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铁卫-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为民经过两年多的坎坷磨练后,做事非常沉稳,他想了想,说道:“没有弄清楚对方全部的底牌之前,先不要打草惊蛇。你们继续跟着现在的线,如果发现了新目标,人手不够,我去找张千户帮忙解决。”

    “是,属下明白。”

    王为民挥了挥手:“趁夜回去吧,不能让人发现你们来过这里,免得让人知道你们的身份。”

    几个人告退后,王为民闭上眼睛,仔细梳理了一下得到的线索,再权衡自己的措施是否得当。考虑清楚后,他睁开眼睛,吹熄了蜡烛,出门,来到另一间房,轻轻地敲门。

    门很快打开了,张富贵探出头来,见是一脸凝重的王为民,先是楞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肯定是有紧要的事情,便开门让他进来。

    “什么,铁山境内发现了辽东细作?”张富贵吃了一惊,“你的意思是,这是鞑子派来的?”

    “没有抓活口盘问之前,尚且不能下定论。从言行举止来看,他们都是实打实的汉人,口音也和其他的辽东逃人没有区别,只是做的事情有些古怪罢了。”王为民说,“别人下了工要么回农庄,要么回自己家里休息,他们却像是用不完的精力,走家串户拉家常,而且喜欢打听农庄的事情,甚至是军队的事情。我想了很久,如果是细作,朝鲜和大明可以排除——这两者都不是敌对关系,而且也犯不着派细作——那么剩下唯一的可能就是北边了,除了鞑子,不会有人对这些事情感兴趣。”

    张富贵点点头:“你做的很好,能够从成千上万的屯丁中发现这几个细作,证明俺没有选错人。”

    王为民谦虚道:“其实也不难,自从千户大人把组建内卫局的任务交给我之后,我就从屯丁和农兵中遴选了几十个人,都是真心拥护农庄、脑子也灵活的,安插在每个屯丁聚居的村落。村里都是辽人,人员构成单纯,每天除了干活又没有其他事情,有什么风吹草动很容易发现。只是要想让这些人尽心尽力给咱们做事,这每月的补贴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银钱那都是小事,大人对开销一向大方,只要花的值就行。”张富贵说,“只是这些人如何处置,俺也拿不定主意。照你的说法,这几个人还不是全部,要是贸然抓捕,打草惊蛇就不好了。这样吧,你随俺来,一起去请示大人。”

    王为民小心地问:“这么晚了还去找大人,是不是有些唐突?”

    “没事,这个点他应该还没睡。倒是这么紧要的事情没有及时告知他,才会吃挂落。”

    果然,陈雨对两人的到来不仅没有不悦,反而大加赞赏。

    “你们做得对,这么重大的事情,告诉我越早越好。这不仅仅是几个奸细的事情,背后肯定是鞑子酝酿着大动作。”

    张富贵吃惊地问:“不就是几个细作吗,有这么严重?”

    陈雨正色道:“这说明,鞑子已经盯上我了。经过铁山和辽河两战,就算咱们遮掩得好,但鞑子回过味之后,肯定会对咱们起疑心。加上辽东逃人越来越多,此消彼长,我这边的人口增长多少,鞑子那边的劳动力就减多少,要是皇太极不采取点措施应对,那才反常了。”

第三百二十二章 计策() 
听陈雨说的郑重,张富贵说:“既然牵涉到鞑子的阴谋,那么是不是不必考虑打草惊蛇了,抓住这几个人审问一番再说?”

    王为民则说:“千户大人,咱们不知道鞑子派了多少人来,如果惊动了他们,其余的人隐藏起来,以后就更难发现了。要是让这些人长期潜伏在铁山,危害更大。”

    “俺也知道惊动了其他人很麻烦,可是眼下的问题又该怎么办?鞑子如果是刺探军情,下一步就要发兵来打铁山,又该如何是好?不审问个明明白白,咱们怎么应对?”

    陈雨开口道:“你们两人说的都有道理,这已经盯住的几个细作,抓或不抓,都各有利弊。不抓,万一真是鞑子攻打铁山前的前奏,那么就错过了摸清鞑子意图的时机;抓了,其余的人受了惊吓,潜伏得更深,则是更大的隐患。”

    他仔细想了想,最后还是做出了决定。

    “抓,必须抓!不过要讲究策略,既要抓舌头,又不能打草惊蛇。”

    张富贵和王为民一头雾水,这完全是互相矛盾,该怎么做?

    陈雨招手让两人附耳过来,低声说了几句。

    两人恍然大悟,异口同声说:“大人英明!这法子好,两全其美。”

    广袤的田野上,无数身影在田间劳作,将育好的秧苗逐排插入水田中。这个环节是水稻种植中非常关键的一环,秧苗的好坏、插秧的手法直接关系到将来的收成。

    张可望也是插秧大军中的一员,他手脚麻利,插秧的速度比旁人都快,有人调侃他:“老张啊,你都当上屯长了,干活还这么卖力干嘛?站到田埂上去休息嘛,当官的不都是这样干吗?”

    自从陈雨体察民情与张可望拉过家常后,张可望就受到了其他人的另眼相看,按照农民式的朴素思维,这和天子脚下的百姓见过皇帝也没有什么区别了。加上他本人一直勤劳肯干,为人忠厚,人缘很好,很快就被推选、任命为屯长。这是铁山特有的职务,有些类似大明境内的村长或者里长,但又有较大区别,因为屯丁聚居的村落相对而言成员结构单纯、功能单一,所以其职责更接近于生产队长。

    听了旁人的调侃,张可望笑呵呵地说:“屯长又哪里是什么官了,都是一样的干活,没那么多穷讲究。”

    太阳升到头顶时,日头有些毒起来,张可望挺直腰,招呼四周的屯丁:“到点了,大家伙先吃饭,再休息一会,半个时辰后继续干活。”

    屯丁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三三两两上了田埂。这时已有一群妇女提着装了饭菜的篮子过来,在大树底下一路摆开,供所有人享用。

    张可望端起一碗饭,蹲在地上就着旁边碗里的菜吃了起来。其他人也纷纷或蹲或站,开始吃午饭。这时一个中年人端着碗走了过来,在张可望身边蹲下,主动搭话:“屯长,这农庄里的待遇真好,干活还有专人管饭,饭菜不仅能吃饱,口味也还不错。”

    张可望笑眯眯地回答:“这就是农庄的好处,男人只要专心干活,大姑娘小媳妇们就统一组织起来做饭烧菜,活干好了,还不养闲人。其余杂七杂八的事,咱们都不用管,万事都有农庄顶着。”

    这人也笑着问:“听说若是加入农兵,农闲时操练,除了干活的口粮和工钱,还另有一份补贴,虽然比不上战兵的饷银,但也很丰厚了。不知道咱们屯里报名当农兵的多不多?”

    张可望笑容不减:“呵呵,李尧兄弟,你从辽东过来的时间不长,有些规矩可能不懂。在铁山,身为屯丁,干好活、不多话才是正道,练兵打仗方面的事情,我不懂,也从不打听,劝你也不要瞎打听。”

    李尧也笑容满面:“屯长提醒的是,瞧我这嘴,没把门……”

    这时一个负责送饭的妇人经过,见状好心地提醒对李尧:“饭菜不吃都冷了,大兄弟。”

    李尧抬头感激地说:“多谢这位嫂子。只是我暂时还不饿,慢点吃也无妨。”

    “哎呀,可是嫌饭菜不合口味?没事的,我们送来的菜式有好几种,我给你再换一份。”

    “不用了……”

    “不打紧的,你把碗给我。”妇人非常热心,伸手去接碗。

    李尧有些错愕,略微一用力,想把碗夺回来,“真的不用了,嫂子你去忙吧,我和屯长还有事要谈……”

    “哎呀……”妇人抓住碗被李尧这么一拉,站立不稳,一下就跌倒在他怀里。

    古代男女授受不亲,虽然在穷人阶层没那么多讲究,但是一个妇人倒在别的男子怀里,也是一件性质极其严重的事件。顿时无数双眼睛都朝李尧望了过来,很多人饭都不吃了,等着看热闹。

    没等李尧反应过来,一个虎背熊腰的小伙子把碗“啪”的一摔,气势汹汹走了过来,鼓着眼睛问:“干嘛呢?想占俺媳妇便宜?”

    “兄弟你误会了,这只是意外……”李尧连忙推怀中的妇人,没想到妇人像是粘在他身上一般,一下居然没推动。

    “俺又不瞎,都看见了,你还想抵赖!”小伙大喊一声,扑了上来,一把拉开妇人,挥舞着拳头就朝李尧砸了过去。

    远处有两个正在吃饭的屯丁见状,吃惊地放下了碗筷,其中一人下意识地想起身走过去帮忙,却被旁边的人拉住,看着他摇了摇头。

    被砸得七荤八素的李尧一直没有还手,但心里却在思索:到底是身份暴露还只是意外?这个妇人的举动有些蹊跷啊。

    正当他一手格挡对方雨点般的拳头,一手往腰间摸索时,却听到对方带着哭腔喊:“翠花你这个浪蹄子,看见长得俊的就往跟前凑,你等着,老子打死这个家伙,回头就收拾你,不打断你两条腿,老子跟你没完!”

    原来这妇人生性放荡,是惯犯。李尧心中大定,收回了右手,双手拦住要害,放弃了还击的念头。

    腰间的衣服下面,是一柄精巧的匕首,一旦拔出来,就无法掩饰自己的身份了,不到万不得已,李尧不打算走这一步棋。

第三百二十三章 拷问() 
张可望或许是当了屯长,大小也是个干部了,非常镇定,没有慌慌张张上去拉架,而是站起来呼喊旁边的人:“那个谁,去叫咱们屯的农兵队过来逮人,有什么官司,上农庄打去,别耽误了咱们的农活!”

    “屯”作为汉人移民聚居点的单位,都按照选拔农兵的比例,设置了农兵队,人数从五六十人到一百人不等。与其他民兵性质的农兵不同,农兵队的青壮基本上脱产,是准备要进入战兵序列的预备役,这些人,除了完成与战兵相同的训练任务,还负责维持本屯的治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