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好!”柳三省道,朝裴元微微一笑。
他从座上站起身,朝主座方向长长一辑,“刘大人,卑职有事禀报!”
刘驽端坐在主座上,伸手示意,“柳大人不必多礼,请说!”
柳三省从席间走出,“方今乱世,只有大英雄大豪杰方能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当年黑泽一战,刘大人谈笑间便令吐蕃倾国之兵烟消云散,功名之巨,堪称震烁天下!”
他顿了顿声,目光扫向宴间众人,大声道:“刘大人本是可以做草原可汗的人,如今他肯屈尊降位,带领我们大家剿灭黄贼,我们又怎能让英雄寒心,是也不是!?”
“是!”席间众人齐声答道,似乎早有准备。
裴元坐在席上,见状吓了一跳,心道:“原来姓柳的早就谋划好了这一切,却不早早告诉我,真是可恶!”
他转念一想,“是了,这柳三省本就是谢攸之的门生,自然和其他谢党一样拥护大理寺。我素来与谢党毫无瓜葛,他对我有提防也属情理之中。”
柳三省一不做二不休,率领众人离席,走到主座前,拜倒在地。
他手捧一卷圣旨,念道:“皇帝诏曰,今大理寺卿刘驽有功于社稷,赐封秦王……”
他接着往下念,乃是圣旨中常见一些华丽修饰文辞。
裴元坐在席上,听得有些头昏脑胀,心道:“秦王,秦王……这可是当年太宗皇帝的封号,这柳三省简直大胆,莫不是想反了?”
他如坐针毡,明白自己若再不表态,随时可能有性命之危。可即便如此,他仍然难以做下决定。裴氏世代出仕唐廷,他深受国恩。如果仅是为了击退黄贼,他可以豁出性命去。可如果有人想换天,他宁死也不能答应。
正在此时,主座上的刘驽不等圣旨念完,突然笑着说道:“刘某只是区区大理寺卿,对朝廷并无大功,秦王之位实不敢当!”
“大人!”柳三省神情激动,劝谏之心溢于言表。
“莫要再说,秦王之位不敢当!”刘驽的态度十分坚决。
裴元见状稍稍松了一口气,心想:“这位刘大人倒不像有野心的人,若真如此,实乃大唐之福。”
与裴元同样想法的人,还有禁军统领颜烈。颜烈本想站出来斥责柳三省胡闹,见刘驽推辞不肯接受秦王封号,方才稍稍放下心来。
席间,柳三省几次三番劝谏不成,于是神情大急,不停地在地上磕头。那些跟着他跪在主座前的群臣开始嚎啕大哭,个个都想上前死谏吗,一副不死不休的样子。
“秦王不肯即位,社稷危矣!”
“还请秦王体谅苍生!”
“大唐可以没有我们,但不可以没有秦王!”
“秦王三思啊!”
副卿董能看着这些哭得感天动地的群臣,心里有些不知所措,他凑到刘老学究面前,悄声道:“老太爷,要么就让大人做了这个秦王吧?”
“你糊涂!”刘老学究狠狠地瞪了董能一眼,“古往今来,所有想当开国功臣的臣子都是这么干的。他们心里清楚得很,哭得越厉害,将来官位越高!”
“您是说,他们想改朝换代?”董能吓得把手放进了嘴里。
刘老学究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那……老太爷,我要不要哭?”董能认真地征求意见。
“滚,敢哭揍你!”刘老学究直想掐死这个混小子。
席间,那些大臣依旧在哭哭啼啼地劝进,有人甚至用头去磕桌角,场面热闹非常。
此时,一名不起眼的官员从席间离开,悄然走出了大理寺大门,上街后转身进了街对面的一家酒楼。
酒楼总共四层,顶层靠近街边的窗户处,一名蒙着面纱的女子独自坐在桌前,只点了两个小菜和一杯茶水,并未动筷。
女子不时调整脸上面纱的位置,好让人无法看见她那绝世的容颜。
谢暮烟静静地望向窗外,从她的位置可以将对面大理寺院中的情形一览无余。
那名从大理寺出来的官员蹬蹬蹬小跑上了楼,凑到谢暮烟身边,低声说了几句。
谢暮烟轻轻叹了口气,“柳三省私心有些重,做得太过了,不能让他胡闹下去。”
她轻声向前来报信的官员嘱咐了几句,官员听后连忙转身跑下了楼。
第六百五十七节 远游江湖()
宴会在下午太阳落山前结束,刘驽自始至终都没有接受秦王封号。柳三省离开时,面色有些阴沉。
裴元倒是很开心,这个吝啬的老头临走时不忘抓上几把爪子,悄悄放进了衣服兜里。
这场宴会耗时甚长,群臣又哭又闹,耗费了不少体力,后来不知怎么突然全都开了窍,不再劝进,一个个开始闷着头吃饭。
宴会结束后,经副卿董能统计,馒头、蒸饼和粟米等主食的消耗量竟然远多于瓜果和菜品。
这种事儿十分罕见,董能惊讶得不敢相信,心想:“难不成这些当官的都是苦劳力假扮的,所以光吃饭不吃菜?”
书房中,刘老学究正在与儿子刘驽闭门密谈。
“你拒绝秦王封号是对的,这位置上去了就下不来。而且皇帝已经多日不理朝政,这诏书多半有问题。”刘老学究率直地说道。
刘驽点了点头,“我手无寸功,这些人故意将我抬得很高,恐怕居心不良。或许他们想让我出事,然后再顶替我的位置。”
“其实有的人未必那么坏,或许只是想升官。”刘老学究愣了愣,没想到儿子竟然想得如此之深。
刘驽面色凝重,“成为秦王,就等于成为众矢之的。那些人想把我放在炉上烤,然后渔翁得利,我偏不让他们得逞。”
“那么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办?”刘老学究问道。
“重用禁军统领颜烈,结交户部尚书裴元,尊敬兵部尚书柳三省。”刘驽一字一顿地说道。
“尊敬。”刘老学究将这个词在嘴里念了好几遍,“这个柳三省确实只能‘尊敬’,他私心太重,想把你捧上位,然后自己跟着一步登天。”
刘驽叹了口气,“他想得美!唐廷立国近三百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皇帝虽然无能,但仍是名义上的天子。眼下各郡藩镇林立,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这皇位,谁要敢先动手,谁就最先死!”
“你不要动,我只希望你平平安安地活着,不盼你大富大贵。”刘老学究诚恳地说道,向儿子吐出了心里话。
“如果萧呵哒在就好了,他会告诉我该怎么做。”刘驽叹了口气,有些发愁。
“那想办法将他接过来?”刘老学究提议道。
刘驽点头,“眼下全城兵马都在我掌握之中,倒是可以营造机会扰乱城外敌军,同时趁机将萧呵哒他们接过来。我晚上就把唐彪喊来,让他作具体安排。”
“嗯,如此甚好,你若是有甚么不放心的,可以找我商议。”
“好的,父亲。”
……
大理寺,后院一间厢房中。
曹东篱这几天哪里都没有去,那个叫李菁的蛮丫头整日里在柳树下转来转去,嘴里也不知嘀咕着甚么,直看得他心烦。
他索性拉上了窗帘,将自己关在黑洞洞的屋子里。
今儿白天更是讨厌,宴席上来得那些人又哭又闹,好不聒噪。
他实在忍受不住,干脆连床上的被褥也全都挂上了门窗,如此方才稍稍得了些安宁。
黑猫见他烦恼也不叫唤,静静地躺在床下陪他。
曹东篱轻轻抚摸着阿珍的骨灰盒,轻轻将脸贴到盒上。只有这种时候,他方才觉得内心深处尚存有一丝温暖。
“阿珍,我替你报仇了,但最后杀死李滋的人不是我。”曹东篱抱着盒子自言自语,同时他心里逐渐打定了主意。
他的伤势不算太重,眼下几近于痊愈,此时出门远游一趟再合适不过。
他要带着阿珍一起看那锦绣河山,过天底下最逍遥的日子。至于甚么乱世争雄,都见鬼去吧!
曹东篱在屋子里辗转了一夜,想着该如何与刘驽道别。
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带上黑猫,背着行囊出现在刘驽面前。
“我本以为你会多待些日子。”刘驽略感惊讶。
“我是江湖人,在这官府衙门里住不惯。”曹东篱自嘲道。
“打算去哪里?”刘驽关心地问道。
“天涯海角,哪里有江湖,哪里就有我。”曹东篱开玩笑的时候全然一副放荡不羁的模样,让人猜不出他哪句话是真的。
他接着严肃了起来,认真地说道:“我想去一趟蜀地,探一探袁龙城的老巢。此人用邪法御炁,将来必成武林祸患。”
刘驽点了点头,“江湖险恶,曹兄要多多小心。”
“江湖再危险,也比不上朝堂之上,我其实更担心你。”曹东篱拍了刘驽肩膀一巴掌,“只要你有危险,我就会立刻赶回来助你。放心,我消息很灵的!”
“你打算去蜀地多久?”刘驽笑着问道。
“来回大概三个月吧。”曹东篱道。
“过了冬天,明年开春雪融化之前,你可以回来吗”刘驽认真地问道。
曹东篱笑道:“可以,一言为定!”说完便要告辞。
“你等等,我给你准备了一些盘缠,现在就派人拿过来。”刘驽急忙拦住曹东篱,叫来两名仆役。
片刻后,两名仆役返回。其中一人手捧漆盒,里面是二十锭黄金。另一人牵来一匹黑马,乃是刘驽的心爱坐骑,飞龙。
曹东篱皱了皱眉,“金子我收下,路上正好需要盘缠,但这匹马我不能收,你上战场用得上!”
刘驽强行将马缰塞入曹东篱手中,“这匹马性子乖戾,我费了五牛二虎之力方才将它驯服,它却偏偏和你合得来,可见你俩缘分不浅。你要去远方,飞龙脚力甚健,正好派得上用场。”
曹东篱依旧不肯接受这份厚礼,两人来回推辞了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