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城门下了。虽然由于冶炼的不成熟无法打造真正的火炮,但是用小型床弩却是可以直接将点燃引线的炸药包固定在城门上,虽然床弩的精确度不比弓箭,但是十只一起射出,总会有五只可以射到城门上,而五只也足够将城门炸得粉碎,有些小城就是连城门楼都会炸飞,夏州城高墙厚虽然不会造成那么大的效果,但是也会让守军无法防备,应对不及。
四面进攻的唐军听见信号弹的声音,主将便将弓箭兵撤下,直接将李光俨眼里的小木车推出摆在阵前。
城头上的李光俨见唐军停止放箭,便撞着胆子往远处看去,只见唐军将木车推出,士兵具体怎么操作他不得知,还在他思量间便听见震耳欲聋的响声,就连城墙也跟着晃了几晃,就如地震了一般。
城墙上的人还不知发生了什么,就听城下的守军喊道:“城门倒了,城门倒了……。”
李光俨直叫不好,大声喊道:“弓箭手放箭压制唐军不要给他们机会冲上来,李潜你带人去城下将城门堵起来。”
李潜带着兵跑到城下,眼见城门豁口三丈宽,根本无法堵上,就是想堵死这会也没有东西能堵,他只能用兵来填补。
眼见着唐军正在度过护城河,李潜心中也有些慌,之前李光俨及众多部下都在嘲笑唐军不带工程器械,可是转眼他们就见识了唐军的实力,在还没有任何伤亡的情况就将城门打开。李潜不知道唐军用的什么法子,这会儿他也来不及多想。
他知道唐军一旦杀到城门处,那便是真正的肉搏战了,定难军虽然很强,但是李潜想到唐军有如此利器,怕是军队战斗力也差不了。虽然夏州远离江南千万里,可他也是经常听说银枪都的战斗力,他不敢忽视,直接城下五千守军都推到门口死守。
***********
夏州四个方向的城门都被唐军炸开,原本还防守有章法的守军顿时慌了手脚,城头上的士兵想用弓箭压制唐军,可是唐军的箭矢根本就不给他们机会,就算是有人将头露出放上一箭,也不敢多瞄准一下,每箭都偏离很多,就是有一些瞎猫碰死耗子射到唐军渡过河前进的阵营里,但也只是能听见金属碰撞的脆响,不见人倒下去。
唐军先渡河的一众士兵正是重甲陌刀兵,他们身上皆是厚厚的铁甲,除非李光俨也能弄出炸药包来,不然只凭借这些箭矢根本就不可能伤到这些人。
眼看着唐军就要杀到门口李光俨也慌了神,他这会儿才想起李煜叫传令兵给他传的话,一天拿下夏州,取他的狗头。这才攻城不到半个时辰,唐军已经打开城门从四面杀来。
刚刚离得远李光俨只看到黑色的一片,这会儿再一看他才发现唐军每个人身上都穿着光亮的黑铁甲,黑铁甲看似笨拙厚重,可是从这些士兵的动作上根本就没有表现出来,他们的步伐依旧轻便,如此也能看出李煜平时耗费了多大的心思去练兵。
李光俨知道这支军队要比宋朝的军队强大很多,这会儿也才明白他这次是输定了,他将城头防守任务留给城墙上的将领,走到城下跟李潜说去西门看上两眼便转身离开,他带着人是往西走却是没有去西门,而是直接回到了位于西城的府上,直接钻进了通往城外的密道。
李光俨知道自己败了夏州城丢了,但是他人只要还能活着,回到银州准备好一切就能从头再来,在银州他还有他数十万的族人。他如今已经对唐军有了新的认识,也知道该怎么部署,李光俨相信他能做到更好。
李光俨的悄悄离开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留意,毕竟夏州四面都给唐军包围,所有守军都在顽强的抵抗着,混战之中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李光俨在哪一边。
唐军的弓箭似是永远也用不完一般,从炸开城门之后一直向城头射去,唐军重甲陌刀兵向前移动,直到城门带兵将领见夏州守军用人将城门口堵住便高高抬起手臂一挥手,他身后的一众士兵便立即向两边散开,护城河对岸的唐军看到前军摆出这样的阵型便明白是什么意思。
早已经准备好的炸药包立即点燃,从小型床弩上攒射而出,直冲向门口的夏州守军,轰隆隆几声爆炸之后,城门口只剩下血肉模糊支离破碎的尸块,以及城内呆立住不敢再动一步的守军。
护城河的对岸李煜骑在马上,他的身边刘茂忠刚刚放下望远镜,嘿嘿一笑道:“陛下,用不了一天我军就能胜利了。”
银枪都大军愈发的成熟稳重,刚刚成军时李煜在调教上费了很大的功夫,这几年来不断的征战积累下更多的经验,再有火器的利用,如今已经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抵抗得住了。
李煜淡淡一笑,说道:“告诉前方,投降者可以不杀,但李光俨的狗头朕是要的,先将其活捉带来朕面前。”
第316章 铸铁门
(求收藏)
炸药包在城门口的守军人堆里爆炸之后,造成了守军的突然混乱,唐军便趁此机会迅速的冲了上去,直接扑向发呆或是给爆炸吓破胆的守军。李煜主攻这一侧,城内的守将李潜还是从容淡定的,见唐军冲上来,立即大吼着让呆滞或是混乱的守军冲上去防守,又叫亲兵去通知李光俨唐军已经杀了进来。
不仅仅是这一侧的守军慌乱呆滞,其他三面皆是如此,城头的守军不是被唐军的弓箭射杀,就是已经被数只箭矢射中倒在自己身边的同僚的死吓怕,不敢再露出头来,城头上的定难军已经没有任何的反抗能力。只有城下的守军还在顽强的抵抗,但是面对唐军的铁甲刀枪不入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一再的后撤。
四个方向同时后撤,唐军也不断的涌进城内,唐军甚至没有出动骑兵,只用重甲陌刀兵便将守军压迫在城中狭窄的街巷里。
刚刚被李潜吩咐去找李光俨的亲兵,在李光俨的府内找了好久,对唐军进城的情况并不知晓,他在府内发现了密道之后,就想着先去禀告李潜,人刚刚出门看到大股的唐军便大声喊道:“不好了,不好了,将军他跑了……。”话还没说完他就给唐军抓住。
他这一喊倒是让唐军得知了李光俨逃跑的消息,而城内的守军却是并不知晓,李煜得知消息之后便立即叫刘茂忠带着人顺着密道追出去。
从此去银州直线距离五百里,攻城才两个时辰,他不可能跑得了多远。
唐军压境时李光俨根本就没有想过逃跑,但是不代表他没有任何退路,李光俨在夏州建宅子时便打通了一条密道,穿过夏州城,在护城河下经过,一直往西北的银州方向。
刘茂忠带着百人进入密道,发现密道宽阔犹如街道,高两丈,四面皆是青砖砌成,内可骑马,还有大量的粮食储备。
刘茂忠百人骑马追了上去,从护城河外近五十丈处的出口出来,看着沙土地上的马蹄印,再看远处天边的阴云,刘茂忠犹豫了良久还是毅然追了上去,同时又派一个亲兵回去给李煜汇报消息。
刘茂忠一路沿着马蹄印往西北飞奔而去,李煜得到消息之后,他虽然知道刘茂忠十有八九不可能抓到人,但是他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希望刘茂忠或是银枪都撒出去的斥候能碰上,直接将李光俨抓到,之后也会少一些麻烦。
李煜将李光俨见势不妙逃跑的消息在城内散播出去,刚刚还在顽抗的守军这会儿也放下了武器停止抵抗,一场战争主将都弃兵逃跑,那么小兵卒也没有必要抵死顽抗下去了,这世间的争斗都是有权势之人的争斗,他们也都是无辜之人。
守军投降,李煜便叫张洎统计己方的伤亡,又叫林仁肇整顿俘虏收缴兵器,清理尸体,安抚夏州百姓。
五百多里路,有多条可以通向银州,三天过去,刘茂忠以及唐军的斥候兵都没有发现李光俨一行人的行踪,李光俨凭借着对当地的熟悉程度轻易的逃出了李煜的追击,当然李光俨先于刘茂忠从夏州出发,刘茂忠是只看到半路的马蹄印,然后就一无所获。
夏州一战唐军伤三百余人,没有一人死亡,相对来说夏州的守军却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仅仅是在城头上给唐军射杀的就有一万四千多人,城下被陌刀兵像砍树一下砍死的也有七千多人,最后投降的也仅仅有不足两万人。
夏州一战唐军很轻松的获胜,但是李煜并没有就此就有了轻敌之心,他相信李光俨不是笨人,他这次失败,一定会从中找到教训,做出相应的措施来防备,况且银州城比夏州可是大很多,城墙更是高大宽厚。
正如李煜所想李光俨逃回夏州,便将附近所有州府的大军以及生活物资全都抢进了银州城中,将那些没了粮食的百姓直接丢给唐军当做负担。他也趁着李煜在夏州整顿的时机,吩咐工匠将银州的大门内全部铸铁,城内的工匠和军士一起忙了三日,此时从外面看去,银州城的大门还是镶满了铆钉的大木门,可是里面却是厚厚的一层铸铁,没有一点缝隙。
李光俨将所有人都集合在银州城中,此时城内有十二万能战的守军和百姓,李光俨已经下定决心死守银州了。当然李光俨也只能死守银州,定难军领地之内只有银州才是大城,其余的几座城池比夏州还不如。当然李光俨若是不守银州他还有退路,那就是败了逃去辽国,不过银州城内城门给铸铁全部封死,而且他的府邸之内却是没有了在夏州时一样通往城外的密道,他如今只能死守。
************
李煜大军用了十日时间才不慌不忙的从夏州赶到银州城外,看到这高高大大的银州城,李煜便想到了杭州城,不过因为银州地处西北,从肉眼看过去似乎比杭州城还要高大一些。
“陛下,属下刚刚接到消息,李光俨将附近州府的青壮劳力和军队全部召集到了城中,将所有粮食也都抢进了城中,只将那些无辜的被抢了粮食的百姓丢给了我军。”林仁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