,以图突破包围。但越军在吴都外围坚守阵地,每次都不与吴军决战,他们的计划是只围不攻,让夫差弹尽粮竭,乖乖投降。

这样的损失最小、成效最大,也最保险、最折磨敌人。

期间,句践也曾动摇过,几乎想接受夫差的挑战,这时候范蠡劝他说:“不是说好了只围不攻吗?这还没坚持多久,大王怎么又反悔了呢?我听说天道贵恒,谋划好了的事是不能再更改的。”

句践接受了范蠡的劝谏,开始修身养性,将仇恨深埋心底,默默等待吴王夫差和姑苏城崩溃那天的到来。

冻僵的蛇终于回暖了,它紧紧缠住农夫的身体,越缩越紧。

夫差几次挑战,都无功而返,心里十分郁闷,这时候流浪汉庆忌突然自己跑回来了,口口声声要和吴国共存亡。

夫差很感动,危难之际,居然有人不顾自己安危和个人恩怨回来保护祖国,这是多么崇高的爱国情操呀!

他对庆忌说:“之前寡人不听你的忠言,将你赶走,你却不计前嫌回来共渡危难,寡人看错你了,你是个真正的爱国志士来的。为了弥补寡人从前的错误,寡人决定让你来主持大局,与越国决一死战!”

夫差错了,庆忌回来并不是为他效死的。他回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办法向越国求和,从而保住吴国的宗庙,甚至干脆灭掉夫差,以求取越王的原谅,求取吴国的和平。

换而言之,庆忌是个主和派,说得不好听些,就是投降派。

果然,庆忌没有如夫差所愿去拼死攻打越军,而是一掌握了权力,就派人去跟越王求和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庆忌甚至杀死了几个主战派来讨好越王。

夫差终于认清了庆忌的真面目,大怒,立刻发动亲军攻打庆忌。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庆忌兵败被杀,至此,吴国的主和派被夫差全部清除,主战派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唉,到了这种生死存亡的时候,吴国人还要内讧,自掘坟墓,愚不可言。

包围在继续,吴王夫差在做着最后的抵抗,死守,再死守!他幻想着有一天,那些和他曾歃血为盟过的盟友们,会像童话里白马王子接灰姑娘一样,乘着一朵白云来救他。

夫差太天真了,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春秋乱世,所谓盟约不过是一张废纸罢了,利益和拳头要比它重要得多。更何况那些盟会,大多数是夫差逼着人家参加的。所以当盟主有难,大家不看笑话就已经很不错了,怎么可能千里迢迢出兵来自找麻烦。

想必,夫差困守在姑苏城的近千个日日夜夜,每天脑海里应该重复着这么一句话:

大家同是姬姓国,兄弟被外姓人欺负,你们咋一个都不来帮忙呢!你们,你们太不够意思了!

相信如果诸侯们听到了夫差的怨言,都会这么回答他:“别怪我们哪,这年头,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别说同姓了,就算是亲兄弟,大难临头,也要各自飞呢!”

恰好此时,当年和夫差一起喝过牛血的晋定公病死了,儿子凿即位,是为晋出公。有了国丧做借口,晋国更加可以不出兵救援了。

当然,话是这么说,表面功夫还是要顾,怎么说大家也是形式上的兄弟之国,是举手在神明祖先面前发过誓的。

于是晋国上卿赵无恤(赵鞅之子)自动降低自己的饮食标准,天天吃素,以表达自己对吴国的同情与哀伤。

他的家臣楚隆不明白怎么回事儿,就问:“国君去世,您已经降低了您的饮食标准很多了,为什么最近还要接着再降呢?是不是另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