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直草-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嘉靖躺在龙床上,半身起靠于床背,对跪着请罪的德公公问道:“朕并没有说,要杀那王直。王本固和胡宗宪怎么就动手了呢?莫不是你妄撰圣旨?”
德公公一听,急了,连忙辩解道:“皇上,奴才给他二人传的密旨里,绝对没有杀王直的字眼。妄撰圣旨的事,也是绝对没有的。一定是那王本固…不…是那胡宗宪的错。”妄撰圣旨可是一等一的死罪。德公公一慌之下,竟然把责任推向王本固。那王本固可是先受了自己威逼利诱,算是自己人了。王本固有错的话,自己也一样要栽。幸亏还是反应过来了,把罪名又推向了胡宗宪。
嘉靖露出一丝苦笑,问:“这么说来,妄撰圣旨的人是胡宗宪了?”
德公公脱口而出:“正是。”不由将身子俯得更低了。想了想,又说:“圣上先前有旨,如何发落王直,需依圣裁。胡宗宪自作主张,将人斩了,此乃大罪。”
嘉靖也想了想,然后说:“那朕得给他治罪。这么个大罪,他身后的严嵩以及那帮党羽,也该一起收拾了。”停了会,又说:“胡宗宪可是封疆大吏,指挥南方兵马。只能先让他进京,才好动手。但一定要秘密从事,不可泄露消息。控制住他后,再处理严嵩等人。另外俞大猷和戚继光也得下狱。否则南边很可能出问题。你就下去办事吧。”
德公公诺上一声,便告退了。待德公公走后,嘉靖宣了徐阶,让他传一道圣旨,加急送往江南,召王本固回京议事。
王本固到了京城,自然受到“优待”。不过半途中,德公公早派人与王本固串了口供,把责任都推向胡宗宪。将“妄撰圣旨”的罪名进一步作实。
嘉靖皇帝心里自然有数,并没有为难王本固。只是因为处理他的时机,还没有到。
但是让嘉靖万分没想到的是,江南局势突然又起波折。王滶四处骚扰,大肆寻仇。虽对财物不甚看重,却偏好屠害人命。完全与先前海寇的做法相反。因此虽人少,造成的恐慌与混乱却比以往大得多。
嘉靖不得不暂停方案,不仅放过胡宗宪和严嵩一马,而且还给胡宗宪加了官,留在京里。俞大猷和戚继光也就更加不能动了。
等到王滶一死,嘉靖终于又可以出手了。将严嵩及上上下下一干党羽全都给予重重打击。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在这紧要关头,江南竟又出了意外。
海贼大肆进犯,劫掠财物,甚至攻城略地,大有一复以往之势。急查之下,新出现的海贼竟然是来自治下外海大岛——高山。原也是王直旧部。却与王滶有隙,不肯共犯。王滶一死,方打出旗号,席卷而至。
当初解放军留日部队解散时,有一部分转移到了高山岛。而那些人的头领正是在当初集体讨论去向时,曾振臂高呼的原中层干部赵安淳。
经过几年,解放军余部已经在高山岛扎下根来,并掌控了岛北一大块区域。赵安淳得知首领王直死讯后,恨得咬牙切齿,对王滶及大明官府都是深恶痛绝。因为在他眼里,王滶绝对是不忠不孝的奸佞小人。要不是王滶有意陷害,作为其义父的王直绝不会落到大明官府手里,如此冤死。而大明官府不信不义,竟然将已经投降受招的王直下罪砍头,也是不可原谅。
王滶还活着时,赵安淳自然不愿出兵相助。因此虽然王滶派人来求,也不与他合作。而如今王滶死了,又逢官府将俞戚两位将军下狱,赵安淳便大举发兵,攻打大明。而理由实在是太充分了,大明官府连己方的有功之将都不放过,急着卸磨杀驴,是不是该受到惩罚?更何况之前还用肮脏龌蹉的手段,骗杀了首领王直,也是不是该报仇?
因为江南没预兆地,又陷入了危机。嘉靖再次傻眼了。立即下旨将俞大猷和戚继光放出大牢,升职褒奖。让他们重掌兵权,抵抗解放军。
戚继光用起已经上正轨的“戚家军”,屡建战功,无往而不利。事实上赵安淳并无弃岛上岸,攻略大明之心。毕竟解放军无论人数,还是装备,都大不如前。若是还有那一百多艘新式海军炮舰,倒可一试。如今也只打了抢劫钱财,回岛发展的主意。因此并不与俞大猷和戚继光硬碰硬,靠着海上机动,奉行“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骚扰战术,纯粹以打劫为主。戚继光虽称每战必胜,但多是收拾遭劫掠后的烂摊子。而且这回,戚继光多长了心眼,将每次的战果都充进大量水分后上报。因为上司胡宗宪,还是监狱里蹲着呢。论起来,这戚家军的功劳,多半要算给胡宗宪。
嘉靖为安抚人心,不得不把胡宗宪又从京城大牢里放出去。而在这之前,严嵩及其他党羽的案子也都先草草了结。由于时间紧迫,形势紧急,严嵩和严世藩并没有经过三堂会审,而是直接落旨判决。严嵩只是被罢官,没有深究。严世藩被充军流放。最让人奇怪的是,嘉靖下的圣旨里,没有说明,两人到底犯了什么罪。还是“骄纵跋扈,违法乱纪”,这种说了等于没说的话。语焉不详,甚至模糊不清。
严嵩的那些党羽也基本没有过审,草草判定。因为罪状未深查深究,命都保住了。只是丢了官,变为庶民。最严重的,也仅是多坐几年牢而已。
对胡宗宪的处理则拖得最久。嘉靖明显对他举棋不定。但在形势的倒逼下,尤其俞戚两人又不断立下战功,只能在1561年11月,将他放出狱。但是同样也不给他复职。哪怕是江南形势不妙,急需胡宗宪回去主持大局。
胡宗宪在京城过了寒冬,于第二年春天返回老家。等到江南真正、彻底地平定后,才被重新抓入大牢,彻底按上死罪。
要说胡宗宪哪里得罪嘉靖。立了“平海”的大功,也要非死不可。“与严嵩勾结”反倒是桩小事了,阻了其“长生之路”才是正解。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斩了王直。
王直死便死了,依旧惹出这么多事。在一定层面上,对历史都造成深远影响。
至于德公公本人,也注定不会有好下场。


四百零七、大结局之嘉靖皇帝
更新时间2013121 19:25:25  字数:2251

 德公公知道因王直的死,嘉靖皇帝心中已埋下了一根刺。迟早迁怒于自己,但因严嵩之事都未彻底了结,便缓下了。
为了修复与皇上之间的关系,弥补自己的过失,德公公向嘉靖呈送了《西游记》的草稿。要说为什么德公公会有这草稿,里头的学问可大了。因为当初吴承恩身边负责记录王直口述内容的两名幕僚,全是德公公有意安插的奸细。写下来的东西整理后,除了给吴承恩一份,德公公也有一份。
这稿件之所以没有及时献给皇上,是因为德公公尚未琢磨出其中可能包藏的“长生不老”的秘密。也就是说,德公公不能肯定里边真有“长生不老”的秘密。只因里边的内容,着实玄之又玄,幻之又幻。神仙?!妖怪?!都哪跟哪?!但他觉得至少有七成几率。因为西游记里涉及到“长生不老”之处可有不少。
为讨皇上欢心,不至于在日后处置自己,德公公便献“宝”了。
嘉靖看到西游记的草稿,顿时被迷住了。由于他已先认定王直便是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之身。对于王直口中说出的东西,再怎么玄幻飘渺,也与真正的“长生不老”有确切联系。
《西游记》里说到“长生不老”的地方,可是很多。孙悟空为了“长生不老”,拜师修炼;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可以长生;吃了天宫的蟠桃可以长生;甚至吃了一个凡人的肉也可以长生。最后一点,别不信,那凡人就是唐僧。
嘉靖皇帝苦寻不着的长生术,里边多的去了。让嘉靖既欢喜,又懊悔。若是王直还活着,定能有个详解。而不是看着一本云里雾里的故事书,瞎猜测。
但是仔细地将这草稿翻来覆去,看上几遍。嘉靖对于怎么长生,还是完全没有头绪。书中列的方法不少,但就算作为人间的皇帝,嘉靖还是没辙。
首先修炼一途是走不通的。嘉靖自认修道一生,直至暮年,却连门径都未窥见。虽然还是勤练不辍,但基本上已经死了这条心。
至于太上老君的仙丹、天宫的蟠桃,这可是要到天上取的。凡间没有呀。最后一个法子,却是最靠谱的,吃唐僧肉。因为唐僧就在这凡间,可惜还是没影。因为唐僧是唐代的人物。明朝没有。否则不是该叫“明僧”。唐末距此时已整整500年。唐朝的任何和尚,照常理来说,都不可能活上这么久。
因为长生还是无望,嘉靖并没有真正原谅德公公。由于整天抱着书稿,瞎琢磨,甚至精神异常,焦躁多虑起来。按照修道上的说法,这叫“起了魔心”。弄不好,会走火入魔。
由于对德公公心存芥蒂,嘉靖也有意无意疏远起他,开始信任徐阶。等到废掉严嵩的官职,嘉靖的火气没处发作,便一味找起德公公的茬。要知道,这几年,原本有事没事可都是找严嵩的茬。
德公公对自己的处境自然是清楚的。南边的乱子什么时候停了,便是再次清算严嵩及其党羽的时候。而严嵩的问题彻底解决后,便是轮到他了。
1564年,沿海的“倭寇”忽然间便销声匿迹了。朝廷上下都摸不着头脑。便是前线的俞戚两位将军,也是莫名其妙。其实原因很简单,高山岛的赵安淳,当初决定攻打大明时,便设了三年的期限。首领王直对他恩同再造,犹如父母。若没有王直,他早死在了宁波的北仑港。按照民间习俗,父母死了,得守孝三年。于是赵安淳便取了这个数。
三年期间,与俞大猷和戚继光所领的大明官军交战无数,胜败难定。官军的短板在于没有海军。所以根本无法攻打高山岛的解放军大本营。因此,只要赵安淳愿意,便可以长期与朝廷周旋下去。从海上攻,从海上退,完全应了兵法中的“进可攻,退可守”。
但解放军战士们多起了休战养息之心。这些年,四处辗转奔波,好不容易在高山岛安定下来。谁会愿意无休无止地以命相搏,更何况首领王直都已经死了。赵安淳也是知道这点的,于是就限定了三年。而三年来,所抢的财物,已经足够所有战士富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