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埃德尔始终不愿意参与俄国内战的原因之一,罗马尼亚两千多万人口哪里敢和苏俄拼消耗。要是真伤亡三四十万,会让罗马尼亚元气大伤,要知道目前罗马尼亚族只占据国内人口六层多一点。三四十万年轻男性人口能占据国内男性的2…3%之间,考虑到小孩和老人,这就是快接近同年龄一层的数量。这可是18…35岁的最核心的劳动力,放在国内不知道要做出多大贡献。
更不要说目前军队主力还是自己执政基础的罗马尼亚族,损失了估计国内要动荡不安。要不是这次是和波兰联军,再加上其开放国内市场给罗马尼亚,换成罗马尼亚单独面对苏军,再多利益都不能让他心动。
这也是为什么东方大国哪怕那么贫穷了,但是还是没人敢忽视其作用。光是四万万人口往那里一放,就需要让别人考虑半天。所以在核弹出现前,人口就是国力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也是让埃德尔抓住了好时候,周边大国瓦解的瓦解,变色的变色,战败的战败。一夜之间山中无老虎,当然就需要猴子充大王,不巧罗马尼亚就是最大那只。
当苏军又一次不给守军休息的进攻发起后,在后面观战的费列伊特也是面色一变。
“这苏俄军队真的要发疯。”
看到情况不太对,费列伊特立刻命令道:“让第5师增援前线阵地,让苏俄方面消消火气。”
随着他的命令,第五师官兵立刻增援上去。而得到增援的一线阵地,效果就是不一样。作为打全了这十多年罗马尼亚对外战争的第五师,其战斗力就不需要说了,上去就遇到苏军在准备攻入阵地。而第五师也是艺高人胆大,直接对其发起反冲锋。
当两方士兵在一线阵地胶着的时候,苏军士兵立刻感到第五师的不同。不管是配合上还是士兵作战技能和意志上,都比原战地的守军高出不少。
这些增援上来的第五师士兵以三人为一组,三组为一班,加入了战场。这种战术与后世兔子著名的三三制战术动作,有很高的相仿。不过罗马尼亚军队结合自己实际所做出的变动,其中主要结合了机枪的运用,毕竟一挺麦德森能顶好几条枪。不过哪怕如此,这种变异的领先战术也足以让罗马尼亚军队在班组作战时傲立群雄。
这种配合密切而又新鲜的战术,立刻让苏军士兵吃了大亏。第五师利用自己在武器和配合度的优势,让攻上着阵地的苏军两个师苦不堪言。
同样在后方观战的图哈切夫斯基一阵头疼,他毕竟目前只有27岁,哪怕再天才也不可能立刻想出解决这种战术的办法。不过有一点他很清楚,不管是什么战术,都必须有优秀的下级军官才能实现。而目前苏军中,这种下级军官很难出现。
因为都是继承帝俄时代的遗产,而在旧时代中对于基层战术,重视程度不够。哪怕有优秀的军官在其中冒头,也会被兵员素质所困绕。
不过图哈切夫斯基再怎么办法,也帮不到目前处于劣势的前线苏军士兵。而在第五师的帮助下,苏军在一线阵地一点点被挤了出去。这看的图哈切夫斯基直摇头,看来接下来进攻策略需要进行修改。
而就在这时,一名参谋军官跑进来汇报到:“报告司令员同志,第11、14集团军请求我们派出援军,协助他们攻击阻击的罗马尼亚军队。”
“斯米尔加他们在干什么,怎么打的仗。”
听到这个消息的图哈切夫斯基,立刻感到一阵火起。这其中有些事自己进攻不畅,只有他知道。
面对图哈切夫斯基的发火,参谋军官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引火上身。
看着吓得有些像鹌鹑的参谋军官,图哈切夫斯基一把夺过电报自己看了起来。
原来是斯米尔加在叫苦。他们在电报上说,自己之前阻击兵力损失太大,尤其是火炮机枪等技术兵器十不存一。而阻拦他们的罗马尼亚武器装备齐全,自己完全打不动。所以他们是想找图哈切夫斯基支援一些技术兵器,当然如果有生力军那最好。
图哈切夫斯基看着电报上斯米尔加的求援,陷入深深思索。不给肯定不可能,毕竟他们之前作战损失很大,而给多了自己这边也短缺。毕竟火炮机枪等武器,在军队配置不算多。哪怕是帝俄时代,俄军也不是以技术兵种著称。
最后他还是给他们调集了两个炮兵团,另外还从军中收罗了一批机枪等武器送过去。至于援军还是算了吧,自己都缺。
而在图哈切夫斯基为救援被围苏军想办法的时候,毕苏斯基统帅的波兰军队也在争分夺秒的对其进行围歼。
其中被围在华沙到谢德尔采的3、12、16集团军,率先遭到波兰军队优势兵力进攻。毕苏斯基将除开围困苏军第4、15集团军的第五军团和攻击兵团之外,其他部队都投入其中。高达四十万的波兰军队,向这三个集团军发起了猛攻。
弹尽粮绝而且被围的苏军在其打击下,不到三天就全面崩溃了。高达18万苏军士兵做了俘虏,还有更多苏军士兵四散奔逃。
而此时波兰人民对这些落单的苏军士兵也不客气,纷纷组织人员抓捕落单的苏军士兵。
至于第4、15集团军见势不妙,立刻退向东普鲁士。而他们也被德国方面解除武装,暂时看押。至此在波兰境内的苏军已经没有成建制的部队,这让莫斯科的列宁等人失望透顶。
而这时候打是不可能再继续打下去了,谈判的提议从莫斯科发往华沙。损失不小的波兰军队,这时也打不下去,对于莫斯科的提议也就顺势接受了。
接下来一场谈判,将解决两边的争端。
://。。//54/54736/495318409
第461章 里加条约()
加里作为新生拉脱维亚首都,在今天一场关乎苏波罗三国的谈判在这里进行。而除了这次谈判的三方之外,英法美等国也派出人员旁听。
至于为什么会与原历史上两方不同,这就需要说道罗马尼亚夺取西乌克兰地区的问题。因为罗苏之前除了打过一场之外,并没有对此进行外交谈判。而这次谈判列宁等人本着一并解决西线边境问题的态度,要求必须是三方会谈。而埃德尔随即就同意下来,所以才有这次的会谈。
别以为埃德尔同意这次会谈安什么好心思,罗波是战友,而英法美等国是拉偏架的。要是单独罗苏谈判,哪里有这么大的优势。
至于波兰方面,这次立下赫赫战功的毕苏斯基被抛弃了。因为目前政府主导权被德莫夫斯基的民族民主党所掌控,他的大波兰主张被对方给无视了。要怪就只能怪他前期败的有些惨,让德莫夫斯基找到机会夺取了议会领导权,而目前波兰政治结构中议会权力最大。
至于波兰与罗马尼亚的关税同盟,德莫夫斯基也是知道的,而且他也不反对。尽管他视德国为主要威胁,但是背后的苏俄也不会无视。而目前唯一有能力帮助波兰的罗马尼亚,他怎么会做出得罪的举动,这也是目前波兰政坛的普遍认知。
甚至在这场大战后,不少人都认为罗马尼亚比英法两国都重要,因为他们能直接获得罗马尼亚的援军。而且罗马尼亚军队的战斗力,也在这场战争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至于苏俄这边;主要是与波兰的战斗让列宁等人发现,原本想拯救被波兰地主贵族压迫的波兰工农,结果波兰工农兵和地主贵族却团结起来,一致抗击俄国人。苏俄这才意识到,想要将阶级意识形态凌驾于别国主权至上不是那么容易。所以苏俄的政策也由世界工人阶级联合起来转变成现实的一国社会主义。
所以一次和谈,三方都带着诚意。波兰这次派出的是以议会长德莫夫斯基为首的代表团,而罗马尼亚则派出了了以首相布勒蒂亚努为首的代表团,至于苏俄则派出以外交人民委员齐切林为首的代表团。
至于东道主拉脱维亚除了提供场地和安保之外,这个新生小国没有其他彰显的实力。
待大家都入座之后,由提议和谈的苏俄代表齐切林率先发言。
“诸位,我们这次谈判本着解决三方的领土争端而来。这对我们和人民都有好处,能够让饱受战争困扰的各国回归平静,将更多精力用在恢复生产上。”
齐切林一开场就将苏俄和谈的原因放在道德高度上,全然没有之前意气风发要解放整个欧洲的气概。
所以这次谈判代表之一,德莫夫斯基对齐切林做出回应。“齐切林先生说的没错,我们是本着和平的态度而来。不过先要解决领土争端,必须对该地区归属问题进行划分才行,不然这场和谈不会取的成果。”
对于德莫夫斯基的发言,已经快要退任对的布勒蒂亚努首相点头认同着。他们需要先看到苏俄拿出诚意才能继续谈下去。
而齐切林很快就拿出了苏俄方面的诚意。
“德莫夫斯基先生说的没错,谈判的领土争端的确需要先行进行划分才行。我方本着和平的态度,打算放弃对西白俄罗斯地区的领土要求,有表示诚意。至于和罗马尼亚争端,我方也将放弃罗夫诺和舍佩托夫卡作为条件,换取睦领友好的前提。”
齐切林给出的苏俄条件相当优厚。这是苏俄在打算承认寇松线基础上,另外对波兰之前占领过的利达,平斯克、巴拉诺维奇给与承认。要知道寇松线可是以布列特斯为界,比之前要多出8万多平方公里。
德莫夫斯基听到苏俄给出的条件有些意动,不过他还需要考虑布勒蒂亚努首相的态度。
至于布勒蒂亚努当听到苏俄对罗马尼亚也有领土补偿后,内心还是有一些小小的惊讶。罗夫诺和舍佩托夫加起来也有近三万平方公里,这对罗马尼亚而言算是不错的补偿。
其实在苏俄内部的商议中,列宁等人觉得罗马尼亚比波兰更加具有威胁。而为了稳住罗马尼亚,给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