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直草-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新时间2013610 7:04:19  字数:1504

 就在王直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时候,尾张却出了大事。原来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暗中揣摩久未露面的织田信长已经遭遇不测。要造他的反。道三离奇失踪,消息传开,据说被儿子义龙所害。但作为女婿的织田信长,竟然也是毫无声息。若是遇到其他事,不露脸还能说得过去。连岳父下落不明,极有可能遇害,都不出来吱一声。明显就有问题。道三都可以人间蒸发,谁能又说,信长不会有同样遭遇。而且信长的隐秘第二身份是“一枝梅”,仇家无数,更曾被头号暗杀组织“鬼武者”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若是真的人间蒸发了,也非常合情合理。信长死后,这织田家家主的位置该由信行接任。织田家的一班老臣,自从信长上位,也没得多少好处。反倒念起旧主子信行来。耐着性子,候了段时日,发觉信长还真是一直都无影无踪。九成九的可能,是遇害了。死于何人之手,暂不可知。但他那些部下应该配合交出权力,服从新的主人——织田信行。
尾张的解放军战士们自然不愿意屈服于曾经的败军之将织田信行。而且大约也都知道点,织田信长并没有死,而是在另一个地方,以另一个身份在做大事。偏偏这个消息是军中机密,不能公开。
曾在信秀和信行手下做事的老臣林新秀贞和柴田胜家,聚集了所领的人马,拥立信行,并向清州城进发。林新秀贞从那古野的属地,调集1000余人。而柴田胜家也领了700来名部下。因为忌惮解放军的战力,并没有直接打出“对抗信长”的旗号,而是宣称“信长身边藏有奸佞,不仅暗杀信长,而且秘不发丧、图谋不轨”。如今该由信行掌大权,并且肃清小人,确保织田家在尾张的权势与地位。
松冈则方顾忌上下有别,不愿代替王直,发号施令,统领全尾张的解放军战士。面对这支突如其来的叛军,倒是另有打算。松冈则方自己的亲卫也有500来号人。这些人作战经验丰富,也算是解放军精锐中的精锐。松冈则方有信心在不调用其他各部的情况下,独力解决掉这支叛军。五百精锐若是用来守城对付1700来人,那是绰绰有余。但松冈则方向来战法强硬,喜欢冲锋陷阵。本也没把叛军放在眼里,便出城主动出击。
在一片种满水稻的田地上(后世特称“稻生”)和叛军相遇,由于叛军拥有的火器较少,无法与正规的解放军相比拟。战斗力也远不在一个层次。不由阵脚大乱,松冈则方虽然人少,见敌人盲顾逃命,放弃一味追求杀伤。反而拉长队伍,形成包围圈,想尽量将敌人生俘。毕竟同属织田家,不到必要的时候,也不愿进行太过凶残的自相杀戮。
不料天气说变就变,竟然下起了雨。火枪顿时失去了威力。而松冈则方的亲卫们本就人少不说,又拉开距离,包围了人数更占优势的叛军,显得更加稀落。柴田胜家借势带人一起反扑。解放军人少,又因为身处稻田,下雨土软,无法施展武技,陷入不利境地。
眼看形势扭转,或致战败,松冈则方戴上一个黑色的面具,手持一把带鞘长刀,一马当先,,远远地就朝柴田胜家冲去。一路上狠劈猛斩,受者立倒,几乎没有一合之敌。因为连鞘出招,倒也并未真正伤人性命。叛军虽然人多,却难以阻挡。
叛军见得对方竟有如此高手,顿时人心涣散,竟然有人高呼出“一枝梅”的名号。柴田胜家胆颤心惊,连忙回头找到林新秀贞的位置。踉踉跄跄地奔到他的身边。却听林新秀贞对着说道:“是一枝梅没错。他就是织田信长。原来还活着。”这几句话,像锤子一样猛击着柴田胜家的心脏,以往的困惑也得到了印证。
他本来就是因为确信织田信长已死,才为信行起的兵。如今见证到“信长”还活着,又是当初的“一枝梅”,哪还敢有半分反叛之意。连忙招呼手下,一道逃命。叛军顿时兵败如山倒,纷纷只顾先逃。
松冈则方本次出兵,主要还是在于给叛军一个教训,也并未曾想多伤人命。就算自己不杀人,部下却不会手软。见叛军再无斗志,稍追一会,将人都驱散了。便不再追,收拢部队回城。


三百十六、重回尾张
更新时间2013610 7:04:53  字数:1184

 绘理子屡次来信催促王直起兵,但王直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到最后甚至不回信了。但是绘理子却坚持不懈,而且在信中附来关于美浓的一些最新情报。王直并不是太傻的人,也分得清楚形势。公开“织田信长”的真实身份,对斋藤义龙进行讨伐,是非常有利于大局的事。可王直就是在自己的“真实身份”这一块上纠结许久。
当再一次收到大本营尾张发生叛乱的消息后,王直坐不住了。名古屋一带是解放军固有领土,不可有失。在这种非常时期,作为那里实际统治者的自己,长时失踪,也确实不利于那里的安定和团结。另外,王直还想到,可以先回到尾张,再以“织田信长”的名义,发动对美浓的进攻。为道三报仇,顺带接收地盘。
有河尻秀隆坐镇京畿,想必问题不会很大。对于此人的忠诚度,王直还是能够放心的。相对应的丰臣秀吉却必须带在身边。这个人太过可怕,在军中威望很高。如今人心浮动,若是留下他,恐为他所趁,又夺了军权。毕竟河尻秀隆的资历、人脉和威望,都远远不及丰臣秀吉。
王直安排好一些事项,就秘密出发了。来到尾张的时候,叛乱已经被松冈则方扑灭了。除了林新秀贞和柴田胜家外,还有些不明真相的人,误以为他“织田信长”真的死了,受了蛊惑后,也一同作乱。松冈则方硬是凭着他的几百号亲卫,逐一扑灭。
林新秀贞兵败后,逃回那古野,变得老老实实。柴田胜家领着残部,逃往信行所在的末盛城,已成惊弓之鸟,缩在里边,不肯再出来。松冈则方虽然人少,却大大方方地屯在末盛城附近的村庄里,变相将信行看管了起来。原本跟着一同起事,或是仍旧在观望的织田家的旧臣,纷纷赶过去示好。出人出力,对抗信行。织田信长还活着的消息传开了,而且另有风传,织田信长就是当初威震扶桑,甚至力压“原第一高手樱木”一头的“一枝梅”。有不少人亲眼目睹了“一枝梅”,也就是“织田信长”在战场上大发神威。使得叛军肝胆俱裂,转瞬即溃。
王直秘密返回清洲城后,立即大张旗鼓地公开亮相,以彻底粉碎“自己已死”的谣传。其实就算是资讯发达的21世纪,谣言依然频出,更何况在这500年前的落后蒙昧的时代。不过王直在尾张,失踪了这么久,传出谣言,也比较正常。只是许多不明真相的人,被信行挑唆起来作乱,确实不应该。甚至还包括,被王直自己寄予厚望的林新秀贞。
王直回到清洲城后,也顾不得多做休息,传令征调原本散布在尾张各地驻防的解放军分部,聚起一支约3000人的人马后,开赴末盛城下,和松冈则方汇兵一处,欲破城擒杀信行。
信行见哥哥信长“死而复生”,又调集了这么多兵马围城。加上已从柴田胜家那里听闻了哥哥就是从前那位大名鼎鼎的义侠“一枝梅”。生不出半点反抗之心。求生母土田御前作为说客,举城投降。王直也怕坏了名声,并没有拒绝。但是要求信行及其他参与叛乱的织田家旧臣们,在出城投降的时候,向自己下跪谢罪,并宣誓效忠。王直也知古人迷信,发下毒誓,一般不敢反悔。信行和他的部众本就因“叛乱”之事理亏,为了活命,只好照做了。


三百十七、兄弟反目
更新时间2013610 7:05:31  字数:1294

 林新秀贞主动从那古野赶来,向王直负荆请罪。王直为大局考虑,想到他造反的主要原因,是误认为自己已死。并没有多为难他,与其他人一道赦免了。
这天,松冈则方找上王直的门来,脸色并不太好。王直想着,尾张这次叛乱,都亏了这位结义大哥,鼎力支持。事情才没有闹大。兄弟俩也确实长时间没见面,体己话也得说上几句。连忙将他引进屋。
两人寒暄了几句,谈到了正事上。王直说:“这次的叛乱,若是没有大哥出马,控制局面,恐怕后果会严重得多。”
松冈则方淡淡地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王直笑了笑,说:“往后若是遇到同样的事,大哥直接调用军队,不必拘泥于规定。”
松冈则方说:“我作为臣属,自然得有分寸。但你作为首领,还是得严肃军规,赏罚分明,否则难服众心。”
王直笑意更浓了,说:“话虽不错,但你乃是我的结义兄长。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替代我,统御军队,发号施令。我若是连你都不能相信,我还信得过谁呢?信行这人,虽然是我的亲兄弟,却屡次与我作对。他和你比起来,真是有天差地别。”
松冈则方问:“这次信行和那班旧臣,对你犯下如此大的罪行。为何这么轻易就算了?连起码的惩罚都没有?”
王直说:“我们解放军是要做大事的,如今整个日本已基本臣服。当然得以仁义为先,宽和待人。这样才不至于遭受反感。”
松冈则方说:“我倒是认为,道理全在于手中的刀枪。武力和规矩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收服人心。你这次草率处理,其实隐患极大。而且据我所知,三弟不但无过,还有大功,却被你削职软禁。这又怎么解释?这个做法,似乎与仁义、宽和相去甚远吧?”
王直的脸色变得阴沉起来,松冈则方话里的意思完全没有错。如果从日本人的角度来看,丰臣秀吉对大明的进犯和劫掠,确实有功无过。而且丰臣秀吉虽然嚣张跋扈,不服号令,擅作主张,但他对自己的忠诚度其实还是蛮高的。起码比信行和那帮老臣,好多了。按照赏罚原则,相比之下,自己对丰臣秀吉的处置,也确实非常不公。但王直可不认为自己是日本人,仍然坚定不移地以新中国人的立场和观点,看待丰臣秀吉所犯的错误。虽然不似信行和老臣们直接作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