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四维得了钱后,非常高兴,也不计较那么许多,返回去了。
过不多久,传来消息,官军倾力进攻舟山。昼夜激战,逼得海盗头子王丹走投无路,使了最后十几、二十条船逃跑。留下的海盗继续与官军死战。双方伤亡都很大。
王直听到消息后,也不知该悲,还是喜。唯一肯定的是,张四维可以官复原职了,顺利的话,还能升上一升。“一将功成万骨枯”,虽然残酷了些,但舟山的海盗之患也得到平息。
这次打下舟山后,官军并没有如前次那般,继续留兵驻守。而是全撤回到了陆上。也不知是不是兵力上出了问题。
一百七十一、隔岸观火
更新时间2012320 13:05:53 字数:891
舟山战事平息后,待得官兵撤走。王直特意派人上岛探查情况,反馈回来的消息是有许多无头尸体,暴曝在外,没有掩埋。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王直特意亲自带人过去,帮着处理后事。颇有些收买人心之嫌。
原来也没什么,但王直发现了一件让他非常生气的事情。当初解放军占据舟山岛时,因为与官兵发生过激战,死了不少人。王直特意选了山脚下一个位置集中埋了。这回又要安葬尸体,顺便也挑那边。结果发现,有被重新开挖的痕迹。赶忙去土查验,里边的旧尸全都没了头。看迹象,倒也不是新近发生的。应该是在解放军撤离舟山后,就被人暗中使了诈。
死人没头,是很受忌讳的一件事。解放军上下都非常气愤。王直也暗中发誓,如无必要,不再和官军有合作上的往来。
接下来王直确实铁了心。虽然王丹这伙海盗,算是完了。其余各支海盗,仍旧时不时地骚扰地方。因为盘踞在外海的岛屿上,远离大陆,官军并不敢前往征剿。好多次催促解放军,过去行动,王直都不理睬。官军虽然对解放军也起了意见,慑于海盗未平,解放军又有实力,并没有轻举妄动。
王直任凭海盗们的船只在东海横行穿越,甚至就从烈港附近驶过,都睁只眼、闭只眼。摆出一副“只要人不犯我,便也不犯人”的姿态。海盗们倒也都守些江湖规矩,不主动侵犯解放军。王直也乐得如此。每次遇海盗上陆打劫,全不管不顾,隔岸观火,不痛不痒。
王直严格约束手下,不得跟风作案。虽然解放军部队里,许多人看着顺利打劫返航的海盗船,眼馋得要命。还是只得老老实实地打渔、晒网,自给自足。
其实解放军也很缺物资,因为不停造船,消耗很大。新造出来的船,根本没布作帆。照常理,可以去买。但这是严重违背“海禁”律法的。其实就算有沿海的百姓愿卖,海盗成患、周遭大乱,这种私下的交易也没法进行。铁也是日常消耗的大宗,船上的铁钉及零部件,需要量很大。另外铅和火药,也是解放军急需的。
王直不想去抢,首先他就过不了自己心里的关坎。堂堂解放军怎么能对老百姓强取豪夺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又会被放到什么位置?所以解放军只能埋头苦干、自力更生。本着善行义举,看别人发财,自己受穷。唯一的好处,就是清清白白、坦坦荡荡。有时候罪恶的深渊,只有一步之遥。还是老实做人,来得好。
一百七十二、狼子野心
更新时间2012320 13:06:21 字数:1248
丰臣秀吉私下里来找王直了,原因是有了些想法。毕竟都是兄弟,王直也很在乎他的意见,便单独谈谈。
丰臣秀吉也不含糊,开门见山地说:“二哥,现在的形势似乎并不太好。我们留在这边,也不是长久之计。要不干脆回扶桑吧?”
王直说:“不要着急,等船造得差不多了。能带上所有人的时候,自然会回去。”
丰臣秀吉说:“什么都缺,这船根本造不下去了。原来只有三万来人,现在都快5万了。那要造多少船,才能走啊,根本没有盼头。用已有的大船,带上该走的人就行了。”
王直想了想,问:“那剩下的人该怎么办?”
丰臣秀吉说:“反正小船给他们留下了,想继续打渔,就打渔。如果觉得不够,也可以上岸打劫。”
王直不否认丰臣秀吉提出的方案是最合理的,甚至王直自己都考虑过。但他实在舍不下这些不能带走的人。解放军必须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人。作为东海舰队的领袖,王直得看整体,不能只顾片面。
王直考虑了会,还是答复:“从你的角度可以这么想,但是从我的立场,这样做是绝对不行的。那些被放弃的人,很有可能会被杀。甚至死掉后,还被切头。”
丰臣秀吉说:“那么干脆实现一点,我们也上岸打劫吧。否则缺布少铁,船根本造不成。”
王直继续认真地回答:“不行,真这么做,太伤天害理了。不符合我们解放军的作风和规矩。而且和官军肯定会闹翻,到时候麻烦就大了。”
丰臣秀吉说:“那些官兵也没有多少能耐,根本不必怕。至于作风和规矩,也是可以改的嘛。”
王直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莫说官军,陆上的百姓也不会放过我们,迟早要遭报应。”
丰臣秀吉说:“只要打着海盗的旗号就可以了,不必用解放军自己的五峰旗。相似的事,我们以前也做过。”
王直想了想,还是说:“不能做的事,就是不能做。就算瞒得了一时,也瞒不住一世。迟早会有报应。”
丰臣秀吉说:“没有迟早,到时候我们都回扶桑了。”
王直说:“不行就是不行,你也不用再说了。”
丰臣秀吉还是不甘心,继续道:“其实我这么说,完全是为了大家考虑,尤其是你。造船根本看不到希望。现在人心浮动,迟早会出乱子。”
王直有点奇怪了,问:“真有这么严重?”
丰臣秀吉说:“大家都觉得这样下去,没什么前途,甚至可能还会有性命危险。上岸打打劫,抢些钱财也好,起码能鼓舞士气、稳定人心。否则就算那些大明人没意见,扶桑过来的弟兄肯定会想不通。”
王直问:“除了打劫,还有什么其它法子没有?”
丰臣秀吉说:“你所说的‘造船回扶桑’,已经没人信了。起码也得改一改。”
王直问:“那要怎么改?”
丰臣秀吉说:“照我说,扶桑一时真回不去,也就罢了。应该顺应形势,通过上陆打劫,发展壮大。以后甚至可以攻城略地,灭亡大明,取而代之。那时候,大明的皇帝改由我们扶桑人来做了,就是二哥你。”
王直阴下了脸,一点都高兴不起来,说:“真是痴人做梦。扶桑人怎么可以对大明有野心。你的话太过了。如果你不是我兄弟,一定将你处置。”
丰臣秀吉见王直的脸色不好看,便不再多说什么,告辞离开了。心里有些奇怪,旁人听了能做皇帝,肯定是万分高兴的。本想说些大话,让织田信长二哥,同意上岸打劫。没料到,效果根本不好,甚至有些触怒。
一百七十三、革命理论
更新时间2012320 13:07:04 字数:617
经过丰臣秀吉的提醒,王直也发现解放军东海舰队内部苗头不对。从扶桑过来的老成员们因为这边势态不佳,非常渴望回去。确实整天打渔糊口,也提不起积极性。这帮人因为以前打劫倭寇船,私产丰厚,并没有多少心思,留下来吃苦受罪,并且有丧命的风险。王直又听到了一种所谓源自扶桑民间的说法,死在异乡,魂魄难归,只能作孤魂野鬼。若是尸首被人砍了头,更永世不得超生。
因为造船受阻、人又增多,解放军上下对全体回扶桑也基本没了信心。人心浮动,长拖下去,必将内乱。王直一时也想不出什么良方妙策,扭转困局。解放军下步到底该怎么走,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革命形势发展的紧要关头,不提出一个伟大设想,指出一条光辉道路是不行的。解决不好,革命队伍的生死存亡都会有问题。
王直能力有限,苦思冥想也弄不出个所以然。其实在21世纪时,从小到大,接触过的革命真理也不少了。前有马列主义、毛主席思想,后有邓老理论、三个代表、八荣八耻。这些光芒闪耀的东西,在初中的《社会》教科书里都有。王直也曾背过、记过,虽然最后考试成绩实在不怎么样,好歹都有印象。到底从如何里边提炼出,适合大明朝这种新时期发展需要的新想法、新思路。王直暂时还找不到答案。
王直想着自己要是有伟人一半、乃至十分之一的脑力就好了。当然王直如果真有,那么当初在21世纪时学习成绩也不会一塌糊涂了。连普通高中都上不了。只好进解放军当个小兵,混日子。不过革命理论这种东西,还是可以有的。王直再往深入想想,相信很快就会找到答案。
一百七十四、邓爷爷
更新时间2012320 13:07:27 字数:944
邓爷爷是谁?邓爷爷还能是谁?除了提出“改革开放”伟大理论的小平爷爷,还有谁受人如此尊敬和推崇。王直活在21世纪时,正处在“改革开放”辉煌升华的年代。从小到大,都为之熏陶和感染。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新中国的富强和腾飞。“改革开放”理论已经像戈壁滩上沙棘的根一样,深深地扎进了王直的心灵,很难改变和移除。
王直哪怕穿越到了大明,依然对之深刻眷恋、念念不忘。命运总是会安排一些契机给有心人。王直与大明朝“改革开放”梦想之间的距离,突然被拉近了。对于他这样的21世纪中华热血青年,怎能不为之吸引、为之奋斗、为之疯狂!邓爷爷的伟大理论,也在大明东海有了实践的机会。想必若是邓爷爷在天有灵,也会感慨与欣慰。
这天,官军忽然又差人送来一封急报。王直原本并不是太在意。依着目前的状况,解放军已经在官军和海盗的斗争里,处于中立。但他看过之后,立即改变了态度。这封急报是从杭州府发过来的,八百里加赶,竟然只用了一天12个时辰不到,便从杭州转宁波,再到金塘。这是什么效率,足见此信的重要。搞不好路上已经跑死了几匹马。沿途局势又乱,有这速度,完全是难得中的难得。
里边的内容也让王直大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