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讽幸亏还有点良心,给了赵禳三十石粮食作为军粮。倒了省了赵禳到其他县城,和当地官员扯皮的时间。
赵禳一路直奔,来到穆陵镇,此虽然名为镇,实际上是一座关隘。
远远看过去,只见两道连绵不绝的高山峻岭之间修筑着一座恢弘的雄关。灰白色的石条在阳光照样下,显得那么沉寂,没有刺目的反射,有的只有一股沉稳的气质。
赵禳在马背上,禁不住感叹道:“此当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怪不得小小一个穆陵镇就设了一个混编营。”
宋朝的步兵营不算多,四百人上下,而且还是禁军和厢兵混编的,战斗力比较低。只是在一个内陆地方设置这么多兵力,可见宋朝对这里的重视了。
钱彦远见赵禳对此有兴趣,立刻出来抛书包了,捋着短须,得意洋洋的说道:“王爷你可知道这穆陵关的历史?”
赵禳:“穆陵关?你念错了吧!是穆陵镇!”
钱彦远摇了摇头,道:“王爷,你这就不知道了,虽然朝廷改此地名为穆陵镇,但走南闯北的人都叫这里穆陵关,而此地原来也叫穆陵关。穆陵关历史可不是一般的悠久!”
赵禳哈哈一笑道:“子高啊!你可欺负本王没有眼色不成?这关隘虽然看上去比较古旧,但本王还是看得出,这关隘最多不超过三百年!估计应该是唐末时候修建的!”
钱彦远也不恼,从容道:“王爷你听下官说来,你就知道缘故了!”
赵禳一脸戏谑的说道:“那你说一说,要是说的不好,本王让你给本王刷马!”
钱彦远脸色登时变了变,他堂堂一个文人去给马洗刷,这可不是一般的苦逼。特别是马身上有一股臭味,很是叫爱干净的人接受得了。
钱彦远只希望赵禳别耍赖就好了。“相传西周第五代国君周穆王姬满,率文武百官巡游天下,一日来到大岘,见此地山势雄奇,灵气充盈,风景秀美,气候温和,心情格外欢畅,下令修建行宫,驻跸于此。历时日久,穆王爱妃盛姬患病而逝,葬于山上。后人因穆王爱妃盛姬陵墓在此,遂将此山称之为穆陵,现在穆陵关东侧就留有“梳妆楼”遗址,王爷你要不要去看看?”
赵禳不以为然的说道:“就是这样啊?一点也不浪漫!无聊!”
钱彦远尴尬的咳嗽几声,道:“这不过是传说,实际上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消灭殷商立下了赫赫功勋,因而受封于齐国,建都营丘。当时齐国疆域,据史书载:‘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由此可见,穆陵早在商周的时候就有了!”
顿了顿,钱彦远接着说道:“齐长城当时的重要之处便在这里,这穆陵关之于齐长城,相当于汉长城之余雁门关。一旦穆陵关失守,敌军就可以越过高山峻岭,进入齐国之精华,济水平原。”
赵禳一脸戏谑的问道:“子高啊!听你说的好像头头是道的,不过这关隘最多也就三百年而已,你该不该告诉本王,齐长城在三百年前修建的吧?”
钱彦远吹胡子瞪眼睛道:“王爷你真的得多看看史书,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这穆陵关虽然重要,但到底已经处于内陆。直到五代十国的时候,当时的淄青节度使李师古鉴于穆陵关东连沧海,西接泰岱,北走临淄,南控徐淮,于是重修穆陵关!所以王爷你现在看到的穆陵关,才不过最多三百年历史,因为他本身历史也就二百年出头而已!”
说罢,钱彦远还有继续戏谑的看着赵禳,仿佛在说,王爷你在看物品时间上的眼光,可是不怎么啊!
赵禳有些悻悻然,揉了揉鼻子,不服气的说道:“不过按照你这么说,我大宋立国后,这穆陵关应该也没有什么用了吧?”
钱彦远闻言却是长长叹了口气,道:“还不是燕云十六州闹的!没有了燕山天险,当时辽国人想南下还不容易?据闻太祖当时在这里设置重兵,就是防止契丹人突破了距离东京城相对远的青州防线,于是在这里设置第二道预备防线。”
第142章夜
“燕云十六州啊!”赵禳听到这个词,也禁不住脸露萧瑟。
如果说钓鱼岛是中国人民心中的一根刺,那么燕云十六州就是宋朝身上一道没有办法可以愈合的创伤。
失去了燕山防御,北宋在河北边关最著名的就是三关,只要三关不失守,基本上辽国就威胁不到宋朝。问题这三关修建在什么地方上?
三关中比较著名的瓦桥关是修建在枯竭的河湖盐碱地面上。河湖的地平面压比其他地方低,要不然存储不了河水。本来在平原上防御就比较困难了,现在还是在这样的地方上防御,其防御力之薄弱可想而知。
想想就叫人感觉心痛了,摇了摇头,赵禳岔开这个叫人难受的话题。“子高,你派人到穆陵关那里知会一声,让他们安排营地给本王的兵马驻扎休息吧!”
钱彦远应诺一声,下去和赵嬴武等人商量。没有多长时间,便有两名骑手背插红色三角旗帜,策马绝尘而去。
当真是望山跑死马,远远就可以看到穆陵关,但真的走到穆陵关那里,已经是黄昏时间。更叫赵禳气愤的是,等赵禳来到穆陵镇的时候,才知道这个穆陵镇守将居然没有在城内准备好休息的地方,而是说穆陵关城小,让赵禳的铁甲都到五里外的一个军营驻扎。
赵禳嘛!这守军自然不敢得罪了,只是安排赵禳和十几个亲兵居住的地方而已!
而给铁甲都驻扎的那个军营,历史相当悠久,竟然是三十年前的!三十年前便是澶渊之战,这营寨也是因应当时的情况而修建的。这澶渊之战也就是宋朝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刚刚开战的时候宋真宗被辽国的长驱直入吓住了,一心想着南迁。南迁自然不可能二话不说就逃跑的了,得有所准备。于是就在穆陵关西北方五里外修筑了一座营寨,加强穆陵关的防御力,不过战争最后以澶渊之盟结束,这营寨倒是没有发挥出他的作用。
既然结束了,这个在战争里面打酱油的营寨自然也就没有用了,驻军慢慢撤退出去。虽然当时因应战争的缘故而修建,防御力颇为坚固,但怎么说也好,都已经过去三十年了,期间还没有经过修葺,怎么不叫赵禳愤怒?
赵禳当下策马到穆陵关,找来那守将,化身吹风机咆哮一翻。
那守将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指挥使,那里经得起赵禳的咆哮。不过最后他也这是能够做主,让一百人进驻穆陵关,这还是他最大的让步了。
之所以只能够允许这么少人驻扎在穆陵镇,实在是因为穆陵关一来太小了。另外一方面是穆陵关人口密集。作为战略要点,穆陵关自然是走南闯北商人的必经之路了,小小一个穆陵关却是有六百户人口。别看六百户人就少了,在宋朝设定县最少人数是五百户。
也就是说,只要朝廷有命令,这穆陵镇就可以升级为穆陵县。一个名为镇,实际上却有县人口的地方,再加上位于两道山脉之间的山谷处,地方很是狭窄,那守将也是空不出地方来。
赵禳也无奈了,知道这事情那守将也没有办法的了,总不好驱赶百姓出城,自己带兵抢占民房吧?无奈下令驻扎在城外的铁甲都转移到五里外的废弃营寨。
穆陵镇的守将为了弥补自己在赵禳心目中的形象,自然一脸谄媚的让赵禳在穆陵镇休息了,并且暗示了有一些让人身心愉快的活动。
赵禳却是出人意料的拒绝了。这事情也叫赵嬴武和李礼仲有些惊讶,因为赵禳的认识里面似乎没有和士兵同甘共苦这个名词。
在去废弃营寨的路上,赵嬴武因为是赵禳的发小,比较随意一些,最先忍不住问道:“王爷啊,你今天是怎么了,怎么不在穆陵镇上休息的?”
赵禳看了赵嬴武一眼,一脸认真的说道:“凡事都要区分好!嬴武你虽然看到本王平日没有和士兵同甘共苦,但都居住在营地内。为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团体!就好比村庄的大户和佃户,他们虽然生活差距很大,但他们都是这个村庄的人,有贼人来,他们都会团结一致。如果一个汴梁城的流民到这个村庄,他虽然和佃户过的生活差不多,但你认为佃户会认同他吗?”
赵嬴武听的很是懵懂,似懂非懂的点下头。
赵禳没有再说,有的话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说的再多也没有用。
在谈话中,铁甲都一行人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那废弃的营寨处。
虽然此刻天色已经黑下来,赵禳只能够靠火把照明,但依旧可以看得出这营寨很破旧了。进去后,让赵禳感觉心情放宽一些的是,营寨里面的情况要比赵禳预料的好一些。营房什么的,虽然倒塌了不少,但还有一部分能够用。最重要的是当初这个营寨是驻扎四千兵马的,现在赵禳只需要驻扎三百人,挑挑拣拣,怎么也能够找到容纳三百人居住的房屋吧?
以五十人为单位,各部在营寨里面寻找居住的地方。因为此时的时辰已经很晚了,再加上一天的行军,士兵们都很累,煮了一些热水,凑合着干粮食用。
其实如果不是赵禳明文规定,行军途中,不得饮用生水,一律发现,先责打五十军棍,再驱逐出胜捷军。怕是铁甲都的士兵,都不想这么麻烦。
事实上正因为赵禳这个规定,在古代士兵出征,大量出现的水土不服情况,大大的减少了。虽然有不少人注意到,自己军中水土不服的士兵很少,而且情况都比较轻微,但知道归知道,他们却没有人想过这缘由是出现在喝沸水身上。
第143章未知的敌人
夜已深,野外都是虫子的鸣叫声,赵禳却是不知道什么缘故,就是睡不着。走出平房,立刻看到一个大火炬,火焰在夜风中跳动,又仿佛在风中,与夜风翩翩起舞。
走到火炬附近,枯木燃烧时候发出的“啪!啪!”的爆豆般的声音,掩盖了大部分的虫子鸣叫声,单调的杂音,透着宁静的味道。
见到赵禳出来,在外面守夜的两名士兵连忙强打精神,站了起来。“小的见过王爷!”
赵禳摆了摆手,随和的说道:“不用多礼,行军一日你们也幸亏的了,坐着。不用跟随本王了,本王就上上门楼看看!”
两名士兵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