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气凛然-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秉先第一次听到萧益民赞同三民主义,不由得惊讶地望着他。
萧益民点点头:“可是,提出一个目标容易,做起来难啊!没有严密的组织制度,没有严格的监督机制,没有领袖们的模范表率作用,再伟大的理想也只能是个画饼,再高远的信仰也只能是个梦想!
“所以,小弟认为,先进的政党除了树立起远大目标、确立正确信仰之后,必须具备‘严密的组织制度、严格的监督机制、领袖的表率作用’这三大要素!二哥,这就是小弟不愿意加入国民党的最大理由,小弟也有自己的理想,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是小弟为之奋斗的信仰,但是要实现理想维护信仰,最终还得脚踏实地去做!
“比如此次开战,受损的只是少数人,受益的重庆地区千万民众和整个四川啊!你能说小弟做错了吗?”
刘老爷子击掌而叹:“小侄说得在理啊!”
刘秉先神色凝重地低头沉思,久久没有动一动,刘老爷子看到二夫人在里间招手示意,便上前拉起萧益民走向内堂:
“别管他,让他自己去想,我们爷俩喝酒去,听说你都七年了,今日方能一见,怎么样也要喝个疼快,哈哈……”
~~~~~~~~~~~~~~
ps:保底第一更!求自动订阅和月票!
距离满50票的加更只有一步之遥,弟兄们加油啊!
……

   

第九十三章没有王法

  第九十三章没有王法

第九十三章没有王法
随着退到湖南、广东、福建等地的国民党反袁武装被剿灭,历时半年的“二次革命”以失败告终,大总统袁世凯终于能够腾出手来,大举撤换全国各省都督,天府之国四川成了袁世凯志在必得的省份,他再也不允许地方议会罢免中央委任官员的事情发生。
袁世凯的手段非常强硬,他先是罗列罪名,把被灰溜溜赶下台丢了他面子的四川民政长张培爵、四川前都督尹昌衡投进监狱,一个月之内结束审判,“叛党魁首”张培爵被处以死刑,“贪墨军饷、中饱私囊”的尹昌衡被判刑九年,关押于北京陆军监狱。
紧接着,袁世凯派遣心腹将领张毅赶赴四川,担任川康镇守使,企图通过张毅这个镇守使,堂而皇之地控制四川边军,进而配合四川都督胡景伊压制地方势力,彻底实现对四川的控制。
或许是强大的北洋军在剿灭国民党武装过程中,显示出摧枯拉朽般的强悍战力,让袁世凯的野心空前膨胀;或许是四川都督胡景伊严格遵循他的命令,以令人惊喜的速度剿灭了熊克武部,显示出良好的全局控制能力和忠心,让袁世凯对胡景伊信心大增;又或许是四川边防陆军司令萧益民历年来在政治地位和军阶地位方面的一味退让,让袁世凯觉得萧益民不敢公开违背他的旨意。。。。。。以上种种,使得袁世凯迫不及待地向四川伸出手。
这中间还有个极为关键的因素,四川每年四千万的税收总额,一直是袁世凯馋涎欲滴的目标。
要想把四川牢牢掌握在手里,除了掌握四川的军队之外,更需要削弱四川本土势力的巨大权力,再也不能出现四川议会撤换中央派遣的民政长这种公然挑衅中央领导权的行为。
因此,袁世凯凭借剿灭“二次革命”的威严,罢免了中央参众两院五百多位国民党议员,分别以谋反罪、叛国罪等罪名枪毙其中七人,囚禁三十余人,随后解散议会再次重组,并诏令各省遵此执行。
最后,袁世凯还在尚未重组的国家议会之上,设立了权力更大的“国家政治会议”,把身边一群心腹谋士和有功将领尽数安插其中,从而完成对国家政权的强力控制。
可惜,虽然袁世凯期望很大,手段也很狠辣,但他还是低估了四川本土势力的反抗决心,低估了四川边军总司令萧益民的能力和智力。
此时,前清所有的法律法规被推翻,新的国家宪法草案尚在修订之中,四川议会在一群留洋回来的精英议员的推动下,死死抓住这个漏洞,以“没有法律依据”为由,公开拒绝解散四川省议会,紧锣密鼓地开始修订一系列地方性法律法规,通过“四川省工商联合会”挑头,迅速成立自己的政党——中国民主党,于辛亥革命纪念日十月十日那天发表党章和宣言,继续掌控四川政局并享受执政的快乐。
套用四川省议员们的一句玩笑话:既然没有王法,我们就辛苦一点,自己造出王法来用吧!
相比之下,四川边防陆军总司令萧益民的做法要温和很多,接到袁世凯的电令后,萧益民立即回电,对中央派遣的川康镇守使张毅表示欢迎和支持,表示再次承诺全体边军将士拥护中央政fǔ和陆军部的决定,将与镇守使张毅将军一起,同心协力,保家卫国。
电报发出后,萧益民立即召开会议,很快拿出一系列对策,悄然撤销川康驻军在成都设立的办事处,并召开四川边防陆军最高军事会议,以书面决议的形式,将川康镇守使的行营设在康定。
看似被动应对的萧益民,其实一直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年多前,他和参谋长包季卿、首席幕僚邹文翰等人就已经着手布局,为了避免迅速壮大的边防陆军成为众矢之的,萧益民通过巧妙的利益交换,将心腹将领王键部一万一千弟兄剥离出去,转为四川常设陆军师;在讨伐熊克武部之前,又将麾下将领王陵基的八千边军弟兄成功转入常设陆军序列,取代驻扎重庆的熊克武第五师的番号。
其次,萧益民利用川康平叛之机,在扩编原边军祁洛部位四川边防陆军第一混成旅的基础上,果断扶持原边军“寿字营”彭措部,慷慨地向度日如年的彭措部提供装备和军饷,为彭措争取到四川边防陆军第二混成旅番号,包括彭措在内的一群将校得以晋衔晋级,并迅速征召三千余名彝、苗两族青壮,补足一个混成旅的兵员,遵照边军司令部的命令,占领富裕的盐井地区并长期驻守,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已实现粮饷自给。
从最近彭措派人送来的报告和武器装备采购清单看,第二混成旅在边军司令部派遣的工作队支持下,逐渐赢得当地各族百姓的信任,小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已经开始有余粮了。
十二月二十日,袁世凯派遣的川康镇守使张毅才姗姗而来,边军司令萧益民率领麾下将校盛情迎接,礼节的隆重程度大出张毅意料之外:
在雄壮的军乐声中,萧益民陪同张毅检阅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边防陆军三千将士,随后将张毅和他的三十余名侍从领到特别准备的精美四合院里歇息,晚上接着举行盛大的洗尘酒宴,四川各界头面人物均前来捧场,让张毅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连续喝了三天酒,张毅和他的随从们高兴不起来了,川康镇守使的行营设在苦寒之地康定。
虽然祁洛将军的边防陆军第一混成旅就设在康定大营,康藏叛军不敢再去惹恼彪悍残忍的第一混成旅官兵,而且这个历来出美女的地方非常安全,可这一切与久处北京城中的张毅的愿望相差万里之遥。
无论如何,这位公子哥都不愿意前往康定行营,最后找出个拙笨也非常实用的理由,继续留在歌舞升平的成都——因水土不服偶感风寒,需要在成都静养。
萧益民对此深表理解,也非常关心,三天两头派人送去礼物,每周都抽出时间登门“探病”,送钱送药问寒问暖,表现得仁厚仗义,非常够朋友,弄得张毅和他的随从们只要提起萧益民,就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
其实萧益民很忙,忙得连新年的例行巡视都取消了。
德国工程师马克斯一行于圣诞节前返回成都,不但带回了大批特种原材料、先进的机械设备和大批物资,还把老鲍尔斯一家也带到成都,开始恢复所有耽误下来的工作。
朴实严肃的老鲍尔斯仅休息三天,就带上两位助手进驻铸造厂,指挥工人安装生产钢盔的生产线,并拿出自己精心设计的六种钢盔图纸和样品,与萧益民等将校进行反复研究,根据中国官兵的头型和萧益民的几点意见,迅速修改设计图纸,联合各部开始加工模具,老鲍尔斯郑重承诺:将在中国的春节前,生产出第一批合格的钢盔。
圣诞节期间,德国驻成都武官夏普乐在酒会上悄悄告诉好朋友萧益民,他将在三十天内卸任,工作交接完毕就要离开中国,返回德国前往德军总参谋部报道,与他接到同样命令的还有七名驻华武官,其中包括首席武官布莱恩上校,并敦促萧益民尽快落实前往德**事院校学习的学员名单,最好能和他一起返回德国,如此一来,学员们的各种手续都能优先办理。
萧益民立刻意识到,动乱不止的欧洲大陆就要燃起熊熊战火了!
圣诞之后,萧益民迅速调整工作程序,推掉所有的应酬,取消例行的巡视,每天上午泡在兵器研究所和几个工厂里,下午到军校和司令部处理必须处理的军务,晚上回到家里逗逗儿子爱爱老婆,接着伏案疾书夜以继日,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思考和反复修改,终于写出了十八万字的军事专著。
这本名为《现代军事装备与战术探索》的专著结构严谨,论证充分,其中关于“新式武器的出对现代战争的影响”一章尤为详尽,数年后被世界各**事家一致称颂。
由于60mm、81mm、100mm三种迫击炮的成功研制,以及欧美列强的装甲车辆研发速度突飞猛进,萧益民在探索性专著中,着重论述这两种新式装备的研发背景和现状,打击效果和装备运用的探索性战术构想,详尽地阐述履带式装甲车在战场上的战术运用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明确提出“迫击炮在现代战争中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这一崭新观点。
萧益民在专著的最后部分大胆预言:
三种中小口径的迫击炮将会成为现代化军队中的营连级火力的主要力量,将会在残酷的战壕争夺、火力压制与歼灭等局部战斗中,显示惊人的打击效果和深远意义;而钢甲履带式装甲车的大量运用,将会引发一场全新的军事思想革命,装甲车将凭借其坚固装甲、大口径密集火力、从未有过的突袭速度和灵活运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