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骨灰不用分开放吗?”刘驽问道,时至此刻,身后事不再是顾忌的话题。
“不用,我们本就是师兄弟,发过誓一生不分离的。”苏铭答道。
他见身后的十五名师弟颇为伤怀,便说了句,“都别哭了,很快我们也要过去陪他们了。”
“一切都听师兄的!”一名师弟擦干了眼泪回道。
呼威包扎好了伤口,见这边架着火烧得正旺,便走过来凑热闹。他见这些尸体烧得甚旺,心觉有趣,不识时务地插了一句,“嘿嘿,我怎么没想到将手下那些兵的尸首也带回来烧掉呢,失算失算。留在战场上可算是便宜了那些吐蕃人,他们能割了头颅邀功呢。”
苏铭脸上闪过一丝寒色,“你说甚么?”
呼威见他跟自己耍狠,当然不肯示弱,“我说了啥就是啥,你个中原汉人,还敢在我们草原上耍横不成?”
苏铭左手剑光一闪,呼威的脸上瞬即飚出血来。只是一剑,他便刺瞎了呼威的左眼。呼威招呼着手下的兵,喊道:“给我上,杀了他,杀了他!”
那边噶尔海和乃木器见呼威为人所伤,也赶紧率人冲了过来。刘驽的目光从这些人的脸上扫过,“我看你们谁敢乱动?”
第三百四十四节 阴奉阳违()
千夫长终究是新任的千夫长,兵却一直是他的兵。这些兵顺从地放下了手中的兵器,乃木器见状也赶紧将刀收回了鞘,又强迫噶尔海将刀放了下来。
刘驽盯着呼威的脸,心中生出一丝厌恶,便连此人脸上的麻子和鼻头上的黑瘤,也是看上去分外地碍眼,“呼威,去找郎中看个伤!”
“右将军,你不能偏袒他!”呼威捂着流血的左眼喊道。
“从现在起,解除你的千夫长之职。所剩一百多名兵士,归入噶尔海的麾下。”刘驽容不得他得寸进尺。
乃木器见状赶忙招呼着噶尔海一起上前,两人摁住呼威,将他拖了下去。
刘驽冲着众兵士摆了摆手,“都退下吧。”他闻见烤肉的香味,“饭好了,你们快去吃吧!”
苏铭收剑入鞘,他拨了拨柴堆,使得火势更旺,低头说道:“多谢右将军为我解围!”
刘驽默默地站在熊熊燃烧的柴堆旁,许久后说了一句,“苏少侠,你能活着回来,甚好!”
苏铭面无表情,他转头望了眼身后的十六名师弟,“人总是要死的,若是我与众师弟的死,能将峨眉派发扬光大,便也值得了。”
刘驽拿起一根柴,添进了火堆,“峨眉弟子众志成城,发扬光大是迟早的事情。”
苏铭叹了口气,“是啊,就是冲着这个愿望,我们才来到这草原的。那个柳哥公主确实漂亮,可她并不是我们千里迢迢过来的目的。”
刘驽点了点头,“我有个朋友说过,人生一世,无非是想风风光光地活着。”
他没有打算告诉苏铭,这个朋友便是萧呵哒。
火光映着苏铭清秀的脸,他浅浅一笑,“你这朋友说得对,说得也不对。若是我没有加入峨眉派,在家读书写字度过一生,也是极好的事情。”
“可你终究没有待在家里。”刘驽抓住了他话中的梗。
“是啊,我家虽然富裕,但终究抵不过天下大势。若是国家亡了,我这小家也过不下去。正好那时候,我的师尊金顶道长下山招徒,说要以峨眉派之名匡扶朝廷、普济苍生,我头脑一热,便入了峨眉派。”
“看你的言行举止,就不是普通世家的人。”
“家父名讳苏墨山,是前宰相谢攸之的门生,曾官至大理寺少卿。谢大人含冤身亡之后,家父便也辞官回乡。在下身上若沾染了点文气,多半是家父熏陶的。”
这是刘驽第一次从除谢安娘之外的人口中听说谢攸之的名字,心神不禁为之一动,“尊父身体还好吗?”
苏铭哀叹一声,“家父每日躺在病床上,就差一口气了。他每天都在哀叹,说是谢大人那么好的人,怎么会得到那般悲惨的下场。”
“你得活下去,回去照顾你的父亲!”刘驽脱口而出,甚至没有意识到,这句话已经违背了他激发众将士不畏死的初心。
苏铭摇了摇头,“其实我当日上峨眉之时,其中也有家父的原因。家父说,谢大人一家都为国而死,而他的儿子却每日里在家中优哉游哉。他恨不得早点将我赶出家门,不想让我在家多待一日。”
刘驽闻言不禁一笑,与眼下哀戚的氛围有些不合,“苏公子确实也实现尊父的愿望了,咱们现在做的事情于国于民都颇为有益。”
苏铭耸了耸肩,“我现在的所作所为,与其说是为了国家,不如说是为了峨眉派。你知道吗,峨眉派的师父们都是极好的人。”
刘驽听了他的话后不以为然,他目睹过金顶道长的为人,那是一个奸诈透顶的小人。然而死者为大,他更不能在其亲传弟子面前数落此人的不是,只得“嗯”一声,“凡大门大派,必有其过人之处。”
苏铭见他不应自己的话,便转了话题,“你的这三个新千夫长,其中只有呼威的功劳是实实在在的。
“我在敌阵中看得清清楚楚,乃木器只是率兵在吐蕃人的后方捡漏。吐蕃人中有些抓来的劳役,这些人不愿意打仗,一打仗就跑,乃木器专门寻这些人杀。
“那个噶尔海比他的这个义弟稍微要老实些,然而也只是在吐蕃人的外围绕着转,并没有真打的意思。他带回来的那些头颅,三分之一是斩杀的,三分之二……恐怕是乃木器匀给他的。”
刘驽听后心中一惊,这两人刚新任千夫长便敢私自串通,简直未将他这个主帅放在眼里。如此让他们继续胡作非为下去,可如何是好。
他脸色铁青,心中盘算着该如何处置乃木器和噶尔海二人。
苏铭看出了他脸上的不快,“别想着再撤这二人的职务了,右将军以后心中多加小心就是了。这千夫长也算个不小的官,若真让个老实人来做,恐怕也压服不了众人,打不了甚么胜仗。乃木器和噶尔海还是能用的,只是你得防好他。”
刘驽叹了口气,“你说的对,我有一个朋友说过,想在这乱世中生存下去,自己就得是个非常狡猾的人。”
苏铭听后脸色很怪,“你的朋友都很爱说话?”
刘驽又从地上捡了枝,添进了犹烧着的火堆里,“或许是因为我太笨,所以格外会注意别人说过的有用的话。”他转而说道,“呼威今晚得罪了你,你还能替他说话。”
苏铭淡淡地回了句,“秉公直言而已,若是我真想帮他,便会在先前你要撤他职务的时候说这话。”
刘驽决定将心底的话说出,“呼威这个人不恤人命,不是好将官。即便不是因为你这件事,我也会找机会撤掉他。正好也给噶尔海和乃木器这两个人一个教训,告诉他们,这兵马并不是他们家的,由不得他们乱来。”
柴堆渐渐烧尽,火势渐熄。苏铭招呼着众师弟,一同上前收拾骨灰,装殓于布囊之中。二十七人的骨灰,仅仅装满了一只布囊。
苏铭用右手仅存的两根手指夹着着布囊,不无自嘲地说道:“没想到人死之后,就剩这么一点儿东西。”
第三百四十五节 寒冰神弩()
刘驽又一次注意到他的伤势,“苏少侠,你的手成了这样,还能握剑吗?”
苏铭浑不在意地笑了笑,“我本就是个左撇子,只是师尊一直命我右手持剑。如今恰好有了正当理由,可以重新拾起我的左手剑法了。”
刘驽知道他在强作欢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两人无言。
就在这时,一支吐蕃人的骑兵举着火把奔袭而来,这些人的嘶喊声和马蹄声打破了这深夜的寂静。
军中将士皆被惊醒,慌乱中只管抓起地上的兵器,也不知是你的我的。
一切皆是惊慌失措,想要正常迎敌已是不可能。
纷乱间,刘驽连下数道军令,命将士们赶紧列阵以待,切不可慌乱失措。
苏铭翻身上马,带着十六名师弟请战。照他的说法,此事是因他峨眉弟子火葬遗体、惹来敌军的注意而起,就该由他们来承担。
刘驽不允,着其留下迎敌。
兵士们慌乱的叫喊声此起彼伏,他拔出马刀,握紧马缰,眼望着前方的吐蕃人越来越近,其中有些人甚至已经点燃了火箭,准备搭弦射过来。
正在此时,那些冲在最前头的吐蕃人突然纷纷跌落下马,他们手中的火把随之散落了一地。
一切都在悄无声息间发生,没有人知道是谁动的手。
剩下的那些吐蕃人不信邪,仍继续往前冲锋。然而冲过来多少,便死多少。前后死去的人马加在一起,足有数百之多,在地上垒成了一座小山。
死亡,犹如鬼魅一般到来,令人不寒而栗。
刘驽见此情形,不禁想起了那个曾经从还俗少林恶僧手中救下自己的神秘人。眼下出手之人,莫非就是他?
那些吐蕃人显然没有见过眼前这番恐怖情形,他们面对如山一般的尸堆,开始感到畏惧,不断地往后退却。
直至其中一人吓得大叫一声,拨转马首开始逃跑。其余人跟着再也绷不住脑中那根弦,啊啊大叫着狂奔而去。
然而死亡仍在继续,不断有吐蕃人落马,火把沿着他们逃跑的路线丢了长长的一条道。
刘驽见吐蕃人已完全退走,乃是重重地松了一口气。直至此时,他方才发觉自己握刀的手心里全是汗。
他率领数十名亲随,赶至那些吐蕃人的尸体旁,只见每具尸首皆在脑后渗出一丝鲜血,却不见任何致命的利器或者箭矢。
胡三也夹在这些亲随中看热闹。目睹眼前的景象后,他瞪大了眼睛,直是有些不敢相信。
刘驽觉察出他脸上的异样,便问道:“胡三,你知道这救我们的人是谁?”
胡三不停地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