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跳伞确实有一定的风险,因此伞兵跳伞时难免非常紧张,个别伞兵在飞机到达空降场后不敢跳伞的事经常发生。但中国特种战士跳伞时虽然也多次遇见险情,但他们跳伞时仍是那样的谈笑如常,从容不迫,没有一个表示出一点紧张,不敢跳伞的事更是从没有过。他们几乎是跳伞着陆后立即再次登机升空重跳,在一天之内连续多次跳伞,不知恐惧为何物,令不知投过多少人次伞兵的运输机机长感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大胆的兵。胆小的伞兵闭着眼跳伞,胆大的特种战士睁大眼跳伞,当然是睁大眼不慌不忙的更安全。至今中国特种部队已经不知有多少回高难度高强度跳伞,险情遇到过多次,但大都被冷静排除了。
高难度跳伞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一次特种部队武教官在400公尺低空跳伞时,由於飞机速度过快,伞被强劲的气流撕破成几块布,人快速向下掉。因为跳伞高度低,所以打开备份伞已经来不及,眼看着要死人。可武教官临危不惧,他全力拉动方向绳,勉强操纵降落伞向几颗小树落去,无数树枝挂住了他,吸收了巨大的动能,一次严重的亡人事故因此化解。
这位特种部队教官不靠运气,而是凭冷静和技艺顺利地抢回了自己的生命。类似的经历这位教官已经遇见不只一次,但他继续训练毫无畏惧。
中国特种战士的素质并不在教官之下。由於总是选择恶劣条件练习跳伞,所以仅两个人的伞相互缠绕的险情就出现过多次。可每次中国特种战士都极为冷静,他们没有胡乱挣扎,那样会越缠越紧。虽然他们在飞快地冲向地面,但他们还能用平静声调商议:你向左,我向右等等,由於两人配合良好,很快,缠上的伞被解开,这时离地面只有几公尺高了,极为惊险,但伤亡事故已经被化解。
作为特种部队仅仅在正常气象下跳伞是不行的,於是在被认为是根本不能跳伞的黑夜、大风、大雨天,中国特种部队也勇敢地进行了跳伞试验。和往常一样,最危险的试验由特种部队的吕参谋长先上。
吕参谋长,自小练武,身高力大又灵活,平常几个人也不是他的对手,他关注国际军情和军事高科技发展,是一个精通本职的优秀军官。他又是一个标准的帅小伙,面容和善爱笑。
在一个大风天,吕参谋率先跳出了机舱。风天着陆是关键,特种战士看准风向和地形勇敢着陆。那天风大得地面站不住人,伞兵着陆就更危险。特种战士重重地摔在地上,个个四肢皮开肉烂却高叫:「成功了。」
事后许久吕参谋还无不得意的说:「那样的大风天,美国特种部队也绝不敢跳。还有,我们着陆时都是正摔,虽然疼,但不会重伤,而美国特种部队小风天跳伞侧摔、倒摔多得很。论高风险跳伞技术,他们远不如我们。」
特种战士不怕死
美国特种部队的最大问题是在海外作战时官兵怕死,所以在越南战争中他虽然训练有素,装备上更占绝对优势,但美国特种部队和其它部队一样未能扭转败局。80年代在中美洲,前去对付当地游击队的美国特种部队教官,竟被游击队轻易扣作人质却不敢或者不愿意冒生命危险反抗或逃跑,成为笑谈。
今天把从军作为谋生手段的美国特种战士经常向来访的中国军官表示,他们非常痛恨那些好战的美国国会议员,那些议员既然喜好在世界各地点燃战火,为什么他们自己不去送死。美国大兵都极不情愿在那些远离美国的地方战死,他们认为没有意义。
同样俄罗斯包括特种部队在内的武装部队,不愿为争夺车臣而死,因此斗志低迷、作战消极,结果俄军伤亡更大。
中国特种战士表示,谁都极不愿意死,但既然来到特种部队,就已经准备好随时为祖国的和平与统一牺牲自己。谁都知道,特种兵在敌人后方消灭重要目标后也就暴露了自己,完成任务后很难活着回来。在平时的高危险性训练中,也没有把生命看得很重。
新一代特种战士只有传统技艺和不怕死的精神是绝对不够的。据介绍完成上述基础训练而没有被淘汰的军官和士兵还要送到军事院校去学习,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目前中国特种部队多数达到大专以上水平。许多人都自己买了电脑,他们对目前国内外新一代高科技装备极其熟悉,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避开敌方重重发达的高技术侦察网,不知不觉地渗入敌方腹地,同时在袭击敌方指挥、通讯及电子设备时打中要害,一击致命。
作品相关 中印战争不为人知的秘密
更新时间:200689 4:41:00 本章字数:2791
最近大家对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后,中国军队主动撤军至战争前的实际控制线一事,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最普遍的看法是,中国在领土上吃了大亏,便宜了印度。我曾经有一本珍宝级的书,叫《中印边界战争》,后来叫人偷了,现在告诉大家一些不广为人知秘密。
大家都知道,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分东线和西线两条战线,东线又有两个战场,亚东战场一线和达旺战场一线,东线是成都军区打的,西线是新疆军区打的。
先说东线达旺战场,为什么先说它哪?这是大家最熟悉的部分,国人最熟悉的麦克马洪线就在这里,这里也是中印战争的主战场,印军考尔中将的部队就是沿达旺邦迪拉德让宗一线展开的,中国军队的反击最早就是在这一战场打响的,战争一开始,中国军队就打垮了达维尔准将的一个旅,俘虏了达维尔准将,打过了麦克马洪线,中国军队宣布就地停战,等待印度回应。在这期间中国军队紧急修了一条简易公路,保证了战争物资的供应。中国军队第二阶段的目标是拿下达旺,但拿下达旺后,一清点战果,发现俘虏的人数与打垮的印军数量相差太大,达不到战前定下的要打出30年边界安全的目标。正好这时藏民来报告说,印军的增援部队分三部分正沿德让宗达旺公路展开,准备攻击达旺,战机显现,中国军队立即兵分两路,一路沿公路迎击印军,另一路沿贝利小道堵印军的后路,结果把印军一个半旅加一个师部夹在了达旺与邦迪拉之间,这就是中印战争最精彩的部分,其中就有一个战士击溃印军一个炮连,缴获四门大炮。八个战士俘虏180印度兵。半个紧急凑起来的连(本来这是一个从贝利小道穿插过来的加强连,等从深山密林钻出来一看漫山遍野的印度兵,以为已经没有了成建制的印度军队,也就漫山遍野地抓起了俘虏,收都收不回来了,这个连有更重要的任务),就这半个连的30来名战斗人员,硬是在邦迪拉外阻击了装备齐全的3000印军,印军打了几次冲锋死了几百人还是无可奈何,最后还是师部的参谋向师长建议说,有一条几乎没走过人小路,可以突围,但就是不知还能不能走,师长破口大骂“,能走不能走就这一条路,不走还在这等死吗?还不快走”。印军丢弃了所有重武器,沿小路狂奔,后面那半个连还穷追不舍,途中遇到那个连的副连长带的一个重机枪班在桥头阻击,打光所有子弹后,眼睁睁地看着800多印军蜂拥而过。这个连的任务本来就是切断这条小路,副连长带的掩护部队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任务,连长带的主力却光顾抓俘虏了,但念在阻击印军主力有功(别的穿插部队没有及时赶到),降职使用,连长和副连长就地掉了个。
中国军队沿公里一路狂追,打到了德让宗,其中一个连的先头部队,比逃跑的印军还跑得快,在印度人目瞪口呆的眼皮下,一枪不发,穿城而过,一掉头又把印军堵在了德让宗,就在这个连吃饭休息挖工事时,后面来了一个车队,战士们枪都来不及拿,这个庞大的车队就进了德让宗。
等打下德让宗才知道,车里全是英美两国紧急援助印度的第一批先进武器,连封条都没拆,就急急忙忙送到了中国军队的手里,其中就有美国当时最先进的M16步枪。德让宗战斗中,牺牲了一个副教导员(副营级),这是中国军队在整个中印边界反击战中阵亡的最高级别的军官。
当时一队中国士兵打的兴起,收不住脚了,只管往前打,突然一个士兵目瞪口呆地就不敢往前走了,后面的人上去一看,妈呀,前面怎么就没有山了,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其中一人小心翼翼德问指导员,我们是不是打出印度了,打的美国了。指导员一挺肚子骄傲的说,知道啥?前面就是印度次大陆了,再往前你就掉印度洋里了。
战后,中国军队撤军过了达旺(就是第一阶段停战的地方),然后又宣布从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就到了俘虏达维尔准将的地方。
东线亚东战场。
亚东当时距中印边界实际控制线约110公里,是中国 印度 锡金三国交界的地方,历史上一直归西藏管辖。1890年时锡金还是西藏的属地,由哒癞喇嘛委托锡金部落王管理,后锡金部落王被英国人囚禁在印度,至死不愿发表脱离西藏的宣言。由于满清政府的无能,在李鸿章的授意下,清政府西藏事务大臣与英驻印度总督签订加尔哥达条约,锡金脱离西藏(也就是脱离中国),后英属印度找借口发动战争趁机占了亚东。期间英国为了避开晚清政府挑起西藏事端,突然不承认中国对西藏的宗主国地位,美国政府警告英国,中国对西藏的宗主国地位,英国政府已在加尔哥达条约及其他有关条约中予以认可,把英国弄个个大脸红。现在中国政府还在引用这一事例堵美国的嘴。
中印边界反击战时,印度军队在这一地段并没有挑起事端,但驻有一定力量的兵力设防,中国军队突然间用一个师的兵力发动进攻,进展神速,当时考尔中将乘苏联援助还是由苏联人驾驶的米8正在此地视察,还没反应过来,直升机就被中国军队缴获,害得考尔中将坐牛拉的敞篷吉普冒雨而逃,要不是一个穿插的连队迷路,劳尔中将就被中国人优待了。这架米8直升机就是中国缴获的唯一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