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铁卫-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城的叛军骑兵亲眼看到了首领的头颅,士气全无,潮水一般退却。关宁军跟着一番掩杀,斩获不少首级。

    “铳城”上,高起潜看到这一幕,高兴地说:“吾儿果然英勇,立下如此大功!”

    朱大典也抚须微笑,没想到这一战会有这么大的收获,阵斩李九成,远远超出预期。这个事件对叛军士气的打击将是巨大的,看来收复登州、彻底平定叛乱有望了。

    接下来的日子,“铳城”上的炮火愈发猛烈,而登州城上的还击一天不如一天,李九成的死带来的冲击,严重影响了叛军的战斗意志,明眼人都看得出,叛军蹦跶不了几天了。

    隆隆的炮声每日响彻云霄,片刻不停,有了“铳城”之后,原本高枕无忧的登州内城也处在了红夷大炮的射程内,多处军营、民房都在炮火下垮塌,伤亡无数,城中军民陷入了恐慌,在叛军高压下敢怒不敢言的本地百姓渐渐开始骚动不安,内忧外患之下,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笼罩了整个登州城。

    登州巡抚衙门。

    在隆隆的炮声中,叛军首脑人物聚在一起,商议下一步该怎么办。

    李九成之死,对叛军是个沉重的打击,不仅普通士兵士气受挫,叛军的核心圈子更是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孔有德根本无法掌控局面,除了王子登、陈光福等辽东老人支持之外,耿仲明等人完全不服他的管束。这种情形下,叛军每作出一个决策,都必须所有人商量,无人能够直接发号施令。

    本来叛军利用坚城利炮的优势,还能撑下去,矛盾也没有爆发出来。可是“铳城”一建,大炮齐发,叛军最后的依仗也没有了,加上城中日益乏食,继续固守已经不现实了,也没人愿意与登州城共存亡,摆在叛军诸将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献城投降,二是从北门逃走。

    第一条投降之路风险很大。叛军自起兵以来,数次利用招抚的借口将朝廷玩弄于股掌之间,先是在莱州城下谎称接受招抚,诱杀莱州知府朱万年和接替余大成的山东巡抚谢琏,差点攻进莱州城。后来又利用孙元化招抚的想法兵不血刃进逼登州,然后里应外合攻陷了登州城,狼来了的故事说多了,也就没人信了。

    王子登更是说得直接:“之前三番五次戏弄朝廷,就算现在我们愿意受抚,恐怕也没有人敢冒这个险。朱大典不是孙元化、谢琏,老奸巨猾的很,不会拿自己的仕途冒险,更何况现在他胜券在握,绝不会选择招抚。”

    这一点不管是孔有德还是耿仲明等人都无法否认,于是,众人一致认定此路不通,那么只剩下一个选择了:弃城出逃!

第七十九章 叛逃() 
既然只剩下了一条路可走,谈论到出逃,孔有德有话说:“北门外就是水城,直接从水城出海,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往北边一走,朝廷再也奈何不了我们。”

    耿仲明狐疑地问:“为何你这么快就有出逃的方案,莫非九成没死之前你就尽想着逃了?”

    孔有德怒道:“我不过是替大伙谋划一条出路,难道也有错吗?”

    其实从战事不利的时候起,他确实就开始寻找退路。这场兵变本就是李九成一手挑起,他不过是被动参与,如今在朝廷大军的逼迫下节节败退,看不到希望,他逃亡的心思就更强烈了。对于耿仲明的一语道破,他颇有些恼羞成怒。

    眼看双方的话中带着火药味,王子登赶紧出来和稀泥,“都是自家兄弟,商议事情,不要伤了和气。打不过就跑,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嘛!只是什么时候跑,跑到哪去,就得好好合计合计了。”

    见有人说合,孔有德也就顺坡下驴,瞪了耿仲明一眼,继续说道:“既然招抚无望,肯定不会直接回东江镇。东江镇现在还是朝廷治下,沈世奎、尚可喜那些家伙态度都不明朗,谁知道会不会坑咱们一把,卖给朝廷?”

    王子登问:“那孔将军的意思是?”

    孔有德扫视众人一眼,舔了舔嘴唇,沉声道:“既然大明已经没有我等容身之处,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去辽东投了皇太极!”

    “投奔皇太极?”

    这个提议瞬间燃爆全场,所有人首先吃了一惊,接着就交头接耳议论起来。毕竟做了这么多年大明的武官,与鞑子是天然的敌对立场,现在要公然投敌,心理上这道坎一下子翻不过去。这和起兵作乱是两码事,兵乱只是内部矛盾,事后还可以接受招抚,而投奔鞑子,是要被戳脊梁骨的啊,弄不好将来子孙的名声都败了。

    耿仲明没有做声,脸上阴晴不定,他在权衡这么做的利弊得失,考虑该不该下这一注。

    陈光福犹豫道:“先不说投鞑子的名声如何,就凭咱们当年跟随毛帅杀了那么多鞑子兵,这皇太极能容咱们?会不会一过去就被咔嚓了?”

    孔有德笃定地回答:“皇太极雄才大略,是一代枭雄,这点肚量还是有的,不会纠缠于过去那点事不放,哪怕是千金买骨,做样子给别人看,也不会把咱们怎样,否则将来汉人怎么敢为他效力?鞑子的丁口一共就那么点,天下汉人是他们的几十倍,将来不管是盘踞辽东,还是南下逐鹿中原,都要依靠咱们汉人。要说杀了些鞑子,辽东的祖大寿难道杀的鞑子少了?大凌河之战后他被围城,无路可走之下投降,皇太极可是带着所有贝勒、大臣出营迎接,还登坛祭天呢!就算祖大寿后来诈降逃走,皇太极对他的儿子、兄弟还是礼遇有加,一根手指头都没动。”

    众人听了这话,心中稍安。

    耿仲明终于开口了:“皇太极也不是傻子,祖大寿的背后是关宁军,是锦州防线,只要祖大寿真心受降,鞑子就能吞并关宁军,长驱直入,边关防线形同虚设。人家手中有过硬的筹码,咱们能有什么,就凭现在这几万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

    孔有德哼了一声:“这个问题我也想过,祖大寿有筹码,咱们也有。登州城内最值钱的东西是什么?不是金银,也不是粮草,而是大炮,红夷大炮!”

    听到这话,众人都安静下来,戏肉来了。

    见大伙都安静下来了,孔有德环顾四周,继续说:“鞑子野战厉害的紧,可是奈何不了坚城,攻打城池全靠围困。去年皇太极亲征攻打大凌河,一座城墙雉堞都没修完的城池,祖大寿也是仓促应战,城中粮草几天就耗尽,这样的状况下,鞑子硬生生围了三个月,最后还是靠劝降才拿下了大凌河城。如果有了红夷大炮,皇太极说不定不用一个月就能攻进城内。你们说,如果我们把城内的红夷大炮都带去辽东,皇太极会不会重视?”

    陈光福舔了舔嘴唇,露出了贪婪的笑容:“肯定会重视,还会给咱们重赏、封官!”

    见提议被认可,孔有德得意地一笑:“除了这些炮,城内还有铸炮的工匠,到时候一并献给皇太极,鞑子一夜之间就有了大炮,还有了铸炮的能力,凭这些干货,赏赐金银只是小头,就算给咱们封个王爷也不为过……”

    王子登有些担忧:“这么着好是好,可是会不会被大明的百姓戳脊梁骨啊?”

    孔有德瞪着他:“朝廷给过咱们什么?毛帅在东江立下那么大的功劳,却被袁崇焕这个佞臣矫诏杀害;咱们跟随毛帅杀了那么多鞑子,到头来却被排挤出东江,沦落到山东受本地人的鸟气。到了这地步,你还顾虑名声,还想着能回头吗?”

    王子登语塞:“这……”

    孔有德扫视众人,阴着脸说:“名声口碑不能当饭吃,咱们都要活不下去了,还想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作甚?现在,在场的人都表个态,愿意跟着我走的吱个声,不愿走的站出来,我不勉强。”

    众人犹豫一番,互相张望着,没有立即表态。陈光福率先举手喊道:“我赞同,朝廷对咱们不仁,就别怪咱们不义!”

    有人带头,其他人也纷纷举手喊道:“干了!属下愿意追随孔将军!”

    这时一个声音冒了出来:“对不住了孔将军,俺家里人都是死在鞑子手里,俺发过誓的,这辈子和鞑子誓不两立,投谁都不能投鞑子。”

    孔有德定睛一看,这人他认识,是原来李九成手下的一名千总,于是挤出一丝笑容:“不愿跟我走的,我不勉强,说话算话。”。。

    这名千总抱拳告罪:“实在对不住,兄弟我不能跟着大伙一起干了,你们升官发财,我也绝不眼红……”说着就往外走。

第八十章 暗度陈仓() 
孔有德朝门口的亲兵努了努嘴,两名亲兵会意,等这名千总踏出门口,抽刀砍向他的脖颈。血光冲天,一个头颅咕噜噜滚落在地。这名千总死都没想到,孔有德会食言。

    “我说过不勉强你跟我走,可是没说不杀你。”孔有德朝地上的头颅吐了口唾沫,然后看着众人,“还有谁想跟他一样的下场?”

    其余人噤若寒蝉,无人敢再发出反对声音。

    孔有德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大家都愿意干,那就三日后出发,由水城登船出海。”

    与此同时,“铳城”上,在隆隆的炮声中,陈雨眺望着城内的动静,感觉有些纳闷。当日炮击你来我往何其猛烈,怎么这两天城内的炮击就像阳痿了一样,软绵绵的,毫无威胁,反倒是官兵这边的红夷大炮吼叫得挺欢。虽然李九成的死对叛军打击很大,但也不至于让叛军萎靡到这种地步啊?

    难道叛军在酝酿什么阴谋?陈雨冥思苦想起来。顾影在旁边看着陈雨皱着眉头,有些好奇,到底这家伙在想啥呢?

    自从帮陈雨挡了李应元那一刀之后,顾影就光明正大地以保护的名义贴身随行。毕竟是在战场上,陈雨确实也害怕有什么意外,就默许了她一直跟着。

    顾影肚子里是藏不住心思的人,过了一会儿,见陈雨一直不吭声,忍不住问:“你到底在想啥呢?闷葫芦一样,陪我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