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罗马尼亚军方在夺取西乌克兰地区后,就对于新领土广阔的平原地形表示过担忧,其中不少人建议过组建新的骑兵师以应对国防压力。不过他们的提议被普烈山等军中大佬压了回去,只不过将骑兵师的人数扩充了一些。
目前罗马尼亚骑兵师采取的是大编制;骑兵师下属三个骑兵团(其中一个是骑马步兵团)、一个骑炮团(说是骑炮实际是车辆运输的牵引火炮)、一个运输团(最大编制的师属运输团)一个工兵营,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师部警卫连,一个通讯排、战地医院、兽医队、随军牧师等等。
而骑兵团着配有三个骑兵营以及一个机炮营。每个骑兵营有四个骑兵连以及一个机炮连,每个骑兵连拥有军官和士兵114人。全师加起来拥有1万3千多人的编制,堪比苏俄两个半骑兵师。
所以别看罗马尼亚就一个骑兵师,其力量一点也不弱。而是还别说有骑兵克星的装甲旅陪伴,足以对付由布琼尼将军指挥的苏俄骑兵第一集团军。
所以在16日清晨,罗马尼亚军队就向登布林——帕尔切夫一线的苏俄军队发起了猛攻。
依然是熟悉火炮开路,三个重炮团作为火力支援的核心率先开火。可能一百多门150口径以上的重炮在三十多公里的战线上不算显眼,不过费列伊特上将怎么会平均分配火炮呢?
他将火炮集中起来。分别对预定好的几个突破口进行猛烈的轰击。同时等到重炮向后方延伸射击时,配属以各师的火炮再对其轰击一番。
作为罗马尼亚军队的老对手,14集团军也是在文尼察会战中吃过大亏的。所以他们在指挥官斯米尔加率领下,充分利用地形和工事躲避罗马尼亚的火炮。不过凡事都有例外。
“别乱跑,快隐蔽。”
一名苏俄军官正在对一名忍受不了猛烈炮火的新兵大喊着。
这名被炮击吓得惊慌失措苏俄士兵,面色苍白的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在阵地上乱跑,他只想找一个没有爆炸的地方躲躲。而这个时候一枚炮弹在在他附近爆炸,只见这名士兵一声不吭的到了下去。
“哎”
看到这名士兵的牺牲,军官叹息一声。随后他扭头对其他士兵大吼到:“看到没有,这就是乱跑的下场。遭遇到炮击,千万别跑。”
听着军官的嘶吼,队伍里的新兵们纷纷点头示意知道了。
文尼察会战中损失巨大的14集团军,因为补充太多新兵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其实际战斗能力反而比之前要弱上许多。
炮击总有停下来的时候,何况罗马尼亚不过是伪列强,炮弹也是需要花钱的。所以在轰击三个小时后,炮击停止了。
等到炮击停止,14集团军的军官仿佛像是屁股被人踢了一脚,立刻跳了起来。
“快点都出去,敌人攻上来了。”
有的军官甚至嫌士兵反应慢,还朝其屁股一脚踢了过去。让这些军官急速的催促士兵也是有原因的,之前与罗马尼亚军队战斗,在炮击结束后其士兵都快摸到阵地了。如此优秀的步炮配合,怎么能不让人印象深刻。
等到将士兵驱赶上阵地后,果然这些攻击的罗马尼亚距离自己已经不到300米了,这让不少头一次与罗马尼亚军队交战的士兵吓了一大跳。
“快开火,不能让敌人接近阵地。”
随着军官的嘶吼声,阵地上的苏俄士兵立刻用手中的武器,向进攻的罗马尼亚士兵射击,力求将对方拦截在阵地前。
而进攻的罗马尼亚军队当然不会让对方如愿,也凭借手中的武器与苏俄士兵交火起来。一时间两方军队隔着两三百米的距离对射起来。
在一线阵地后,14集团军的指挥官斯米尔加正在观察着战场的形势。由不得他不上心啊,对于罗马尼亚军队的攻击力,他早已尝试过了。而这次面临罗马尼亚进攻,斯米尔加对自己部队有些担心。
而在他的观察中,苏俄阵地上的士兵渐渐被罗马尼亚士兵压制了。不少阵地上的士兵被击中倒在了战壕中,而罗马尼亚的士兵已经逐渐要接近阵地百米的范围内了。一百米对于阵地防守方来说,可是个危险的距离。这个距离在苏俄步兵操典中,已经是最后冲锋的距离,按照苏俄的惯例,这时候所有人都需要直起身以最快速度冲向阵地。
所以看到有被罗马尼亚人突进阵地的危险后,斯米尔加立刻下达了命令。“命令第38师派出一个旅立刻增援一线阵地,让他们动作要快。”
苏俄增援很快,他们顶着炮击一路冲进了阵地。在得到增援之后,一线阵地火力密度大增,罗马尼亚的攻势被打回去了。
看着阵地上为打退敌人而欢呼的士兵们,斯米尔加感到一丝不妙。敌人第一次就让自己派出了援军,接下来的战斗将会十分艰难,这时候请求援军就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而目前能提供援军就只有布琼尼将军指挥的骑兵第一集团军,于是斯米尔加的求援电报发到了布琼尼将军手中。
第454章 坦克骑兵会战(中)()
当斯米尔加的求援电报,出现在布琼尼将军手中的时候,这位天才的骑兵将领立刻感受到一丝危险的气息。所以他一面向远在明斯克的图哈切夫斯基汇报,一面准备救援事宜。
作为将骑兵运用的出神入化的将领,布琼尼当然不会就这样直勾勾的派出部队增援登布林——帕尔切夫一线。他的部队可是骑兵,要是跑去当步兵用,这怎么可能。布琼尼有自己的打算,那就是绕过敌人战线,在后方扰乱对方的补给线,并且多处出击打击对手的城镇和交通要点,逼迫对手出出防御为前线的苏俄军队减轻压力。
负责任的说布琼尼这套计划,无愧于他天才骑兵将领的名号。而他能如此运用骑兵作战,也和多年来一直在骑兵部队任职有很大关系。
出生于罗斯托夫州科久林村贫农家庭的布琼尼,在1903年就应征入当上了年轻人引以为自豪的骑兵。随后他参加过1905年的日俄战争,并且战后被派往彼得堡骑兵学校学习。在骑兵学校中布琼尼获得了系统性的骑兵运用知识,并在为他将来赫赫战功打下基础。从骑兵学校毕业后,他又回到龙骑兵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曾先后在波兰、德国、奥地利和高加索等地作战。俄国革命后,布琼尼被选为师士兵委员会副主席。在明斯克市驻防期间,他结识了伏龙芝,伏龙芝对布琼尼世界观的形成和人生道路的选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最后列宁领导的八月革命爆发后,布琼尼返回了家乡。而等到内战爆发后,他在家乡组建了骑兵游击队,随后一路扩充到骑兵旅。
在察里津战役中,布琼尼指挥一个骑兵旅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表现了一个杰出的骑兵指挥员的才干,获得联共派驻察里津地区的最高领导斯大林的赏识,荣膺红旗勋章。部队也被扩编为第一骑兵军,他作为军长,和军政委伏罗希洛夫,炮兵主任库利克,同时他手下还有师长铁木辛哥、罗科索夫斯基、团长朱可夫等,鼎鼎大名的未来名帅。
随后他统帅着第一骑兵军在内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同时部队也被扩充为第一骑兵集团军,他也成为内战时期著名的将领之一。
所以在布琼尼做出部署之后,他立刻带着自己的骑兵第一集团军战士们,向费沃达瓦前进。这里距离在帕尔切夫的14集团军有20公里距离,足以让他绕过敌人。而且这里距离卢布林也不过30公里,恰好与两地之间形成三角形。不管是他做出攻击卢布林的姿态还是袭扰补给线,都是完美的地点。
说干就干,布琼尼准备好行装后立刻命令部队向费沃达瓦进发。
大规模的军队行军完全不可能瞒住人,尤其是骑兵行军。别以为骑兵行军是骑上马就走,弹药、口粮、饲料等物品都需要转移。尤其是马匹的口粮更是不可缺少,要知道马匹在战时都需要吃粮食如燕麦、大豆、盐等,而且一顿都不能少,不然分分钟在战场上要你好看。
马也是一种很娇贵的动物,不能饿着不是让它生病。别看骑兵很光鲜,其实每天都需要和自己伙伴一起促进感情,帮它清洗身体,刷马毛等繁琐的事情。
所以当布琼尼向费沃达瓦运动的时候,立马被波兰方面发现,要知道这可是波兰领土。
而费列伊特上将随即招来伟德斯齐中将和霍夫曼少将,他指着地图问两人。
“现在敌人骑兵集团军正在向我侧后方运动,知道你们的任务吗?”
“知道。”“清楚。”
费列伊特上将大手一挥随即说道:“既然知道了,那么就去做吧。”
随后就打发两人去准备了。
而走出指挥部两位当然不会就这样走了,他们还需要商议一下部队行军和配合的配合问题。
“霍夫曼少将,要不去我那边坐坐。”
“那就打扰了。”
面对老资历伟德斯齐中将的邀请,霍夫曼少将当然不会拒接。在霍夫曼还是少校时,伟德斯齐就已经是少将了。毫不客气的说霍夫曼还在穿开裆裤时,伟德斯齐就已经参军了。伟德斯齐的年纪比不比普烈山小多少,尊重前辈在军队中也是相当普遍的。
回到伟德斯齐中将的临时住处,老中将随即开口说道:“这次的战斗你有什么想法?”
“不知道中将阁下是什么想法?”
面对伟德斯齐中将询问,霍夫曼需要先听听他的意见。
听到霍夫曼的话,伟德斯齐中将随即说道。“我是这样想的……”
在老中将的述说中,霍夫曼终于了解到他的计划。由骑兵师做先导和诱饵,引诱对方的骑兵集团军进攻,随后由装甲旅作为决定性力量加入战场将敌人击溃。
没错,在伟德斯齐看来敌人这个骑兵集团军光是将其驱赶还不够。数万人骑兵要是一