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飒飒西风-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洁,必不会做出掘坟盗墓的卑劣行径’,我深以为然。”

    花冯二人读到这里皆是摇头,冯破道:“这五个老家伙说的实在是谬论,武功高强的人品德可未必好,谢攸之这是被五个骗子给忽悠了。”

    花流雨淡淡一笑,“谢攸之是个文人,不涉江湖事。他难免会将武林和文坛相提并论,以为那些武林高手乃是和孔孟一样的圣贤。书生常云:‘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可对于江湖人来说,通用的却是另外一句话。”

    “哦,甚么话,说来听听?”刘驽听了她的一番高论后不禁起了兴趣。

    “利益所至,自有情义!”花流雨神秘地一笑。

第四百七十五节 布阵旧事() 
刘驽微微一笑,心情却远不如表情这般轻松。他明白花流雨所言非虚,至少此女在墓穴中用她的所作所为身体力行了这一点。

    对于整日在刀口上舔血的武林中人来说,活下去才是第一位的,至于仁义道德,或者所谓的义薄云天,都得让位于这一条铁打的标准。

    他自从回到中原,便有了统一武林、为己所用的想法,却因机缘未到,一直未能真正了解这个江湖。花流雨的这句话对他来说,无异于醍醐灌顶。

    尽管花流雨一直盯着他看,他却没有回话,而是用手指了指铜片上的文字,示意二人继续往下读。

    “我采纳峨眉五老的建议之后,便卖掉家中一处闲置的宅院,用所得银两在长安城西边的铜厂内铸造了铜人八十一座,每一座铜人的机关构造皆是按照五老所提供的图纸要求。铜人铸造完毕后,由铜厂的伙计送至袁岚墓穴所在的祠堂院中。进屋后,众人只见屋内供桌上摆着一座神主牌,所绘星辰图案十分奇特。

    “五老本想进屋亲自布置铜人大阵,奈何五人刚踏入祠堂,便双脚粘地,难以行动,唯有我与那些铜厂伙计行动自如,实在是堪称神奇。五老因此大感无奈,皆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方才从祠堂中抽身而退,不敢再次踏入。”

    花流雨读到这段,心中不禁生疑,“这可就奇怪了,地面下方传来的吸力明明是由万灵大蛇造成的,为甚么偏偏去吸那些有武功的人,却对普通人没有丝毫影响?”

    冯破挠了挠头,“难道说,万灵大蛇的吸力只针对有内力的人,却对没有内力的人无效?”

    花流雨点了点头,“应该如此,你还记得吗,当时在甬道里,夔王假身所受到的吸力就明显比我们要小得多。”

    刘驽思忖片刻后说道,“那神主牌上所绘星辰图案常人虽然难以理解,但对峨眉五老这样的武林高人来说应该并不难。五人当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从屋里撤退,或许就是装装样子给谢攸之看的。”

    花流雨笑了笑,“刘少侠,这次你算是猜对了,我也是这般想法。既然你和夔王都能参透神主牌上的秘密,那峨眉五老为何就参不透,这未免不合常理。”

    三人顺子铜片上的字迹接着往下看。

    “于是我带领家丁以及众铜厂伙计抬着铜人,进屋来到影壁后方,只见一道幽森的黑门拦在面前。黑门由铁锁把守,无法打开。幸好铜厂伙计中有擅长铸造锁具者,几番折腾后终于将黑门打开。一股寒气扑面而来,众伙计皆喊有鬼,不敢再进。直到我许以重金,众伙计方才抬着铜人缓缓进入到甬道之中。

    “待行至中途,我与众伙计听见甬道深处传来隐隐的低吼声和水潮声,只道有妖魔怪异,便不再前进,于停歇处挖掘地基,布置下八十一座铜人大阵。在挖掘土层的过程中,众人在土中发现一枚极旧的青铜牌,上面铸有字迹。众人不识字,便将青铜牌呈上给我看。

    “我读后大惊,这面青铜牌竟然是由一百多年前墓穴主人袁岚留下的遗书。我读完这封遗书后,只觉遗书中所涉机密若是不能妥善保管,将来定会在江湖引起一阵极大的动乱。可若是将这机密毁掉,又实在太可惜。几番思忖之后,我决定将这封遗书悄悄收起来,便连峨眉五老也不能告诉。

    “铜人大阵布置完毕后,我命家丁们送走众铜厂伙计,又让他们按我的要求再次改变铜人大阵的布置,于大阵中一处设下隐秘机关,在机关下挖掘出一条密道,却不对他们言明密道的用处。恰好我府中有一口镶金木箱,颇不易腐,便命人取来,抬入密道中。之后我遣回众家丁,仅留下一位擅长铭文者,命其在一枚铜片上为我铭下此文,与墓穴主人的遗书并存于金箱中。以上皆是谢某亲历,无丝毫虚假,还望后来有缘入墓者知晓。”

    众人读完铜片上的铭文,这才松了一口气。

    冯破脸上露出些许疑色,“你说咱们看过的这封谢攸之留书,当年峨眉五老会不会早就偷偷返回墓穴中看过了?”

    花流雨摇了摇头,“他们可能返回过墓穴,但是应该没有看过这封信。铜人阵法是他们发明的,即便谢攸之已经对铜人大阵稍作改动,通过大阵于他们而言,仍然是小事一桩。既然可以直接通过,又何必劳神费力地破阵。只要他们不破阵,便不会发现谢攸之设下的这处密道,更不会发现箱子里的信。”

    冯破认同她的看法,他的目光落在箱子里犹然静置的另外一块旧铜片,那应该就是谢攸之所说的袁岚遗书,“幸好这个谢攸之还不是个笨人,他若是完全听信那峨眉五老,恐怕这墓主遗书不会落在我们的手里。”

    刘驽听后淡淡一笑,“谢攸之身为大唐宰相,不可能不明白‘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对于任何人的话他都会揣摩几番,更何况是几个素不相识的武林中人。”

    他从箱中拾起那块旧铜片,只见铜片上霉绿遍布,字迹极难辨认。他回头看了眼花、冯二人,目光冰冷。

    花、冯二人直吓得身子一哆嗦,瞬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忙道:“刘少侠,你要是不让我们看,我们就不看就是。”

    “嗯!”刘驽哼了一声,撇开二人,大步往旁走开数丈远。

    他运力于掌心,在铜片上缓缓擦拭,尘垢锈迹随之纷落,金亮的字迹呈现在他的眼前。

    “袁氏不肖子孙袁岚遗书:

    “自景龙二年起事失败后,我心灰意冷,便不再管江湖之事,归隐于旁门小派‘掌剑门’中,本想从此弄丝竹以怡情,悠悠间终老此生。忽有一日,我于闲暇中与师父施抱子闲谈,得知师父因醉心医术的缘故,曾北访草原,无意间得知了《化瘀书》的下落,乃是位于抱月山虬髯客的墓穴之中。

第四百七十六节 袁岚遗书() 
“我当时听完师父这席话乃是大吃一惊,心情再也无法宁静。须知这《化瘀书》乃是我袁氏一族保存了近千年的至宝,却被先祖袁天罡赠与风尘三侠之一的虬髯客。究其原因,乃是先祖曾因偶然机缘与当时的秦王李世民见过一面,回来后便说李世民会是千年不世出的明君,无人能出其右。

    “”他曾算过一卦,说是袁氏一族若想在有唐一朝谋反,定会有灭族之祸。为除去本族中某些人心中的不安分,他决心效忠李世民,并将《化瘀书》送与他人,只留下一套摘自化瘀书的连珠劲。如此一来,袁氏一族失去神书护佑,起事之心必然大减。

    “我听说先祖的这个传说时正好年少,心气颇盛,并不认同先祖的看法,常怀一统山河之志,总以为天下这第一个姓袁的皇帝必然由自己来做。

    “直至起事失败后,我方感先祖所言不差。即便如此,我对武学一道仍然十分沉迷,对本族传说中的神书《化瘀书》更是异常向往。我虽隐居于山林,在得知《化瘀书》的下落后,仍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于是决定将掌门之位传于弟子,只身北上。

    “我历时三年,在北地打听到不少关于虬髯客的传说,并在北海都波部与其传人对决,九场皆胜。此后我从其传人手中得到了半部化瘀书。至于为何只有半部化瘀书,实在是说来话长。

    “据说虬髯客门下传人所言,虬髯客当年并非寿终正寝,而是在一日习武后突然走火入魔,从此身躯日益衰弱,精神随之恍惚,整个人瘦得像个骷髅架子。

    “北地人皆以为虬髯客之所以会如此,乃是因为心地不洁,所以招来邪魔侵体所致。此魔若是不除,那来生还会继续遭受邪魔的反噬,绵绵而无绝。唯一的解决之法,便是在死后由后人剔尽全身血肉,并在骨上铭刻萨满经文,以此将邪魔驱离灵魂。

    “虬髯客竟然听信了北地人的这种说法。他认为自己在行走江湖的生涯中双手沾满了鲜血,且又一直对不起一位对自己极其用心的苗疆花姓女子,若真的遭致邪魔入体,也是该当受到这种报应。

    “后来他于临死之际果然依照北地习俗,吩咐弟子将自己遗体的血肉内脏去尽,并在遗骨上铭刻经文,用来驱魔。只不过他用来驱魔的竟不是常用的萨满经文,而是半部化瘀书。

    “他选择这么做,只因为认为自己之所以会走火入魔,皆由于这半部经汉末吕布改撰后的化瘀书所致。这半部改名为温侯功的化瘀书内容邪恶,极其蛊惑人心,不宜再留于世间,必须将之带入坟墓之中。

    “我经过多番访查,终于在抱月山的一角获知虬髯客埋葬地的下落。此墓乃是大唐卫国公李靖念及当年行走江湖时的兄弟之情,为其筑造的一座豪华墓穴。说是墓穴,其实是一座豪华行宫。虽然墓内机关重重,但懂得机关术的人可以在里面来去自如。

    “我破开其中数十道机关,在一处五颜六色的钟乳石大殿中找到了藏于虎皮之中的虬髯客骸骨,骸骨上刻满经文,正是半部化瘀书,内容与我从北海都波部族人手中得到的另外半部正好相合。我花费一夜时间,遍读此书,悟得武道极义,心中大喜。

    “离开时,我改变了墓穴中的机关,只有拥有掌剑门铁鸳鸯、并且精通我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