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铁卫-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范摇摇头:“有了火炮的确有利,可是平原留给骑兵机动的空间实在太……太大了,加入几门山地炮,并不足以彻底扭转不利局面。另外,大人别忘了,孔……孔有德叛逃去了鞑子那边,鞑子现在也有红夷大炮,要是拖来几门,对准步兵阵列一轰的话……”

    众人全部沉默了。大炮轰击步兵阵列、骑兵冲锋掩杀,这样的战术对于毫无地势掩护、也缺乏实战经验的纯步兵来说,实在太过可怕,几乎是必败之局。

    陈雨眉头皱了起来,问道:“难道就没有任何办法应对了吗?”

    清军和朝鲜的冲突不可避免,身处鸭绿江和汉城之间的铁山,即便偏安西南角落,不在清军主力的进军路线上,也难保不会遭受池鱼之殃,如果对上清军大队骑兵是必败的结果,那么自己在铁山辛辛苦苦经营的分基地岂不是白费了心血?

    蒋邪想了想,对陈雨说:“属下有一个笨办法,也不知是否可行。”

    陈雨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你不妨说说看,也许能找到对付鞑子骑兵的办法。”

    “既然在旷野之中,这几千人结阵也未必挡得住大队骑兵,那么不妨反其道而行,化整为零,利用地形来抵消对方的优势。”蒋邪说,“只要有地形掩护,再想办法把大股骑兵分割成无数个小块,就算不能取胜,至少可以自保。”

    邓范疑惑地问:“铁山多平原,山岭并不多,上哪里找有利于步兵的地形?难不成你想筑……筑城?可是筑建一个城池需要多少人力、多少时间?花费巨大先不去说,眼下两方交恶,大战一触即发,鞑子骑兵来去如风,说来就来,哪……哪有时间给咱们筑城?”

    张富贵也说:“朝鲜官府也未必准许咱们筑城。咱们占地垦荒屯田也就算了,要是筑城把这万多亩地都圈进去,给他来个国中之国,官府再怂,他们能忍?再说了,咱们又不在铁山呆一辈子,花那么多精力筑城,划算吗?”

    蒋邪翻了翻白眼:“我说过要筑城吗?你们难道忘记了威海卫沿海大大小小的墩堡吗?为了备倭,这些墩堡除了充当烽火台的职责,里面还可以驻兵的……”

    陈雨眼睛一亮,拍手叫好:“对啊,筑城不划算,也会引来朝鲜官府的反对,但是建造十几二十个墩堡毫无压力啊。”

    邓范也反应过来:“碰到鞑子骑兵过境,农兵可以化整为零退到墩堡里去,骑兵只能野战,不善攻坚,有了墙垛的掩……掩护,就不用担心这些新兵一触即溃了。而且墩堡之间可以互为依托,让鞑子被切割开来,顾此失彼,占据优势的就变成咱们一方了。”

    众人一听,好像是这么回事。没想到威海卫为备倭而建的墩堡,平时看着鸡肋,却可以在铁山这里发挥另一种用途。

    蒋邪比划着解释:“想通过筑建高墙城池把这些田亩和人口都保护起来,不管从政治层面还是军事层面来说,都不可行,鞑子不会给咱们足够的时间,朝鲜官府也不可能坐视不理。可是建造一些墩堡,散布于万亩田亩之间,避免遭受鞑子骑兵的荼毒,却是没问题的。鞑子一来,咱们就把没有训练的屯丁和妇孺撤到海上去,临时安置在船上,把战兵和农兵分散进驻到各个墩堡,配上山地炮,加上火铳,让鞑子狗咬刺猬无从下口,反过来还可以在他们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邓范等人想了想,纷纷附和:“这个法子成。”

    陈雨在脑海中设想了一下这种战术的利弊,觉得可行,当场拍板:“就这么办。蒋邪你来牵头,组织操练轮换下来的农兵去建造墩堡,按每座容纳两到三百人的规模去做,一口气建二十来个,给鞑子来个堡群战术。如果人手不足,就让铁山守征发徭役,让本地的朝鲜百姓帮咱们建。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我有个预感,鞑子和朝鲜要打仗,而且不会等太久,咱们动作要快,否则墩堡还没建成鞑子就来了,咱们的损失就大了。”

    “是,属下一定尽快。”蒋邪说,“不过这样一来,咱们的人能保住,当地的朝鲜百姓只怕要遭殃,他们可没有什么办法抵挡鞑子。”

    “这个不是咱们考虑的范围。”陈雨毫不留情地说,“我又不是朝鲜的官,这是他们的仁祖大王需要考虑的,他们是仁祖的子民,不是我的部下。”

    众人都会意地互相对视,默契地跳过了这个话题。人都是自私的,面对鞑子的大军,能够自保就不错了,哪有余力来管朝鲜人的死活。

    “另外,从现在起要储备一定的口粮。”陈雨说,“虽然鞑子骑兵就算从铁山过境,也不会逗留太长时间,他们的目标是朝鲜王城,但是凡事要做最坏的打算,确保有备无患。”因为垦荒屯田到收获粮食有一个不短的过程,所以目前这近万人的口粮除了铁山郡守衙门筹措一部分,另外的缺口全靠花银子从整个黄海道采买。

    粮食的事一直是顾彪在跟进,他说道:“平常采买粮食都是按十天到半个月的分量,既然要储备一些粮食应急,那就一次性买入一个半月的份量好了。只不过这样一来,黄海道境内的粮食全部会涨价。”

    古代的粮食产量低,黄海道也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大批量购买,引起粮价上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除了采购成本增加,朝鲜本地人也会因为粮价的走高而陷入吃不饱饭的窘境,但这不是陈雨关心的范围,现在他要确保自己的人不饿肚子,其余的就顾不上了。

    他无所谓地摆摆手:“非常时期嘛,多花点银子无妨。要做大事,就不能锱铢必较。”

第二百四十三章 偷袭() 
迎击清军的计划就这样在操练场的阅兵台上敲定了。观看了一阵农兵操练后,陈雨从高台上下来,与其他人分开,只带着张富贵返回住处。

    在操练场通往北面的路口,陈雨却看到一个高挑俏丽的身影,似乎已经等了自己很久了。

    他笑着走过去:“在等我?”

    顾影翻了翻白眼,嘟囔着说:“你这么忙,怎么敢来打扰你。从刘公岛出发,到现在已经快四个月了,你算算,见过我几次?”

    陈雨微笑着揽住她的腰,少女象征性地挣扎了几下,也就随他了。

    “冷落你了,是我不对。不过你也看到了,来到朝鲜以后,这成千上万人的事情都要我来管,不像在千户所,管好千把人就行了。”陈雨在她耳边轻轻地说,“不过你放心,再忙也就不会太久了。等这边的事情上了正轨,我就做甩手掌柜,把事情丢给邓范,返回威海卫。”

    其实顾影只想多见见心上人,对于为什么忙的理由并不关心。跟着陈雨出海来到朝鲜这么久,一个人在临时的兵营里发呆的时间远远多于和他相处的时间,她心里自然有些小郁闷,不过对方在他耳边说几句悄悄话,心情立马好转了。

    她露出了笑脸:“知道你忙,我也不是真的怪你,我娘说过,男人是要做大事的,女人不能拖男人后腿。”

    陈雨竖起大拇指:“丈母娘是个明事理的人!”

    顾影笑着说:“脸皮可真厚,我都没过门,这句丈母娘亏你叫的出口!”

    陈雨搂得更紧了,笑嘻嘻地说:“都是迟早的事,叫了你也不吃亏。”

    两人说笑着往前走,张富贵带着人识趣地落后了一段距离,给陈雨留出私人空间。

    穿过一个垦荒的据点时,数百人在宽达十来亩的田间翻土,还有几个人蹲在靠近大路的田埂上休息,正好在陈雨一行的必经之路上。张富贵看了看这几个休息的人,手里拄着锄头,满身的泥土,确认是屯丁无疑,便没有多加注意。虽然这些人看见了陈雨没有起身行礼,但是陈雨一向不重视这些虚礼,屯丁们慢慢也知道了他的脾气,动辄跪拜磕头的现象慢慢减少,所以这几个人也看不出什么异常。

    负责保卫的张富贵没有在意,可是陈雨自己却放慢了脚步,疑惑地盯着侧前方的这几个人。

    虽然他不讲究虚礼,可是作为这些辽民的恩人,无论何时出现,辽民都会上前问候,绝不会是现在这种视若无睹的模样。这几个人,要么就是瞎,要么就是故作镇定,掩饰什么。

    瞧他们眼珠转个不停,手里还有农具,能下地干活,显然不可能是瞎子,那么就只有第二种可能了。这几个人装作休息闲聊,却时不时地望向自己,一旦视线对上,就心虚地低下头。这样的表现,没有鬼才怪。

    陈雨前后看了看,张富贵带着负责保护的几个战兵远远跟在后面,如果有什么突发状况显然鞭长莫及。表面上看,这是不怀好意地人对自己不利的最佳机会。

    当然,只要他喊一声,张富贵很快就会跑过来,凭借火铳和刺刀,这几个辽民不会有任何机会。可是,陈雨瞟了一眼揽在怀中的顾影,嘴角轻微上扬。

    有顾影这个秘密武器在,正好可以引蛇出洞,把隐患排除掉。除了知情者,任何人都看不出一个娇滴滴的少女其实比男子更可怕。

    陈雨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按照既定路线慢慢地往前走。他也没有提醒顾影,怕这个女汉子演技不过关,会打草惊蛇。

    他不动声色地瞟了一眼那几个人,心想:自己可谓是这些人的衣食父母,理应对自己感恩戴德才对,为什么还会有可能对自己不利?如果不把这件事弄清楚,那怎么相信这几千辽民?一旦这个庞大的群体无法值得相信,用火铳武装农兵的打算可能要重新考虑了,抵抗清军乃至屯田练兵的计划都有可能泡汤,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双方越靠越近,陈雨用眼睛的余光已经看到对方握紧了锄头,因为太用力,手背的青筋都暴了出来。

    陈雨脑中高速运转,分析起来:这几个人在自己出现前就已经坐在田埂边,而自己经过这里也是偶然,手里除了锄头并没有其他凶器,说明他们是临时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