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直草-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四维想了想,问:“昨天,我部下有位唤作朱显的探子,落在你们手里。不知道怎么样了?”
王直说:“名字不对。”
张四维想了想,说:“我也是昨天,下边人告诉,才知道的,没记错。”
王直也好好想了想,明明是吴承恩嘛,说:“那便是你的消息不准。”
张四维迟疑了下,说:“他还有个诨名。认识他的,都管他叫‘八届’。那便是‘朱八届’了。”
王直听着这名字好熟,一想,觉得很不对劲,说:“他是猪八戒,那我还是孙悟空呢?”
张四维又发起愣,什么“猪八戒”、“孙悟空”,全没听说过呀。但还是自顾自地解释:“据说,经了八届科举,就是没中上。”
这回轮到王直发愣了,好一会都没缓过来。想不出吴承恩还有这么一个不雅的绰号。“朱八届”和“猪八戒”,到底有没有直接联系呢?《西游记》里的东西果然有玄妙。王直“哦”了一声后,没有续话,脑子里想事。


一百二十七、逼人烧船
更新时间20111226 11:45:10  字数:670

 王直想着,那吴承恩好像确实说过,他自己参加明军,属于冒名顶替。这么看来,是假替一个叫“朱显”的人。这厮胆子还挺大。
张四维见王直不说话,心里紧张,正想再说些什么。忽然听到一边的炮舱及上面的甲板处,响起些枪声。王直和丰臣秀吉一道出去,从炮窗向外观察情况。岸上的明军已经抵达了自己船只的附近,并向水深处推动,看样子还想反击。
王直抽出自己的佩刀,重新回到船长室。见那张四维依旧跪在那里,回过头来望。被王直手里雪亮的战刀,吓得不轻,差点软趴下去。
王直将刀尖送到张四维的脑袋附近,说着:“让你的士兵把船烧了,不然削了你的脑袋。”
张四维将身子转向,对着王直叩拜起来,口里说着:“一定照办,千万手下留情。”
王直将刀塞回鞘里,督促张四维站起来,去到甲板上。张四维乖乖地挑了位部下传话。解放军战士放下小舟,派了几个人随着张四维的部下,向岸上的明军宣布命令。
过了会,海边的明军船上,燃起一团团火焰,纷纷着了起来。成片地烧着,很是壮观。火势越来越盛,又慢慢消沉。大量的船只,全都化为了灰烬。
王直默默地看着这一幕,不知该喜、还是悲。手下的解放军战士们倒是不停欢呼。
王直见明军将所有船只烧毁,放心地下令东海舰队继续开拔,前往大陆。临走时,顺带将海中抓到俘虏的那条船,也点着了。
让明军烧光船只,是怕他们跟着,过来攻击,少去些麻烦。出来混,总是要还得。王直没想着,今天烧明军的船很顺当,有朝一日,解放军东海舰队的船反被明军烧了。多年基业,毁了大半。世理循环,恐怕真的有报应一说。
仿若秦军在长平之战,坑了赵兵40万。到了秦末,项羽也效仿先例,坑起秦兵。冤冤相报,一报还一报。

一百二十八、北仑港
更新时间20111226 11:46:13  字数:951

 王直领着解放军东海舰队,行驶在东海之上。想找个僻静无人的安全地点,送明珠上岸,安排妥当,再回扶桑。绕过邻近的舟山岛后,向正西方向航行。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王直命令舰队收拢,并放慢速度,以防出现意外。
第二天一早,终于看到了陆地,是一个狭长突起的半岛。还有个小码头在前端,可惜早有明军把守。这里与舟山岛的南端遥遥相对,应该是明军向那边运送物资的主要场所。位置相当重要,有兵守着,也很正常。
王直不想招惹麻烦,远远地沿着海岸线,加快速度,继续航进。顺带用望远镜,观察岸边情形,却见人影绰约,都不十分理想。
晌午时分,发现一个大码头,水深港阔,容纳进整支东海舰队都不成问题。可惜不知为什么,岸上密密麻麻站了许多人,一眼望去,恐怕有好几万。倒不是明军装扮,都着普通装束。
明明码头里一条船都没有,这么多人聚集在那儿,显得特别可疑。又不知为了什么,发现王直的舰队后,那边发出巨大的嘈杂呼喊声。虽然离得很远,王直竟然能够隐隐听到。连忙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在招手示意。王直暗想着,难道那些人想乘船出海?否则会不明不白,聚在码头等候。转念一想,不太对,大明朝禁海,此刻又是非常时期,官军打压正严,平民百姓哪还敢“下海”。这不等于送死吗?
王直觉得,像个陷阱。可谁这样高明,竟然未卜先知,自己的到来,提前设下埋伏。反正在大海之上,解放军东海舰队可进可退,还是有些优势。对方又没船,不怕使诈。干脆稍稍凑拢些,看个清楚。
那些人见船驶近,呼喊声更大了。王直越看越觉得,真的不像圈套。除了大量青壮,还有许多老弱妇孺。再看那激动、热情的欢迎模样,不似装的。
王直又奇怪了,解放军东海舰队也算初来乍到,事先又没给通知。竟然有这么多人来港口,隆重地欢迎。真是太奇妙了。比“奇妙丸”还要神奇百倍。
王直并不打算真的靠岸。一般太奇怪的事情发生,人都会很谨慎。并且王直已经发现,那些人中,有部分携带了兵器。所以又让班杰明打出旗语,所有船只放慢速度,最后几乎完全停了下来。隔着一段距离,与码头上的人们相对。
王直所到的这个码头,按着地理位置,其实就是21世纪的北仑港。纵观王直穿越到16世纪的十年短暂人生,就是被这些聚集在北仑港的人给引发了巨大转折。有话说得好: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正是不明不白的“义”,断送了王直的“生”。

一百二十九、救或不救
更新时间20111226 11:46:42  字数:937

 过了一会,王直已经瞧出名堂,虽然仍未弄清楚关键性的缘由,但也大致知道,这些人应该是逃难的,而且迫切地想出海。除带了不少包裹行李,那声声奋力地喊叫,更是代表渴求。
王直苦笑了下,可是有好几万人,就算真的肯,以东海舰队全部三十一条船的运力,根本带不走。超载要闹出人命的,21世纪公路上血淋淋的教训还少吗?更何况在海上,船整翻,就大条了。
王直当然也不愿意,载上这些人。解放军东海舰队是要去日本的。再说,随意搭载陌生人士,有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毕竟东海舰队的船上有许多金银珠宝。
王直又下令船只继续开拔,沿海岸线继续北行。反正徽州在北边,就算是多送明珠一段。
突然码头上出了大变故。靠边的许多人,纷纷跳进海里,向东海舰队方向游动。
人民群众的热情实在太高了,竟然不顾水寒和生命危险,想过来和解放军战士汇合。
王直可不认为解放军初来乍到,就有这么好的群众基础。猛然察觉,岸上的人,不是冲动,而是恐慌。所有人动着、挤着,喊叫的分贝比刚才还要大,场面显得很混乱。
王直连忙又拿起望远镜,朝人群的大后方看去。明白了问题的关键,有许多大明骑兵,朝这边冲杀过来。不知什么缘故,大明官军竟然对自己的人民,挥起了屠刀。景象非常血腥,所过之处,残肢鲜血不断飞起。王直甚至看到一个小孩子逃得慢了,被刀扎起。
王直立即想到,其中必有隐情。这几万人的身份应该不一般。恐怕是匪寇之流。但总不能见死不救吧。可如果一旦出手,就得和大明官军干上。从长远考虑,会非常不利。
情况紧急,容不得王直多想。朝在一边等候的班杰明下令,全体靠向码头,并准备战斗。
班杰明似乎也发现了情况反常,在胸前划着十字,默默祈祷。听到王直的命令,有些发愣。王直补充说:“这是上帝的指示,快去办吧。”班杰明眼光一亮,跑着出去指挥了。
救或不救,解放军东海舰队就在那里,隔岸观火、无损无害。但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不能对人民见死不救。大明官军,是官的军队,只为官服务。所以说,两者是有极大区别的。王直作为解放军的一员,心系人民的利益和安危。所以不得不和大明官军,兵戎相见。
王直没充分考虑后果,本也来不及多想。因为插手救人,对抗官军,从此在名义上,也沦落“盗寇”之流。在大明官方撰写的史书里,永远背负骂名。面对大是大非,王直仍旧没有学会,如何自私自利,保小我、舍大义。

一百三十、击溃明军
更新时间20111226 11:47:11  字数:863

 解放军东海舰队靠向北仑港。弹药上膛,准备战斗。目标当然不是码头上的“无辜百姓”。而是更后边,肆意杀戮的明军骑士。
虽然是从日本过来,理论上大明朝的事情,全属于内政范畴。解放军东海舰队不该干涉。但王直就是没想通这一节。
其实貌似平民百姓的这几万人,全是“海盗”。只不过江浙大乱之后,留在陆上生活,妄图蒙混过关、逃避惩罚。因官府突然严打,大开杀戒,仓皇间走投无路。竟然自发地从各处聚拢到北仑港,期望出海逃命。由于古代资讯闭塞,完全不知道盗寇早被官军威势所惊,远遁外海。而民间剩余的船只,也全被官府征集,作军用。出海之事,几乎没可能。
王直也不知是倒上几辈子霉,凑巧来到北仑港,又遇见官军杀人。本着“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宗旨,只能趟进这滩浑水了。虽然与最初想的,这一切都是明军设下的埋伏,有些区别,但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命运给王直设下的埋伏。如果王直做出另外一种选择,见死不救,从此的人生之路便大不相同。
港口甚是开阔。解放军东海舰队的三艘主力舰,横向排开。炮手在舱内开炮,其他人则来到甲板上,居高临下,朝明军骑兵们放枪。
明军骑兵们正冲杀得兴起,冷不丁遭到袭击,没防备吃着大亏。这些骑兵也是从北边过来,原先没见过海船。对于西洋先进武器,基本没有了解。虽然军中也有些火器,但都属步兵装配。而且平时全放在库房里,根本不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