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是极好的。如此利国利民之举,杨大人何乐而不为呢?现在东北三省已经全部归属大华,难不成您还要带着您麾下众多土生土长于黑龙江的将士们离开这片土地,去继续报效于那个随时可能覆灭的满人朝廷?”
“蒋将军,杨某目前是朝廷的正二品武将,正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杨某……”杨凤翔咬了咬牙,当即正色而言。不过,他的话刚说到一半,却是被蒋晴晴的一个抬手给止住了。
“此事,我看您还是再多加考虑考虑。请您放心,我们华军不会为难自己的同胞,我们会尊重您的选择。”没让杨凤翔把话说完,蒋晴晴直接抬起一手,面色正然,“杨大人,当下,我倒是有一事相求。”
“将军请讲,只要力所能及,定不推辞。”身为东北汉子的杨凤翔大度地回应。
蒋晴晴稍作犹豫后开口说道:“是这样的,我军长途奔袭,运动到此的兵力本就不多,再加上海兰泡一战战士伤亡较大,故而有些兵力吃紧。现在,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清理城内的俄军尸体。蒋某想请杨大人出动部下,或者是以您的威望召集些百姓壮丁,尽快安排清理海兰泡内的俄军尸体。当然,如果您无异议,请顺便也帮忙维持下海兰泡乃至周边的治安。海兰泡到底还是溃逃了一些俄军,我怕这些俄军游勇逃逸到江东六十四屯等地虐杀我百姓同胞以泄愤。另外,海兰泡城内的华人居民不在少数,而且有着大量的沙俄平民,而您和您麾下的戍边将士较为清楚当地的情况。当下,安抚百姓维持治安乃是首要之事。所以,此事还请老将军务必不要推辞!”
“我当是什么事情呢~这是小事,杨某岂有不允之意?王仲良,此事你立即安排。”杨凤翔没有多想,当即对着身侧的王仲良正色下令。他是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守土安民确实是他的职责所在。而且此时,他还真怕俄军游勇四处杀人作恶。毕竟,从沙俄强占海兰泡之后,沙俄军人抢劫或者是虐杀中国百姓之事就已经屡见不鲜。
“是!”王仲良当即领命而去。
杨凤翔没有看到,在他给统领王仲良下令的同时,蒋晴晴那貌似憨良的脸上,直接闪过了一抹诡异的微笑。
就这样,在杨凤翔老将军的授意下,一队队戍边清军开进了海兰泡,清理着城内俄军尸体的同时,开始协防着这座俄国边城。另外,一些清军开进了江东六十四屯,保护着这些屯民不受俄军游勇滋扰。
“军长,我们只不过战陨了四十二名士兵,轻重伤兵未过千数,兵力很是阔绰,为什么要以兵力不足为借口让杨凤翔出兵协防呢?”待杨凤翔率领众清军将领离开,四旅旅长石有信不解地问向第四军军长蒋晴晴。
“清军副都统杨凤翔老将军率东北清军协助华军对俄作战,助华军攻破俄国阿穆尔军管省首府海兰泡。你觉得,待这样一条消息传到北京城,他杨凤翔还会有退路吗?到时候,为了继续保持中立国立场,清朝廷怕是得在第一时间撇清与杨凤翔,甚至是整个东北清军的关系。到时候,不论是杨凤翔还是其他驻地的东北清军,都只能乖乖投入我大华帝国的怀抱。”蒋晴晴诡异一笑,俨然就是一副奸诈的表情。
“军长,你,真奸诈!”石有信对着蒋晴晴直接竖起了大拇指。
“滚!我这叫谋略,叫智慧!”被扣以奸诈头衔,蒋晴晴当即大翻白眼。
“对,是智慧。”石有信轻笑着,“对了军长,您说第一军这个时候有没有拿下伯力城?”
“我也不知道。”蒋晴晴摇了摇头,随即快步走向了平铺在指挥桌上的地图,炯炯的眼神直接投诸于海兰泡以东六百多公里处的沙俄远东第一大城——伯力(哈巴罗夫斯克)。
I1153
第216章 夜袭伯力城(上)()
伯力(伯力城、哈巴罗夫斯克)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会合口东岸,乃是沙俄在远东地区的第一大城市,也是沙俄在远东重要的交通枢纽、河港城市。伯力是清前期东北边疆重镇之一,原来是属于中国(清)的领土,在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被沙俄割占。
第一军在攻陷双子城之后,主战部队便是开始迅速向北运动。第一军第七旅,也就是装甲旅充当了这支大军的前锋,以雷霆之姿不断拔除兴凯湖与伯力城之间呈链状分布的沙俄哨所和村屯。为了尽可能地加快行军速度,作为开路部队的第七旅一路北进,几乎是遇人杀人,见佛杀佛,用车载机枪和机关炮撕碎着一个又一个沙俄哨所和村屯,将满地的俄国人的尸体抛给了后面正在加速行军的四个步兵旅。因持有大量装甲车,故而第七旅的北进速度相当之快,每日至少向北推进150公里。北进路上不时会遇到沙俄哨所和村屯,血淋淋的战斗不可避免。在最初的时候,有着不杀平民之军规的华军战士们还有所收敛,之初也根本没有把村屯当成攻击对象。不过,在遭遇了数次平民袭扰事件之后,不厌其烦的华军战士们便也就放开了手脚,将“潜藏着危险”的村屯也列入了军事打击目标,并将枪口对准了那些不服气的俄国平民。毕竟,面对那些手持菜刀木棒涌向自己的沙俄平民,华军战士们自然也只能用机枪招呼他们。当然,战士们意见统一地将这些不安定的沙俄平民描述为了平民武装分子,也就是民兵。
26日下午,连续推进了三天,遭遇大小战斗不下五十次,华军第七旅出现在了伯力城的南面。一路北进,第七旅共计击毙沙俄哨兵千余人,击毙沙俄民兵三千余人,拔除沙俄大小军事哨所不下三十个,为后面的步兵部队迅速北进创造了条件。
伯力城守将扎鲁巴耶夫中将倒也实在,装甲旅刚出现在伯力城的南面,他便是将城内仅有的两千骑兵派遣出城,对持有百辆装甲车的第七旅发动了冲锋。骑兵对装甲车发动冲锋,这后果自然是不言自明。最终,不到五百的俄国骑兵在被装甲车围歼之前,得以挣脱了开去,狼狈地退回了城内。
这一战,直接把扎鲁巴耶夫吓了个半死。逃回城内的骑兵,也几乎个个都已失了魂,他们将华军的战车形容为最为恐怖的战场杀器,并将对华军的恐惧带回了伯力城。一时间,伯力城内人心惶惶,到处都充斥着对伯力城南面的各种猜测。
华军已经行军至此,这是否说明继海参崴沦陷之后,双子城也已经沦陷?另外,米辛科少将统领的一万精锐骑兵,目前下落不明,是否也已经全军覆没?
而在傍晚的时候,伯力城南面的华军派来了使者,让一切尽可能坏的猜想变成了既定事实。华军送来了米辛科少将的尸体,并放回了十几名神情已经近乎麻木的骑兵俘虏。从这些被放回但却已经近乎神经质的俘虏的口中,扎鲁巴耶夫中将得知了兴凯湖南面平原发生的那场激烈的车骑交锋,知道了米辛科少将在溃逃途中组织的那次夜袭。面对米辛科少将那已经被冻成冰棍的尸体,得知包括贝加尔骑兵旅在内的一万骑兵已经全军覆没,扎鲁巴耶夫中将直接被吓了个半死。
“跑吧,快跑吧,打不过的,根本打不过的!”被放回的骑兵俘虏撕心裂肺,瞪大双眼满脸恐惧地大声嚎叫。
“投降!他们不杀俘虏,投降的话,我们还有活下去的可能!”
“不能跟他们打,他们根本打不死。我一万骑兵精英,战至全军覆没,却硬是没有伤及华军一人。我们一万多骑兵战士,竟然连一个华军都没有伤着!将军,您一定要相信我们,我们打不过的,打不过的~”
“他们不是人,他们是恶魔,是大魔皇华武皇帝麾下的一群凶悍恶魔!啊,来了,他们冲过来了,快逃啊!”
面对十几个神经错乱的士兵,扎鲁巴耶夫中将顿时变得不知所措。他很难相信,这些曾经被标杆为帝国精英的哥萨克勇士只不过与华军经历了一两次战斗,却是直接被华军吓得半死。兴凯湖南面平原战役是在23日发生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数日,对华军的深深恐惧竟然依旧笼罩这些士兵。
华军,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出于对华军的畏惧,持有两个步兵师共计两万正规军兵力的扎鲁巴耶夫中将唯有选择据城坚守,并将获悉的情报以电报的形式发往了圣彼得堡,请求沙皇指示。
两万正规军,只因首战受挫,不敢对仅有千余兵力的华军主动发起进攻,这种古怪现象的出现,让持有优势兵力的俄军失去了击溃南面华军的唯一机会。
自27日上午起,扎鲁巴耶夫中将发现驻扎在伯力城南面十公里以外的华军兵力开始不断增多。华军的后续兵力不断抵达,原本只有百辆战车和千余华军战士的华军营地上,截止27日傍晚,华军战车的数量增加到了120多辆,总兵力更是直接暴增到了八千之数。
27日行军至伯力南面的华军部队,乃是装甲旅下辖的十几辆在急行军中掉队了的装甲车、持有大量军用卡车的机械步兵团,以及有着王牌旅称号的第一步兵旅。隶属装甲旅的机械步兵团虽然持有大量军用卡车、少量越野车,但这些原本用以运送兵力的机械车辆全部该用运送战略物资以保障全军后勤。这支部队一支尾随在装甲旅主力的后面,不论是机械步兵团还是第一步兵旅,都在以步兵之姿急行军。
28日凌晨四点左右,在伸手不见五指且室外温度低至负二十几度的黑夜,十几条攀岩绳索被抛上了十几米高的城墙,绳索前缘的猫爪随即卡在了城墙边缘。
紧接着,一个个身手敏捷的华军战士顺着绳索,以一种半飞腾的姿态快速攀上了城墙。
扑哧~扑哧~干净利落,攀上城墙的华军战士迅速摸到城墙上的俄军哨岗,悄无声息地将窝在哨岗内打着瞌睡的俄军士兵直接闷杀于半梦半醒之中。
“队长,兄弟们都上来了。”一名华军特战队战士蹲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